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到处都在塌方,路面被洪水、泥石流冲得七零八落、千疮百孔,不断要推土机前推后压,才能前行。走走停停,足足有几十辆汽车和我们一起被堵。有几段路基已被完全泡软,汽车一开过,压得地面就像地毯般上下起伏波动。这样的地段速度一慢,就可能陷车。
有一处堵了很久,我们到视野开阔处去看热闹。上到坡顶,却是一个几千顷的大平台,淤积着浑浊的泥水。站在大平台的边缘,正看着脚 下被堵在峡谷里的车流,看着浑浊的雅鲁藏布江发呆,耳中突然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回头望去,但见平台上不知又从哪儿涌出一股泥浆,越积越多,顺着以前被泥水切割开的深沟往山坡下涌去。靠近缺口的土地不断塌陷。泥浆开始还流动缓慢,一冲进支离破碎风化土遍布的深沟,立即变得汹涌澎湃,狂奔而下。
这浑浊泥浆疯狂奔涌的声音在深沟里闷响,实在让人心悸。正在奋力疏通路面的养护工人和看热闹的人群闻声四散而逃。泥浆涌上路面后,漫过去,又冲向几十米下的江中,江水更加混浊不堪。……只一会儿工夫,刚清理出的路面又被泥浆淤积了厚厚一层,我们又是更加漫长的等待。
这段公路说起来还属于是“中尼国际公路”,再往前即到日喀则,往左600公里左右就是珠穆朗玛峰,通向尼泊尔。往右就是我们要去的阿里方向。
那天直到下午6点,我们才到达日喀则,算起来,一整天,大概也就走了100公里左右吧。饿得昏头昏脑的我们,头重脚轻地赶忙在一个饭馆打了个“牙祭”。撂下碗抹抹嘴又匆匆上路,奔向荒野。
那天日喀则到处都灰蒙蒙的,天地一片昏暗,大风裹着浮尘一直钻进肺里,抽烟都不敢大口。返程中我才看到日喀则的美丽,看见了美丽的日喀则艳阳。
黄昏时分在一个道班落脚,才算过上“人间生活”——好好做顿饭,舒舒服服睡个觉。令人惬意万分的是,道班的工人是两对年轻夫妻,非常热情地请我们上他们屋里去喝酥油茶。还把VCD机打开,放了一盘成龙的《超级警察》,虽然是部老掉了牙的片子,仍把我们看得不亦乐乎,纷纷感叹还是“现代化生活”好。
晚上,我、林波、黎文等懒得搭帐篷,干脆睡卡车车厢,张涛霸占了驾驶室。刚躺下,就是电闪雷鸣,大雨倾盆。那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雨,没两分钟就从篷布上的一个小洞里水龙头般地灌进来,落在黎文和林波交界处。我幸灾乐祸地看着他们二人光着大腿,手忙脚乱地堵了半天,毫无作用,只好易位而睡。我从没想到会有那么大的雷声,有一声简直就像在我们旁边打炮。
不一会儿,旁边的村子里传出阵阵呐喊声,极怪异,而且不时从村子一头移到村子另一头,音调曲曲折折、绵延不绝……大约是村民在举行什么仪式,听得人心里七上八下。
第三天下午3点多,我们才赶到拉孜县城。不知道是星期几,反正邮局不开门。吃饭的空儿,我匆匆写了个短消息并留了点钱托老板帮我寄走,又急忙上路。
天黑以后,照例又找了个不用花钱的地方宿营,我们几个照例睡车厢。这天晚上,“科学家”饶定齐睡在我旁边,最靠门的地方。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我对饶定齐产生了无限的好感和钦佩之情,从此称他“我最崇拜的人”。此君极能吃苦且任何环境下都从不抱怨,这种凡事总是乐呵呵的素质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我从小就梦想当科学家,也正是他,使我在遇到了一些极让人瞧不起的“科学家”之后,仍没有丧失对中国真正的科学家的尊敬和信心。
