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延伸的足迹--桑丹康桑攀登记录(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建立一号营地_延伸的足迹--桑丹康桑攀登记录(组图)_乐途旅游网

建立一号营地

  D7 2005.8.11 建立大本营 胜利会师

  经过一天的适应,大家昨晚都睡得很好,没有很强烈的反应。7:30起床,收拾好睡袋防潮垫,简单洗漱完毕,发现牦牛已经到了,19头。

  分配行李时发现牦牛还是太少。藏民坚持一头牦牛只能驮两个包,毕竟是他们的衣食之物啊。但这样的话,至少1/3的物资没法运输,扎西教练一个人舌战群儒,磨了好久嘴皮,领头的藏民终于答应每头 牦牛再加一个包。还剩下一些东西,自己背。为节约时间,决定让小鸟和扎西教练押第一批上好包的牦牛先走。

  到达冰川末端后,在厦大兄弟姐妹们的帮助下,本营建了起来,位于厦大本营的下方。大部队11:00AM从当雄出发,由于等牦牛耽搁了好一会时间,下午5点左右才陆陆续续到达;至此,大家就盼着明天结束旅途颠簸的中甲安全归队,大团圆。

  晚上开会,根据天气的实际情况,决定重定计划——让已经适应了的前站改成A组明天和两个教练一起上去建C1(Camp 1,一号营地),然后回来BC住宿;同时扎西教练明早下山接中甲上来,再打电话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做一期节目;后天A、B两组上去运输C1物资,B组下撤,A组留宿C1,利用厦大修好的路绳,准备第二天攻顶。

  

  今天就要进山了,我不知道现在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兴奋吗,憧憬吗,还是恐惧?十个月了,每天说的是桑丹康桑,想的是桑丹康桑,做梦还是桑丹康桑;对着照片看着报告找着地图已经把这座山各个角度各个方向都看过无数遍了。以前总是纸上谈兵,而今天,就要面对面地真真切切的看到她了,之后,将是14天的亲密接触,可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以北大的资料来看,今年的情况不容乐观,我也许将重新认识这个享受女友待遇的“她”,她将怎样对待我们而我们又能在她那获得些什么呢?也许每个人在踏上未知的征途前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忧吧。

  想不了太多了,可是起床就意味着很多实际的事情要处理,催促大家收拾东西,找地方吃早饭,和当雄兵站结账……,队长的职责在这里更像是保姆。

  一个小时的颠簸之后,车子开下公路,向山脚下的谷露村开去。路上没舍得睡觉,想第一时间看看桑丹康桑,车子绕过一段山坡,桑峰突然晃在我眼帘,冷峻而突兀的立向天空,车子里炸开了锅,所有的人都挤去窗口,拿照相机和手指对着山峰。

  谷露村是进山前的最后一个居民点,也是汽车最远能到的地方,名曰村,其实就是几顶帐房。我们从这里开始徒步,前站已于前期进山去建大本营了,我们只需把最后一点物资运进山。从这里到本营的路不算太长,从4800上升到5200,却把我走P了,一步一挪地向上蹭着,连唱“蜗牛”鼓励自己的力气都没有。好不容易蹭到了BC,前站的施陈波给我端上了一碗黄瓜鸡蛋汤,喝完之后歇了好久才缓过来。

  我们的营地上方一点是厦门大学登山队的营地,这个季节在这种地方能碰见别的队伍很不容易,休息过后我和教练就去拜访他们,请教一下山里的情况。他们已经在山里呆了十多天了,昨天A组已经登顶,今天B组也成功登顶,明天C组上C1,准备再次冲顶。

  回来后大鸟告诉我说牦牛驮运的时候把包磨破了,食物洒了一路,巧克力只剩一块了,果冻等行动食品也剩得不多了,小蕾都急哭了。我一听也傻了,看来只有厚着脸皮去找厦大接济了。还没等我过去,厦大的队员们就已经过来了,看见我们正在挖排水沟,马上把我们手上的镐啊铲啊抢过去帮我们挖开了,说我们刚到这种高度应该休息一下。在这种寒冷的地方,最温暖人心的就是这登山者之间的互助精神。

  开完会,我拉开帐篷,居然看见满天的繁星,老天一进山就给了我这么个好天气,是好事还是坏事?——豆豆

  背上了一个军包,加上自己的小包,开始不觉得什么,能跟上牦牛和扎西教练,到了玛尼堆附近,收到豆豆短信,就停下来回。待重新出发时,发现怎么都追不上牦牛和教练了,距离越来越远,爬上一个坡,就看不见了。从过渡营地到大本营,一直逆桑丹康桑河而上,越走越累,走到河滩处,看见巴恰在放牦牛,和他聊了一会,顺便坐下来休息了。然后,告别巴恰继续上路。又翻过一个山坡,来到碎石坡,看到了许多探头探脑的“阿布拉”,科学家好像叫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为“鼠兔”,藏民叫它们“阿布拉”,意为“没有尾巴的老鼠”。我吹口哨逗他们,其中一只蹦蹦跳跳地过来,我都已经准备迎接它了,谁知它在离我很近的地方窜进了石缝-_-#。翻上坡,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帐篷,扎西教练过来接我。我正在想怎么这么快帐篷就起来了,结果得知是厦大的,立仆。到了放东西的地方,扔下背包就去厦门大学客串一下。听到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哎,终于看到一个中原人了。”抬眼一看,满屋的藏民,都是押牦牛的,敢情都来这里串串了。厦大的同学很热情,招待我们暖暖地吃了丰盛的一餐。经典的南瓜饭,为之后的我们本营的南瓜饭埋下伏笔。刚放下碗筷,听见帐篷顶响,下雨了。冲出帐篷,直奔我们放物资的地方,用班用帐篷的布遮好编织袋什么的,不过还是有睡袋被淋湿了。雨停之后,和扎西教练在丹增教练和厦大同学以及众多藏民的帮助下,搭起了炊事帐。——小鸟

  天气不错,偶尔可以看到桑丹康桑的顶峰。一群牦牛村里的小孩好奇地围着我,唧唧喳喳说着听不懂的话,把小脑袋凑过来,从墨镜里找寻自己的影子。教练趴草地上,抬着望远镜观察云雾中的桑丹康桑。今天是七夕,在中国情人节进山,的确是满值得纪念的,心里默念着:“一定会平安的……”

  5:45PM,走了差不多3个半小时后,我终于到了BC,海拔5200M的河滩。一路上,海拔不断攀升,包很重,相机包,DV包拽着我的脖子,真恨不得把它们都丢在路边。脑袋里不断在想“登山不是看你多有能力,而是看山能赋予你什么……”。周围尽是野花野草,到后来也没有力气去欣赏这些了,只会想,什么地方可以坐下,什么地方可以让我休息会儿。 ——H2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