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五台山朝台的传奇旅途

[日期:2007-06-01] 来源:都市周游  作者: [字体: ]
五台拾零_五台山朝台的传奇旅途_乐途旅游网

五台拾零

五台拾零_五台山朝台的传奇旅途_乐途旅游网

五台拾零

  五台拾零 5——饭啊饭

  必须单独说说在五台吃饭。先说馆子里的饭,在台怀下过两回馆子,是在同一家,点的也差不多,第一顿是从东台顶俯冲下来在台怀安顿好以后的接风,吃的精光,山西刀削面是好吃啊,大烩菜和台蘑也好吃,过油肉也地道。第二顿馆子是从西台垂直下撤下来后的压惊,剩了一些,和尚弟弟有点气愤,但是荤的他也吃不了。

  为什么气愤,现在开始说斋饭。路 上一直听龙五弟弟说带我们去北台吃斋,大家都好期待,甚至胜过期待北台的五爷庙,徒步朝台上山的全部动力都被这顿斋饭占据了,即便是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师妹一听到走慢了要赶不上斋饭了还是会带劲的蹿出好几十米。

  到达北台已经过了饭点,由于早上出发时在住的那家吃的素包子,再加上低估了运动量,大家几乎要饿扁了,龙五把两眼冒绿光的我们领进一间清静的平房,我认出这是佛家的五味堂,就是和尚吃饭的地方,屋里有两位师傅,龙五打过招呼,便开始给我们盛饭。

  进来以前,龙五已经反复和我们说过吃斋的规矩,不能说话,不能剩饭,不然拖出去打,直到吃完为止。我从来不剩饭,所以几乎没什么思想压力。龙五每次和我们吃饭,都会把他能吃的素菜和主食都吃掉,而且把盘子弄得很干净,放成一叠。这次斋饭,龙五知道我们都饿了,这孩子,太实在,冷的米饭,给我们盛了暴多,无奈,碗还大,我正盘算怎么才能吃完,这孩子又给我们拿馒头,不小心在我们跟前掉了一个,我心想不能浪费啊,不然老和尚会不高兴,于是让师妹捡起来给我吃,这种脏活累活当然我要抢着来了。龙五又给我们每个人盛了些冷掉的菜和酱,说可以吃了,我拿起那个掉在地上的馒头,轻轻捏掉粘了土的那块皮,然后开始就着大酱和冷菜吃起来。说实话,馒头和酱相当好吃,菜就有点吃不惯了,其中那个豆腐沫和青菜沫拌在一起的,我吃了一口就觉得变质了,但是龙五弟弟在对面桌子上吃的好香,而且还轻声示意我,那个豆腐是很出名的卤水豆腐,于是我也像周星驰一样使劲开心的大口吃啊吃。

  最好玩的是,我怕肚子吃爆悄悄掰了一块馒头给师妹说这个馒头好好吃,尝尝,结果师妹吃了说真的好好吃啊,于是龙五又给了她一个完整的,师妹看看眼前尚未消灭的一大碗带着锅巴的冷米饭,顿时绿掉了。不能剩!什么叫盛情难却入乡随俗,我和师妹拼了老命在那不停地的吃。同去的另外一个女孩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使劲问我怎么办,龙五趁老和尚出去拿葱,迅速拿过这碗饭自己吃掉了,我和师妹分掉了她的菜,为了表现吃的很可口,我们俩把菜和饭拌到一起,因为饭菜太冷,加了点开水,玩命吃完了。

  出家人吃饭,也是修行,我觉得,按照庙里的习惯吃光,这是起码的尊重,饭菜也没有很难吃,只是比较冷,毕竟山顶刚刚下过雪。老师傅很热情,又拿了很多水果给我们,龙五在对面男生那个长条桌,把男生剩下的饭菜都吃了,同样是人是爹娘生的,我想龙五吃那么多冷菜饭也不会舒服到哪去,我知道他的胃不好。龙五很厌恶浪费,这点和我一样,我想我大概属于有强迫症和恋物癖,五台回来以后病情又加重了,剩饭我会有罪恶感,坐在对面的人剩饭,我也会心里很不安,恨不得像龙五弟弟一样端过来都吃掉。不知道这是好习惯还是病态。这个斋饭经历让我坚信我有自虐倾向,并且觉得演员这个行当确实不容易,不知怎的,后来再回想那次斋饭,都会一并出现周星驰电影《大内密探》里面那个场景——喂两位公子吃饼!我和师妹吃饱了揉着鼓出的胃,不约而同学电影里那句台词——其实我还不是很饱……笑到差点喷出来。

  大家以后去寺里吃斋,一定记得你是可以让师傅给少盛的,不够吃还可以再添,切记切记~

  五台拾零 6——最仓促的路过和离去

  实话实说,之所以去五台,并不是为了朝台,而是为了建筑和感受那种氛围,我最初的目的是佛光寺和南禅寺,我想踏着林徽因先生的足迹探寻山西最美妙和厚重的古建筑。从火车上结识小和尚和小居士,尤其是听小居士妹妹说到普寿寺里面两千女众修行和生活的那些事,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更准确的说,或许是与我对五台的幻想有所背离,我想象中,那应该是满山的古建筑,和尚忙着卖票挣钱,很多人在那里行骗,满地都是陷阱,很多暴发户冲到庙里祈求逢赌必赢,生意兴隆之类。

