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因为有了石拉的牛粪炉,早饭做得很快。仍然是羊杂碎,那只羊我们已经吃第三天了,杨勇还是只给我们吃羊肝、羊肠之类的杂碎。虽然我们都理解他不得不对物资的精打细算,这天还是一致通过将杨队长改称“羊”队长,杨勇在野外的素质绝对令人佩服和尊敬。每次宿营,做饭总是他,最后一个吃的也是他,没有叫过一声苦,也没有什么抱怨。
这天10点钟,我们就出发了。上午,河网众 多,河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一样。两岸还长满了一人多高的野草,船一进去就不辨东西,我们戏称进入了“白洋淀”。有的水道,看着前面的船过去了,我们二号船这条大肚子“旗舰”就是过不去,不是搁浅在一片鹅卵石滩上就是在河中的沙洲上,只得下到冰水里去又拖又拽一番,冻得人直哆嗦。最惨的一次,一不小心就把李宏李二哥拖到了水中。
下午1点,我们进入了一个沙丘里的网状河套。多亏前面的船已经吃过亏,有了前车之鉴,不断用对讲机指挥,我们这条大肚子船才没有误入歧途。
过了这段网状水系以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河道主流明显,水面开阔,视野极好。但水的流速却缓慢了,大家不得不长时间不停地划桨。
这一带的海拔仍在5000米左右,不一会儿,就累得不行,脑子发晕。倒是寂静空旷的水面上不时“哗啦”一下跳出一条鱼,能把已经被单调的划桨给弄得昏头昏脑的我们惊醒一下。
为振作精神,前面的1号船和3号船并了起来。闹了一会,闲极无聊,还举行了升国旗仪式,大唱《国际歌》,老包站在两船合并处作指挥状。后来,我们干脆用对讲机赛起歌来。开始唱的是《国际歌》、《咱们工人有力量》一类雄赳赳的革命歌曲,再往后就全是《夜来香》、《何日君再来》之类“靡靡之音”了……
罗浩见我们二号船上的人穿得花里胡哨,有头扎大花穆斯林头巾,身穿白毛衣大外套像个阿拉伯人的我,有帽子下一条大毛巾连耳朵带脖子全被遮得严严实实像俩鬼子兵的二哥和张涛,便戏称称我们二号船是“中日阿联合漂流艇”。
不断有飞鸟被阵阵惊起,在我们头顶相送很远才离去,开心极了,也不觉得有多累了。
晚上7点多,对讲机传来前面两船的呼叫:“用5匹马力向右靠岸……”。
晚上宿营在一个河弯上。刚扎下营,就有两个藏民骑马涉水而来,我和其中一个聊了一阵,这人很是淳朴憨厚,听说我们做饭很麻烦,就骑着马跑老远回到他们的帐篷里,给我们背了两个牛粪炉过来。不一会儿我们帐篷里就炉火熊熊,饭菜飘香,这可是我们几天来饭做得最快的一天。
有人问那叫噶尔玛的藏族同胞可不可以卖一个炉子给我们?他连说这俩炉子是他辛辛苦苦从尼泊尔用两头羊换来的,不好卖给我们。我们自然不好意思再买他的炉子,只好向他买羊,一只羊他只要了我们150元外加一双雨靴。
遗憾的是这天我们还是没有找到清水,杨勇念叨了一天的“找到清水就可以好好干羊子”的梦想落空。晚上的米饭吃起来仍是满口沙子嘎巴嘎巴地硌牙。
这天,真是很舒服的一天,竟然一整天都没有下雨。
9月11日,噶尔玛一大早就很守信用地给我们背来了一只羊。吸引我目光的是他那小儿子丹增一双又明又亮的眼睛,纯得像水晶,这种眼神在城市里根本不可想象。
钻出帐篷,只见喜马拉雅方向又是大片大片的乌云,预示着今天等待我们的不会是什么好天气。
没想到的,刚一上船,大雨就倾盆而下。奶奶的,这么快就来了。大雨中,我们用防雨布盖好装备,穿着雨衣开漂。放眼望去,只见前面船上的众兄弟纷纷穿上绿雨衣,雨雾朦胧中,怪模怪样,显得有些神神秘秘,有点像偷越国境的。大风疾雨直到中午都未停,视线所及全是望不穿的灰色雨幕,又冷又累,把大家的心情也弄得跟天空一样灰暗。几个小时里,我们船上的五个人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机械地反复划桨。终于还是我先忍不住了,冲着天空破口大骂,装神弄鬼命令老天停止下雨,大家在一阵哄笑声中心情才有所放松。
