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南天门→药王殿→玉皇池→三爷海→二爷海→拔仙台→大爷海→文公庙→小文公接待站
今天就要冲击顶峰了。早晨比昨天略晚起床,穿上烟熏火缭味的冲锋衣,昨晚我的鞋袜没有烘干,换上备用毛袜和鞋垫,心里踏实了许多。8:30,我们出发上山。
天仍然下着小雨。我们向西北方向横切,进入高山草甸、灌木丛、落叶松和桦树的混生地带,小路上到处是积水,高山草甸吸满了水,有时一脚踩下去,水就渗出来,象行走在沼泽上,需要谨慎选择落脚点。9:18,到达药王殿,海拔3120米,和南天门一样高。药王殿只是一间小破屋,大家稍作休息,继续向上走。
渐渐地,高山草甸上出现积雪,面积越来越大,落叶松金黄的枝条上结满了树挂,地上的灌木藤条也包裹在晶莹的冰条中,做出各种造型,更妙的是那冰条中红的叶、黄的叶、绿的叶,一簇一簇,一条一条,各具形态,各显风韵。白雪、松林、树挂、冰条,美不胜收。耳边只听到一片赞叹声和快门的开闭声。再向上,走出松树林,眼前豁然开阔,一片大草甸,白茫茫的大草甸,与阴沉的天空相接,好像没有边际。穿过大草甸,我们横切进入冰川砾石坡,这里是石头的海洋,满山坡都是一米多见方的大石头,上面还有残雪,大家到此都分外小心,重心放稳,脚下踩实,才敢移动。在这样的海拔情况下,任何受伤都将是危险的。我们沿着较平整的大石,顺山坡向上斜切,越过广东队的三人,他们和向导都是什么也没背,准备登顶后原路返回。
10:47,上到玉皇池,海拔3320米。玉皇池边是凌霄殿,供奉着玉皇大帝,国升虔诚地烧香磕头,希望天能放晴,我们能顺利登顶。玉皇池的气温是2度,我喝了些热水,吃了块饼和牛肉干算作午饭。雨仍然下着,雾气很大,能见度极差。玉皇池水雾腾腾,茫茫一片,看不到边际。向导说,天晴的话在这里能清楚地看到西北方向的主峰拔仙台。我的鞋袜又已湿透,一股凉意传上来。
继续向上,又是砾石坡,坡度明显陡了,大家的距离也逐渐加大,我前面是向导老李和国升,跟紧他们,耳听着大石下潺潺的流水声,大口呼吸,踩稳脚步,一步一步向上。11:45,眼前出现一个椭圆形高山湖泊,湖水灰黑色,到了三爷海,海拔3440米。雨稍停,雾气从南边山坡涌上来,湖上的能见度不错,大家又纷纷掏出了相机。接着向上,还是砾石坡,我们边走边回头看越变越小的三爷海。转过山脊,雾气又围拢上来,12:27,到达二爷海,海拔3590米,这个湖是黑河的源头,大雾使我们看不到它的全貌。国升到湖边洗脸,那水一定冰凉。主峰应该在二爷海的正北,但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继续向上走,超过太白客,前面是广东队的向导和我们的向导老李。再走一会儿,雾气更大,向前只能看到老李身上红雨披的模糊影子,后面则完全看不到人,不知距离多远。现在不象刚才前面有人压着脚步,我能按照自己的节奏登山,体力发挥出来。
埋头不知走了多久,地势忽然变平,抬头看见一大片空地,左边有许多细长的条石插在地上,顶端摆块石头,一时反应不过来已到了顶峰平台。向右看,老李的红雨衣闪进一个石头院子,跟着转过石头墙,是个两进的院落,堆满了石头,上面覆着一层雪,院子尽头最高处是座小庙,风很大,吹得人站立不稳。1:06,我踏进小庙,登上了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气温-2度。放下背包,第一件事就是穿上抓绒衣,戴上棉手套,定方位,测温度,作记录。3767米,对我来说是个新的纪录,但登上后心里反而很平静,象是在例行公事,这种感觉真怪,也许是登顶太容易了?小庙面向西南,不知供着什么神,里面也没有住人,幸好开着门,让我们有个避风的地方。10分钟后,大家才陆陆续续上来,大风将广东队三人的雨衣吹得呼啦呼啦响。在顶峰,向山找出一块白布,在上面写上“99太白登顶”几个字,大家在白布上签名,然后合影留念。向山还掏出两听黑啤酒,与大家共享。由于登顶时间比预想的早,我们避免了在山顶宿营,昨晚我们曾经计划下到大爷海或文公庙去宿营。1:55,大家开始下山,我在顶峰停留了50分钟。
从峰顶平台向北下山,路很陡,和南坡一样是砾石坡,大约有60度。沿之字形路线下降,经常是一个人在下面手忙脚乱地下降,其它人只能在上面等着。2:40,我们下到大爷海,海拔3590米。大爷海是个非常圆的湖泊,天晴时从顶峰向下看,水映天光,圆圆的大爷海一定象一面镜子,可惜我们是无福见到了。大爷海边有个接待站,在里面我们见到刚上来的西安财院的两名学生,他们带来个好消息,文公庙下面有个接待站,现在还有人。由于太白山上只在天气暖和时,庙里才有人接待游客,天一冷,人都下山了,就只能支帐篷宿营。我们昨晚就是沾了广东队的光,他们提前在山下就约好看庙人上山等候。于是,我们决定今天一定要走到接待站,在那里住宿。
继续下山,一路向北,从海拔3666米的少白山腰部穿过,一路都是平缓的石路。秦岭是中国大陆南北地理分界线,所以太白山两侧景观迥异,北坡积雪多,悬崖怪石多,浓雾中望去,张牙舞爪,嶙峋狰狞,叫人心底生寒。砾石坡间杂着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的上限比南坡低二、三百米。
