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登顶了!
2月4日
按照计划,今天也应该是四点起床,六点出发,准备登顶。可是早上没听见闹钟,6点才醒,于是8点才出发。烧水的任务同样落在我的身上,那一锅水要是在平原上几分钟就OK了,可是那是在4200米的地方,早上顶着大风取雪,守着锅,一直等二十多分钟才开。每烧开一锅水,我的腿基本都没有知觉了。
早上,我和教练很快穿好了装备,一看他们,有的还在找雪套,有 的在找手套,有的还没吃东西,教练在外面已经冷得发抖了,看着他们里面的还是那么慢。我决定和教练先走,因为一路上只要能看见前面队员的身影就不会迷路了。事实上,要求每个队员都保持在很近的距离前进也是不现实的。
上午的风依然很大,一路上我也考虑过下撤,但风没有昨天大,人还是能站稳的。一个国家登山运动员说:只要人还能站稳都应该往上攀登,但是只要人都站不稳了,就是到达了8800的地方也得下撤。想起这些话,看着教练也没有下撤的意思,我就继续跟着前进了。一开始我俩的距离不是很大,后来,教练的速度逐渐快了(可能是因为我慢了),我就只能看着他的身影向上攀登了。大约10点左右,一个队员用对讲机和我通话,说他们时间不够了,要下撤,我同意了。我继续看着远处的背影向上攀登,终于,12点左右,到达了雪线附近。开始吃午饭了,其实就是压缩饼干和水,还有点牛肉干。匆匆吃完饭后,穿上冰爪,开始走亮冰了。
大风把新雪都吹走了,只剩下终年不变的亮冰,坚硬无比,冰爪很难踩进去,得使劲往前踢。下午,天气突变,基本上没有一丝风,阳光明媚,我登顶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教练在前,我跟着,还是老样子,没过多久,教练基本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只能看着顶峰的位置向上走,还好没风。一路上,基本上地形都一样,走着走着,我精神也开始不集中了。突然,冰镐往下一插,很深,一看,是冰裂缝!这可是登山的一大杀手。可是,资料里明显说明哈巴雪山没有冰裂缝的啊……我晕了,以后还是谨慎点吧!不管怎么说,是自己的生命在登山。
漫无边际的冰坡,我按照在国家队学习的方法,走20步休息10秒的办法,一步步向上攀登,时不时也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下午两点半左右,终于到达5300米的卫峰了,这里离主峰只有96米了,歇了一口气,继续向上走,我知道胜利已经快要属于我了,步伐也加快了。14:50,看见教练了,同时也登顶了这座5396米的雪山。这时,杨哥已经在这里等了我很长时间了,为此,下山后他也感冒了。掏出对讲机,向大本营报了登顶的消息以后,我们俩吃了一点东西,拍了几张照片,准备下撤了。
下撤途中,我在想,为什么他们没把握好这么好的天气时机。不管怎么说,我总觉得大家在山里面的行动还是慢了。头天晚上睡觉时,我就在想自己明天需要用的装备都在哪里,不明确的一定要起床明确在哪,不要什么都以为可能在那里。试想,如果我们大家都在互相等这个等那个,那么错过了天气时机大家都没机会了。所以我觉得,不管谁,都应该用最快的时间把自己的事做完,比如穿雪套,收拾背包等等,然后尽力地做“公事”,比如烧水,做饭等。这是我的一点感想吧,也算不上什么经验。总之,一句话,在山里,就要一切以山为主,明确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怎样把自己的事和大家的事有机结合起来。
回到营地已经7点多钟了。教练因为感冒重了,下山了;向导也基本累垮了,下去了。我自己取雪,化水,烧开,喝之。解决完口渴问题马上解决饥饿问题,切了一块肉,随便炒了几下就吃之,加了一些干粮,基本上吃饱了。只想睡觉,毕竟已经走了10多个小时的路了。衣服一脱,往睡袋一钻,好舒服啊。
