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安全不是直升机(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登山者网站  作者: [字体: ]
冰裂缝救援的绳索操作_安全不是直升机(组图)_乐途旅游网

冰裂缝救援的绳索操作

  然而,山间环境多变而不可预见,当环境的改变超过登山者承受的能力,危险就会出现,一个快速高效的救援系统就成为必须。

  而且,即便是有了完善的救援和成熟的登山民众,事故甚至是死亡还是会发生的,这正是登山的残酷一面,谁也不能回避这一点。既然选择了登山,每一个登山者需要承担起风险的后果和带来的责任。

  登山运动是一项存在风险的运动,严格的培训认证体系,快速高效的救援体 系是此运动健康发展的保障。中国的登山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但是我们不可回避其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才能促进此运动的快速发展。

  他山之石

  常去日坛攀岩,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来日坛攀岩的外国人,不管爬的多烂,几乎都懂得如何去进行保护操作,而中国的爱好者则只有那些经常攀岩的人才能熟练的进行攀登保护。这是一个小小的差异,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很大的不同。关于攀登,他们先从保护,从安全学起,而我们呢?

  登山运动在欧洲、在美国发展了几百年,中间伴随着无数的危险、事故,甚至血的教训在挫折中曲折前行。现在,这项运动获得了民众广泛的认可(在法国,登山运动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普及率排名第四),保持着很高的运动和技术水平,拥有全面系统的登山培训教育系统和快速高效的救援体系。但是他们也是从无到有一步步走过来的,他们做了什么?对现在的我们,将拥有巨大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在美国,孩子们从小就从学校的探险课程中学习安全的观念和基本的技能,记得2002年去美国参加救援大会,有一个讲座就是关于在小学开展户外活动安全课程的内容,这个志愿者组织每年定期在每个小学为小孩子提供有趣而实用的课程。比如,去野外穿越,需要带什么东西,如果迷路怎么办,通过录相的方式进行教学,非常有意思;在法国,每一所小学都拥有岩壁。法国的高山俱乐部为普通的法国人提供各种层次和等级的攀登技术训练,法国的高山向导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盛誉,其认证过程是极为苛刻而困难的,这些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向导,通过自己的工作,将正确的观念和安全带给每一个顾客。

  在阿拉斯加的麦金利地区,登山者在出发之前需要在山区的登山联络点登记备案,麦坚尼的登山联络点安装了可调频多波段收发机,可接收登山者的求救信号,专人24小时留守。在半山设立救护站,配备专业的救援队伍,登山季节长期驻守山区。救援工作由当地的国家公园管理,而资金来源于登山者登记费。在美国各个山区,还活跃着很多救援志愿者组织,他们接受过专门的救援和救护培训,平时做自己的工作,一旦出现情况,就会接到通知,根据个人的时间,自愿赶赴救援现场。在法国,登山的救援是免费的,专业的救援队伍隶属于军队和警察,经费来源于国家,来源于纳税人。

  在几十年前,他们也没有直升机,可是那些致力于攀登,致力于救援的先驱们又是如何通过努力,克服困难,使这项运动走到现在的地步?研究这个过程,借鉴的意义巨大。

  从雪崩中救出的队员

  关于国内救援体系的一些设想

  鉴于中国特殊的情况,直升机救援在近几年都不太可能实现。那么关于救援,我们能做什么?

  1.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①建立预警和登记

  在一些登山热门山区设立前哨登山联络点顶,让登山者在进山之前登记备案。这个要求不是强迫性,是登山者为本身和队友的安全自愿把登山计划,队伍资料等备案,以方便救援的开展。

  ②设立紧急情况联系方法(电话、电台。)

  ③完善收到求救信息后的紧急应对方案

  2.组建救援队伍(专业的,志愿者),进行救援技术、救技术的培训。

  3.资金问题。

  ①设立救援基金,广泛接受捐赠

  ②谋求政府支持

  ③从登山注册费中分离一部分

  ④被救援者承担费用

  结语

  我们热爱这项美丽的运动,我们要更安全、更快乐!一切才刚刚开始,没有齐备的条件,我们一样要去攀登;没有直升机,我们一样要去救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一起努力才能为提高中国的登山水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