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不忍触碰的记忆:流坑渼陂的不朽情结(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 [字体: ]
和睦堂遗址_不忍触碰的记忆:流坑渼陂的不朽情结(图)_乐途旅游网

和睦堂遗址

  作者:想非

  在返回上海的路上,我对领队说:对不起,我写不了这次的游记。回到上海3天以后,面对领队期待的眼神,我依旧说:对不起,我真的写不了这次行程的游记。

  写不了,不是记忆的空洞,而是文字的贫乏;写不了,不是不敢下笔,而是不忍触碰记忆。而一种瞬间渗透于记忆底层的印象源于深刻,记忆中的昨日眨眼间似乎已是咫尺天涯,只能远远的观望。一行一行的文字在荧光的屏幕上似 有跳动,如陡然间加快的血液的流动携着跃跃欲出的脉搏,恍然间发现自己已是泪眼迷朦。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趟旅程,有些风景的模样,久久地长存心中,那是一种情结的不朽,消失的,仅仅是在视线里而已……

  流坑·震撼·感动

  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三面江水绕流,四周青山环抱,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到流坑村时说:“其处寰绕纵横,是为万家之市”。是的,现在的流坑村也被誉为千古第一村,是历史古迹的活化石,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村有820余户,4600余人,耕地3572亩,山林53400亩,总面积3.61平方公里,千余年来,一直以董姓为主聚族而居。

  而称之为“第一”,绝不仅仅是由于其占地之广,人口之多,家族之大,延续之久。流坑还是一个集古代历史、建筑、艺术和民俗为一体的内涵丰富的古文化博物馆,明清住宅260余栋,祠堂50座,宫观庙宇8处,26座牌坊楼阁。

  当车子缓缓驶进流坑村的时候,首先迎接我们的是写着“千古第一村”的牌坊,两边刻着“人杰”“地灵”四个大字,全村大都姓董,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其第三代董文广兴教办学,培育子弟,因而在明代科举昌盛,人才辈出。全村共有进士33名,文武状元各一。全村获举人与相当于举人功名的约100人,任知县以上官员的超过50人,也有着“花耀贴金,一门而五董”的佳话。

  走进流坑,尚未发出怀古的感叹,早已被它厚积的文化底蕴所震撼的无法言语了,位于村东北角的“和睦堂”遗址是这个千古第一村的最好的见证,民国时期被北洋军阀焚毁的“和睦堂”残存着5根巨大的石柱由一层层圆石头叠成高大的残垣断壁是壮观,也是无奈和悲凉,而清晨的阳光洒下,碧绿的草地和朵朵散开的小花是新生的希望。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