冒险的第三次尝试
2月5日
今天,由于教练和向导都下山了,我们只有等待另外两个向导上山。
夜里,我们就在讨论明天是等待向导还是自己独立攀登。经过一番考虑,我最后认为,不管明天天气如何,我们都不等待向导了,自己独立攀登一次,不管是否成功。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攀登,因为没有向导和教练,其他四个队员都还没有突破5000米,惟一登过顶的我又处于疲劳作战状态。出发之前,心里默默的祈求雪山女神开恩,给我们一次机会。
就这样,吃完早饭,背上包,我又一次向着哈巴的顶峰出发了。
早上的风依然很大,我带领他们走了一条简短的路线,只不过这条路线对攀岩的技术要求很高。从大本营出来,就直接上了接近70度的岩壁,而且是负重徒手攀登,没有绳子做保护,全靠自己身体的灵活性和经验。上完岩壁,感觉路程比以前缩短了好多,只是手已经磨起血泡了。上啊上啊,顶着大风一步步往上爬……11点左右,海拔表上显示4700米,一个队员的体力已经基本透支了,而且高原反应加剧,为了安全起见,他下撤了。剩下我们三人各吃了一点牛肉干,喝了一点水,继续攀登。一路上,大家都在说我可以做哈巴雪山的向导,我也很期望今天能第二次成功登顶。
风越来越大,有时候都站不稳了,下撤的念头又一次涌上心来。看了一下天空,也没有明显的乌云,如果上去以后风大再下撤也来得及,还是决定不撤。中午12点多,到达雪线4900米处,又一次补充食物。到了雪线附近,也就意味着要换冰爪准备走亮冰了。
穿好冰爪,继续向着5396米的地方迈进。雪山女神今天始终不肯开恩。风一直很大,上完第一个冰坡(哈巴雪山共有三个冰坡)就花了一个多小时。没有停留,继续第二个冰坡,可能是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缘故吧,队员都有些紧张。再攀登第二个冰坡的时候,我差点滑坠了。那时我正在想其他事,突然,一阵狂风吹来,人差点被吹倒,幸亏我反应快,马上把冰镐往冰里一插,身体前倾,救回了一条小命。当时那种感觉以前从未出现过,大家看书时总会遇到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吓得一身冷汗”,这次我是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 “冷汗”了“唰”的一下,全身一个颤抖,脑袋一片空白,身上全是汗。
下午将近三点的时候,风又大了。这么大的风还继续上么?我自己问自己。看了一下海拔表,已经5250米了,除去50米的误差,也已经5200米了,顶峰近在咫尺。我的态度十分坚决,风大,亮冰区滑坠的可能性大。队员却有点不愿下撤,做了一会的工作,还是没办法。于是,我只有让他们保证,出事以后自己负责,否则就跟我下撤。有了他们的保证后,我还是不放心,毕竟他们是我的哥们,是跟我一起同甘共苦登山的哥们。于是我跟着他们,不想他们出事儿。后来他们实在觉得不对劲,就一起下撤了。我经常和我的队员说,如果你决定去登山,那么你是不理智的;但如果你一旦进了山,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必须理智。
