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钓鳝时节
在上海的崇明一带,气候的特殊性,在清明前后,鳝鱼开始活动了,但并不开口进食,这时出钓,几乎肯定无鱼而归,但专职的钓手却出去探钓了,目的是探测钓场。崇明东西200多里长,其中东侧的100多里长的区域,是他一年的主战场,通过半个多月的探钓,能够基本了解当年鳝鱼主要的产出地,做到心中有数(甚至有许多鳝鱼洞都已牢记心中)。五月初正式出钓,钓到9月下旬的八月半左右鳝封洞为止。
二、钓鳝钓场
佬表的目标鱼主要是大鳝及鳝王,所以主钓宅沟、明沟、兼钓支河,基本不钓水田,不钓大河。
1.不钓大河。“不钓大河”,不是说大河中没有鳝鱼。崇明的大河一般都是通潮河,水流急,潮汐明显,不利于鳝鱼穴居,再者水混水深坡大,不利于铁丝钩钩钓。
2.基本不钓水田。水田鳝基本都是当年的新鳝,甚至鳝苗,很少有隔年老鳝进入水田的,洞穴也不稳定,所以基本不去专门的钓,但正好走过路过,那也就不要错过。毕竟钓起来的鳝是一样的。
3.兼钓支河。支河是指大河的支流,通常这样的河的二侧有芦苇生长,而芦苇脚下是鳝鱼猎食、生长的好地方,但由于水位变化还是太明显,其洞穴的稳定性不够,也不利于繁殖,所以所居的鳝鱼也不大,而且此种地方螃蜞较多,对钓者判断鳝洞较不利。钓支河效率不高
4.专钓明沟。明沟是支河分出来通向各灌溉地的“支支”流,这样的沟二侧通常长满了芦苇 、茭白或水花生等水草,水质清爽,水位也相对稳定,是喜静的鳝鱼理想的栖息、猎食、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5.专钓宅沟。崇明乡下的老式民宅,多半有一条宅沟围着,三面是沟一面是地,或朝东或朝南,沟头或与明沟、或与支河以地势相连,水位最为稳定。这样的宅沟通常是几十年的老沟,丧失了繁殖能力又不好动的老鳝王,最喜欢隐居在这些地方。
三、钓鳝钓具
佬表出钓的所有行头:一辆结实耐骑的旧自行车,在结实的车后架上挂一个可劫下的用包装带编织的可放100斤鱼也不成问题的挂蓝,蓝架用6.5毫米园钢焊接而成。蓝内壁五个面用黄沙布缝制成袋后再用线穿绕,固定在编织蓝里,挂蓝口用多股尼龙线编织的小眼网做成蓝口,用粗一号的多股尼龙绳做收口线,保证一旦将袋口结打死,即使挂蓝掉进水中,也确保其内的鳝鱼不会逃脱。挂蓝内再有“三包一手套+双节棍”,即钓钩包、钓饵包、鱼包、专抓大鳝的手套和工人捣洞的硬塑管。
1、钓钩包。外面是一个用布缝制而成的80公分左右的细长袋,袋内是一段一头带结,中间通空的竹段(30毫米粗细够了),竹洞内装有三支钓钩。其中一支是主钩、一支是付钩,一支是备用钩。由于他主钓的是鳝王,所以其钓钩大体上与其它传统钓鳝钩相同的情况下,有一些特别之处。
