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回到北京东路,找到一家餐吧坐下,Able说起了他在玛吉阿米的故事:去年夏天他曾经来过,一次在玛吉阿米喝茶闲坐,忽然不知道哪里飘过来一张小纸片,上面写了一段话:“历经千辛万苦,行程三千公里,终于来到了梦想的圣地,世俗的浮躁在这片土地得以净化,终于实现了期盼了十年的梦想,我想今后会好好生活。--夏建华,2006年5月5日”,这让他感觉到冥冥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久久不能忘。现在纸条成了一张书签,就夹在他随身携带的《藏地白皮书》里,涓涓的字,我看了也有种莫名的感动,也许这就是西藏!
初三一早八点,天居然没亮,我们在八廊学门口集合出发了,早上的温度还是比较低的,我们都穿挺多。车子先去加油,但却是进入一条僻静的小巷子,据说是个军用加油站,天知道!里面的库房摆满一桶桶的油,也许这里的油好些,西藏的加油站大都良莠不齐好坏难辨。
去羊卓雍措是在日喀则的老路上,新造的路则不经过。经过一段弯弯曲曲的爬山路,终于居高临下的看到羊湖。
湖面几乎全结冰了......
在羊湖山上,路遇一对年轻的老外,想搭我们的便车去浪卡子镇。他们几个很热心,想带上这对小老外,可是司机不肯,磨到最后藏族司机同意他们出100元就带上。但是他俩反而不愿意了,也许这是他们的旅行方式,花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我们无奈离去,剩下他们在海拔4500多米寒冷的山上,不知道下一辆愿意免费载他们的过路车什么时候才出现。
Able每到一处拿着个笔记本找邮局该邮戳,已经有十多年了,真是个特别的习惯。
浪卡子之后开始一段长达4小时的烂路,苦不堪言。之后到达江孜县城,这里有我们的目的地之一,白居寺。
傍晚之前顺利到达日喀则,要说日喀则有什么,那就是扎什伦布寺。
之后在日喀则有不愉快的经验,一群小孩上来讨钱不成,转而盯上我手上的两袋水果,左右夹击,把塑料袋撕破使水果散落一地继而哄抢一空,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后来的朋友请注意哦,远离这些难缠的小乞丐!
扎什伦布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简称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城西北的尼玛日山南坡上,依山而筑,宫殿毗连错落,雄伟壮观,为后藏格鲁派最大寺院,也是中国格鲁派六大寺之一。
该寺是由格鲁派的祖师宗喀巴的著名弟子根敦珠巴(即第一世达赖喇嘛)主持兴建的。根敦珠巴诞生于西藏古墨一牧民家中,从小刻苦学习钻研佛法,后拜宗喀巴大师为师,成为著名人物。
1447年,在当时的后藏大贵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琼杰巴·索朗班觉的资助下,兴建扎什伦布寺,前后历时12年始建成。根敦珠巴任第一任法台。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曲结坚赞对扎什伦布寺进行扩建。以后,又经历代班禅的不断修缮、扩建,遂有今日之规模。全寺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僧人最多时曾达到4000余人。
班禅拉章即指历世班禅在扎寺的行宫,寺内有行宫4座以及诸多寝宫。1660年第四世班禅罗桑曲吉坚赞接任该寺第16任法台,并对该寺进行大规模扩建。1645年固始汗赠罗桑曲吉坚赞“班禅博克多”称号;1713年,清廷册封第五世班禅洛桑益希“班禅额尔德尼”。至此班禅地位得到确定,该寺也成为历世班禅大师驻锡之地。
晚饭吃的是藏餐,热腾腾的酥油茶很受欢迎,连要了三壶。期间小饭店里卖艺乞讨的进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