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个半饱,睡了一觉,恢复了体力,早上众人一睁眼,发现脸上居然往下掉沙土,再看睡袋上、气垫,脱下的衣服上,全是白茫茫一层沙。有张口睡觉恶习的哥们,更是满嘴都是沙。
万幸的是,晚上睡觉以前将那点羊肉收进了大帐篷。不然,半夜那一直尾随的四只狼又会把仅剩的这点口粮给干掉了。那四只狼,大概就是前天晚上干掉大半匹羊肉的那帮家伙,这天又顺着羊肉味追了过来。“老英雄” 半夜听见外面有动静,扒开帐篷缝一瞅,四只狼一大三小正围着帐篷四处乱嗅。这几个家伙把睡在外面小帐篷里的杨涛给吓坏了,在小帐篷里缩手缩脚蜷缩了一夜。
一直等到太阳将衣物都晒干了才出发。但不久太阳又消失在厚厚的云层里。天色只要阴暗下来,再刮起大风,前方必有险滩——这被大家总结出来的“看天识水情”经验,似乎已屡试不爽。老天仿佛在故意考验这帮人。
大风夹着雨丝很快又把大家弄得精湿,雨丝打在脸上,刀割一般的痛。
旁边围观的一群藏族同胞全穿着一身厚厚的衣服,看着在风雨中瑟瑟发抖的这些队员,嘴里发出一声声“啧啧啧”的感叹。大家只是在“曹公公”杀羊时,在抗耐村村民嘴里听到过这种“啧啧”声。
很快就漂到了昂仁县日吾其乡驻地。——这是自萨嘎下水以来有商店的唯一个乡镇。说是乡镇,也就是一座白塔和几排土房。——地方虽小,却美得令人心醉。一条小河在村里蜿蜒流过,房屋都依溪而建,很有些四川山区农家的感觉。村里随处可见一些盘根错节的巨大老柏树和老杨树。村后的小山上,有一些古堡和一段长长的残垣,要是夕阳西下时,一定更美。
无暇赏景,赶紧作食物补充,买到了一些面粉和其他杂物,继续前进。
下面将要面对的是140多公里的仁庆顶峡谷。资料上描述这个峡谷的比降只是0.2%,但回想抗耐峡谷的遭遇,大家都心有余悸。
10月1日,国庆节到了,加餐。早上每人两个鸡蛋、一碗奶粉冲的奶水。下水之前,还在国旗下列队高唱了国歌,以供林波摄像,算是隆重庆祝祖国生日。
一进峡谷,大家分外小心,如临大敌。天气又和前几天一样,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切都是冲大滩的征兆。
每逢峡谷中江流转弯,坐前舱的人就两耳竖立,双眼大睁。
一路漂到下午,却没什么大事,大家有些放松。
前方江两岸山腰上出现两座村落,联结两村的是一座索桥,这是“雅漂队”在雅鲁藏布江上经过的第六座吊桥了。
桥下是一个滩,但看起来并不大,大家划得有些悠闲。快进滩时,在船头 望的张涛猛然发现在前方五六米的地方,几片鲨鱼背鳍似的片石在波浪起伏中闪着阴险的寒光,急忙大喊:“水下有礁石,快向右!”
但已经来不及了,眼睁睁看着船在急流裹挟下向刀刃似的礁石上冲去。“扑哧”一声,右船被片石从首舱到中舱划开了一个两米多长的口子,舱里装着萝卜、土豆还有碗筷刀铲的大塑料筐一下就从那个大口子漏到江里去了,李二哥的F5,要不是他眼疾手快也就跟着漏跑了。
片石穿透船体,将船牢牢地挂在激流中。绑在一起的双船迅即打横定在江中。奔涌的江水急速地从右船的破口里和左船的船首处涌入。只一瞬间,两条船就被灌满了冰冷的江水。大家拼命地用桨去撑礁石,想让船脱离出去,但无济于事。江水不停地大量涌入,船头很快被埋进了水里。
情势危急,岸边的一些藏族同胞看着被挂在急流中快要被激流吞没的漂流艇,也急得大喊大叫。“小幺”冒险跳到了急流中的礁石上以减轻船身的重量。几经努力下,船身终于从片石上脱离出来,被急流迅速冲了下去。
松了口气,才见江面上漂浮着一些土豆、筷子,还有几个碗时浮时沉。
再看右船,只剩个船框架浮在水面上。船里是一片“汪洋”。
一帮人小心翼翼地坐在船帮上划船,生怕一不留神人就从船底的大洞里给漏了出去,但大家情绪却还不错。罗浩说他当时还不知道船体已被划破了,以为只是搁浅,正在拼力想将船划动,突然看见旁边的水里冒出的一个大塑料框,还想,这玩意儿怎么那么眼熟?好像是我们船上的东西?
