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镇子不久,我们就来到了西门村。村子上的本主庙一般都成了老年活动室。
过去的宣传是“共产党来了苦变甜” ,现在是“党恩浩荡,子民共颂” 。所以,让我们时刻心怀感激吧。

小路起伏转折,与黑蕙江时分时合。路上常遇到牧归的老人和牛羊。农村的壮劳力一般是负责耕种和赶骡马,老
人和少年放牧。

白塔村的杜桂秀在挖地参(也被夸张地称为虫草参),这种当地土产收购价八块钱一斤。当我提出要买一些带在
路上吃时,她连连摆手说不要钱,抓了一大捧放在我手里。

第一晚的营地是红星村的白龙潭了,就是我以前说的比大理蝴蝶泉还要原始美丽的泉池。这里距离村落较远,黄
昏到达时,感觉非常静谧和安逸。
我带了一本轻便的口袋书《茶马古道亲历记》,晚餐后坐在帐篷里阅读。外面刮起了风,树叶纷纷落下,感觉有
几分诡异萧瑟。嘟嘟却安心地赖在我怀里打盹儿。

在云南的一系列野外活动中,我们在筹备野餐时讲究的是“应季应地” 。
花生米、洋芋、卤肉、胡萝卜和地参都是当地的。另外,我还带了大米和木斯里。这些搭配够营养够丰富。
路上常有从树上跌落的成熟的柿子,经过集市再买少许水果,都可以补充维生素了。
其实,地参炖肉骨汤非常不错,生吃有如嚼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