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知道马六甲,从小就知道600年前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数次经过的马六甲海峡。当我看到著名的马六甲海峡时, 感觉却很不一样,600年前的中国,是否有一个大国之梦呢?在郑和下西洋六百年后的今天,还有着一个因果假设:中华帝国之所以日渐没落、没有变成富强,是因为没有走上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似乎中国的富强必须通过这样一条道路才能达到。而郑和的远航与这种海外殖民扩张的目的相去十万八千里。那片海,其实并不属于郑和。中国落后的真正原因,是禁海令之类的锁国政策,断绝了与西方的科技文化交流,在欧洲突飞猛进的时候,中国仍然沉浸在天朝大国的自我陶醉之中。俱往已,作为军事、经济要道,马六甲自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先是葡萄牙人,荷兰人来了赶走了葡萄牙人,英国人在海外打败了荷兰人后又接管了马六甲、二站期间再被日本人占领,马六甲的近代史简直就是一部海上霸主的更替史。看来还是咱中华民族不愧礼仪之邦,虽然早列强几百年就到达了马六甲,咱也没有恃强凌弱,只是平等贸易、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在今天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之时,中国人是否又开始做大国之梦了?一般认为,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是不会成为大国的。中国能输出什么?佛教是舶来品;输出孔夫子那堆破烂东西吗?老外看不起。那道教思想呢,过于唯心,难以服人。呵呵!看来我们的大国之梦,真不知还要做多久才能梦想成真呢!
记念郑和的宝山亭
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