这一场有惊有险的劫难,损失了大部分食品和全部炊具。这等于又断粮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事故原因,有人认为,要是当时右船的人也能使出全力来划的话,绝对能在撞上礁石以前避开。还有人开玩笑胡乱编理由,萨嘎到拉孜这一段是漂流以来最为凶险的一段,但杨勇偏偏就在这一段忘了带望远镜上船来,就像“泰坦尼克”忘备望远镜而撞了冰山一样,我们也是命里有此一劫……
饭后大家围着帐篷外的熊熊火堆,一边烤火一边唱歌,有人还扔了几个废电池到火里,“噼啪”炸响,权当作用鞭炮庆祝这个湿淋淋的国庆之夜。
夜深了,大家躺在睡袋里,小收音机里传出一首首全国各地的人们为自己的亲友点播的节日歌曲,很是热闹。帐篷里却渐渐安静下来,没有了往日睡前的喧闹,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很久,在帐篷角落里,传出“幺哥”的叹息:“咋就没人给远在天涯的我们点一首歌呢?”
没有人回答,仍是一片安静。
离家已有两个多月,“家”这个概念,早已因无暇多顾而在脑海中变得虚无缥缈,似乎已如同在另一个世界般遥远。这一刻,却一下子从记忆深处冒了出来,越来越强烈地刺激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一片沉寂。谁也不说话。
天在不知不觉中又亮了,是离开萨嘎的第12天了。早早钻出睡袋,“幺哥”、曹德和张涛去补那条破船。翻过船底,那条两米多长的大口子看得大家都觉着后怕。
这一路,整天因为“没手术可做”而技痒难忍,以至于凡有人生病就嚷着要给人家“开膛破肚”一番的“曹公公”,这下可以大过手瘾了。可这一干,就干到10点半方才搞定,累得他龇牙咧嘴地直呻吟,手都磨起了泡。
缝好的船底那一条密密麻麻的手术线,看起来真是触目惊心。
缝好船即刻出发。出了仁庆顶村,水情开始大变,坡降加大,激流险滩一个接一个。不变的仍是一冲滩天空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阴雨绵绵。
这一天,在淫雨霏霏中,冲过一个又一个的险滩。大家全身都湿透了。再被江风一吹,冷彻入骨,一个个脸色铁青,浑身抽搐不已。
最要命的是冲一个大滩时,天空雷声大作,每一个闷雷都在峡谷里回荡很久,气势夺人魂魄。大家正惊奇以前乌云密布时从未打过雷,今天这是怎么了,忽然就狂风大作,花生米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砸了下来,打得已快被冻僵了的这帮哥们儿“哎哟、哎哟”惨叫不断。
冰雹越来越大,砸得人不敢抬头,只见眼前江面上白光一片。大家拼命往前划,想找个平水处靠岸躲一躲。好不容易靠了岸,纷纷逃命似地飞奔到岸边一块唯一能挡住冰雹的石头下躲起来。这块岩石下的面积也就一两平方米,12个大老爷们儿全挤在一起,像罐头里的沙丁鱼般紧紧贴在一起,格外“亲密无间”。
冰雹下了只有五分钟左右,但就这么一下子,雅鲁藏布江两旁的山岭、河岸、山径小路、灌木丛已全被冰雹覆盖,极目四野,白茫茫一片。
一双光脚走在满是冰雹的地上,被冻得没了知觉。坐到船上也好不了多少,满舱都是冰水和冰雹。但脚还得放到水里去,以便划船,很快,就感觉不到两只脚的存在了,只剩两条腿还有些知觉。几天来,大家几乎一直泡在积满水的船舱中,穿着从不见干的湿衣漂流。
风总不见停,全船的人都在抽搐发抖,脸色铁青。一个个紧咬腮帮,只有机械地划着船。杨勇想活跃一下气氛,让“老英雄”领头唱首歌。“老英雄”哆哆嗦嗦起了个头,见没人吱声,他也闭了嘴,大家仍旧默默地划着船。
“怎么还看不见接应点啊,队长,我不行了,再这样下去,全队都会垮的……”一天都不言语的压浪手、队医曹德突然说道。日暮时分,又冷又饿,体力已经到了极限的这12个兄弟,终于在地平线上看见拉孜大桥我们接应点飘扬的红旗时,都几乎已接近崩溃的边缘。
