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户外经验大家谈(一):毕生难忘的四次迷路、找路

[日期:2007-12-27] 来源:  作者: [字体: ]
驴友户外活动走的多是一般游人不走的小路,有些更是连老乡也不怎么走的废弃路,再加上一般山上往往有许多老乡采药、放羊时踩出的小路,这样的地形极易走丢了路。尤其是无向导探路行动时因路线不明,走丢路更是家常便饭。回顾几年来的户外经历,比较典形的找路经历有以下几次:

  1、04年9月4日保定阜平沙岭

  这次2人探路本想从木桥穿越到朱家营,此路基本已废,老乡也极少人走了,进沟前问路时连问了10多个老乡,异口同声都说走不过去,只有最后一个采核桃的老乡说他昨天刚走过那路,踩倒的草还看的出来,让我们顺着踩倒的草走。结果翻梁子后顺着山脊上时隐时现的“路”一路走到了绝路上,耗费了约2小时没能在路断处找到下山的路,无奈中返回时意外发现另一条下山路,此路仍很荒凉,又经几次丢路再找路,最终从鸡蛋石出山,此行发现了鸡蛋石(天昭庵)瀑布。后来知道山脊上的那段路是每年秋季一捕鹰人捕鹰时走的路。

  当时的游记

  “说是路,实际上只是略有点人走过的痕迹而已,林子里或草高的地方还好,老乡踩过的痕迹还可辩认,许多林稀草低的地方根本辩认不出路在何处,此时我们才体会到老乡为什么说好多地方他们也是估摸着走走。站有小山脊上,周围是崇山峻岭、秀美异常,我们急于赶路却顾不上欣赏。

  俩人一会儿四处辩认道路,一会儿快步疾行,顺着山脊一路前行,行约三、四里,连穿几片林子,又越过几个小山包后到了山脊的尽头,大石头旁有一个快要坍塌的窝棚,路在这里消失了,前面是悬崖,左侧是六、七十度长满灌木的陡坡,都无路可行,只有右侧稍缓,且有被砍的小树枝条提示曾有人来过,我们分开树木向右拐去,穿出林子又是一边悬崖一边陡坡的山脊,再行几百米又到头了,前面是三面悬崖,没有下山的路。搜索、扩大范围搜索,退回一截路沿陡坡下降一段再搜索仍没有路——路绝了。时间已是中午了,怎么办?我心里有些着急。老席也是同样:“实在不行就顺着一条沟钻树林子往下冲”,“不行,四周的山尽是悬崖,说明这一带断层很多,冲下去是悬崖怎么办?那时弄不好退都退不回来,一定找到路,顺路走”。“那就回撤”,“对,回撤,边找路边回撤,退回窝棚一带再找有没有下山的路”。

  一路搜寻,又回到窝棚了,仍没有路。“这个窝棚什么人搭的呢?通往窝棚的路又是什么路呢?莫不是过去的放羊人走的一条死路”?“再撤,边回撤边找路,重点找右侧朱家营方向,实在不行只能原路返回”。退回一个山包又一个山包,每见到一个灌木稍稀的地方都要钻过去看看前边是不是路,却一次次的死心了。眼看再钻一片林子就要退回到我们来时的山梁了,突然老席在山脊左方的草稀处发现什么走过的痕迹,“喂,快看这是不是路”?痕迹很浅,看不清是人走的还是动物走的,要知道我们这一路上看到了多处大动物粪便哦。“往前走走看”。沿痕迹下行一段,终于看清有人的脚印了,“是路”。

  此行的经验:

  出行一定要沿路走,因为老乡走过的路最快捷、最安全的路。但并不是所有的路都是正确的路,山上有许多路是走不通的路,如放羊的路、采药的路等等,没路可走时是后退是硬冲要看地形而定,若地势比较简单,能清楚的一眼看到沟底可以强行下冲,若一眼看不到沟底或周边地势断崖较多时不可强行下冲,一定要沿路后退找路。找路一定要细心,尤其是乱石、草木稀疏处更不好辩认,极易走错路。

  2、05.10.5小五台南台至下挥川

  计划3天时间走小五台五台连穿,结果在石家庄没能找到同行者,幸好在绿野与三夫上邀到了5个北京驴友,于是成行。第3天走到南台至杨家湖路口时,几个京驴因体力超支说什么也不去近在咫尺的南台了,他们从杨家湖出山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从南台走下挥川。

