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春游怀柔六百里山花行

[日期:2007-06-01] 来源:都市周游  作者: [字体: ]
春游山花行_春游怀柔六百里山花行_乐途旅游网

春游山花行

春游山花行_春游怀柔六百里山花行_乐途旅游网

春游山花行

  Tips:

  北京至怀柔50公里,怀柔至夏凉宫100公里。因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建议大家在五一、十一期间一定要备足衣服注意保暖。

  喇叭沟门风景区农家院

  食:一般为烧烤虹鳟鱼、烤全羊、烤羊腿、烤羊肉串等各种烧烤,为游客安排篝火晚会。另外这里的鸭子都是放养的,俗称下河鸭,炖肥鸭咸鸭蛋十分美味。

  宿:喇叭沟门地区天气凉爽,夏季无需空调。客房一般干净整洁,床单、被罩一客一换,24小时供应热水。

  标准间:50元/人 多人间:20元/人

  包吃包住:45元/人(含一日住宿、早中晚三餐,不含酒水、鸡鱼等大菜)

   Tips:

  刘金良农家院共有客房5间,可同时共20多人居住。所有房间都设有独立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2间一个,公共卫生间配有电热水器,无论什么天气,均能保证保证24小时供应热水。主人善于烹饪,口碑较好。要吃烤全羊及炖柴鸡、红烧肉等炖菜需预定。60627758/13691211161

  张连树农家院共有客房6间,可同时共26人居住。太阳能热水器24小时供应热水。王学农家院共有客房6间,可同时共25人居住。太阳能热水器24小时供应热水。

  咱的老家保持着最原始的农村气息,只有一排住房,挤一挤只可以住7、8个人,饭菜都是普通的农家饭菜,平时您可以到村前村后走走,年轻人也可以爬爬山,有力气得可以进行从后喇叭沟门到前喇叭沟门的穿越。附:?琪琪农家院位于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怀柔一侧,距云蒙山入口不足2公里,隶属后山铺民俗村,该民俗村的锣鼓队、花轿、秧歌队十分有名,是一个民俗特色浓厚的小山村。“火盆砂锅宴”是这里的特色。共有客房10间,可同时居住40多人。

  喇叭沟门满族乡的由来

  喇叭沟门满族乡的形状好似雄鸡报晓,处在东经116.35—116.6,北纬48.85—41.05之间,北与河北省丰宁满足自治县接壤,东临河北省滦平县,面积302平方公里,是北京最大的乡。汤河流贯全乡南北,两岸有七道大沟,十五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是北京市满族著名的聚居地之一。喇叭沟门乡的得名,是因此地为喇叭口状的山形所敞抱。

  这里原是东胡人的领地,公元前283年(燕昭王29年)燕将秦开打败了东胡人,并修了从河北省怀来县到辽宁省辽阳县的长城。几经变数,1961年开始,这里叫做北京市怀柔县喇叭沟门满族乡。

  满族是以明代女真族为主体,主要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瓦喀、呼尔哈等部落,通过八旗制度吸收部分蒙古、汉、朝鲜等民族的成员,于十七世纪初期在我国东北辽沈地区形成的。在共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中,成为一个区别于明代女真的新民族共同体。

  这里的满族人绝大多数都姓彭,谱书上记载原籍在沈阳城外王哆树,始祖彭连,1664年随清朝皇帝进关到北京。顺治二年六月,彭连之长子彭继贵随军出河防口到达汤河川,携家眷来到汤河边,扎根于此。

  “鹰手营、杨木营、胭脂营”,这些现在听起来已很生疏的名称,实际上是清朝时期喇叭沟门、长哨营、汤河口的别称。当时的喇叭沟门为鹰手营,每年向宫中送200对雌雄活野鸡;长哨营为杨木营,负责看管林场,每年向京城供应造扎枪的杨木杆;汤河口为胭脂营,负责开垦农田,为皇宫提供胭脂费用,到现在已有360多年历史。这三个乡满族人口也达到2.3万人,是满族人口主要聚居区。

