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 星期六 小雨 拉萨
行程:布宫广场---药王山---罗布林卡---拉萨河---大昭寺
费用:罗布林卡(60+20) 大昭寺(70) 住宿(吉日100)
补充:在拉萨能吃到地道的川菜,特别是还有凉拌的鱼腥草,太是久违了!
而不走西藏,不知道联通的信号有多差(没有病诟其的意思),确实不方便!
昨夜的拉萨,浑然不觉!至于吉日的房间,虽说“简陋”,吊顶、家具确有藏人的小饰,画框里的贵族照片分外惹眼!
所担心的高原反应,到底还是没有到来,赶了早,踏出院子,要去布宫,城市已经被小雨淋湿,几分初冬的寒意。延北京路往西,两旁都是矮的藏式房屋,华丽的门饰。三五成群的藏民,间杂着红衣黄衫的沙弥。
等久违的布宫出现在视线里面的时候,便可以看到成群的转经人了。正如传说中一样的,当天拿不到票,上不了山,也进不了殿。布宫广场的一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的磕张头的信徒。摊着地图,继续往西,希望凭着感觉能到达罗布林卡。

雨依旧淅淅沥沥,可以见到远处念青唐古拉山肃穆的雪峰。半路,随着转经的行人进了小的巷子,居然到了药王山的前坡。更多的磕长头,玛尼堆,壁画的佛像,以及温暖、恬静、跳跃的大片的酥油灯……
回头路,仍旧往西,终于是罗布林卡,达赖喇嘛的夏宫。冬日里肃静的庄园,神殿以及殿壁的壁画、唐卡,还有藏经阁。藏地特有的黄和红,掩映着古木,眺望着雪峰,一派庄严。如是夏日,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

川藏、青藏公路起点的纪念碑下,便是拉萨河下游的河滩,白色的拉沙河大桥跃然其上,对面是新的火车站。沿河而上,到达大昭寺的时候,都是午后了。
人说,大昭寺是藏民信徒们磕长头的最终点,几百年来,人们沿着青藏、川藏、滇藏公路,一路而来,以死在转经的路上为最幸福。若是人身无法到达了,也会由同行的人,敲下门牙,带到大昭寺来。昏暗的弥散着酥油香和藏香的大殿里,比丘们正在诵经,午后的经课,浑厚而让人生出不尽的平和。一幅幅铁帘后是供奉着的主佛和尊者,悠远历史,肃然成敬。

大殿外圈布满转经桶的走廊里,此时一个人都没有,时时还有鸟雀飞过,而早上日光射下,信徒们一边诵着经,一边转着经桶的交错的拥挤的身影,似乎还没有完全散去,仿佛瞬间就会在眼前出现,全是“唵嘛呢叭咪哞”的真言。

沿着回廊楼梯向上,是天台,可以很近地看到大殿的金顶,雨雾中则是不远的布宫,呼应一起。寺庙的修葺,还在进行,幸运的一些藏民或在屋顶涂着藏红的颜料,或在二层回廊间夯实着地面,一并踏着有节奏的步调,唱着美妙的号子,欢快、幸福!期间还穿过悠闲的老猫!

附:北京中路往东路方向附近有家叫“矮房子”的音乐吧,主人是一对兰州的兄弟,可以在那找到很多来自西藏、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的原生音乐唱片,喜欢音乐的朋友不应错过,此行自己就破费了一把,哈哈!另外旁近一家书吧也很不错的!
行程:布宫广场---药王山---罗布林卡---拉萨河---大昭寺
费用:罗布林卡(60+20) 大昭寺(70) 住宿(吉日100)
补充:在拉萨能吃到地道的川菜,特别是还有凉拌的鱼腥草,太是久违了!
而不走西藏,不知道联通的信号有多差(没有病诟其的意思),确实不方便!
昨夜的拉萨,浑然不觉!至于吉日的房间,虽说“简陋”,吊顶、家具确有藏人的小饰,画框里的贵族照片分外惹眼!
所担心的高原反应,到底还是没有到来,赶了早,踏出院子,要去布宫,城市已经被小雨淋湿,几分初冬的寒意。延北京路往西,两旁都是矮的藏式房屋,华丽的门饰。三五成群的藏民,间杂着红衣黄衫的沙弥。
等久违的布宫出现在视线里面的时候,便可以看到成群的转经人了。正如传说中一样的,当天拿不到票,上不了山,也进不了殿。布宫广场的一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的磕张头的信徒。摊着地图,继续往西,希望凭着感觉能到达罗布林卡。
雨依旧淅淅沥沥,可以见到远处念青唐古拉山肃穆的雪峰。半路,随着转经的行人进了小的巷子,居然到了药王山的前坡。更多的磕长头,玛尼堆,壁画的佛像,以及温暖、恬静、跳跃的大片的酥油灯……
回头路,仍旧往西,终于是罗布林卡,达赖喇嘛的夏宫。冬日里肃静的庄园,神殿以及殿壁的壁画、唐卡,还有藏经阁。藏地特有的黄和红,掩映着古木,眺望着雪峰,一派庄严。如是夏日,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
川藏、青藏公路起点的纪念碑下,便是拉萨河下游的河滩,白色的拉沙河大桥跃然其上,对面是新的火车站。沿河而上,到达大昭寺的时候,都是午后了。
人说,大昭寺是藏民信徒们磕长头的最终点,几百年来,人们沿着青藏、川藏、滇藏公路,一路而来,以死在转经的路上为最幸福。若是人身无法到达了,也会由同行的人,敲下门牙,带到大昭寺来。昏暗的弥散着酥油香和藏香的大殿里,比丘们正在诵经,午后的经课,浑厚而让人生出不尽的平和。一幅幅铁帘后是供奉着的主佛和尊者,悠远历史,肃然成敬。
大殿外圈布满转经桶的走廊里,此时一个人都没有,时时还有鸟雀飞过,而早上日光射下,信徒们一边诵着经,一边转着经桶的交错的拥挤的身影,似乎还没有完全散去,仿佛瞬间就会在眼前出现,全是“唵嘛呢叭咪哞”的真言。
沿着回廊楼梯向上,是天台,可以很近地看到大殿的金顶,雨雾中则是不远的布宫,呼应一起。寺庙的修葺,还在进行,幸运的一些藏民或在屋顶涂着藏红的颜料,或在二层回廊间夯实着地面,一并踏着有节奏的步调,唱着美妙的号子,欢快、幸福!期间还穿过悠闲的老猫!
附:北京中路往东路方向附近有家叫“矮房子”的音乐吧,主人是一对兰州的兄弟,可以在那找到很多来自西藏、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的原生音乐唱片,喜欢音乐的朋友不应错过,此行自己就破费了一把,哈哈!另外旁近一家书吧也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