大雨在中午1点多终于停了,仿佛在一瞬间,艳阳高照,普洒大地,一片暖洋洋。但是没过多久,又是大雨。很快,竟然又还来了冰雹,砸得人脑袋生疼。
凄风苦雨中,河道逐渐分散,岔路众多。朦朦胧胧里,只见水网密布,我们又进入了灰色的“白洋淀”水域。眼看着,前面的1号船和3号船走散了。很快,这两条船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对讲机喊了许久,没有回应。
就这样,我们2、4号船就和1、3号船失掉了联系。我们在几座金色沙丘之间捉迷藏似的转来转去,也不知道究竟哪条才是正确的水道,正在寻找间,一阵更猛烈的狂风和冰雹又把我们给打到岸边躲了起来。这是我们在下午遇上的第四阵冰雹了。
下午3点多的时候,我们与1、3号船失散以前,看见右边的水流似乎更急一些,就走了这条。没想到这一念之差,就真的走散了。我们走的这条水道其实一直在绕着几个沙丘转圈。不过,这也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这些水流最后总是会汇在一起,只是不知道这几股水流什么时候才能汇到一起,我们这几条船什么时候才又能会合?
这一天,太阳出来的时候,我赶快脱下羽绒裤来晒,倒是很快就能晒干,却总是刚刚穿上干衣服没多久就又有冰雹和大雨,浑身又是精湿。不过,暴雨、冰雹过后,总能看到一道彩虹横卧于江面之上。这种时候,天空仍是一片灰暗,衬得那一道道的彩虹无比绚丽。刚才还充溢耳中的呼呼风声和冰雹的噼啪声已然消逝,荒野一片空寂。我们停止了划桨,静静地望着这人间奇景。橡皮船也随着江水静静地漂向那彩虹之桥,犹如漂向了一道梦幻之门。有一次,头顶还在下着雨,眼前却是三道彩虹,美极了,然而大相机不敢拿出来,只好用小傻瓜胡乱按了几张。
风一直刮得耳朵生疼。羽绒裤里全是水,穿在身上沉甸甸的,屁股后面那一块最能装水,给人感觉仿佛一直吊着个东西。湿裤子紧贴皮肤,不断运动的身体热量又使皮肤产生一种很奇怪的痒。膝盖也疼了起来,我一直很担心,生怕诱发出我那陈年关节炎。一个下午,就是在冰雹、暴雨、狂风和烈日的轮番折腾中度过。就这样在迷宫似的水网里来回折腾,4号船一直忽远忽近地跟着我们。
我觉得体力已经到了极限。晚上8点多,杨勇把相对来说舒服一些的舵手位置让给了我,他当桨手。于是,从这天开始,除了冲击险滩,我就一直当舵手,一直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口的派乡。
这时已是黄昏,从地图和GPS看,我们应该是快接近马泉湖湖口了,但这该死的湖却总是不出现。后来,4号船不停地喊“我们今天肯定是到不了湖口了!”,要求停船。
快9点的时候,水道左边的荒野上出现一座巨大的沙山,沙山上依稀可见有人用桨或者脚印在沙地上写的几个大字——“’98中国雅漂”。看到这几个字,我们知道和那两条失散的船又走在同一条水道中了,放下心来。9点半,天色已很暗了,又下起了小雨,网状交叉的河道也无法辨认出主水道来,我们只好靠岸就地宿营。
这一整天,在雨中机械地划桨的时候,不断运动,人渐渐麻木,饿、冷、累的感觉还不是很明显。一上岸,湿漉漉的衣服裤子紧贴在身上,被夹着雨丝的寒风一吹,冷彻入骨,脚有些发软,下船时几乎一头栽倒在岸上。拼尽全力把船抬上岸卸下物资,搭好帐篷,挣扎着脱掉湿漉漉的外套。反正今晚也吃不上东西(炊具和食物全在走散的那两条船上,我们2、4号船上只有每人随身的一点压缩饼干,早就吃光了),只好穿着同样湿的内衣钻进了冰冷潮湿的睡袋里。
帐篷外风雨交加,帐篷内冷如冰窖,感觉全身没有一丝热气。幸亏还有李二哥半瓶自酿的药酒,号称“午夜狂奔”。每人分几口下肚,有了一点暖意,却更觉饥饿。真是饥寒交迫,管他能不能活过今夜,睡觉罢。临睡前,我测量了一下位置,东经83度37分48秒,北纬29度52分79秒。这天,一整天也只漂了14.6公里(直线距离)。
