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晴、阴),星期四,夜抵基隆
这天早上是这次旅行最悠游的,因为那一大三小要上完上午的课才与我一同出游。当初我把旅行计划告诉她的时候,并没有预料她真的会与我一同出游,更想不到那三个宝贝儿会舍课陪君子。她是正规学校的老师,说可以请人顶课,孩子们也只缺星期五的课,很容易补回,正想趁机放自己个大假,于是就凑到了一块儿。
仍是早早醒来,一切收拾停当,垃圾 也清理好了,逛逛礁溪和宜兰市去也。礁溪是著名的温泉区,有大量附设泡汤服务的宾馆、饭店、民宿,逢节假日例必拥挤,平日则显得有点懒散。步行大半小时到礁溪火车站,沿途东张西望,吃了个蒸饺和肉焿(羹)作早餐,再乘火车到宜兰市区。月台上遇到一帮用粤语说笑打趣的香港学生,有一点搭讪的冲动。
十分钟后火车抵达宜兰市区,车站广场上停着大片大片的自行车,颇有一点在大陆的感觉。到车站旁的游客服务中心查询了些资料,拿了张市区地图,便漫步宜兰街头了。路过挺有规模的孙逸仙小学,清一色的红砖楼房配上绿草绿树煞是夺目。台湾的建筑似乎很喜欢用红砖作建材,例如台湾大学,台湾历史博物馆,邮政博物馆,台北的建国中学,苗栗的龙腾断桥,眼前的小学,等等。不知是不是日本人遗留的偏好?
原想参观宜兰设治博物馆,但它重门深锁,便在旁边的市中心广场浏览。广场上有一处宜兰“自治丕基”的石刻,石头斑驳字迹剥落,但落款只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可能此处风吹雨打厉害,又或者石材质料的原因吧。广场的地面星罗棋布着一幅幅的刻画或是拼图,都是古时宜兰城的地图、文告或典故,让游客颇感有趣。在广场边的椅子上小憇,路人稀少,但旁边的五叉路口车流频密,除了呼呼的行车声响,再无其它噪音。这情境有一种久违了的熟悉,让我想起八年前在南太平洋岛国斐济首都的街头广场。
十二点半,那一大三小来接上我,买了便当边走边吃赶起了路来。便当就是盒饭,只是台湾人只用木盒或纸盒盛载,没有见过塑料泡沫盒。
沿着良好的滨海公路往北而去,右边是无边无际的太平洋,左边渐渐竖起了高高的山梁,那是台湾岛的雪山山脉。到了大溪,我们寻路往蜜月湾时,发现海边的大溪小学才真正美丽。背靠高耸的青山,传统的红砖楼房,红色的运动场跑道,大大的绿草坪,簇簇绿树,然后就是翻着白浪的海湾。其实,这蜜月湾适合游泳的地方不多,恐怕只是因为整个东海岸上适合游泳的地方寥寥无几才显得珍贵吧。此时天色转暗,雨点也打了下来,海面数千米开外的龟山岛连个影也逮不着。
再往北到了三貂角,这是台湾岛的极东点,站在海岸的高台上往南张望,灰灰蒙蒙右边高山左边白浪;往北张望,公路左转急弯,右边仍是大海茫茫。疑惑闻名的三貂角灯塔在何方时,刚好碰见站岗的士兵,一打听,他扬手一指背后:“在山上呢。”我们盘旋上山,灯塔大院的大门敞开,两条黑狗跳出来相迎,只是摇着尾巴,不吠。没有大人,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只穿上衣的约三岁男孩儿出来,两条狗马上溜回他身边,六只眼睛盯着我们。灯塔楼的门也是开着的,但贴了告示不能攀登,我们只好四周浏览之后便继续赶路了。天黑得快,怎么也无法在天暗下来前赶到鼻头角和南雅,无可奈何地悻悻然远望鼻头角灯塔,感叹黑魆魆中依稀的石景美色。
六点抵达基隆市。因为路不熟、找地方停车等等花了不少时间,我带着三小到预订好的饭店安顿,她仍要找地方泊车。到她泊好车回来,我赶紧先自个儿出门逛逛著名的基隆港,约好稍后在庙口夜市会合。
夜色中的基隆港显得休闲,岸边一带却喧哗热闹,甚至拥挤。我在港湾、公车总站、火车站蹓跶了一圈后,顺着哄哄人流,穿过繁华拥挤的街道,往庙口夜市而去。庙口夜市是一站式尝遍台湾最有代表性小吃的最佳去处。它禁行摩托车,我就专寻那些等候打包取走的客人多,又有自己喜欢的品种的摊档,在几个摊档上先后吃了蚵仔煎、蟹肉焿、油饭、一口吃香肠。其时,会合了一大三小们,大家东吃西逛一圈儿后便打道回饭店。
