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村里老人合作绘出的土木堡回忆图。2006年6月,李永久绘,时年72岁
这个出口就是土木堡原来的东门,右边这堵新墙里包着几乎就要坠落崩塌的东城墙北侧一截。
从鸡鸣堡现存的规制里,能想象出土木堡当年的状况。
河北怀来县土木村:北京西南约150公里。旧称土木堡,为元代以来重要驿站。明土木堡之变现场。现存残墙约500-600米,为明代遗留。有明代显忠祠一座,建筑为近年重修。明王朝历史的转折点所在。可观驿站城墙和村落混合的生活形态。
说明:
1、此图没有比例
2、是根据童年记忆及知情者提供的情况而绘制的
3、一些街、巷、庙宇所标位置并不准确
4、难免有些… …巷道及建筑在本人记忆中忽略
5、因本人缺乏绘图知识只随便注明而已望知情者多提宝贵意见
补充说明:
1、土木堡古城始建于何年代,(本人)无法考证。
2、在我们记忆中,小城之城体为城砖结构,东、西、南门系砖结构,四周为土城。
3、由于解放后修建官厅水库……须前往沙城(大约1951年-1952年),小城四周之城砖及一些庙宇被拆。砖、木等材料建在现在的沙城东堡街“人委大院”。
在距离北京两程的古战场进入历史
高速公路边上的古战场
一小时之后,我们就看到了大场面,那里是京城和外部世界的交界。车队的仪仗分外浩大,上千辆灰头土脸的载重卡车,头接屁股一路铺排开去,足足十分钟之后,我们才看到那一字长蛇阵的最后一名。这是京张高速的入口,从这儿开始我们离开北京,对面倒霉的排队分子准备进入北京。
京张高速全长148公里,起点北京,终点是张家口,出张家口往北,就是蒙古草原。在京张高速一线,绝大部分司机和乘客都不会注意到以下几个地点:榆林、土木、鸡鸣驿———它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互相之间的距离都约为60华里。60里为一程,古人骑马一日所赶到的路程。这些地点,从元代开始就作为北京通往塞北关外的驿站而建立和存在。蒙古人,从张家口开始,走上四程就可以抵达京师。
558年前的夏季,明王朝在离自己都城只有两程的地方把自己的皇帝弄丢了,那个皇帝就是成了蒙古人阶下之囚的明英宗,那个地点是土木堡。从土木堡之变开始,明朝走上了内乱和崩溃之途,最终,北方草原部落和来自东北关外的女真人进入了北京和整个东亚大陆。
城墙下的庭院
当孔祥义仰脖冲我喊话时,我正在土木堡东南角那截残留的城墙上,孔祥义站在他自家的院子里。他和我面面相对,让我注意安全,别直接掉进他家的院子。我站的那段土城墙,是他家的东侧院墙。院里种着五棵枣树,晒着玉米棒子,停着一辆摩托车,那是他的儿子进县城上下班的工具。
这院子,是上世纪80年代末才建起来的,这里原本没有人住,后来人越来越多,村委会就把城墙下的土地批给村民当宅基地了。在村民们的院落在城墙边筑起之前,这里原本是村子外缘的空旷地带,文革时期,曾经是养牛羊马的地方,城墙下一片牛鸣马嘶,和着牲口粪便的味道,因为城墙正好起到了圈围牲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物尽其用,天地自然。
孔祥义住在城里,而他家的邻居,一位马姓中年男性则住在城外,因为他家的宅基地批得更晚,挨在孔家南边,那段南城墙,就成为了马家的北院墙。因此,那截南城墙就成了藏在两排农户院落之间的隔墙,而连着的那段东城墙,向村外公路和大地袒露着自己的外墙面,同时圈护着村子鱼鳞般挨在一起的院落。从土城墙上俯瞰,整个村成了一片被城墙围合聚拢的谷地,尽管事实上的围合只存在于村落的东南一角。现在,土木村有常住人口约4000人,558年前,那座还完好周全的城墙内曾经挤了数十万的军队,那是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的大军。
城墙与村落混合的生活形态