经过漫长的石路,4:27,我们到达文公庙,海拔3480米。文公庙只是两间简陋的石屋,向里一探头,庙里阴森森立着几尊神像,把我吓了一跳。文公庙的北边有两条路,左边一条通向西北方向的刘家崖、营头,160里长;右边一条通向汤峪森林公园,90里长,小文公接待站就设在这条路上。我们继续赶路,雾气散开一些,远处露出云海,但光线暗淡,还不及我们在南坡看到的。路上,我们碰到小文公接待站的人,他和我们的向导认识,于是一块下山。又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总也看不到尽头,令人心烦的石路,6:18,我到了小文公接待站,海拔3420米。接待站是两间钢板房,条件比南天门要好,只是没有火塘烘干衣服、鞋袜。
由于明天下到索道站就能坐车去汤峪镇,晚上大家将所有的食品都拿出来,疯狂吃喝,结果还是没有吃完。
三天来,我们都没有在室外宿营,五顶帐篷没有发挥作用。
第四天:小文公接待站→拜仙台→上板寺→下板寺→汤峪→西安
9点,我们从小文公接待站出发,沿小路向东北方下山。小文公接待站对面的山坡上遍布冰川漂砾,小路以上砾石间杂高山草甸,远望去是一片棕红色。转过山脊,满眼是金黄的落叶松,黑色石板路从松林中穿过,残雪片片。我的负片已经拍光,只剩下EOS50E中的反转片,虽然天空中仍然飘着雨丝,但眼前的美景岂容错过,从包里取出就拍了六、七张。
9:55,我下到拜仙台,海拔3340米,雾又涌了上来。这里据说因苏东坡来太白拜仙求雨而得名。从拜仙台开始,石板路变成了水泥台阶路,表明已进入旅游区。路边沿山坡依然是金黄的松林,林中点缀白雪,但浓雾弥漫,没法拍照。一路下山,经过凤凰松、木栈道、原始太白红杉林海,10:15,我们到了上板寺索道站,海拔3210米,这里是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和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交界处。我们沿索道下方的小路下山,路上的泥明显比山上多了,大家小心翼翼落脚,以免滑倒。落叶在泥水中泡了很久,腐烂后散发出令人不快的气味。索道正在运营,空中吊箱里的游客不时对我们指指戳戳,我们也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11:05,终于下到下板寺索道站,海拔2830米。出了索道站,略作休整,12:15,坐中巴下山。公路沿汤峪河而下,沿路景色宜人。途中在海拔1230米的莲花峰瀑布停车,连日的降雨使得这个五、六十米高的瀑布水量剧增,空中飘荡的水雾使镜头上的偏振镜蒙上了一层水珠。1:38,到了汤峪,海拔700米。汤峪是个大镇子,是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象其它因旅游而兴旺起来的小镇一样,汤峪到处是饭店、宾馆、游人和居高不下的物价。我们找了家饭店吃陕西小吃歧山臊子面和扯面。饭后,两位向导与我们告别,赶往周至县,明天他们才能回到厚畛子乡。由于西安客运公司的班车一直不发车,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一怒之下,坐上从汤峪到眉县的中巴,在离西宝高速路不远的小镇转乘三轮摩的,到了西宝高速路下。我们爬上防水坡,从去往宝鸡方向高速路防护网的一个缺口钻进去,在高速路边一字排开,在车行的间隙,大呼小叫地穿过高速路,翻过隔离带,到了去往西安方向的路边。招手拦了无数次车,5:35,终于搭上一辆面包车回到西安。大家一致公认,这一段是整个太白山行程中最富传奇色彩,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完全符合背包一族的行为方式。
7:15,我们回到西安。在火车站找到老贾,得知国庆期间西安的宾馆暴满,特别是火车站附近的大小旅店。我们连找了三家宾馆,才包下了省军区招待所的一间会议室。
第五、第六天:六人登了华山,其中我和阳光背着帐篷,晚上宿在南峰观日台。我们在太白山连日阴雨,终于在华山等到晴天。华山风景险绝,登千尺幢,走长空栈道,探鹞子翻身,看日落日出,于海拔2160米的南峰顶俯瞰群峰,远观云海,华山之行,如入宝山,大有收获。
6日下午,我们在西安东大街老孙家吃过羊肉泡馍,在大南门登上城墙后,5点乘K42次离开西安,7日晨7:20返回了张灯结彩,仍沉浸在喜庆气氛中的北京。
记得5日攀登华山南峰时,连日来疲惫不堪的阳光问我吃这么多苦,受这么多罪,究竟为了什么登山?我以前论坛曾回答一位山友同样的问题,当时我说只是想站在山顶看看周围的景色,现在我也想不出除此之外自己为了什么登山,躲避城市的喧嚣?挑战自我极限?或者只是因为“山在那里”?这些答案对我来说都过于虚幻,也许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我只知道,我会越登越高,明年去登雪山,那么后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