晚上8点多,这“雅漂十二人敢死队”终于划到了大桥靠岸。
万幸的是,晚上睡觉以前将那点羊肉收进了大帐篷。不然,半夜那一直尾随的四只狼又会把仅剩的这点口粮给干掉了。那四只狼,大概就是前天晚上干掉大半匹羊肉的那帮家伙,这天又顺着羊肉味追了过来。“老英雄” 半夜听见外面有动静,扒开帐篷缝一瞅,四只狼一大三小正围着帐篷四处乱嗅。这几个家伙把睡在外面小帐篷里的杨涛给吓坏了,在小帐篷里缩手缩脚蜷缩了一夜。
一直等到太阳将衣物都晒干了才出发。但不久太阳又消失在厚厚的云层里。天色只要阴暗下来,再刮起大风,前方必有险滩——这被大家总结出来的“看天识水情”经验,似乎已屡试不爽。老天仿佛在故意考验这帮人。
大风夹着雨丝很快又把大家弄得精湿,雨丝打在脸上,刀割一般的痛。
旁边围观的一群藏族同胞全穿着一身厚厚的衣服,看着在风雨中瑟瑟发抖的这些队员,嘴里发出一声声“啧啧啧”的感叹。大家只是在“曹公公”杀羊时,在抗耐村村民嘴里听到过这种“啧啧”声。
很快就漂到了昂仁县日吾其乡驻地。——这是自萨嘎下水以来有商店的唯一个乡镇。说是乡镇,也就是一座白塔和几排土房。——地方虽小,却美得令人心醉。一条小河在村里蜿蜒流过,房屋都依溪而建,很有些四川山区农家的感觉。村里随处可见一些盘根错节的巨大老柏树和老杨树。村后的小山上,有一些古堡和一段长长的残垣,要是夕阳西下时,一定更美。
无暇赏景,赶紧作食物补充,买到了一些面粉和其他杂物,继续前进。
下面将要面对的是140多公里的仁庆顶峡谷。资料上描述这个峡谷的比降只是0.2%,但回想抗耐峡谷的遭遇,大家都心有余悸。
10月1日,国庆节到了,加餐。早上每人两个鸡蛋、一碗奶粉冲的奶水。下水之前,还在国旗下列队高唱了国歌,以供林波摄像,算是隆重庆祝祖国生日。
一进峡谷,大家分外小心,如临大敌。天气又和前几天一样,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切都是冲大滩的征兆。
每逢峡谷中江流转弯,坐前舱的人就两耳竖立,双眼大睁。
一路漂到下午,却没什么大事,大家有些放松。
前方江两岸山腰上出现两座村落,联结两村的是一座索桥,这是“雅漂队”在雅鲁藏布江上经过的第六座吊桥了。
桥下是一个滩,但看起来并不大,大家划得有些悠闲。快进滩时,在船头 望的张涛猛然发现在前方五六米的地方,几片鲨鱼背鳍似的片石在波浪起伏中闪着阴险的寒光,急忙大喊:“水下有礁石,快向右!”
但已经来不及了,眼睁睁看着船在急流裹挟下向刀刃似的礁石上冲去。“扑哧”一声,右船被片石从首舱到中舱划开了一个两米多长的口子,舱里装着萝卜、土豆还有碗筷刀铲的大塑料筐一下就从那个大口子漏到江里去了,李二哥的F5,要不是他眼疾手快也就跟着漏跑了。
片石穿透船体,将船牢牢地挂在激流中。绑在一起的双船迅即打横定在江中。奔涌的江水急速地从右船的破口里和左船的船首处涌入。只一瞬间,两条船就被灌满了冰冷的江水。大家拼命地用桨去撑礁石,想让船脱离出去,但无济于事。江水不停地大量涌入,船头很快被埋进了水里。
情势危急,岸边的一些藏族同胞看着被挂在急流中快要被激流吞没的漂流艇,也急得大喊大叫。“小幺”冒险跳到了急流中的礁石上以减轻船身的重量。几经努力下,船身终于从片石上脱离出来,被急流迅速冲了下去。
松了口气,才见江面上漂浮着一些土豆、筷子,还有几个碗时浮时沉。
再看右船,只剩个船框架浮在水面上。船里是一片“汪洋”。
一帮人小心翼翼地坐在船帮上划船,生怕一不留神人就从船底的大洞里给漏了出去,但大家情绪却还不错。罗浩说他当时还不知道船体已被划破了,以为只是搁浅,正在拼力想将船划动,突然看见旁边的水里冒出的一个大塑料框,还想,这玩意儿怎么那么眼熟?好像是我们船上的东西?
