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馆的管理部门定期对员工进行环保教育,所有垃圾在经过分类之后由专人负责清运到州府玛瑙斯的垃圾处理工厂,饭店的毛巾、床单也要运到马瑙斯专门的地方去进行清洗。在这里,爱护环境的酒店员工能够得到奖励,有创意思想的人得到重用。另一方面,游客在享受自然、了解雨林的同时还懂得了如何保护森林资源,如何和大自然共存。
在旅馆的中心接待室里,有一面墙上悬挂着很多木制的小牌子 。人们可以花上些钱让这里的工匠刻上自己的愿望和留言,而相关的费用也被用在饭店充满个性的维护和环保项目中。与其说是“到此一游”的标志牌,还不如说是个性化十足的艺术品,森林动物也成为人们心中可爱的形象大使。其实,不同的语言文字呼唤出来的都是人类共同的心声:让我们的地球家园要更加健康地存在着。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环境”、“生态”等字眼还被人们很少提及的时候,在亚马逊森林里建立这样一个供生态旅游、供人们了解亚马逊原始森林的酒店,这可谓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创意。
阿里亚乌的树屋旅馆现代之中又充满原始的气息。塔楼下面都是水汪汪的,四周都是茂密的林木,可以聆听天籁之声。它使人们懂得了保护“地球之肺”的重要性,懂得人类与自然同处一地、如何才能和谐共存的道理。
萨尔瓦多老城
萨尔瓦多是巴西东北部的港口城市, 濒临大西洋,终年气候炎热。萨尔瓦多是巴西的第四大城市,历史悠久的老城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最初的殖民者把这里叫做“萨尔瓦多·巴伊亚·德托多斯洛斯桑托斯”,哦!这么长的名字!自然,“萨尔瓦多”就成为人们习惯的简称得以延续下来。老城分为上城和下城两个部分,城内古老的建筑和广场大部分都是在十六和十七世纪建造起来的。沿海的这些老房子具有欧洲建筑文化的风格,透露出这个城市班驳的历史沧桑。萨尔瓦多市内还有大小教堂七十多个,它们成了当地人宗教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萨尔瓦多曾一度为殖民地时期非洲黑奴贸易的中心,所以当地拥有融合欧洲、非洲、和印第安色彩的巴伊亚文化。巴伊亚文化是巴西的灵魂,其种族文化的融合程度非常高。老城中心仍然保留着几个世纪前老街市的样子。人们生活在这个活生生的“世界文化遗产”中,为城市富有特色的景观感到亲切和自豪。巴伊亚文化源于当年的非洲奴隶文化,宗教和神秘主义成为人们的主要寄托。最早的非洲黑奴用家乡的音乐、舞蹈寄托他们心中无限的惆怅和思念之情,久而久之,非洲人的艺术、服饰、美食和生活习惯与巴西当地民族的习俗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巴伊亚文化风格。巴西人提到巴伊亚时,通常指的就是萨尔瓦多这个城市。
五彩发式
16世纪以后,成为巴西重要港口的萨尔瓦多成为附近地区蔗糖、黄金和钻石的转口贸易基地。经贸的发展也使城市建筑逐渐增多,城市范围扩大,人口不断增长,中心地带还出现了许多豪华装饰的教堂和住宅。从1549年建城的二百多年里,萨尔瓦多一直是巴西的首都,直到1763年,当时的葡萄牙王室才把巴西的首都迁到里约热内卢。从16世纪到18世纪,萨尔瓦多是欧洲、非洲和美洲文化的交会点。殖民时代精心雕刻的教堂和建筑物形态各异,它们被人们完整地保留下来。现在这个城市中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建筑物就在2万多栋。
五彩发式
旧总督府位于市中心山丘上的市政广场上。华丽和浪漫的雕塑使这个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熠熠生辉,成为萨尔瓦多老城中的代表性景观。拾级而上,呈现在面前的是殖民时代奢华的装饰风格。在1660年,殖民者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他们不惜一切,用钱财换得从欧洲运来当时流行的装饰材料,满足他们追求奢靡生活的种种欲望。
走进室内,巴洛克建筑宏大和夸耀的风格更加突出。其实,欣赏建筑,除了要掌握历史文化常识以外,还要更多地了解技术层面的知识,毕竟,建筑发散出来的学问是各类艺术中最实际、最直观、最富有人类智慧的一门综合学科。
建筑需要我们去欣赏,一方面找寻过去那个年代流行的风格元素,另一方面还要感悟古老建筑那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徜徉在建筑的厅堂之间,历史向我们开启了天窗,建筑师精巧的设计思路与当年使用者奢华之风形成鲜明的反差。如今,萨尔瓦多市政府已经将这座总督府归萨尔瓦多旅游局所有。这里既是办公楼,也是参观景点,每日接待大批的游客。会议室在二楼的尽头。这里的家具还是几个世纪前的老样子,只是墙上增添了一幅巨大的油画,记录了从1789年开始的巴西独立解放运动。在18世纪和19世纪,巴西本土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反对葡萄牙统治的一系列战争,行成了声势浩大的本土人民自由的运动。这些历史的记忆已经成为巴西人们的精神财富。