饶定齐有几个宝贝纸箱子,总放在车尾,可能是为了行动方便,也可能是为了不麻烦大家。一路上,遇到堵车,最快乐的可能就是他了,因为一停车,他就可以去抓他那些小动物。
新的一天。又是早上8点起床,9点出发,晚上8点宿营,还是找了个道班。我用随身的GPS一测,这个营地的海拔已经是4887米,位于北纬29度28分36秒,东经85度57分65秒。
明显冷了起来,穿上羽绒服、羽绒裤还是冷。水源在一里以外,刚洗了一会儿菜,我就不由冷得发抖。很多人有了反应,我也有点头晕,感觉咳嗽都没力气。晚上写日记,黎文写了几个字就不想动了,借口没光亮看不清,很客气地拿去我的录音机口述。“老英雄”聂丹陵看起来高原反应很厉害,宿营时,在车上躺了半天才下车,但这老顽童却极其嘴硬地吹牛,说他的反应症状是勃起——我靠!这“鸟人”。
早晚饭都是日复一日的白菜、腊肉,早已吃得我闻到那味儿就恶心,可又总是很饿。更倒霉的是,次日吃完早饭,大卡车刚一动就趴了窝,而三菱越野和另一台在拉萨租的拉装备的东风卡车早就跑得无影无踪。过了很久,才总算拦了一辆过路车给前面捎了个纸条。
张超、张涛二人修车,其他人帮不上忙,居然有了一个难得的休息日。
蓝天白云、艳阳、清风,晒太阳,舒服极了,骨头都快酥了,顺便把臭袜子也洗了。草地上,袜子、皮鞋、鞋垫扔了一地。晒得兴起,赤脚跳进了冰凉的河水中,但水温实在太低,掐表一看,顶多也就敢在水里呆一分钟左右。不由得想,真要漂的时候落了水,那可如何是好?
队里年龄最大、已经50多岁的老林童心不老,赤手空拳在草地上狂追一只呆鸟,最后终将它堵在草地上一个小洞里,手到擒来。黎文在草地上捡到一块花纹很漂亮的白石头,得意洋洋,四处炫耀。老饶满草地捉他的青蛙、癞蛤蟆。曹德在气垫上憨睡,梦中“鬼话”连篇。张涛、“老顽童”聂丹陵和摄像师林波躺在大卡车车厢里,大吹特吹自己的“性史”……一切都惬意极了,真是休闲的一天。
还算运气好,三菱越野车收到纸条,不久就赶了回来。但是,这台大解放直到下午6:45才修好。晚上10点,我们总算赶到了萨嘎县城。
有一处堵了很久,我们到视野开阔处去看热闹。上到坡顶,却是一个几千顷的大平台,淤积着浑浊的泥水。站在大平台的边缘,正看着脚 下被堵在峡谷里的车流,看着浑浊的雅鲁藏布江发呆,耳中突然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回头望去,但见平台上不知又从哪儿涌出一股泥浆,越积越多,顺着以前被泥水切割开的深沟往山坡下涌去。靠近缺口的土地不断塌陷。泥浆开始还流动缓慢,一冲进支离破碎风化土遍布的深沟,立即变得汹涌澎湃,狂奔而下。
这浑浊泥浆疯狂奔涌的声音在深沟里闷响,实在让人心悸。正在奋力疏通路面的养护工人和看热闹的人群闻声四散而逃。泥浆涌上路面后,漫过去,又冲向几十米下的江中,江水更加混浊不堪。……只一会儿工夫,刚清理出的路面又被泥浆淤积了厚厚一层,我们又是更加漫长的等待。
这段公路说起来还属于是“中尼国际公路”,再往前即到日喀则,往左600公里左右就是珠穆朗玛峰,通向尼泊尔。往右就是我们要去的阿里方向。
那天直到下午6点,我们才到达日喀则,算起来,一整天,大概也就走了100公里左右吧。饿得昏头昏脑的我们,头重脚轻地赶忙在一个饭馆打了个“牙祭”。撂下碗抹抹嘴又匆匆上路,奔向荒野。
那天日喀则到处都灰蒙蒙的,天地一片昏暗,大风裹着浮尘一直钻进肺里,抽烟都不敢大口。返程中我才看到日喀则的美丽,看见了美丽的日喀则艳阳。
黄昏时分在一个道班落脚,才算过上“人间生活”——好好做顿饭,舒舒服服睡个觉。令人惬意万分的是,道班的工人是两对年轻夫妻,非常热情地请我们上他们屋里去喝酥油茶。还把VCD机打开,放了一盘成龙的《超级警察》,虽然是部老掉了牙的片子,仍把我们看得不亦乐乎,纷纷感叹还是“现代化生活”好。