  辛亥革命后,这里的满族人地处偏僻山区,生活没有多大变化。1932年,末代皇帝溥仪身穿大礼服在长春就任伪满州国的“执政”时,喇叭沟门的最后一任千总彭明祥在同年死去,这里成了“满洲国的属地”。直至日本侵略军来到这里,当地的满族青年参加了抗日队伍,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并建立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如今,喇叭沟门和长哨营是北京市仅有的两个满族乡。

  满族的生活习俗

  饮食


  禁忌:最主要是不杀、不食狗及乌鸦之肉。这是因为满族的先人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狗对人们的经济生活起到过重要的帮手作用。后来人们就不忍心杀食其肉,逐渐形成了忌食狗肉的习俗。

  主食:粘豆包、粘灼、波罗叶饽饽、苏叶饽饽、椴叶饽饽、硬面饽饽、酸饽饽、清明饽饽、夹饼烧饼、油梭饼、发糕、驴打滚儿、豆面卷子、大饽饽、炸糕、长寿菜饺子、荤油拌饭、腊八粥等。

  菜食:白片肉、砂锅白肉、手把肉、坛肉、酱肘子、炸丸子、小豆腐、大酱、黄酱调味品、烤鹿肉、腊肉片、蘸食、渣子豆腐、榆圈儿炖土豆、龙须菜、苦了牙、木了牙、小鸡炖蘑菇、鸡渣丸子、小白菜炖豆腐、豆腐丸子、腊肉鸡蛋羹、腊八醋等。

  礼节

  满族是一个非常注重礼节的民族,日常生活中主要有打千、半跪礼、打横、擦肩礼、顶头礼、叩头礼、抱腰礼、拉拉礼等。

  婚俗

  1. 在满族中有“同姓不婚”的家规。满族人认为同姓即同祖,同姓婚配是极不光彩、败坏门庭的事,如有触犯,则由族长召集同族人开会,游行,鞭打,处死或者赶出本族之地,永不被承认。当然,这是过去的事了。

  2. 满族婚配讲求辈分一致,若有姑娘家嫁上辈人,婚后随丈夫抬辈分。

  3. 舅舅家的女儿可以嫁给姑姑家的儿子,被称为“姑姑做婆”,但姑姑家的女儿不能嫁给姑姑家的儿子。

  4. 有指婚习惯。

  歌舞

  满族民歌主要包括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儿童游戏歌和爱情歌曲。舞蹈包括扬列舞、莽式舞、秧歌舞、喜起舞、五魁舞、铜镜舞、单鼓舞、和灯舞等。

  信仰

  满族及其先世,皆曾有信奉萨满教的风俗。萨满祭祀即是从奉各种神灵,崇拜自然神祗、动植物神祗和英雄祖先神祗。分为野神祭、家祭、汉八旗烧香祭等。在古代社会中,萨满教是原始宗教,先民们把祭祀作为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大事。祭祀活动,不仅祭祀对象众多,而且仪式繁杂,有鲜明民族特征。金代以后,佛教、道教也成了满族人信奉的宗教。

  禁忌

  满族忌打狗、杀狗,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

  院中的索罗杆不许拴牲口杂物。

  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

  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

  满族将西墙作为供奉祖先的神圣部位,不准在此挂衣物,张贴年画。

  西炕俗称“佛爷炕”,供有“祖宗板子”。忌讳人们尤其是女人随便坐卧。通常客人也不得在西炕休息,更不许将狗皮帽子或鞭子放在这里。

  不许从锅灶、火塘的三脚架上越过,不能用脚蹬踏或者随便坐在锅灶上或火塘边;不准在锅灶口或塘上烤脚、袜子、鞋靴;禁止将吃剩下的食物、骨头、鱼刺等扔进锅灶或火塘里。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