在古旧的老房子里拍照、留影,结婚的新人选择了这个巴西民族历史浓厚的地方。他们在尽情品味建筑的思想,以此来为他们的新生活注入新的视角。
在旅馆的中心接待室里,有一面墙上悬挂着很多木制的小牌子 。人们可以花上些钱让这里的工匠刻上自己的愿望和留言,而相关的费用也被用在饭店充满个性的维护和环保项目中。与其说是“到此一游”的标志牌,还不如说是个性化十足的艺术品,森林动物也成为人们心中可爱的形象大使。其实,不同的语言文字呼唤出来的都是人类共同的心声:让我们的地球家园要更加健康地存在着。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环境”、“生态”等字眼还被人们很少提及的时候,在亚马逊森林里建立这样一个供生态旅游、供人们了解亚马逊原始森林的酒店,这可谓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创意。
阿里亚乌的树屋旅馆现代之中又充满原始的气息。塔楼下面都是水汪汪的,四周都是茂密的林木,可以聆听天籁之声。它使人们懂得了保护“地球之肺”的重要性,懂得人类与自然同处一地、如何才能和谐共存的道理。
萨尔瓦多老城
萨尔瓦多是巴西东北部的港口城市, 濒临大西洋,终年气候炎热。萨尔瓦多是巴西的第四大城市,历史悠久的老城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最初的殖民者把这里叫做“萨尔瓦多·巴伊亚·德托多斯洛斯桑托斯”,哦!这么长的名字!自然,“萨尔瓦多”就成为人们习惯的简称得以延续下来。老城分为上城和下城两个部分,城内古老的建筑和广场大部分都是在十六和十七世纪建造起来的。沿海的这些老房子具有欧洲建筑文化的风格,透露出这个城市班驳的历史沧桑。萨尔瓦多市内还有大小教堂七十多个,它们成了当地人宗教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萨尔瓦多曾一度为殖民地时期非洲黑奴贸易的中心,所以当地拥有融合欧洲、非洲、和印第安色彩的巴伊亚文化。巴伊亚文化是巴西的灵魂,其种族文化的融合程度非常高。老城中心仍然保留着几个世纪前老街市的样子。人们生活在这个活生生的“世界文化遗产”中,为城市富有特色的景观感到亲切和自豪。巴伊亚文化源于当年的非洲奴隶文化,宗教和神秘主义成为人们的主要寄托。最早的非洲黑奴用家乡的音乐、舞蹈寄托他们心中无限的惆怅和思念之情,久而久之,非洲人的艺术、服饰、美食和生活习惯与巴西当地民族的习俗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巴伊亚文化风格。巴西人提到巴伊亚时,通常指的就是萨尔瓦多这个城市。
五彩发式
16世纪以后,成为巴西重要港口的萨尔瓦多成为附近地区蔗糖、黄金和钻石的转口贸易基地。经贸的发展也使城市建筑逐渐增多,城市范围扩大,人口不断增长,中心地带还出现了许多豪华装饰的教堂和住宅。从1549年建城的二百多年里,萨尔瓦多一直是巴西的首都,直到1763年,当时的葡萄牙王室才把巴西的首都迁到里约热内卢。从16世纪到18世纪,萨尔瓦多是欧洲、非洲和美洲文化的交会点。殖民时代精心雕刻的教堂和建筑物形态各异,它们被人们完整地保留下来。现在这个城市中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建筑物就在2万多栋。
五彩发式
旧总督府位于市中心山丘上的市政广场上。华丽和浪漫的雕塑使这个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熠熠生辉,成为萨尔瓦多老城中的代表性景观。拾级而上,呈现在面前的是殖民时代奢华的装饰风格。在1660年,殖民者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他们不惜一切,用钱财换得从欧洲运来当时流行的装饰材料,满足他们追求奢靡生活的种种欲望。
走进室内,巴洛克建筑宏大和夸耀的风格更加突出。其实,欣赏建筑,除了要掌握历史文化常识以外,还要更多地了解技术层面的知识,毕竟,建筑发散出来的学问是各类艺术中最实际、最直观、最富有人类智慧的一门综合学科。
建筑需要我们去欣赏,一方面找寻过去那个年代流行的风格元素,另一方面还要感悟古老建筑那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徜徉在建筑的厅堂之间,历史向我们开启了天窗,建筑师精巧的设计思路与当年使用者奢华之风形成鲜明的反差。如今,萨尔瓦多市政府已经将这座总督府归萨尔瓦多旅游局所有。这里既是办公楼,也是参观景点,每日接待大批的游客。会议室在二楼的尽头。这里的家具还是几个世纪前的老样子,只是墙上增添了一幅巨大的油画,记录了从1789年开始的巴西独立解放运动。在18世纪和19世纪,巴西本土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反对葡萄牙统治的一系列战争,行成了声势浩大的本土人民自由的运动。这些历史的记忆已经成为巴西人们的精神财富。
在古旧的老房子里拍照、留影,结婚的新人选择了这个巴西民族历史浓厚的地方。他们在尽情品味建筑的思想,以此来为他们的新生活注入新的视角。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