“皇帝就是在这里丢的啊!”当年,蒙古草原上的瓦剌部同时兵分四路,进犯明朝,其中一路拿下了大同。山西籍太监王振因为怕自己的资产被蒙古人侵占,就对皇帝说御驾亲征很威风,他是这么说的,皇帝就这么做了。从北京到大同,五十万大军,只有两天粮草,一路败仗,最后向北京撤退。阴历八月十三,皇帝的大军退到土木堡,军士们发现,这是一个挖地三丈都见不到一滴井水的地方。在土木堡的这个夜晚,又是瓦剌人诈和,又是太监支招,最后当明朝军队打开城门向外奔逃时,瓦剌骑兵将他们的脑袋像西瓜一样切下。皇帝盘腿坐在地上,当了瓦剌骑兵的俘虏。
现在孔祥义家北侧,就是东墙中的一个缺口,村子的水泥路从这儿经过,通往外部的101国道,路口南侧是土墙,北侧是一座全新的混凝土城楼,据村委会社区书记王尚忠说,那是去年村委会修的,里面包着几乎就要坠落崩塌的东墙北侧一截。那个口子本来就是口子,是城门的所在,原来有厚实高大的城门,1958年修沙城县城,拆去了,当年瓦剌骑兵也是从这儿冲入土木堡大行屠戮,并逮到了明朝皇帝。
虽然城墙在所有村民们的记忆中始终是土墙,但城门洞两侧上方原先都有角楼,很巍峨。五十来岁的孔祥义还记得他父亲说过,城门原本早晨打开,夜间关闭,整个村子都在堡垒的庇护中呼吸。
显忠祠、村委会和主席台
“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的红色大字写在一个水泥建筑的额头上,这个空空如也的戏台,在文革期间一定是村落生活的中心,声势浩大的主席台了。主席台对面是村委会,村委会院内,是一间歇山顶的房子,那就是显忠祠了。
土木一夜,不但明王朝的五十万军队几乎被全歼,朝中国公、尚书、学士、公卿,五十多人也都做了游魂。事后,英宗的儿子,万历皇帝为了纪念这些忠臣,便在土木修建祠堂,供奉他们的灵牌。
现在,我们请村广播室的王师傅打开关闭的大门,显忠祠中早已没有了牌位,有的也是近年来现画在墙壁上的图样,倒是角落里的几个喇叭更吸引人,孩子们一溜进来就发现了它们。王师傅说,村里不广播已经很久了,因此喇叭就收在显忠祠了。木头牌位他记得原来还有,后来不知被什么人偷了,也不知道能派什么用场。
牌位如果还在,里面应当有“于谦”的名字,正是他在土木堡惨败之后守卫了北京,阻挡了瓦剌骑兵的杀戮和进攻。瓦剌骑兵最成功的时候,到达了宣武门前,这也正是记者此次旅途归程的终点。那里车水马龙,人影憧憧,距离草原四程。
说明:
1、此图没有比例
2、是根据童年记忆及知情者提供的情况而绘制的
3、一些街、巷、庙宇所标位置并不准确
4、难免有些… …巷道及建筑在本人记忆中忽略
5、因本人缺乏绘图知识只随便注明而已望知情者多提宝贵意见
补充说明:
1、土木堡古城始建于何年代,(本人)无法考证。
2、在我们记忆中,小城之城体为城砖结构,东、西、南门系砖结构,四周为土城。
3、由于解放后修建官厅水库……须前往沙城(大约1951年-1952年),小城四周之城砖及一些庙宇被拆。砖、木等材料建在现在的沙城东堡街“人委大院”。
在距离北京两程的古战场进入历史
高速公路边上的古战场
一小时之后,我们就看到了大场面,那里是京城和外部世界的交界。车队的仪仗分外浩大,上千辆灰头土脸的载重卡车,头接屁股一路铺排开去,足足十分钟之后,我们才看到那一字长蛇阵的最后一名。这是京张高速的入口,从这儿开始我们离开北京,对面倒霉的排队分子准备进入北京。
京张高速全长148公里,起点北京,终点是张家口,出张家口往北,就是蒙古草原。在京张高速一线,绝大部分司机和乘客都不会注意到以下几个地点:榆林、土木、鸡鸣驿———它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互相之间的距离都约为60华里。60里为一程,古人骑马一日所赶到的路程。这些地点,从元代开始就作为北京通往塞北关外的驿站而建立和存在。蒙古人,从张家口开始,走上四程就可以抵达京师。
558年前的夏季,明王朝在离自己都城只有两程的地方把自己的皇帝弄丢了,那个皇帝就是成了蒙古人阶下之囚的明英宗,那个地点是土木堡。从土木堡之变开始,明朝走上了内乱和崩溃之途,最终,北方草原部落和来自东北关外的女真人进入了北京和整个东亚大陆。