这天早上是这次旅行最悠游的,因为那一大三小要上完上午的课才与我一同出游。当初我把旅行计划告诉她的时候,并没有预料她真的会与我一同出游,更想不到那三个宝贝儿会舍课陪君子。她是正规学校的老师,说可以请人顶课,孩子们也只缺星期五的课,很容易补回,正想趁机放自己个大假,于是就凑到了一块儿。
仍是早早醒来,一切收拾停当,垃圾 也清理好了,逛逛礁溪和宜兰市去也。礁溪是著名的温泉区,有大量附设泡汤服务的宾馆、饭店、民宿,逢节假日例必拥挤,平日则显得有点懒散。步行大半小时到礁溪火车站,沿途东张西望,吃了个蒸饺和肉焿(羹)作早餐,再乘火车到宜兰市区。月台上遇到一帮用粤语说笑打趣的香港学生,有一点搭讪的冲动。
十分钟后火车抵达宜兰市区,车站广场上停着大片大片的自行车,颇有一点在大陆的感觉。到车站旁的游客服务中心查询了些资料,拿了张市区地图,便漫步宜兰街头了。路过挺有规模的孙逸仙小学,清一色的红砖楼房配上绿草绿树煞是夺目。台湾的建筑似乎很喜欢用红砖作建材,例如台湾大学,台湾历史博物馆,邮政博物馆,台北的建国中学,苗栗的龙腾断桥,眼前的小学,等等。不知是不是日本人遗留的偏好?
原想参观宜兰设治博物馆,但它重门深锁,便在旁边的市中心广场浏览。广场上有一处宜兰“自治丕基”的石刻,石头斑驳字迹剥落,但落款只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可能此处风吹雨打厉害,又或者石材质料的原因吧。广场的地面星罗棋布着一幅幅的刻画或是拼图,都是古时宜兰城的地图、文告或典故,让游客颇感有趣。在广场边的椅子上小憇,路人稀少,但旁边的五叉路口车流频密,除了呼呼的行车声响,再无其它噪音。这情境有一种久违了的熟悉,让我想起八年前在南太平洋岛国斐济首都的街头广场。
十二点半,那一大三小来接上我,买了便当边走边吃赶起了路来。便当就是盒饭,只是台湾人只用木盒或纸盒盛载,没有见过塑料泡沫盒。
沿着良好的滨海公路往北而去,右边是无边无际的太平洋,左边渐渐竖起了高高的山梁,那是台湾岛的雪山山脉。到了大溪,我们寻路往蜜月湾时,发现海边的大溪小学才真正美丽。背靠高耸的青山,传统的红砖楼房,红色的运动场跑道,大大的绿草坪,簇簇绿树,然后就是翻着白浪的海湾。其实,这蜜月湾适合游泳的地方不多,恐怕只是因为整个东海岸上适合游泳的地方寥寥无几才显得珍贵吧。此时天色转暗,雨点也打了下来,海面数千米开外的龟山岛连个影也逮不着。
再往北到了三貂角,这是台湾岛的极东点,站在海岸的高台上往南张望,灰灰蒙蒙右边高山左边白浪;往北张望,公路左转急弯,右边仍是大海茫茫。疑惑闻名的三貂角灯塔在何方时,刚好碰见站岗的士兵,一打听,他扬手一指背后:“在山上呢。”我们盘旋上山,灯塔大院的大门敞开,两条黑狗跳出来相迎,只是摇着尾巴,不吠。没有大人,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只穿上衣的约三岁男孩儿出来,两条狗马上溜回他身边,六只眼睛盯着我们。灯塔楼的门也是开着的,但贴了告示不能攀登,我们只好四周浏览之后便继续赶路了。天黑得快,怎么也无法在天暗下来前赶到鼻头角和南雅,无可奈何地悻悻然远望鼻头角灯塔,感叹黑魆魆中依稀的石景美色。
六点抵达基隆市。因为路不熟、找地方停车等等花了不少时间,我带着三小到预订好的饭店安顿,她仍要找地方泊车。到她泊好车回来,我赶紧先自个儿出门逛逛著名的基隆港,约好稍后在庙口夜市会合。
夜色中的基隆港显得休闲,岸边一带却喧哗热闹,甚至拥挤。我在港湾、公车总站、火车站蹓跶了一圈后,顺着哄哄人流,穿过繁华拥挤的街道,往庙口夜市而去。庙口夜市是一站式尝遍台湾最有代表性小吃的最佳去处。它禁行摩托车,我就专寻那些等候打包取走的客人多,又有自己喜欢的品种的摊档,在几个摊档上先后吃了蚵仔煎、蟹肉焿、油饭、一口吃香肠。其时,会合了一大三小们,大家东吃西逛一圈儿后便打道回饭店。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