  可是我对五台的亲历和体验才开始就结束了,朝过北台和中台的次日清晨,就被拖上了回北京的大巴。我的龙五弟弟本来还安排了带我们去转台怀的寺庙,当他神采奕奕地出现在我们的院子的时候,却发现我们已经收拾好行囊,将乘最早的一班汽车离开。龙五自己站在我们吃饭的房间外面,低着头,我最怕分别的时刻。在五台的两个夜晚,都没有睡太好,虽然身体已经极度疲惫,可飞速运转的大脑还停不下来。五台的两顿大餐,确实好吃的紧。台怀那条街,甚至只在夜间匆忙逛过。台怀的众多庙宇,竟然一个没去,只在最后一天走的时候,心有不甘,从大巴上逃下来,拉着师妹跑去塔寺门口和明清街拍了两张照片,发现其实五台的美好和丰富,我们只感受了一小半,在这个时候又被电话死命催回车上,无法继续行走和浪漫在路上,甚至都没有带上一样纪念品。我一心想去的佛光和南禅也没能如愿,回去的路上少言寡语,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再来一次。

  这一回的五台之行,只剩下朝台的经历,成为最仓促的路过和离去。而往往这种仓促留下的遗憾会伴随着无法替代的美好,在路过的时候总有些风景让你时常留恋,在离去的时刻总有些心情让你无法遗忘,那些人和景就定格在记忆中的某个位置,他们只属于记忆中的世界……

  我还想在最美的季节躺在茫茫草原听着马头琴仰望蓝天……

  我还想……

  五台拾零 7——我的和尚弟弟龙五

  我特别想聊聊龙五这孩子,我宁可叫他是个孩子,而不是小沙弥。想起他,总是特别心疼,好像他那一声声姐,真的叫到我心里去了,也可能我有弟弟的缘故。此时我正在听一些非常干净纯粹的音乐提到我的和尚弟弟,他的善良和清澈,是我们每一个人无法比拟的,看起来他的生活,比我们每个人都快乐,实际上,是他比我们每个人都容易得到满足。这大概是佛教带给他的很大的财富,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对他来说都不重要,我执意要在下山后给他买一双鞋,我们朝台的强度我是很清楚的,健康人穿正经的户外装备都勉强承受,别说他穿着僧袍和不合脚的僧鞋,前前后后地跟着我们满山跑了,况且,他的脚是微跛的,因为一个月前在庙门口被车撞了还惨遭逃逸。这孩子,我告诉他,虔诚并不等于自虐,哥哥姐姐给你买一双合脚的鞋,你可以走更远的路。龙五再三推托,最后拗不过我,被我拽到僧人用品店,红着脸试了一双合适的僧鞋。

  龙五在火车上抽的烟是在火车站别人给他的,后来被小居士整包扔出了窗外。他抽烟,纯粹是莽撞少年的叛逆模仿,唯恐别人不注意他,因为这个,我基本上骂了他一路,出家十年了,佛像还会认错。其实不仅仅是我,这一路,这几天的五台之旅,我们一行人都把他当弟弟教育,希望他把聪明劲用在正道上,少一点贪玩和妄自尊大。大家从最开始的心存疑虑到把他当弟弟,估计是因为龙五身上一眼就能望到底的简单和率真。我倒没有觉得他不像个出家人,这个道理说不出来,感觉就像从中台冒险撤下来他说一路上菩萨给他指路呢,我说菩萨在哪,他说菩萨就在每个人心里。龙五的心里有块与众不同的干净和善良,这部分我觉得就是他的佛心,佛心是慧根,是与生俱来的,我一直觉得即便是出家人,即便是同样的修行,人也和红尘凡世一样,分为两种,善良简单的和善于伪装的,就好比我用佛教的东西来打个比喻,这个佛心有无,和修行道行无关。佛心是本能,是良知,是利欲熏心前最后的完整,是前世功业的无上涅磐。

  我也想过,也许他的简单是没文化和阅历浅造成的,我特别不愿他变成唐僧那个委顿的样子,于是我的脑子里面即刻出现了一个女人,那个叫做沙莎的女人絮絮叨叨说我的大坨朗诵,我此时又晒出来说龙五了,然后真的就明白了莎当时的心情。

  其实和龙五一起的这三天,我和他聊了很多很多,在他身上仿佛看到那个自己依稀的影子,临走的时候弟弟很不好意思地跑过来说,姐,我送你一个礼物,塞到我手里的,是一个很精美的手机挂饰,上面写着诸事圆满。而我们准备送他的,是再实在不过的两张大额人民币,临上大巴前,我对着车底下帮着我们上车忙活的他说,龙五你来,姐和你说几句话。把他拉到大门后,我拍着他的肩膀说弟你好好的,认真练武和按时念经,多学东西,说话办事都稳些,姐走了,以后可能很多话没人再这么直接的告诉你,回去姐给你寄照片,希望你的庙早日建好,到时候我们去你的庙里看你……龙五的眼睛里面闪着泪光,脏脏的僧袍袖子一胡撸,说,姐,你是好人,我会念经保佑你找到好工作……我不敢再抬头看他,说你踏实点,哥哥姐姐送你点钱给你拿去印经书和云游,回去自己把衣服洗洗干净……

