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台湾的印迹:老歌声中游台北(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 [字体: ]
阳明山花海_台湾的印迹:老歌声中游台北(组图)_乐途旅游网

阳明山花海

  找到阳明书屋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此处大有来头,是蒋介石在台湾的15座行馆之一。

  阳明书屋建于1969-1970年,是蒋介石生前盖的最后一座行馆,原名中兴宾馆,作夏季避暑和接待外宾之用。1998年6月才正式对公众开放,并改为现在的名称。它包括主建筑和周围的花园森林,一共占地15公顷,背倚七星山,前眺台北盆地,左右分别是纱帽山和大屯山,外侧还有观音山,淡水河和基隆 港。阳明书屋背山面水,视野开阔,又掩映在群山绿树中,地理位置非常好。

  书屋的参观有时间限制,并有专人负责讲解和导游。像我这样的一个人跑来,只好被安排与台湾当地的旅游团一起,不过这是个老年团,导游为了团里绝大部分不懂普通话的老人们,叽叽咕咕的大说闽南语,间或一些局部零星国语。我只好跟在后面,无耐的运用自己有限的理解力,当然还有非凡的领悟力。每次听的最明白的是,结束每个展厅介绍后,导游说的那句“让我们去下一个房间看看”。

  阳明书屋对外开放以前,这一带的山路都是严格戒严,重重把关的,所以一路上有许多哨亭,导游说这些只是明哨,绝的是那些不被外人注意的暗哨。入门的一处暗哨位于一棵杜鹃花丛里,哨眼几乎位于地面,很难被外人发现。

  进了门,就是一片宽阔的三角地带,据说是直升机的停机坪,用于战时撤退和外出就医,不过一次也没用过,因为蒋介石病逝前的时光都是在台北市内的士林官邸中渡过的。

  沿着小路往里走,导游提醒大家注意一路上并没有高高耸起的路灯,用于夜间照明的只是路边低矮的防空灯,路两边也是种的满满的竹林,据说这样可以增加隐蔽性。

  主楼是一栋二层的茶绿色中式建筑,掩映在苍郁高大的树木间,不显眼的高度和外观的保护色使它显得比较隐蔽。楼里面的饰纹多喜欢用五组,五只蝙蝠,五朵花瓣,因为蒋介石是二战时期同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马歇尔等齐名的五星上将。不过后来的星象学家们认为老总统以五星上将身份,选址于七星山下,是大忌。这些诸葛亮们,当时他们在干嘛呢?

  蒋介石接待下属访客的办公室很宽敞,有五个出入口,意为五福临门,而且经过西安事变的影响,他一直认为退必有门,所以多多亦善。门外楼道拐角处是一张意为中国地图的秋海棠形状的红木桌子和二把雕有龙饰花纹的靠椅。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