很奇怪的是,那样的环境,竟然都很快睡着了。晚上许多人做梦。大概是那“午夜狂奔”太厉害,我竟然在春梦中跑马。张涛梦见自己是一个赴汤蹈火的消防兵,时而烈焰烤身,时而又泡在冰水里,忽冷忽热。深夜,这厮因缺氧醒了过来,才发现原来是睡垫已经被灌进来的雨水打湿了大半。
摄像师林波梦见自己与身边一左一右俩女兵相拥,其景美不胜收。起来才发现睡在身边一左一右的是光头的我和满脸络腮胡的李二哥。
9月12日,开漂的第五天,原本以为可以到达接应点的日子,可是我们不仅走散了,而且连马泉湖的影子都还没有看见。早上起来,衣服仍然是湿淋淋的,我和林波就光着两条腿大叫着和杨勇开玩笑,“队长,没裤子穿可不可以裸漂?”“张天师”大概是闹肚子,大清早就提着裤子从帐篷里飞奔出来,跑了不到两米远就蹲下了,气得杨勇一阵大骂。
早上拆帐篷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在打晃,但一上船也都没事,想想人体真是个不可思议的东西。划不到两公里,转个几个大弯就看见了1、3号船。原来他们昨晚离我们宿营的地方并不远。可是昨天晚上都用对讲机互相呼叫了,竟然都没有反应。早知道我们怎么也要加把劲。“幺哥”在岸上老远就很得意地告诉我们,他们昨晚和今早都吃的是“油炒饭”,我一听到这三个字立即就开始吞口水。找他们匀了一壶开水,狂灌几大口,然后几条船继续赶路。
四条船又走在了一起,大家都很高兴。水仍然很平,但还勉强划得动。划到一个巨大的沙丘边,大家全停船爬上高高的沙山上去拍远处的马泉湖的全景,我虽然早已被饿得浑身发软直冒虚汗,仍然挣扎着爬了上去。下沙丘的时候,脚下无力,踉踉跄跄地几乎从沙山上滚下来。
下午开始刮起了大风,就划得十分艰难。有一段,我们以4号船作参照,发现半小时划了不到20米。有时水实在太浅,大家就躺在船里用桨撑,反而快一些。
7点多的时候,走在前面的1号船和3号船先靠了岸。“幺哥”急急忙忙拉住我们的大肚子船靠岸拴好,就大喊,“快扎帐篷!”
乌云眼看着就笼罩天空和大地。正在扎着帐篷,就大雨滂沱了,雨点打得帐篷噼里啪啦直响。帐篷顶我们留着天窗放烟,水一股股从那个缝隙直往下灌。帐篷里的牛粪火又湿又闷,浓烟滚滚一点都散不出去。帐篷很快成了毒气室,呛得人站都站不住。我找了个帐篷窗,把脑袋伸到外面透气,无奈大雨又冷又猛,也坚持不了一分钟。帐篷里的高压锅旁我们堆满了牛粪,只有把牛粪先烤干,然后才能继续烧,否则,湿牛粪加到火里,不但燃烧不了,反而会制造更多的浓烟。
为了省时间,大家决定晚饭吃烩面片。算起来,在这顿晚饭之前,这一整天我实际上只吃了一个苹果。如果再往前算,我们2号船和4号船的所有人从昨天早上吃过一顿饭后到今天晚上,划了两天船,已经整整36个小时没有正经吃过东西了。
还算快,夜里10点多,面片就做好了。虽然又是几乎十分之一的牛粪,但有萝卜还有羊肉,感觉已经香得不知滋味了。我狂吃两大碗,吃得脑袋都有点晕了。吃完以后又觉得渴得难受,不知过了多久,那锅水终于烧开了,虽然水里沙子多得喝起来磨牙,不过也是爽呆了。出发这些天来,几乎天天喝的都是这种沙子水。夜里一直在下雨,几次被惊醒,总担心大雨打垮帐篷,弄湿我的宝贝相机和胶卷。
这天10点钟,我们就出发了。上午,河网众 多,河道纵横交错,像迷宫一样。两岸还长满了一人多高的野草,船一进去就不辨东西,我们戏称进入了“白洋淀”。有的水道,看着前面的船过去了,我们二号船这条大肚子“旗舰”就是过不去,不是搁浅在一片鹅卵石滩上就是在河中的沙洲上,只得下到冰水里去又拖又拽一番,冻得人直哆嗦。最惨的一次,一不小心就把李宏李二哥拖到了水中。
下午1点,我们进入了一个沙丘里的网状河套。多亏前面的船已经吃过亏,有了前车之鉴,不断用对讲机指挥,我们这条大肚子船才没有误入歧途。
过了这段网状水系以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河道主流明显,水面开阔,视野极好。但水的流速却缓慢了,大家不得不长时间不停地划桨。
