第五篇——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50年前,禄来双反与LEICA M系旁轴便是公认的高原高寒地带最好的摄影器材,我们可以从高原当年留下的各种影像资料与相关文章中不时邂逅这两种相机的身影,探险者、登山家以及记者等挎着它们经受住了从墨脱到珠峰等各个环境下的考验;而今天,尽管科技水平与生产力已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不管是服装还是车辆还是通信方式,几乎所有装备都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ROLLEIFLEX与LEICA M, 50年不变,仍然廉颇不老,展现了惊人的生命力,是我心目中最可靠称手的必杀利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已然生活在一个影像泛滥的时代,人人都可以用数码相机甚至手机轻松拍摄出完美的影像,丝毫不费力气的记录下眼前发生的一切,不管是脚下的一颗沙粒还是头顶的月亮,似乎都是唾手可得,在这样的时候,仍然拿着一台使用胶片、全手动机械操作、定焦镜头的相机,即使不被认为是老土,至少也会被当成食古不化的典型。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尽管50年以来获得影像的方式已产生了极大的变革,我们可以更快更方便更省心的得到满意的图片,并用超乎想像的速度传播和复制,然而,在我个人看来,影像本身质量的提高程度却相对有限,这么说也许难以令人置信,但在我看来有一下几点分析:
1、尽管数码影像的理论像素值突飞猛进,达到或超过同等规格胶片已是迟早的事,但是至少在短期内,要达到高质量银盐胶片的色彩、层次以及质感还是有一定难度,至少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令我满意的产品出现。
2、光学设计乃至光学材料本身并没有发生多少突破性的变革,尽管非球面、超低色散玻璃以及浮动镜片组等工艺设计的使用对镜头的小型化以及光学表现有相当改善,可以轻松制造出一些曾经难以想象的镜头规格,但对于一些常用焦段的镜头尤其定焦镜头来说,由于本身就早已达到了很高的起点,许多传统的镜头设计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干脆成为一个经典的象征而引以自豪,成为极限的标杆,例如50年代ROLLEIFLEX上的PLANAR镜头设计一直到90年代末的2.8GX型上都是一摸一样,只是镀膜工艺得到了改善(最后期FX型号镜头结构的更改主要是迫于使用环保玻璃的压力),至于光学玻璃本身,铺天盖地的树脂玻璃的使用只是给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带来了好处,其性能并没有突破自身固有的瓶颈。
3、影像的实现方式没有发生变革,不管怎样的相机,目前实现成像的原理依旧是最基本的快门+光圈,万变不离其宗,最现代化的相机不过是将这个思考、计算与操作的过程大大简便化、快速化了,而对影像本身却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在高原高寒且没有电池铺的无人区,只要能得到理想的照片,满足环境需要的选择便是合理的,相对而言较有“文物感”的传统机械相机并不存在影象质量上的劣势,欠缺了便利性,但是拥有可靠性的优势,方便了后勤管理,这些是我所着重关注的。
1、尽管数码影像的理论像素值突飞猛进,达到或超过同等规格胶片已是迟早的事,但是至少在短期内,要达到高质量银盐胶片的色彩、层次以及质感还是有一定难度,至少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令我满意的产品出现。
2、光学设计乃至光学材料本身并没有发生多少突破性的变革,尽管非球面、超低色散玻璃以及浮动镜片组等工艺设计的使用对镜头的小型化以及光学表现有相当改善,可以轻松制造出一些曾经难以想象的镜头规格,但对于一些常用焦段的镜头尤其定焦镜头来说,由于本身就早已达到了很高的起点,许多传统的镜头设计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干脆成为一个经典的象征而引以自豪,成为极限的标杆,例如50年代ROLLEIFLEX上的PLANAR镜头设计一直到90年代末的2.8GX型上都是一摸一样,只是镀膜工艺得到了改善(最后期FX型号镜头结构的更改主要是迫于使用环保玻璃的压力),至于光学玻璃本身,铺天盖地的树脂玻璃的使用只是给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带来了好处,其性能并没有突破自身固有的瓶颈。
3、影像的实现方式没有发生变革,不管怎样的相机,目前实现成像的原理依旧是最基本的快门+光圈,万变不离其宗,最现代化的相机不过是将这个思考、计算与操作的过程大大简便化、快速化了,而对影像本身却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在高原高寒且没有电池铺的无人区,只要能得到理想的照片,满足环境需要的选择便是合理的,相对而言较有“文物感”的传统机械相机并不存在影象质量上的劣势,欠缺了便利性,但是拥有可靠性的优势,方便了后勤管理,这些是我所着重关注的。
基于以上考虑,在折衷了画质、可靠性与便携性的综合需求之后,我携带了三台相机来完成“到此一游”的拍摄计划,它们分别是:75周年纪念版ROLLEIFLEX 2.8GX”、LEICA千禧黑漆纪念版M6+50/1.4 asph标镜、LEICA丁丁纪念版Minilux
75周年纪念版ROLLEIFLEX 2.8GX,经典中的经典,一个外观类似爷爷级别的全金属机械双镜头反光长盒子,拥有120中幅相机里最好的标头——80/2.8 PLANAR,选择这个纪念版的原因只是觉得复古的外观铭牌比较好看(可惜背带环的设计并没有复古)。尽管对前代不少精巧的功能进行了删剪,但丝毫不影响其卓越完美的总体机械结构设计,高度的可靠性,镜间快门几乎无震动,极方便手持,体积与重量都相对较小利于携带,对我个人而言,在户外风光用途,其可靠性、画质与便携性的综合优势是难以超越的,它也从未让我失望,此次中途发现由于低温,测光电池电量已过早耗光,备用电池也带错了型号,但却丝毫不影响拍摄——反正基本上是只信赖手持测光表的读数,这就是全机械操作的好处。
75周年纪念版ROLLEIFLEX 2.8GX,经典中的经典,一个外观类似爷爷级别的全金属机械双镜头反光长盒子,拥有120中幅相机里最好的标头——80/2.8 PLANAR,选择这个纪念版的原因只是觉得复古的外观铭牌比较好看(可惜背带环的设计并没有复古)。尽管对前代不少精巧的功能进行了删剪,但丝毫不影响其卓越完美的总体机械结构设计,高度的可靠性,镜间快门几乎无震动,极方便手持,体积与重量都相对较小利于携带,对我个人而言,在户外风光用途,其可靠性、画质与便携性的综合优势是难以超越的,它也从未让我失望,此次中途发现由于低温,测光电池电量已过早耗光,备用电池也带错了型号,但却丝毫不影响拍摄——反正基本上是只信赖手持测光表的读数,这就是全机械操作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