下撤途中,拍了几张照片,因为我们是准备打持久战来的,所以食物准备很充分。下撤时,一直很顺利,只是到了4900米的冰岩混合地带以后,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继续往下走,也没抬头观察路线情况,感觉应该是没问题的。可当我的前面只有悬崖时,一个我们都不想接受的结论出现了:迷路。时间已经5点多了,体力也已经基本透支了,一种无助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不管怎么说,已经迷路,只有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摆在我们面前有两个选择:第一,回头向上走,回到雪线附近找路,这比较安全,但体力要求高。第二,走横切,从我们这个山脊切到对面的山脊,这比较快,体力要求不多,但是在冰岩混合地带横切比较危险。最后权衡,我还是决定横切。每人喝了一包能量剂,开始横切,也就在这里,又一个危险出现了。那时已经完成了一半多的横切了,一个队员脚踩在冰上(由于在岩石山没穿冰爪),“唰——”一声往下滑,多亏他反应快,马上用冰镐插进冰里,成功制动。可是那里是冰岩混合地带,并不是亮冰区,冰比较薄,只能撑住几秒钟,他大喊着“快救我,快救我”,我就从距他10多米远的地方跑过来,用我的冰镐把他拽上来了。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这么快,要是在平时,我根本就不敢在岩石上跑,更别说那是冰岩混合地带,也许是生命的呼唤吧。
可能是被刚才那一幕吓傻了,之后,我的动作也开始变得畸形了。本来我是站着走这段横切的,现在也只能坐下来,四肢并用。下山后才发现,裤子后面磨出了一大个口,像小时候穿的开裆裤一样。就在我们走了一半多的横切以后,刚上山的两个向导看见我们(当时他帮另一个队背包建C1),就过来帮助我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一起走回了大本营,这时,天还没黑。
两个向导帮我们生火做饭,并用他们今天刚带上来的高压锅煮米饭。唉,好几天不知道米饭是什么东西了。大吃一顿后,我们也就呼呼大睡了。
顺利下山
2月6日
由于昨天哈巴村的马夫看见我们在顶峰(事实上没有到),以为今天应该上山接应了。于是他们赶着马帮上来了。没办法,只有收拾营地下撤了,本来打算持久战的计划也破灭了。
按照登山的惯例,一支登山队只要有一人登顶就已经代表了全队登顶。所以,除了教练与向导,我们已经有1人登顶,2人到达5200米高度,这样的成绩对于反季节的哈巴雪山已经很不错了。事实上,据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同志说,在我们前面的队伍基本上没有成功的。怀着成功的喜悦,我们下山了,回到了热情好客的纳西族人家里。
下山过程中,一个队员又发生了一次迷路,不过还好,他拿着对讲机,能随时保持联系,最后他还是自己从另外一条路出来了。反季节攀登哈巴雪山,难度不小啊,回头想想,我们总共迷路3次了,不过都化险为夷了。谢谢雪山女神的保佑!
哈巴雪山客栈的老板一定要给我们庆功,看着墙上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登山队的旗子,我有些感触了,登山仅仅是为了登顶了吗?为什么失败不记下失败的队伍,也许他们更值得人们关注。
我觉得,我之所以爱上登山这项运动,不是因为登顶后鲜花和掌声,而是因为有那么一帮登山的哥们在互相照顾,互相体贴。就是只剩下半块压缩饼干,都会平均分之,这种感情是在其他地方没法体会到的。喜欢山的孩子如果聚在了一起,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晚上,在客栈吃完饭,喝了一点酒,就去参加纳西族的篝火晚会了。大家学着跳纳西族的舞蹈,学吹纳西族的乐器——芦笙。看来我们的成功也让当地淳朴的农民欢喜,毕竟大家都有着一种对山的感情,大山的孩子爱大山。我一进屋,一位好客的当地人就端着一碗酒过来了,说是祝贺我们成功登顶。天那,你们都用这么大的容器喝酒啊?回去的时候,我几乎是他们扛回去的。黑夜里,也不知道怎么上的床,怎么脱的衣服,昏昏地就躺下睡着了。
2月7日
今天该回丽江了!