这一带的海拔仍在5000米左右,不一会儿,就累得不行,脑子发晕。倒是寂静空旷的水面上不时“哗啦”一下跳出一条鱼,能把已经被单调的划桨给弄得昏头昏脑的我们惊醒一下。
为振作精神,前面的1号船和3号船并了起来。闹了一会,闲极无聊,还举行了升国旗仪式,大唱《国际歌》,老包站在两船合并处作指挥状。后来,我们干脆用对讲机赛起歌来。开始唱的是《国际歌》、《咱们工人有力量》一类雄赳赳的革命歌曲,再往后就全是《夜来香》、《何日君再来》之类“靡靡之音”了……
罗浩见我们二号船上的人穿得花里胡哨,有头扎大花穆斯林头巾,身穿白毛衣大外套像个阿拉伯人的我,有帽子下一条大毛巾连耳朵带脖子全被遮得严严实实像俩鬼子兵的二哥和张涛,便戏称称我们二号船是“中日阿联合漂流艇”。
不断有飞鸟被阵阵惊起,在我们头顶相送很远才离去,开心极了,也不觉得有多累了。
晚上7点多,对讲机传来前面两船的呼叫:“用5匹马力向右靠岸……”。
晚上宿营在一个河弯上。刚扎下营,就有两个藏民骑马涉水而来,我和其中一个聊了一阵,这人很是淳朴憨厚,听说我们做饭很麻烦,就骑着马跑老远回到他们的帐篷里,给我们背了两个牛粪炉过来。不一会儿我们帐篷里就炉火熊熊,饭菜飘香,这可是我们几天来饭做得最快的一天。
有人问那叫噶尔玛的藏族同胞可不可以卖一个炉子给我们?他连说这俩炉子是他辛辛苦苦从尼泊尔用两头羊换来的,不好卖给我们。我们自然不好意思再买他的炉子,只好向他买羊,一只羊他只要了我们150元外加一双雨靴。
遗憾的是这天我们还是没有找到清水,杨勇念叨了一天的“找到清水就可以好好干羊子”的梦想落空。晚上的米饭吃起来仍是满口沙子嘎巴嘎巴地硌牙。
这天,真是很舒服的一天,竟然一整天都没有下雨。
9月11日,噶尔玛一大早就很守信用地给我们背来了一只羊。吸引我目光的是他那小儿子丹增一双又明又亮的眼睛,纯得像水晶,这种眼神在城市里根本不可想象。
钻出帐篷,只见喜马拉雅方向又是大片大片的乌云,预示着今天等待我们的不会是什么好天气。
没想到的,刚一上船,大雨就倾盆而下。奶奶的,这么快就来了。大雨中,我们用防雨布盖好装备,穿着雨衣开漂。放眼望去,只见前面船上的众兄弟纷纷穿上绿雨衣,雨雾朦胧中,怪模怪样,显得有些神神秘秘,有点像偷越国境的。大风疾雨直到中午都未停,视线所及全是望不穿的灰色雨幕,又冷又累,把大家的心情也弄得跟天空一样灰暗。几个小时里,我们船上的五个人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机械地反复划桨。终于还是我先忍不住了,冲着天空破口大骂,装神弄鬼命令老天停止下雨,大家在一阵哄笑声中心情才有所放松。
大雨在中午1点多终于停了,仿佛在一瞬间,艳阳高照,普洒大地,一片暖洋洋。但是没过多久,又是大雨。很快,竟然又还来了冰雹,砸得人脑袋生疼。
凄风苦雨中,河道逐渐分散,岔路众多。朦朦胧胧里,只见水网密布,我们又进入了灰色的“白洋淀”水域。眼看着,前面的1号船和3号船走散了。很快,这两条船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对讲机喊了许久,没有回应。
就这样,我们2、4号船就和1、3号船失掉了联系。我们在几座金色沙丘之间捉迷藏似的转来转去,也不知道究竟哪条才是正确的水道,正在寻找间,一阵更猛烈的狂风和冰雹又把我们给打到岸边躲了起来。这是我们在下午遇上的第四阵冰雹了。
下午3点多的时候,我们与1、3号船失散以前,看见右边的水流似乎更急一些,就走了这条。没想到这一念之差,就真的走散了。我们走的这条水道其实一直在绕着几个沙丘转圈。不过,这也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这些水流最后总是会汇在一起,只是不知道这几股水流什么时候才能汇到一起,我们这几条船什么时候才又能会合?
