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贰·在愤怒中渴望] 二·我们是“鱼饵”

[日期:2007-06-01] 来源:《雅鲁藏布江漂流历险记》  作者: [字体: ]
  我因为要等到上海的车票,走得比较晚。大部分队员早已离去后,杨进波出现了,说昨天他赶来送行,却没有见到大家。杨进波抱怨说拉萨驻重庆办事处和雪鹰公司矛盾很大。本来雪鹰公司把事情办得挺好,但办事处又来插了一杠子云云。杨进波说这事他们已操作两三年了,钱,对雪鹰公司不成问题。这时候,我基本弄清楚了一件事情:“’98中国雅漂”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一个商业行为。——这虽然与 我们原本以为的“政府主办”有很大距离,但应该说也是一件比较正常的事情。时间已经是20世纪最末,古老的中国一切都在商业化,讳谈商业是可笑的,也是不现实的,探险活动也不例外。

  按照常理说来“’98中国雅漂”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一个巨大的题材,区区一场商业足球赛常常都能有上百万元的赞助,何况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大型探险活动……实际上,这也应该是当初很多人的梦,据我得到的未经证实的消息——“雅漂组委会”曾有人吹过这样的牛:“事情弄完了以后,一人一辆奔驰、一栋别墅……”

  但这时,我们队员们眼前事实的却是这样的匪夷所思,政府到底在哪里?“雅漂”具体是怎样运作的?我们的眼前总是一团迷雾。我们面对的只有“组委会”的这几个“官员”。他们的说法就是政府的说法。作为队员,我们也不想知道的太多,我们是来漂流的,能漂就行,其他都不在话下。“组委会”方面的“官员”有人讲:“为了搞‘雅漂’,我连房子都卖了。”听到这样的话,我们还能说什么?怨气消了许多。

  这时候,有一件事情应该是比较清楚的:铜鼓滩“雅漂集训”,实际上成为“组委会”钓鱼的鱼饵。

  “组委会”方面闻知我要去上海,热情相邀拉赞助,说一旦成功,不但成为“正式队员”没有问题,而且还会有丰厚的经济回报。

  虽然离开重庆的时候我们都心里七上八下,但还是认为事情再糟能糟到哪里去?耐心等待就是。毕竟是政府组织的活动嘛!我还是按原计划作进藏的各种准备。在上海借了佳能公司的照相机,和上海《青年报》会商了“雅漂专栏”的稿件处理,我很快办完种种杂事以后,期待中的“组委会”秘书长王建从拉萨带回的好消息却总是迟迟不来。

  这使我惴惴不安又有点尴尬——刚到上海时,《文汇报》一位资深老编辑和我谈我的那篇“热气球飘飞大峡谷”的稿子,说:“大活动呀,马虎不得。”我们仔细研究了我带的一些组委会文件,一切看起来是都没有什么问题的,况且,当时我为了慎重专门就那篇稿子请“组委会新闻办”主任杨俊审阅,并盖了“组委会”的公章。从文件看起来一切都很正规,有头有脸,有鼻子有眼。政府组织的活动,不应该有什么问题吧。

  我一直很关注同行的报道,这时候这对于我们似乎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官方消息来源。

  7月12的《西藏日报》在头版报道《’98中国雅漂本月底开漂》,报道并称,“雅漂”组委会仍想通过传媒呼吁在此次首漂活动中吸收2至3名藏族队员加盟。

  看到这个消息,我感觉似乎吃上了一个定心丸。然而,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却还是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传来。焦灼不安中,我开始感觉度日如年。我一直保持着和队友们的电话联系。大家都满怀希望,但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没有底。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