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沿着岩石的裂缝和棱角向上攀登,每一步都万分小心。我们身体上探,双手寻找着岩石的裂缝和棱角,摸索着可以受力的支撑点,然后手脚同时发力,将身体送往更高的位置。我们不敢回头看身后的大地,努力克服着高度带来的恐惧,将所有精力集中在前方。
云雾又一次涌向顶峰,能见度再次下降,我们硬着头皮盘继续向上,终于在十多分钟后抵达了峭壁顶端。胜利的喜悦难于言表,转身俯瞰出发的地点,队友们已经变成了蚂蚁大的黑点,在雾霭中若隐若现。
经过了峭壁,通往主峰的道路相对平坦了很多,我们一鼓作气冲上了鸡冠山最高点。由于云雾笼罩,我们无法看到更远的景色,这多少为登顶带来了些许遗憾。经过GPS多点实测,我们所处的鸡冠山顶峰实际高度应为3872米,这个数字比以前对外公布的3866米的高度数据,足足多出了6米。改写了鸡冠山的高度记录。
|
山顶的天气进一步恶化。云雾越来越重,能见度一下降到了二十米左右,呼啸山风夹杂着少许的雨点,劈头盖脸向我们打来。我们不敢多作停留,立即启程返回。凭着记忆,我们在浓雾中寻找着来路。但是,很快我们发现,那条唯一的通路已经被浓雾完全淹没——我们迷路了。
山风越来越猛,在耳边呼呼啸叫,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十多度,将行走产生的热量迅速带走,取而代之的是刺骨的寒冷。不远处开始响起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多在山顶停留一分钟,就增加一分危险--如果滞留下去,我们将面临着雷暴和低温的威胁,而这些,都是致命的。
我们调整队型,拉开间隔,形成一路纵队,搜索着视线范围内的每一寸土地,希望能够寻找来时留下的脚印。猛然间,我们发现了一块似曾相识的巨石,它突兀地立在一道山崖边,似乎扑食的猛兽。“就是这里!”我们紧悬的心总算落地。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回路仍然被浓雾所遮挡,具体方位无法判别。队友刘敉也顾不得山上不能高声谈话训诫(编者注:高山上大声呼喊容易引发空气震动,造成强降雨),高声呼唤在下边等待的队友。很快,从云雾中传处大部队的回答,我们根据声音的方向判明了大致方位,这才顺着峭壁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