  南台至下挥川走的驴不多,可参考的只有一个北京驴友过去写的游记,我把它打印下来做为攻略。下到被横木拦着的岔路时,按游记上写的他们是直接下沟,我看沟底没路,先沿横木拦着的路走100多米,又直接下沟,沟底走了一截后发现没路又退回来上到横木拦着的路,走了几百米发现此路拐离了下挥川所在的沟,又重新研究游记,再次后退下沟,再次在沟底找路,比第一次找路走了更远,发现还是没路且坡度很大难向下行,再次回到横木拦着的路上,向前走约一公里,判断此路确实不对,第三次下到沟底,沿陡坡强行下降,在沟底找到了正路。此次找路三上三下,耗时一个多小时。

  因为五台连穿内容较多,游记中关于此段的描写较简单,只有区区几笔:

  “告别南台,重新背上装备,沿着缓坡向南侧的沟底插下去,沿途小路纵横交错,对照地图仔细分析,我断定那些小路其实都是牧场的牛道,是极宜让人上当的岐途。坚定信心后,我一直插到沟底,原以为到沟底后会有水,但到了沟底才发现这条沟底是一条一滴水也没有干沟。沿着干枯的沟底向西南拐去一个来小时以后,沟底终于有了一点水,却是一洼洼的死水,水面上漂浮着厚厚的一层污物。

  又行许久,小路猛然离开沟底向左侧的山坡拐去,路口横着几根砍倒的树木,小路饶着山坡越升越高,渐渐的拐向了正南,看来是通向了岭南的一带,那不是我要去的方向,而继续顺沟走才是我要去的下挥川。

  下到沟底,左手是直上直下的硝壁,右岸是六七十度的陡坡,而沟底是一个又一个的断层,要想前进只能抓着右侧陡坡上的树木行进,我一会儿攀上高高的陡坡,一会儿又滑下沟底,行约二里之后终于在沟的左侧找到了清淅的小路。”

  此行的经验:

  要相信驴友的攻略,只要是驴友走通过的路,你也一定能走通,当然驴友走过的“路”可能不是真正的路,不是老乡们走的路,因此可能会有较大的难度,但只要你胆大心细就没有问题。

  不过对于野外经验不丰富的驴友来说,还是建议你顺着最明显的路走,因为老乡走出来的路是最安全、最便捷的路

  3、07年5月5日保定阜平香炉石上北陀

  这是一次一个人的南北陀穿越,走的是自己没走过,也没听说有驴友走通过的路,从香炉石顺老乡过去运木头的三马子路向里走,10点半走到了大路的尽头,于是开始了找路,直到4点多,几乎要放弃时,在最后一次努力时找到了上北陀的小路,正象那句话说的:“最后的成功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次探路是我经历的探路行动中最难的一次探路,说其难有两点,一是三天的行动都是单身一人,二是在一条线上找路耗时紧长,从10点半开始找路,到 4点40找到正确的路,用了6个小时的时间。

  下面的游记有较详细的描述:

  “往里走到了一片峭壁处往右手上梁子”,这是问路时老乡说过的话。可现在的问题是这一路经过了多处峭壁,上梁子的路在哪儿呢?

  往回退去,仔细的找寻,在一个小瀑边发现了路的痕迹,攀渊而上,那路在瀑布上方拐向了一侧的山梁。这是老乡说的那条路么?为什么那么陡?“不管它,先上去看看再说”。但当我抓着小树攀高几十米后发现路断了,这条所谓的路不过是一条羊道。

  退下来,顺着沟继续往前走,虽全然没了路的痕迹但还能走通,地面上不时有枯干的树枝和残旧的如同乱麻一样的塑料绑扎绳,看来过去老乡经常到这里砍树。我继续的向前走,那“路”却越来越难行,沟底是大大小小的乱石,小者如斗,大者有一、二人高,石缝中积满了落叶,一脚踏上去常没过膝盖,再这样的环境下行走,即使是四条腿(多两根拐杖)也要小心翼翼的,每走一步都要用登山杖探稳了再迈步,就这样还不时的把人闪一个跟头。

  前边的沟更窄、也更陡了,右边又有一小路的痕迹,莫非这是老乡说的上梁的小路?我再次借助柴刀的力量向上攀去,待上到离顶只有两三米处发现前面又是不可逾越的巨石,换个方向再走仍无法过去,原来所谓的路又是羊道。