中午的时候,司机来了。吃午饭时,老板娘给我们倒上了酥油茶,喝着浓浓的酥油茶,吃着具有纳西风味的饭菜,我们真的很开心。离别时,老板送了我们两瓶青稞酒(就是那天灌醉我的那种),一瓶蜂蜜,还有一些雪莲。
下午,路过虎跳峡,我们在这里玩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峡谷里,金沙江边,我把厚重的登山鞋脱了,好好洗了一次脚,说来也惭愧,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洗脚了。金沙江边洗脚,只有一个字“爽”!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我们走了,哈巴雪山。但是,我们还会再来的。
2月4日
按照计划,今天也应该是四点起床,六点出发,准备登顶。可是早上没听见闹钟,6点才醒,于是8点才出发。烧水的任务同样落在我的身上,那一锅水要是在平原上几分钟就OK了,可是那是在4200米的地方,早上顶着大风取雪,守着锅,一直等二十多分钟才开。每烧开一锅水,我的腿基本都没有知觉了。
早上,我和教练很快穿好了装备,一看他们,有的还在找雪套,有 的在找手套,有的还没吃东西,教练在外面已经冷得发抖了,看着他们里面的还是那么慢。我决定和教练先走,因为一路上只要能看见前面队员的身影就不会迷路了。事实上,要求每个队员都保持在很近的距离前进也是不现实的。
上午的风依然很大,一路上我也考虑过下撤,但风没有昨天大,人还是能站稳的。一个国家登山运动员说:只要人还能站稳都应该往上攀登,但是只要人都站不稳了,就是到达了8800的地方也得下撤。想起这些话,看着教练也没有下撤的意思,我就继续跟着前进了。一开始我俩的距离不是很大,后来,教练的速度逐渐快了(可能是因为我慢了),我就只能看着他的身影向上攀登了。大约10点左右,一个队员用对讲机和我通话,说他们时间不够了,要下撤,我同意了。我继续看着远处的背影向上攀登,终于,12点左右,到达了雪线附近。开始吃午饭了,其实就是压缩饼干和水,还有点牛肉干。匆匆吃完饭后,穿上冰爪,开始走亮冰了。
大风把新雪都吹走了,只剩下终年不变的亮冰,坚硬无比,冰爪很难踩进去,得使劲往前踢。下午,天气突变,基本上没有一丝风,阳光明媚,我登顶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教练在前,我跟着,还是老样子,没过多久,教练基本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只能看着顶峰的位置向上走,还好没风。一路上,基本上地形都一样,走着走着,我精神也开始不集中了。突然,冰镐往下一插,很深,一看,是冰裂缝!这可是登山的一大杀手。可是,资料里明显说明哈巴雪山没有冰裂缝的啊……我晕了,以后还是谨慎点吧!不管怎么说,是自己的生命在登山。
漫无边际的冰坡,我按照在国家队学习的方法,走20步休息10秒的办法,一步步向上攀登,时不时也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下午两点半左右,终于到达5300米的卫峰了,这里离主峰只有96米了,歇了一口气,继续向上走,我知道胜利已经快要属于我了,步伐也加快了。14:50,看见教练了,同时也登顶了这座5396米的雪山。这时,杨哥已经在这里等了我很长时间了,为此,下山后他也感冒了。掏出对讲机,向大本营报了登顶的消息以后,我们俩吃了一点东西,拍了几张照片,准备下撤了。
下撤途中,我在想,为什么他们没把握好这么好的天气时机。不管怎么说,我总觉得大家在山里面的行动还是慢了。头天晚上睡觉时,我就在想自己明天需要用的装备都在哪里,不明确的一定要起床明确在哪,不要什么都以为可能在那里。试想,如果我们大家都在互相等这个等那个,那么错过了天气时机大家都没机会了。所以我觉得,不管谁,都应该用最快的时间把自己的事做完,比如穿雪套,收拾背包等等,然后尽力地做“公事”,比如烧水,做饭等。这是我的一点感想吧,也算不上什么经验。总之,一句话,在山里,就要一切以山为主,明确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怎样把自己的事和大家的事有机结合起来。