晚上,我、林波、黎文等懒得搭帐篷,干脆睡卡车车厢,张涛霸占了驾驶室。刚躺下,就是电闪雷鸣,大雨倾盆。那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雨,没两分钟就从篷布上的一个小洞里水龙头般地灌进来,落在黎文和林波交界处。我幸灾乐祸地看着他们二人光着大腿,手忙脚乱地堵了半天,毫无作用,只好易位而睡。我从没想到会有那么大的雷声,有一声简直就像在我们旁边打炮。
不一会儿,旁边的村子里传出阵阵呐喊声,极怪异,而且不时从村子一头移到村子另一头,音调曲曲折折、绵延不绝……大约是村民在举行什么仪式,听得人心里七上八下。
第三天下午3点多,我们才赶到拉孜县城。不知道是星期几,反正邮局不开门。吃饭的空儿,我匆匆写了个短消息并留了点钱托老板帮我寄走,又急忙上路。
天黑以后,照例又找了个不用花钱的地方宿营,我们几个照例睡车厢。这天晚上,“科学家”饶定齐睡在我旁边,最靠门的地方。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我对饶定齐产生了无限的好感和钦佩之情,从此称他“我最崇拜的人”。此君极能吃苦且任何环境下都从不抱怨,这种凡事总是乐呵呵的素质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我从小就梦想当科学家,也正是他,使我在遇到了一些极让人瞧不起的“科学家”之后,仍没有丧失对中国真正的科学家的尊敬和信心。
饶定齐有几个宝贝纸箱子,总放在车尾,可能是为了行动方便,也可能是为了不麻烦大家。一路上,遇到堵车,最快乐的可能就是他了,因为一停车,他就可以去抓他那些小动物。
新的一天。又是早上8点起床,9点出发,晚上8点宿营,还是找了个道班。我用随身的GPS一测,这个营地的海拔已经是4887米,位于北纬29度28分36秒,东经85度57分65秒。
明显冷了起来,穿上羽绒服、羽绒裤还是冷。水源在一里以外,刚洗了一会儿菜,我就不由冷得发抖。很多人有了反应,我也有点头晕,感觉咳嗽都没力气。晚上写日记,黎文写了几个字就不想动了,借口没光亮看不清,很客气地拿去我的录音机口述。“老英雄”聂丹陵看起来高原反应很厉害,宿营时,在车上躺了半天才下车,但这老顽童却极其嘴硬地吹牛,说他的反应症状是勃起——我靠!这“鸟人”。
早晚饭都是日复一日的白菜、腊肉,早已吃得我闻到那味儿就恶心,可又总是很饿。更倒霉的是,次日吃完早饭,大卡车刚一动就趴了窝,而三菱越野和另一台在拉萨租的拉装备的东风卡车早就跑得无影无踪。过了很久,才总算拦了一辆过路车给前面捎了个纸条。
张超、张涛二人修车,其他人帮不上忙,居然有了一个难得的休息日。
蓝天白云、艳阳、清风,晒太阳,舒服极了,骨头都快酥了,顺便把臭袜子也洗了。草地上,袜子、皮鞋、鞋垫扔了一地。晒得兴起,赤脚跳进了冰凉的河水中,但水温实在太低,掐表一看,顶多也就敢在水里呆一分钟左右。不由得想,真要漂的时候落了水,那可如何是好?
队里年龄最大、已经50多岁的老林童心不老,赤手空拳在草地上狂追一只呆鸟,最后终将它堵在草地上一个小洞里,手到擒来。黎文在草地上捡到一块花纹很漂亮的白石头,得意洋洋,四处炫耀。老饶满草地捉他的青蛙、癞蛤蟆。曹德在气垫上憨睡,梦中“鬼话”连篇。张涛、“老顽童”聂丹陵和摄像师林波躺在大卡车车厢里,大吹特吹自己的“性史”……一切都惬意极了,真是休闲的一天。
还算运气好,三菱越野车收到纸条,不久就赶了回来。但是,这台大解放直到下午6:45才修好。晚上10点,我们总算赶到了萨嘎县城。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