这一天,太阳出来的时候,我赶快脱下羽绒裤来晒,倒是很快就能晒干,却总是刚刚穿上干衣服没多久就又有冰雹和大雨,浑身又是精湿。不过,暴雨、冰雹过后,总能看到一道彩虹横卧于江面之上。这种时候,天空仍是一片灰暗,衬得那一道道的彩虹无比绚丽。刚才还充溢耳中的呼呼风声和冰雹的噼啪声已然消逝,荒野一片空寂。我们停止了划桨,静静地望着这人间奇景。橡皮船也随着江水静静地漂向那彩虹之桥,犹如漂向了一道梦幻之门。有一次,头顶还在下着雨,眼前却是三道彩虹,美极了,然而大相机不敢拿出来,只好用小傻瓜胡乱按了几张。
风一直刮得耳朵生疼。羽绒裤里全是水,穿在身上沉甸甸的,屁股后面那一块最能装水,给人感觉仿佛一直吊着个东西。湿裤子紧贴皮肤,不断运动的身体热量又使皮肤产生一种很奇怪的痒。膝盖也疼了起来,我一直很担心,生怕诱发出我那陈年关节炎。一个下午,就是在冰雹、暴雨、狂风和烈日的轮番折腾中度过。就这样在迷宫似的水网里来回折腾,4号船一直忽远忽近地跟着我们。
我觉得体力已经到了极限。晚上8点多,杨勇把相对来说舒服一些的舵手位置让给了我,他当桨手。于是,从这天开始,除了冲击险滩,我就一直当舵手,一直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口的派乡。
这时已是黄昏,从地图和GPS看,我们应该是快接近马泉湖湖口了,但这该死的湖却总是不出现。后来,4号船不停地喊“我们今天肯定是到不了湖口了!”,要求停船。
快9点的时候,水道左边的荒野上出现一座巨大的沙山,沙山上依稀可见有人用桨或者脚印在沙地上写的几个大字——“’98中国雅漂”。看到这几个字,我们知道和那两条失散的船又走在同一条水道中了,放下心来。9点半,天色已很暗了,又下起了小雨,网状交叉的河道也无法辨认出主水道来,我们只好靠岸就地宿营。
这一整天,在雨中机械地划桨的时候,不断运动,人渐渐麻木,饿、冷、累的感觉还不是很明显。一上岸,湿漉漉的衣服裤子紧贴在身上,被夹着雨丝的寒风一吹,冷彻入骨,脚有些发软,下船时几乎一头栽倒在岸上。拼尽全力把船抬上岸卸下物资,搭好帐篷,挣扎着脱掉湿漉漉的外套。反正今晚也吃不上东西(炊具和食物全在走散的那两条船上,我们2、4号船上只有每人随身的一点压缩饼干,早就吃光了),只好穿着同样湿的内衣钻进了冰冷潮湿的睡袋里。
帐篷外风雨交加,帐篷内冷如冰窖,感觉全身没有一丝热气。幸亏还有李二哥半瓶自酿的药酒,号称“午夜狂奔”。每人分几口下肚,有了一点暖意,却更觉饥饿。真是饥寒交迫,管他能不能活过今夜,睡觉罢。临睡前,我测量了一下位置,东经83度37分48秒,北纬29度52分79秒。这天,一整天也只漂了14.6公里(直线距离)。
很奇怪的是,那样的环境,竟然都很快睡着了。晚上许多人做梦。大概是那“午夜狂奔”太厉害,我竟然在春梦中跑马。张涛梦见自己是一个赴汤蹈火的消防兵,时而烈焰烤身,时而又泡在冰水里,忽冷忽热。深夜,这厮因缺氧醒了过来,才发现原来是睡垫已经被灌进来的雨水打湿了大半。