(1)主钩与备用钩制作。其实这二个钩做法和形状是一样的,这是万一一个钩掉了(拉直的可能性很小),另一钩可以接着用是了。制作:取2毫米左右粗不锈钢丝40厘米长左右,一头磨细至磨尖锐,然后用工具将其弯成一个钩门宽在10毫米左右、钩型如同“千又”钩状的钩子,歪头,钩尖内弯,但钩尖长度有点夸张,比鱼钩的钩尖长2-3毫米。这样的钩刺入后不容易脱钩。将另一端留3毫米长折成直角(顶部略内弯更好),其直角与钩平面也成90度夹角。取40厘米左右长毛竹片(中段)一段,削其3毫米厚竹青层,捎成一端5毫米、另一端为15毫米宽的“梯型”竹片,在竹片离细端5厘米处钻一2毫米孔。将钢丝的90度3毫米端压入孔内,使钢丝钩条紧贴竹片表面,然后再用多股细尼龙线顺着密绕,将竹片与钢丝牢牢固定住,打好结再用502胶水固定好。制成的钩体平面应该与竹片平面一致,如果没达到,可对钢丝条进行扭转调整,直到在同一个平面内为止。
(2)付钓。实际使用是勾钩,专门用于“勾”滑鳝或护子鳝等的。付钩的制作方法与主钓基本一样,只是其钩门宽至15毫米左右,钩尖平直细长(不歪头、钩尖不内弯,钩尖与钩条平行)。
2、饵包。钓鳝鱼的钓饵,是最有效、最经济、最易得的绿蚯蚓(或称黑蚯蚓、青蚯蚓)。用纯绵布制成可放入1公斤米大小的袋即可,袋口布反叠后离上口1公分处用线纳好,便于穿线收口。出发前将预先挖好的绿蚯蚓几十-百十条装袋中,再加入适量的腐草泥即可。
3、鱼包,特别制作。考虑坚固、舒适和方便。坚固:用优质牢固的纯绵布制成一个长80公分、宽50公分的布袋,袋口与“饵包”一样,要穿收口线。在离底40公分处另缝一根加强布条,沿袋边角向下横过底部再沿边角线到另一端,二个端头各制入一个搭扣,从集市上买一根二头都装有活扣的背带,扣上即成。其作用:
(1) 给鳝鱼予很好的生存空间。纯绵布有较好的透气性,同时绵布着湿就有较好的湿润性,所以能确保鳝鱼在高温下生存。
(2) 行动方便。钓鳝鱼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停地行走,从一个浜再到另一个浜,用背带加软包,即使背上几十斤的鱼货,也会不觉得累。
(3) 操作方便、可靠。鳝鱼放入包后,只要将袋口扎住,鳝鱼是决不会逃脱的。而钓到鳝鱼时,就可随身解开袋结、装入、再扎好就是了。通常将蚯蚓饵袋挂在鱼包的一侧的别扣上,取饵、行走都很方便。
4、手套,特别制作。取一付市售的纱手套,取二张水沙皮,以手指、掌心形状剪下(手指间独立),然后延剪边密缝于手套上,用这样的手套一抓一个准。
5、“双节混”,取1米3-1米5长、有一定硬度的塑料管,对断,但同时做好接插节,保证二段能牢牢对接。(对断,主要考虑携带方便)。
四、钓鳝技巧
黄鳝是荤食性“鱼”类,吃食凶猛,通常日伏夜行,白天替伏于洞中,不再主动觅食,但如果有食物送上门来,它也是来之不拒,人们利用黄鳝的这一特点,投其所好,从而钓之。然而,黄鳝也有其生存技能,因此,如愿钓上它,还是需要掌握一些它的规律及钓获它的技巧。
1、寻找洞穴。钓鳝不难,只要找到鳝洞。因此,寻找鳝洞,是钓鳝鱼最重要的过程。可以说找到了鳝洞,基本等于已把鳝鱼装进了鱼包。但由于所选择的钓场是沟和河,而鳝洞一般又在水面以下,有时甚至深在水深1米以下,所以找到鳝洞并不容易。那么到达一个钓场,应如何进行呢?