城墙下的庭院
当孔祥义仰脖冲我喊话时,我正在土木堡东南角那截残留的城墙上,孔祥义站在他自家的院子里。他和我面面相对,让我注意安全,别直接掉进他家的院子。我站的那段土城墙,是他家的东侧院墙。院里种着五棵枣树,晒着玉米棒子,停着一辆摩托车,那是他的儿子进县城上下班的工具。
这院子,是上世纪80年代末才建起来的,这里原本没有人住,后来人越来越多,村委会就把城墙下的土地批给村民当宅基地了。在村民们的院落在城墙边筑起之前,这里原本是村子外缘的空旷地带,文革时期,曾经是养牛羊马的地方,城墙下一片牛鸣马嘶,和着牲口粪便的味道,因为城墙正好起到了圈围牲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物尽其用,天地自然。
孔祥义住在城里,而他家的邻居,一位马姓中年男性则住在城外,因为他家的宅基地批得更晚,挨在孔家南边,那段南城墙,就成为了马家的北院墙。因此,那截南城墙就成了藏在两排农户院落之间的隔墙,而连着的那段东城墙,向村外公路和大地袒露着自己的外墙面,同时圈护着村子鱼鳞般挨在一起的院落。从土城墙上俯瞰,整个村成了一片被城墙围合聚拢的谷地,尽管事实上的围合只存在于村落的东南一角。现在,土木村有常住人口约4000人,558年前,那座还完好周全的城墙内曾经挤了数十万的军队,那是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的大军。
城墙与村落混合的生活形态
“皇帝就是在这里丢的啊!”当年,蒙古草原上的瓦剌部同时兵分四路,进犯明朝,其中一路拿下了大同。山西籍太监王振因为怕自己的资产被蒙古人侵占,就对皇帝说御驾亲征很威风,他是这么说的,皇帝就这么做了。从北京到大同,五十万大军,只有两天粮草,一路败仗,最后向北京撤退。阴历八月十三,皇帝的大军退到土木堡,军士们发现,这是一个挖地三丈都见不到一滴井水的地方。在土木堡的这个夜晚,又是瓦剌人诈和,又是太监支招,最后当明朝军队打开城门向外奔逃时,瓦剌骑兵将他们的脑袋像西瓜一样切下。皇帝盘腿坐在地上,当了瓦剌骑兵的俘虏。
现在孔祥义家北侧,就是东墙中的一个缺口,村子的水泥路从这儿经过,通往外部的101国道,路口南侧是土墙,北侧是一座全新的混凝土城楼,据村委会社区书记王尚忠说,那是去年村委会修的,里面包着几乎就要坠落崩塌的东墙北侧一截。那个口子本来就是口子,是城门的所在,原来有厚实高大的城门,1958年修沙城县城,拆去了,当年瓦剌骑兵也是从这儿冲入土木堡大行屠戮,并逮到了明朝皇帝。
虽然城墙在所有村民们的记忆中始终是土墙,但城门洞两侧上方原先都有角楼,很巍峨。五十来岁的孔祥义还记得他父亲说过,城门原本早晨打开,夜间关闭,整个村子都在堡垒的庇护中呼吸。
显忠祠、村委会和主席台
“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的红色大字写在一个水泥建筑的额头上,这个空空如也的戏台,在文革期间一定是村落生活的中心,声势浩大的主席台了。主席台对面是村委会,村委会院内,是一间歇山顶的房子,那就是显忠祠了。
土木一夜,不但明王朝的五十万军队几乎被全歼,朝中国公、尚书、学士、公卿,五十多人也都做了游魂。事后,英宗的儿子,万历皇帝为了纪念这些忠臣,便在土木修建祠堂,供奉他们的灵牌。
现在,我们请村广播室的王师傅打开关闭的大门,显忠祠中早已没有了牌位,有的也是近年来现画在墙壁上的图样,倒是角落里的几个喇叭更吸引人,孩子们一溜进来就发现了它们。王师傅说,村里不广播已经很久了,因此喇叭就收在显忠祠了。木头牌位他记得原来还有,后来不知被什么人偷了,也不知道能派什么用场。
牌位如果还在,里面应当有“于谦”的名字,正是他在土木堡惨败之后守卫了北京,阻挡了瓦剌骑兵的杀戮和进攻。瓦剌骑兵最成功的时候,到达了宣武门前,这也正是记者此次旅途归程的终点。那里车水马龙,人影憧憧,距离草原四程。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