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婺源:旅游的涨潮与原生态美景保护产生矛盾

[日期:2007-06-01]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 [字体: ]
旅游的涨潮_婺源:旅游的涨潮与原生态美景保护产生矛盾_乐途旅游网

旅游的涨潮

旅游的涨潮_婺源:旅游的涨潮与原生态美景保护产生矛盾_乐途旅游网

旅游的涨潮

原生态美景_婺源:旅游的涨潮与原生态美景保护产生矛盾_乐途旅游网

原生态美景

  号称中国最美丽的廊桥之一,婺源彩虹桥初建于宋代,迄今有上千年的历史,成为婺源人民的骄傲。随着纷至沓来的游客,在利益面前,酒家就开在了古桥一侧,游客高峰时,接待量几千人,如此下去,这桥……(黄志文 摄)

  N年后,婺源是否美丽如昔

  这里,油菜花是黄的,茶叶是绿的,水是清的,瓦是灰的,墙是白的,天是蓝的,空气是甜的……三月,婺源,“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正用大 片大片的油菜花点亮春天,金黄色映衬下的粉墙黛瓦,磁场般吸引着八方游客如潮而至,如痴如醉,流连忘返,鱼贯而入的车流,催动着婺源之旅日益火爆。

  可就在景区旅游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的同时,进山游客的快速膨胀,给景区的环境卫生、资源保护以及安全保障等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婺源的理坑、江口等已经有上千年历史的“皖南古村落”等原生态景致正遭受到许多破坏。记者最新拍摄到的这一组画面已经说明了问题的刻不容缓性。

  数据统计,近年来婺源年游客量逾280万人次,2006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4.7亿元,农家乡村游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主要途径。而正是这些蓬勃发展的住农家古屋、吃农家柴火菜的农家乡村游,直接威胁到了婺源特有的原生态景观——停车场、购物一条街与风景区混成一片;村庄里有大量农民饭店,水面上漂浮着农民做生意留下的垃圾;大彰山上有人建别墅,把公共空间变成私人领地……这样下去,若干年后景区能否保持住其魅力?经济的快速发展同环境保护矛盾的问题已经在婺源凸显。

  生态资源历来是江西的骄傲,能否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持并扩大江西生态大省的优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们宁可发展慢一点,也决不能搞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项目”。省委书记孟建柱的一番话让江西人顿悟。

  思路决定出路。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并着手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保持住婺源的魅力,可持续发展是关键”;“‘双区模式’是保护婺源原生态景色的新思路。”上饶市委书记姚亚平说。

  所谓“双区模式”,是指游览区与生活区分开,最大限度地保留游览区里最吸引人的原生态景色,同时在生活区里向游客提供方便的餐饮、住宿条件。两个区之间的车程将不超过半小时。姚亚平说,婺源已经修了1800公里农村公路,从县城服务区到任何一个乡村只需半个小时便能到达。游览区已经停止新建宾馆;服务区内则准备再投放10个亿做星级宾馆,目前已建成两家四星级以上宾馆。

  “保护好自然环境,光靠几个官员、几个记者是不够的,关键是靠它的主人——当地农民。我们将大力推进婺源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他们懂得环保的重要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政府官员的肺腑之声期待着婺源的33.5万当地主人,为了自己,为了后代,为了中国,为了地球,留守住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纯美诗句,源远流长,直至永远……(吴艳红)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