  龙五追着大巴晃着手,我们嘴里说着终于离开这个爬山魔鬼训练营了,其实我还是忍不住回头去看了他,路上,以及回来以后的这些日子,我脑子里面总是浮现小和尚弟弟单纯的笑脸和某些场景。一起躺在中台下面的大草原上,只有龙五这小家伙坐着特别认真地在那个他给我找的棍子上刻着字,就是因为我玩笑一句说这个棍子好光滑当拐杖好爽该带回北京去,他说姐,我给你刻几个字你再带走,然后就是那番美丽的景象,夕阳西下,我们安静的躺在泛黄的草丛里望天,一个小和尚皱着眉头把着手杖歪歪扭扭的使劲刻着五台山龙五几个字,还不时问说哥,龙字是这样写不?那只手杖上,龙字是弟弟独创的大错别字,可爱的紧,却被我遗失在中台顶……许是那只手杖也是有灵之物,像法海的那一串念珠,既然我把它带到了中台顶,姑且就让它留在那里吧,也许,百千年后,我还是会和它牵手……也许那一世,我踏遍十万大山,就是为了能在朝圣的途中与它相遇。

  龙五在火车上发包里的佛像卡片和结缘的经书,有人想多要几个,龙五一脸严肃地说,不要贪。在前往鸿门岩的山路上,小巴司机看到路上有只被车撞过的山鸡,连忙停车让售票员去捡,龙五弟弟也跟着跑下去,央求他们不要吃掉它,甚至掏出十块钱来想换来山鸡,但是被拒绝了,理由是野山鸡好吃,而且是前面车撞的,和他们无关,龙五就一直在那嘀咕,急得就差抢了。和龙五吃过几次饭,他对浪费的深恶痛绝现在已经让我形成了强迫症。龙五的口头禅是:我的my god,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口头禅了。他在和我们徒步朝台的路上,认真地学我们教给他的几句英文,他很聪明,模仿的发音很是到位,经常叫着follow me,let"s go就往大坡上冲,那个表情让人忍俊不禁。虽然龙五有好多的小毛病,还经常神神叨叨,但是丝毫不影响我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我不管他以后是否是一个得道高僧,我只希望他能一直这样快乐,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五台拾零 8——归来参悟

  真正意识到宗教的力量,是在五台回来唯一一次宿醉后,龙五送我的他带过八年的佛珠不见了,我急得满处乱翻,坐定想起龙五说的,在家吃肉破戒的时候不要当着佛经和佛像,不然你身上的护法会离开你的。我带着龙五念过八年经的佛珠喝酒了,佛珠不要我自己跑掉了,恍惚中,觉得龙五就是菩萨,西游记里面一干菩萨幻化做凡人的情节一一浮现。当然,我还是讲科学的,不能宣扬封建迷信,后来佛珠在我宿醉晚上穿的毛衣袖子里找到了,这种偶然和必然让我觉得佛教的力量异常巨大,冥冥中会对自己形成持戒和警示,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普寿寺,我托小居士的福,有幸见到了传说的那里的二当家妙师傅,和我们谈了好一会儿,她说的很多让我对佛教乃至出家人的认识都有了很大改观,真正的礼佛和参悟,并不是消极怠世,而是参悟人生的哲学等等。妙师傅直截了当地说,希望你毕业以后来我们这里出家。我觉得师傅磊落的很,包括我在普寿寺看到一个15岁的小姑娘因为父母离异准备出家,见到妙师傅就哭着伏地跪下,妙师傅说,要先回去踏踏实实把书读好,有了知识才能有能力领悟佛法。后来妙师傅又和我们说,因为考学失败和感情问题就要来出家的很多,妙师傅一般是先开导,然后同意在寺里住下静静心,这样起码她们不会去寻短见,而且还可以了解寺里的出家生活是怎样的,再通知她们的家人带她们回去,电视剧很误导人的。还有很多很多,总之现在的佛教兼收并蓄,也紧跟了时代的步伐。

  徒步朝台的收获很大,疲惫之极嘴唇冻得发紫在北台和中台垒上了玛尼堆,在大殿里合十跪拜叩首往复,确实是一个洗尽铅华的好办法,当一个人累到已经行动变形脑筋迟缓,只有出于本能的朝拜,却都投入的已经忘记了许愿,或许虔诚不过如此。那些功利的愿望不说也罢,想必龙五一路上对着台顶不停磕头,他心中也没有具体的愿望,只是念着,菩萨在上,弟子龙五来拜您了。那么,还有一些悟到的道理,我也就不说了,心可以暂时静下来,离不开五台之行的所见所闻。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