  沟更窄了,宽不过三米左右,像一个胡同,胡同的尽头卡着一个巨石,那巨石足有五、六米高,没有翅膀是飞不过去了。

  前边的山顶上隐隐约约传来喊声,那一定是北陀上的游人,看来这儿离陀顶已不远了。记的从北陀上看,这条沟的尽头是小五台东沟一样的簸箕坡,只要能饶过眼前的巨石可能就能硬跋到陀顶。“上梁,也许能从梁上切过去”。看看右手,山梁上是连续的断层,只有左手坡度稍缓,顺着羊道 、借助柴刀的帮助我向左手的坡上攀去,谁知攀上去五、六十米高后又走不通了,头上是陡崖,旁边是断层。

  退下来饶过断层再向上攀,快到“顶”时又是死路,而试着横切了几次也根本过不去,怪不的老乡说顺沟走走不通呢。

  时间已3点多了,“户外要学会放弃”,我不得不往回返了。但还是不死心,边走边搜寻着可能的小路。走过那片连续的断层,走过第一次上冲的那个路段,我的心又一次燥动起来:“再做一次尝试”?我又一次向山梁上攀去,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站在了这道山梁的顶端,我惊喜的发现对面那条沟地势较缓,植被也较稀疏,经验告诉我那个沟就是通北陀的最佳途径。

  抓着树木向下面冲去,又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下到了沟底,脚下果然发现了小路。看看表已是4、40。看看眼前的山顶,有两个小时绝对能上去,时间还来的及,我吃了点东西、调整一下呼吸向上冲去。

  此行的经验:

  绝不轻言放弃,正象《士兵突击》中说的那样:不抛弃、不放弃。但还要注意的是凡事要有度,不放弃的前提是退路明显,可以安全的原路返回,二是有充足的时间,穿越尤其是探路一定要有最后的关门时间,关门时间应以天黑前2小时为限,绝不轻易走夜路。

  4、07年8月11日河北灵寿王母观山(天台山)

  也是一个人的探路,这是座不很高的山,海拔仅1400多米,我曾走过此山的另一道沟,对这座山自认有一点了解。此次所走的小路除每年的阴历2月15的庙会时有人走外平时无人所走,故此路面已基本被草忽住,但据老乡说一路上除垭口处有岔路处一路再无岔路,故虽是一个人走却并不担心迷路。但就是在这次穿越中因粗心而走丢了路,卸包去补水回来又找不到包了,结果在山上露宿了一夜(我的第三次山中露宿)。第二天找到包后下撤时又因找不到来时的路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虽然最终找到了路且穿越成功,但教训是深刻的。

  以下游记有较详细的记述:

  翻上一道小梁,垭口处路分为两岔,一条向下栽下去,一条延梁子向上而去。“又是一个垭口、又是一个岔路,老乡说的岔路究竟是刚才的路口还是这个路口”?看看周围的地形,下行路好象通向了沟底,而这条沟与刚才那条沟最终汇合成了一条沟,而上行路通向主梁,通向天台山主峰方向,看来下去的路不对,还是走右手的路吧,决心已定,我向上走去。走了一截后发现路变的更窄了,灌木也更密了,脚下的路也时有中断,但路径还算清晰,中断后又能很快的找回来;灌木虽密但分开灌木人还能向前走。看看时间,已快6点了,只要能走就向前走吧。因为再不抓紧的话天黑就赶不到王母观了。

  穿过一片片灌木林是一片片石头,再穿出灌木林又是一小片草地,这样的地形是最容易走丢路的,果然草地处路又断了,我原地转着圈子,仔细的找寻着,路似乎分成了两条,一条平切过去,通往一片巨大的岩石,对面是悬崖;一条向上翻,通往山顶。我先平切,但走了约30米,还没到巨石处已无路可走,路彻底断了。退回来又向上走,走了不远后路也不明显了,而且陂度很大走着非常吃力,不太象老乡们常走的路。“不着急,慢慢找找,刚才几次走丢了又找回了路,这次也一定能找回来路的。我扩大的搜索范围,又来回的转了几圈,还是没有别的“路”。看看周边的地形相对来说不是很复杂,这片草地在灌木林中非常显眼,“卸包,轻装再找找路”。