这一场有惊有险的劫难,损失了大部分食品和全部炊具。这等于又断粮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事故原因,有人认为,要是当时右船的人也能使出全力来划的话,绝对能在撞上礁石以前避开。还有人开玩笑胡乱编理由,萨嘎到拉孜这一段是漂流以来最为凶险的一段,但杨勇偏偏就在这一段忘了带望远镜上船来,就像“泰坦尼克”忘备望远镜而撞了冰山一样,我们也是命里有此一劫……
饭后大家围着帐篷外的熊熊火堆,一边烤火一边唱歌,有人还扔了几个废电池到火里,“噼啪”炸响,权当作用鞭炮庆祝这个湿淋淋的国庆之夜。
夜深了,大家躺在睡袋里,小收音机里传出一首首全国各地的人们为自己的亲友点播的节日歌曲,很是热闹。帐篷里却渐渐安静下来,没有了往日睡前的喧闹,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很久,在帐篷角落里,传出“幺哥”的叹息:“咋就没人给远在天涯的我们点一首歌呢?”
没有人回答,仍是一片安静。
离家已有两个多月,“家”这个概念,早已因无暇多顾而在脑海中变得虚无缥缈,似乎已如同在另一个世界般遥远。这一刻,却一下子从记忆深处冒了出来,越来越强烈地刺激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一片沉寂。谁也不说话。
天在不知不觉中又亮了,是离开萨嘎的第12天了。早早钻出睡袋,“幺哥”、曹德和张涛去补那条破船。翻过船底,那条两米多长的大口子看得大家都觉着后怕。
这一路,整天因为“没手术可做”而技痒难忍,以至于凡有人生病就嚷着要给人家“开膛破肚”一番的“曹公公”,这下可以大过手瘾了。可这一干,就干到10点半方才搞定,累得他龇牙咧嘴地直呻吟,手都磨起了泡。
缝好的船底那一条密密麻麻的手术线,看起来真是触目惊心。
缝好船即刻出发。出了仁庆顶村,水情开始大变,坡降加大,激流险滩一个接一个。不变的仍是一冲滩天空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阴雨绵绵。
这一天,在淫雨霏霏中,冲过一个又一个的险滩。大家全身都湿透了。再被江风一吹,冷彻入骨,一个个脸色铁青,浑身抽搐不已。
最要命的是冲一个大滩时,天空雷声大作,每一个闷雷都在峡谷里回荡很久,气势夺人魂魄。大家正惊奇以前乌云密布时从未打过雷,今天这是怎么了,忽然就狂风大作,花生米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砸了下来,打得已快被冻僵了的这帮哥们儿“哎哟、哎哟”惨叫不断。
冰雹越来越大,砸得人不敢抬头,只见眼前江面上白光一片。大家拼命往前划,想找个平水处靠岸躲一躲。好不容易靠了岸,纷纷逃命似地飞奔到岸边一块唯一能挡住冰雹的石头下躲起来。这块岩石下的面积也就一两平方米,12个大老爷们儿全挤在一起,像罐头里的沙丁鱼般紧紧贴在一起,格外“亲密无间”。
冰雹下了只有五分钟左右,但就这么一下子,雅鲁藏布江两旁的山岭、河岸、山径小路、灌木丛已全被冰雹覆盖,极目四野,白茫茫一片。
一双光脚走在满是冰雹的地上,被冻得没了知觉。坐到船上也好不了多少,满舱都是冰水和冰雹。但脚还得放到水里去,以便划船,很快,就感觉不到两只脚的存在了,只剩两条腿还有些知觉。几天来,大家几乎一直泡在积满水的船舱中,穿着从不见干的湿衣漂流。
风总不见停,全船的人都在抽搐发抖,脸色铁青。一个个紧咬腮帮,只有机械地划着船。杨勇想活跃一下气氛,让“老英雄”领头唱首歌。“老英雄”哆哆嗦嗦起了个头,见没人吱声,他也闭了嘴,大家仍旧默默地划着船。
“怎么还看不见接应点啊,队长,我不行了,再这样下去,全队都会垮的……”一天都不言语的压浪手、队医曹德突然说道。日暮时分,又冷又饿,体力已经到了极限的这12个兄弟,终于在地平线上看见拉孜大桥我们接应点飘扬的红旗时,都几乎已接近崩溃的边缘。
晚上8点多,这“雅漂十二人敢死队”终于划到了大桥靠岸。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