(1)、观察。
(A)观察水质。如果到达一个新钓场,先观察这一水域是否具备鳝鱼的生存条件,通过闻水是否有臭味、看水源是否被污染、是否有水生动物如虾、蟹、鱼、昆虫等在此水域中生活,以确定是否具备垂钓价值。
(B)远距离观察。如果鳝鱼的生存条件具备,那么开始进行实质性观察,沿整个浜进行一次轻声细脚的巡视。通过观察,三类鳝鱼基本能被侦察到,即浮头鳝、护仔鳝和打洞鳝。
浮头鳝:特别在清晨至8、9点钟这段时间,鳝鱼会将头探出鳝洞,或到水面直接吸气,或将前半身滞留在水皮下面,由于这样的黄鳝通常都是大黄鳝,所以目标一般总是很鲜明的。
护仔鳝:护仔鳝将鳝头探出水面时当然也能看到鱼体,但更多的时间母鳝潜伏在洞口护仔。然而护仔鳝是一个固定的盘居点,又由于母鳝需要不断地吸气然后对仔鳝进行供氧,就会在洞穴的上方形成一团黏稠的泡沫,这恰恰暴露了母鳝的位置。
打洞鳝:鳝鱼打洞,无可避免地要将浜底下的水绞混,同时也会泛起气泡,这是非常明显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往往又都是大黄鳝。
通过远距离静态观察,基本先确定这些钓点,将鳝鱼的位置牢记于心,然后再一一钓之。
(C)近距离观察。在对一钓点施钓前切记盲目行动,即在近水面时或下水前,再进行一次近距离观察,主要是确定在那个钓点旁边是否还有其它鳝洞存在,而由于相邻很近的二个洞穴一般只能取其一(钓起一条时总会惊走另一条),所以碰到这种情况时二者选其大,拣大的钓,如果鳝洞间相隔较远(1米以上),可由近钓到远,逐一钓之。
(2)探穴。如果经过远距离、近距离观察都没有找到鳝洞,根据评估进行有选择性地探穴。探穴是指用手对目视不能及的浜底进行搜索,以探明水下是否有鳝洞。选择性是凭经验确定哪些地方最有可能有鳝洞。一般有均匀相间的芦根间、一纵纵的茭白根旁,水花生下,特别是水花生根与河泥的连接处。但是以何种手势探得鳝洞,这是他的秘笈,不过这里他已向我公开并进行了详细讲解(一次还进行亲自指导)。具体地说,就是将五指自然分开,然后放松指关节,注意力集中在指尖上。如果是硬板底,则是很容易探得的,当你手指划过泥底时经过洞穴的手指会突然失去压力,这时只要回探一下给予确认就可以了,通过手指对洞口内壁的触摸还可评估出鳝鱼的大小,很多情况下,实际的鳝鱼要比洞口大,这样的洞口只是换水口。较难探测的是软泥底浜,而陈年老宅沟绝大多数是软泥底,所以这是最难。绝活是让手指刚好划过泥面,哪个手指感觉接触不到泥面了马上停住,然后将那个手指往下点,如果还是点不到泥,可以判定为洞穴,就用钓钩试钓,通过对钓钩钩头的感觉,不断深探,如果洞穴斜向浜心,那是鳝洞无疑。当然这样的搜索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探准,但基本能八九不离十了。
2、施钓。
前面提到,找到了鳝鱼洞,就基本已将鳝鱼装进了鱼包,但毕竟还有一个鱼尾巴在鱼护外,如何将这鳝鱼真正地收入囊中,这施钓是最后的“临门一脚”。佬表如是说:“做任何一样工作都要专心,钓鳝鱼也是一样。”
其实一到钓场,你的注意力应全部投入到水面上去。在岸上静观时是这样,在下岸近水面观察时也这样,下水探穴时更要这样。鳝鱼吃食虽然猛力,但其本性好静胆小,一有风吹草动,它就会逃之夭夭。
鳝鱼有二个致命弱点,一是逃跑时会有痕迹,如果洞口近水面,鳝鱼退向洞底时,由于水压作用,洞口吸水是很明显的。再者如果鳝鱼退出洞外(通常鳝鱼不只有一个洞口),在浜心会冒出一连串趋势性的细泡,这些信息都说明附近有鳝洞,同时鳝鱼已被惊动,逃跑了。二是鳝鱼恋窝。如果不是强力惊动,要不掉半个小时,鳝鱼会重新游回原洞的。因此在找鳝洞和施钓时都要好好地利用这二点。