  我扔下包,空身又一次走过那条平切的路,从石缝和灌木间连滚带爬的钻过去,脚下的巨石长有几百米,呈40度角,一头直直的通向山顶。一头是悬崖,这么大的坡度,人根本无法正常行走,老乡经常走的路绝不会是这种路。而对面是立陡立陡的石壁,石壁的根部有哗哗的流水声,更不象是有路之处。再一次退回来,又一次的沿着翻山的路向上走去,走了100多米后路也彻底断了,看来这也不是真正的路。

  再一次回到放包处,时间已快7点了,看来今天是到不了王母观了,只能在附近扎营。我拿上水具,再一次的钻过灌木向那片巨石去,打点水,同时最后一次的找一找路,包中还有1升水,虽说省着点够今晚明早用但并不富裕,明天还要找路、赶路呢,趁现在离水源不远水应多备点水。我小心翼翼的翻过石头,来到石壁的根部,路确实没有,看来明天只能往回返了。我灌上水,又小心翼翼的往回走去,“咦,怎么找不着来时的路了”?“没事,取水处离放包处不过那么远,只要方向对,就能回去,我捡着能钻的地方向回钻去。下边不远有一小片草地,可怎么没有我的包呢?“不管它,过去看看”。我走到草地的边上看了看,确实看不到包,“那包放的挻显眼的,怎么会看不见呢?看来不是这片草地了”,我又向前钻去。

  灌木真密,其中还有许多大大小的酸枣树,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由于慌不择路,我的两条腿和胳膊被划的千疮百孔,一直走到一个崖边上也没发现有草地,更不见我的背包,倒是发现崖边好象有路。仔细的回想,来时确实走崖边了,而印象中放包处绝没有这么远,于是我又往回钻去,时而往上时而往下的在山坡上钻着,一会儿钻进了藤林、一会儿又钻进灌林,直至又钻回到那片看不见包的草地边上时始终不见有别的草地。忙乱中我的眼镜不知什么时侯被枝条挂掉、丢在何处。

  ……

  (第二天)

  背上包我沿着昨天来时的路向回走去,既然找不到前进的路,我只能向后转了,顺来路退到第一个垭口走湾子或海眼下山。沿着昨天走过几次的路我又开始钻树棵子了,没想到的是,当我走到昨晚过夜处时又迷了路,昨天明明在离此不远处的崖边看到一条路,现在却说什么也找不到了,我上窜下跳的又转开了圈子,转了一圈又一圈,转眼近一个小时过去了,路仍然没有找到。说来玩户外已有几年了,探路的经历不算少,探路中也遇到过不少艰难险阻,但没有一回象这次陷入进退两难过的地步,更别说是独自一人面对着这种困难,现在真应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那句话,进、进不的,退、退不成,难道真的要被困在这里?若真是那样连求救也不可能啊,因为这条路除了每年2月15有人走外,平时连放牛放羊的都没有,根本无人走,手机也没信号,对外联系不通。

  我自己安慰自己说:别急,沉住气,一定能找到路,现在要先找个高一点的地方弄清周围的地势再说。登上崖边一块石头四处观察,我的面前是几百米长的悬崖,根本无路。右侧是下延伸的山脊,坡度不小、植被更密,;左侧是高高的主梁,坡度虽稍小一点但路线很长。现在我有两个选择,一是向梁顶走,找到路了沿路走,找不到路的话则饶过悬崖寻平缓处下到昨天的路上,这个方案难度不小,另一个方案是沿山脊向下寻路或沿山脊硬往下冲。权衡再三,我选择了后者,毕竟走往下走离山脚越近。

  走了一截“路”后林子变稀了,脚下甚至有了陈旧的牛粪,我不禁一阵欢喜,再往下行一截是一个沙化的垭口,我猛然想起这地方我昨天走过,这就是第二个岔路口,莫非被我放弃的那条向下走的路才是正确的路?我沿着那条路向下走去。路向下延伸了不远改成了平切,而且明显是人工修整过的路,看来这确实是通王母观的正路。

  此行的经验:

  对任何山都不可小视,对自己的记忆力、找路能力不可估计过高。穿越中对走过的路线及周边地形要认真观察,钻林子最好要做上记号以便返回时好辩认。行进中当路况发生变化时(如突然变窄难行、失去明显道路特征等)特别是出现过岔路时不要盲目前进,要认真分析,找出正确的道路。走丢路时要从所在位置为中心向外画圆圈找路,找不到前进的路时要及时后撤,找路时不能卸包,以免丢失装备。发生迷路时不要惊慌,要尽量登高观察周围地势,确定正确的找路方向。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