回到营地已经7点多钟了。教练因为感冒重了,下山了;向导也基本累垮了,下去了。我自己取雪,化水,烧开,喝之。解决完口渴问题马上解决饥饿问题,切了一块肉,随便炒了几下就吃之,加了一些干粮,基本上吃饱了。只想睡觉,毕竟已经走了10多个小时的路了。衣服一脱,往睡袋一钻,好舒服啊。
冒险的第三次尝试
2月5日
今天,由于教练和向导都下山了,我们只有等待另外两个向导上山。
夜里,我们就在讨论明天是等待向导还是自己独立攀登。经过一番考虑,我最后认为,不管明天天气如何,我们都不等待向导了,自己独立攀登一次,不管是否成功。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攀登,因为没有向导和教练,其他四个队员都还没有突破5000米,惟一登过顶的我又处于疲劳作战状态。出发之前,心里默默的祈求雪山女神开恩,给我们一次机会。
就这样,吃完早饭,背上包,我又一次向着哈巴的顶峰出发了。
早上的风依然很大,我带领他们走了一条简短的路线,只不过这条路线对攀岩的技术要求很高。从大本营出来,就直接上了接近70度的岩壁,而且是负重徒手攀登,没有绳子做保护,全靠自己身体的灵活性和经验。上完岩壁,感觉路程比以前缩短了好多,只是手已经磨起血泡了。上啊上啊,顶着大风一步步往上爬……11点左右,海拔表上显示4700米,一个队员的体力已经基本透支了,而且高原反应加剧,为了安全起见,他下撤了。剩下我们三人各吃了一点牛肉干,喝了一点水,继续攀登。一路上,大家都在说我可以做哈巴雪山的向导,我也很期望今天能第二次成功登顶。
风越来越大,有时候都站不稳了,下撤的念头又一次涌上心来。看了一下天空,也没有明显的乌云,如果上去以后风大再下撤也来得及,还是决定不撤。中午12点多,到达雪线4900米处,又一次补充食物。到了雪线附近,也就意味着要换冰爪准备走亮冰了。
穿好冰爪,继续向着5396米的地方迈进。雪山女神今天始终不肯开恩。风一直很大,上完第一个冰坡(哈巴雪山共有三个冰坡)就花了一个多小时。没有停留,继续第二个冰坡,可能是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缘故吧,队员都有些紧张。再攀登第二个冰坡的时候,我差点滑坠了。那时我正在想其他事,突然,一阵狂风吹来,人差点被吹倒,幸亏我反应快,马上把冰镐往冰里一插,身体前倾,救回了一条小命。当时那种感觉以前从未出现过,大家看书时总会遇到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吓得一身冷汗”,这次我是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 “冷汗”了“唰”的一下,全身一个颤抖,脑袋一片空白,身上全是汗。
下午将近三点的时候,风又大了。这么大的风还继续上么?我自己问自己。看了一下海拔表,已经5250米了,除去50米的误差,也已经5200米了,顶峰近在咫尺。我的态度十分坚决,风大,亮冰区滑坠的可能性大。队员却有点不愿下撤,做了一会的工作,还是没办法。于是,我只有让他们保证,出事以后自己负责,否则就跟我下撤。有了他们的保证后,我还是不放心,毕竟他们是我的哥们,是跟我一起同甘共苦登山的哥们。于是我跟着他们,不想他们出事儿。后来他们实在觉得不对劲,就一起下撤了。我经常和我的队员说,如果你决定去登山,那么你是不理智的;但如果你一旦进了山,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必须理智。
下撤途中,拍了几张照片,因为我们是准备打持久战来的,所以食物准备很充分。下撤时,一直很顺利,只是到了4900米的冰岩混合地带以后,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继续往下走,也没抬头观察路线情况,感觉应该是没问题的。可当我的前面只有悬崖时,一个我们都不想接受的结论出现了:迷路。时间已经5点多了,体力也已经基本透支了,一种无助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不管怎么说,已经迷路,只有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摆在我们面前有两个选择:第一,回头向上走,回到雪线附近找路,这比较安全,但体力要求高。第二,走横切,从我们这个山脊切到对面的山脊,这比较快,体力要求不多,但是在冰岩混合地带横切比较危险。