摄像师林波梦见自己与身边一左一右俩女兵相拥,其景美不胜收。起来才发现睡在身边一左一右的是光头的我和满脸络腮胡的李二哥。
9月12日,开漂的第五天,原本以为可以到达接应点的日子,可是我们不仅走散了,而且连马泉湖的影子都还没有看见。早上起来,衣服仍然是湿淋淋的,我和林波就光着两条腿大叫着和杨勇开玩笑,“队长,没裤子穿可不可以裸漂?”“张天师”大概是闹肚子,大清早就提着裤子从帐篷里飞奔出来,跑了不到两米远就蹲下了,气得杨勇一阵大骂。
早上拆帐篷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在打晃,但一上船也都没事,想想人体真是个不可思议的东西。划不到两公里,转个几个大弯就看见了1、3号船。原来他们昨晚离我们宿营的地方并不远。可是昨天晚上都用对讲机互相呼叫了,竟然都没有反应。早知道我们怎么也要加把劲。“幺哥”在岸上老远就很得意地告诉我们,他们昨晚和今早都吃的是“油炒饭”,我一听到这三个字立即就开始吞口水。找他们匀了一壶开水,狂灌几大口,然后几条船继续赶路。
四条船又走在了一起,大家都很高兴。水仍然很平,但还勉强划得动。划到一个巨大的沙丘边,大家全停船爬上高高的沙山上去拍远处的马泉湖的全景,我虽然早已被饿得浑身发软直冒虚汗,仍然挣扎着爬了上去。下沙丘的时候,脚下无力,踉踉跄跄地几乎从沙山上滚下来。
下午开始刮起了大风,就划得十分艰难。有一段,我们以4号船作参照,发现半小时划了不到20米。有时水实在太浅,大家就躺在船里用桨撑,反而快一些。
7点多的时候,走在前面的1号船和3号船先靠了岸。“幺哥”急急忙忙拉住我们的大肚子船靠岸拴好,就大喊,“快扎帐篷!”
乌云眼看着就笼罩天空和大地。正在扎着帐篷,就大雨滂沱了,雨点打得帐篷噼里啪啦直响。帐篷顶我们留着天窗放烟,水一股股从那个缝隙直往下灌。帐篷里的牛粪火又湿又闷,浓烟滚滚一点都散不出去。帐篷很快成了毒气室,呛得人站都站不住。我找了个帐篷窗,把脑袋伸到外面透气,无奈大雨又冷又猛,也坚持不了一分钟。帐篷里的高压锅旁我们堆满了牛粪,只有把牛粪先烤干,然后才能继续烧,否则,湿牛粪加到火里,不但燃烧不了,反而会制造更多的浓烟。
为了省时间,大家决定晚饭吃烩面片。算起来,在这顿晚饭之前,这一整天我实际上只吃了一个苹果。如果再往前算,我们2号船和4号船的所有人从昨天早上吃过一顿饭后到今天晚上,划了两天船,已经整整36个小时没有正经吃过东西了。
还算快,夜里10点多,面片就做好了。虽然又是几乎十分之一的牛粪,但有萝卜还有羊肉,感觉已经香得不知滋味了。我狂吃两大碗,吃得脑袋都有点晕了。吃完以后又觉得渴得难受,不知过了多久,那锅水终于烧开了,虽然水里沙子多得喝起来磨牙,不过也是爽呆了。出发这些天来,几乎天天喝的都是这种沙子水。夜里一直在下雨,几次被惊醒,总担心大雨打垮帐篷,弄湿我的宝贝相机和胶卷。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