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夕照
(一)张清芳的“淡水河边”
来到台北,第一个想去的地方,竟是张清芳歌里的“淡水河边”。一句“爱人不能是朋友吗”一下子诠释出一个心结。音乐能读懂人的心,不是吗。
淡水,旧时称为沪尾,指的是河末端的捕鱼设施。淡水以前曾是台湾南北水陆运输的必经之地,后来由于河床泥沙淤积,就此没落,繁华不再。如今为了重复当年的风华,政府将台北地铁(捷运)延伸至淡水,方便快捷的交通 一下子使这个昔日的黄金水岸小镇又重新喧嚣起来,融合东方和欧洲风格的建筑,令人食指大动的道地美食,都让它迅速成为台北市民周末度假休闲的一个好去处。
淡水的捷运车站外观是皇城门式的建筑,黄色瓦檐,很有些明清古城墙的味道,紧挨淡水河边。早晨河边的来往的多是些晨运的老人和钓鱼爱好者。后面的一条巷子就是著名的中正路美食老街。今天虽是周日,可现在时候尚早,许多店铺还没有开张。
随便找了家坐下来吃早餐,叫了份当地特产鱼丸汤,这里的鱼丸内有肉馅,汤鲜汁足,咬上去很有弹性,又要了份“阿給”,这是日本名,是“阿布拉给”的缩写,是油豆腐的意思,即将粉丝嵌入挖空的油豆腐中,再用鱼浆封上口,浇上甜辣酱即可。
饮食可以很好的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所以它一样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从此它的发展烙上了很深的日本文化痕迹。这里的青年小时候上学用日本的文俱,打日本的电玩,长大了学日文,去日本留学,后来在日企里作事,去日本度假,一切都可以发生的很自然。日本文化有它的魅力,民族情结也并不是指一味的排斥,可是无条件的接受中迷失自我的风格,就会让人感觉很不耻。
拍着溜圆的肚子走出来,发现人在暖饱之后,一切理性的思维都会停顿,原以为自己满怀一颗离愁别恨之心,走在淡水河边,正当是咏今叹古的时候,可是现在一杯冰爽解渴的酸梅汁在手,看着升起的阳光中渐渐散开的雾气,享受着杨柳岸边,晓风拂面,竟有点懒洋洋的满足感。
河边浅摊上停靠着的小木舟,船家眯着眼,坐在堤岸边,河水拍向岸边,不急不缓的一浪浪,荡的那粼粼波光晃着人的眼。望着码头对面的小岛,有些厦门鼓浪屿的味道,也难怪,本就是同一方水土。身边的年轻人开始多起来,小镇的活力在阳光下开始一点一点的显现出来。
顺着河边的小路,一路向北面的渔人码头走去。面向河边,有许多小巧玲珑的饰品店和茶座,别致的店面和手工小摆件总惹的路人们驻足,情侣,朋友们笑意盈盈,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来到了一个路口,看见一群身穿毕业服的年轻学生站在对面的斜坡上合影,个个都是朝气蓬勃,青春无限的样子,侧头一看,发现他们身后就是淡水的真理大学校门。看到这个大学名字,令我哑然失笑,想起钱钟书关于“赤裸裸的真理”的那段趣文来。
来到台北,第一个想去的地方,竟是张清芳歌里的“淡水河边”。一句“爱人不能是朋友吗”一下子诠释出一个心结。音乐能读懂人的心,不是吗。
淡水,旧时称为沪尾,指的是河末端的捕鱼设施。淡水以前曾是台湾南北水陆运输的必经之地,后来由于河床泥沙淤积,就此没落,繁华不再。如今为了重复当年的风华,政府将台北地铁(捷运)延伸至淡水,方便快捷的交通 一下子使这个昔日的黄金水岸小镇又重新喧嚣起来,融合东方和欧洲风格的建筑,令人食指大动的道地美食,都让它迅速成为台北市民周末度假休闲的一个好去处。
淡水的捷运车站外观是皇城门式的建筑,黄色瓦檐,很有些明清古城墙的味道,紧挨淡水河边。早晨河边的来往的多是些晨运的老人和钓鱼爱好者。后面的一条巷子就是著名的中正路美食老街。今天虽是周日,可现在时候尚早,许多店铺还没有开张。
随便找了家坐下来吃早餐,叫了份当地特产鱼丸汤,这里的鱼丸内有肉馅,汤鲜汁足,咬上去很有弹性,又要了份“阿給”,这是日本名,是“阿布拉给”的缩写,是油豆腐的意思,即将粉丝嵌入挖空的油豆腐中,再用鱼浆封上口,浇上甜辣酱即可。
饮食可以很好的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所以它一样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从此它的发展烙上了很深的日本文化痕迹。这里的青年小时候上学用日本的文俱,打日本的电玩,长大了学日文,去日本留学,后来在日企里作事,去日本度假,一切都可以发生的很自然。日本文化有它的魅力,民族情结也并不是指一味的排斥,可是无条件的接受中迷失自我的风格,就会让人感觉很不耻。
拍着溜圆的肚子走出来,发现人在暖饱之后,一切理性的思维都会停顿,原以为自己满怀一颗离愁别恨之心,走在淡水河边,正当是咏今叹古的时候,可是现在一杯冰爽解渴的酸梅汁在手,看着升起的阳光中渐渐散开的雾气,享受着杨柳岸边,晓风拂面,竟有点懒洋洋的满足感。
河边浅摊上停靠着的小木舟,船家眯着眼,坐在堤岸边,河水拍向岸边,不急不缓的一浪浪,荡的那粼粼波光晃着人的眼。望着码头对面的小岛,有些厦门鼓浪屿的味道,也难怪,本就是同一方水土。身边的年轻人开始多起来,小镇的活力在阳光下开始一点一点的显现出来。
顺着河边的小路,一路向北面的渔人码头走去。面向河边,有许多小巧玲珑的饰品店和茶座,别致的店面和手工小摆件总惹的路人们驻足,情侣,朋友们笑意盈盈,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来到了一个路口,看见一群身穿毕业服的年轻学生站在对面的斜坡上合影,个个都是朝气蓬勃,青春无限的样子,侧头一看,发现他们身后就是淡水的真理大学校门。看到这个大学名字,令我哑然失笑,想起钱钟书关于“赤裸裸的真理”的那段趣文来。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