最后权衡,我还是决定横切。每人喝了一包能量剂,开始横切,也就在这里,又一个危险出现了。那时已经完成了一半多的横切了,一个队员脚踩在冰上(由于在岩石山没穿冰爪),“唰——”一声往下滑,多亏他反应快,马上用冰镐插进冰里,成功制动。可是那里是冰岩混合地带,并不是亮冰区,冰比较薄,只能撑住几秒钟,他大喊着“快救我,快救我”,我就从距他10多米远的地方跑过来,用我的冰镐把他拽上来了。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这么快,要是在平时,我根本就不敢在岩石上跑,更别说那是冰岩混合地带,也许是生命的呼唤吧。
可能是被刚才那一幕吓傻了,之后,我的动作也开始变得畸形了。本来我是站着走这段横切的,现在也只能坐下来,四肢并用。下山后才发现,裤子后面磨出了一大个口,像小时候穿的开裆裤一样。就在我们走了一半多的横切以后,刚上山的两个向导看见我们(当时他帮另一个队背包建C1),就过来帮助我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一起走回了大本营,这时,天还没黑。
两个向导帮我们生火做饭,并用他们今天刚带上来的高压锅煮米饭。唉,好几天不知道米饭是什么东西了。大吃一顿后,我们也就呼呼大睡了。
顺利下山
2月6日
由于昨天哈巴村的马夫看见我们在顶峰(事实上没有到),以为今天应该上山接应了。于是他们赶着马帮上来了。没办法,只有收拾营地下撤了,本来打算持久战的计划也破灭了。
按照登山的惯例,一支登山队只要有一人登顶就已经代表了全队登顶。所以,除了教练与向导,我们已经有1人登顶,2人到达5200米高度,这样的成绩对于反季节的哈巴雪山已经很不错了。事实上,据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同志说,在我们前面的队伍基本上没有成功的。怀着成功的喜悦,我们下山了,回到了热情好客的纳西族人家里。
下山过程中,一个队员又发生了一次迷路,不过还好,他拿着对讲机,能随时保持联系,最后他还是自己从另外一条路出来了。反季节攀登哈巴雪山,难度不小啊,回头想想,我们总共迷路3次了,不过都化险为夷了。谢谢雪山女神的保佑!
哈巴雪山客栈的老板一定要给我们庆功,看着墙上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登山队的旗子,我有些感触了,登山仅仅是为了登顶了吗?为什么失败不记下失败的队伍,也许他们更值得人们关注。
我觉得,我之所以爱上登山这项运动,不是因为登顶后鲜花和掌声,而是因为有那么一帮登山的哥们在互相照顾,互相体贴。就是只剩下半块压缩饼干,都会平均分之,这种感情是在其他地方没法体会到的。喜欢山的孩子如果聚在了一起,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晚上,在客栈吃完饭,喝了一点酒,就去参加纳西族的篝火晚会了。大家学着跳纳西族的舞蹈,学吹纳西族的乐器——芦笙。看来我们的成功也让当地淳朴的农民欢喜,毕竟大家都有着一种对山的感情,大山的孩子爱大山。我一进屋,一位好客的当地人就端着一碗酒过来了,说是祝贺我们成功登顶。天那,你们都用这么大的容器喝酒啊?回去的时候,我几乎是他们扛回去的。黑夜里,也不知道怎么上的床,怎么脱的衣服,昏昏地就躺下睡着了。
2月7日
今天该回丽江了!
中午的时候,司机来了。吃午饭时,老板娘给我们倒上了酥油茶,喝着浓浓的酥油茶,吃着具有纳西风味的饭菜,我们真的很开心。离别时,老板送了我们两瓶青稞酒(就是那天灌醉我的那种),一瓶蜂蜜,还有一些雪莲。
下午,路过虎跳峡,我们在这里玩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峡谷里,金沙江边,我把厚重的登山鞋脱了,好好洗了一次脚,说来也惭愧,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洗脚了。金沙江边洗脚,只有一个字“爽”!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我们走了,哈巴雪山。但是,我们还会再来的。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