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假日:携程虚假宣传超范围经营携程:黄金假日侵犯了我的名誉权
最高院开审“黄金假日”诉“携程”不正当竞争案
在历经近四年的“拉锯战”诉讼后,北京黄金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金假日)终于将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携程)“拖”上了最高法院。
2007年5月15日上午,该案在最高法院第一审判庭二审开庭,审判长由被认为是“学者型法官” 的孔祥俊担任。
这场耗时数年、先后转战上海、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系列诉讼,使得黄金假日名气倍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该公司总经理钱宇对外界质疑其“炒作”的说法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为了一个公司的利益,而是“为保护民族产业利益而战”。而携程北京分公司市场传播部经理戴宇更多表现出的,则是无奈:“钱宇给我个人的感觉是有些偏执。”但她强调,虽然应对官司需要耗费精力,不过这对公司的业务量并未造成任何影响。
风雨携程
从2003年年底起,携程开始麻烦不断。
2003年12月29日,黄金假日先后向国家旅游局、民航总局、中国旅行社协会、国家工商总局等相关机构举报:携程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和非法从事机票代理业务。
紧接着,2004年年初,黄金假日在上海提起第一场诉讼,指控携程不正当竞争和虚假宣传。黄金假日认为,携程在明知自己不能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的情况下,利用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的“携程旅行网”(www.ctrip.com)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和非法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及旅游业务。
黄金假日的律师表示,根据上海市工商局的档案,携程根本就不具备预定酒店、机票、旅游等经营资质,但实际却在从事这些业务,这是非法经营。因此,黄金假日认为,携程实际上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与黄金假日一模一样,其宣传行为和经营行为,已经在事实上对原告构成了“不正当的同业竞争关系”。
此外,黄金假日方面表示,携程称自己为“中国旅游业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但携程实际上是计算机咨询服务业,而非旅游业。况且在美国上市的并非携程,而是携程母公司的母公司。因此,这些均构成了虚假宣传。
最高院开审“黄金假日”诉“携程”不正当竞争案
在历经近四年的“拉锯战”诉讼后,北京黄金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金假日)终于将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携程)“拖”上了最高法院。
2007年5月15日上午,该案在最高法院第一审判庭二审开庭,审判长由被认为是“学者型法官” 的孔祥俊担任。
这场耗时数年、先后转战上海、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系列诉讼,使得黄金假日名气倍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该公司总经理钱宇对外界质疑其“炒作”的说法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为了一个公司的利益,而是“为保护民族产业利益而战”。而携程北京分公司市场传播部经理戴宇更多表现出的,则是无奈:“钱宇给我个人的感觉是有些偏执。”但她强调,虽然应对官司需要耗费精力,不过这对公司的业务量并未造成任何影响。
风雨携程
从2003年年底起,携程开始麻烦不断。
2003年12月29日,黄金假日先后向国家旅游局、民航总局、中国旅行社协会、国家工商总局等相关机构举报:携程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和非法从事机票代理业务。
紧接着,2004年年初,黄金假日在上海提起第一场诉讼,指控携程不正当竞争和虚假宣传。黄金假日认为,携程在明知自己不能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的情况下,利用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的“携程旅行网”(www.ctrip.com)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和非法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及旅游业务。
黄金假日的律师表示,根据上海市工商局的档案,携程根本就不具备预定酒店、机票、旅游等经营资质,但实际却在从事这些业务,这是非法经营。因此,黄金假日认为,携程实际上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与黄金假日一模一样,其宣传行为和经营行为,已经在事实上对原告构成了“不正当的同业竞争关系”。
此外,黄金假日方面表示,携程称自己为“中国旅游业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但携程实际上是计算机咨询服务业,而非旅游业。况且在美国上市的并非携程,而是携程母公司的母公司。因此,这些均构成了虚假宣传。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