在找鳝洞时,特别是探穴时,眼睛就要观察水面的这些信息。在施钓时,如果一时不咬钩,眼睛也要不停注意水面的变化。有很多情况,你找到的不是鳝鱼的“头”洞,而是“尾”洞,这时如果你一味将钩饵深入,鳝鱼会因为尾巴受干扰而从“头”洞口游出逃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尾”洞口会“吸”水,而“头”洞口会“吐”水,这时就应马上停钓,正确找到“头”洞,然后到“头”洞去施钓(通常“尾”洞在下方,“头”洞在上方)。
在施钓过程中,不让鳝鱼跑掉,是一个环节,确保鱼钓上来,又是一个环节。自明确鳝洞一刻,首先要知道鱼的大小,便于采取不同策略,如果预估是2斤以下的鳝,一般不要进行特别的准备,因为钩住鱼之后,用另一手钳住鱼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预估鱼要超出2斤,就要带上特制的手套,用手抓鱼了。预估鱼大小,有二个方面给予确定,(1)鳝鱼的洞口大小。(2)鳝鱼在洞中进退时,引起洞口水流的大小。其次,快速确定洞内的实际状况,以确定鱼头在咬钩处时的物理姿势。通常情况下,鳝洞是斜向的,这较好判断鱼头的姿势,但对于垂直朝天洞,有机会最好能将钩探到第一个转弯处,通过洞中的转弯途径,来估计出鱼头在咬钩处的姿势。还有一些鳝洞打在芦根或乱枝旁,有可能洞口进去接着就是急转弯。这时可能需要用手指直接去摸索以弄清情况,必要时需要排除一些阻碍后才施钓。
确定鱼头姿势的所有目的是为了施钓时一个“滚钩”动作。鳝鱼头的上腭骨是非常坚硬的,如果钩刺到上腭骨,一般都刺不透的,还会把尖细的钩尖拉卷。如果钓田鳝,只要将鳝拉出洞外,一切都好办,但钓沟鳝,鱼是不能离开钩的,鱼离钩就意味着跑鱼。所以弄清鳝鱼头的姿势十分重要,根据具体的姿势就可实施正确的施钓方案:
(1)引钓钩势。在制作钓钩时,已经做到了钩平面与竹片在同一平面上,而在使用时一定要熟记钩尖在竹青面或竹黄面的哪一侧。引钓时竹片平面要与鱼嘴左右平面一致,便于钩进鱼嘴。
(2)鱼吞钩滞钩。黄鳝吃食一般都较凶猛(当然还有很多例外),一旦感觉鱼咬钩,应马上停止逗引,让鱼自然吞钩,这时,有的鳝鱼会不断前行吞食,使钩吃入很深。
(3)送钩、滚钩、刺鱼。当鱼不再吞食,或发力拉钩时,即是刺鱼时,但在这之前,先进行一次短促的送钩(大约向里送1-5厘米),在送钩的同时旋转钩体90度,使钩尖转向鳝鱼的下腭,紧接着相外拉——刺鱼,使钩尖深深地刺入下腭软组织,同时紧紧地拉住鱼钩。
(4)拉鱼。当鱼体较小时,可直接将鱼体的三分之一拉出洞外。如果碰到大鳝,其拉力是很大的,这时就不能硬拉,也要讲究一个策略,特别是碰上2斤以上的鳝王,还得考虑钓钩是否被拉直的可能。当鳝王巨力要钩时,不妨作适当的退让,避其锋芒。有的鳝鱼还会使出旋体这一招,这时也要作出跟随旋转的动作,避免钩子因旋转而脱出。
(5)取鱼。当人与鱼对拉一段时间后,鱼会因疲劳最后丧失抵抗力,这时,千万不能用力过猛而将鳝鱼整条拉出洞外。应该慢慢将鱼的三分之一(至多二分之一)拉出洞外,然后用另一手去钳住鱼,位置就在这三分之一处(如果是大鳝,带上手套的手直接用手捏住就行了),一手钳住鱼后,另一手还是不能松钩,继续拉紧鱼钩,使鳝鱼的头部(上半部)动弹不得。然后人带着鱼一起上岸(小鳝可就地操作),走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才松开鱼钩,放下鳝鱼,这时可以从容地将鱼装入鱼包了。这里有三点要注意:(1)手指钳鱼,一定要钳在鳝肚这一段“软档”段,钳在尾部,基本滑掉,如果钳在头部,在钩紧拉时,鱼不会逃脱,但如果松了钩,很有可能手前滑而让鱼逃脱,这就是为什么要一直拉紧钓钩的目的。(2)如果是半斤以下的小鳝,手指的钳力足能抵住鱼的反抗,但大鳝鱼就不一样了,松了钩的鳝鱼挣扎力强大,很有可能因钳制力不足,让鱼逃脱,这是一直拉紧鱼钩的另一目的。(3)有些鳝鱼会“反咬一口”,被大鳝鱼咬上一口也不是好受的事,这也是拉紧鱼钩的又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