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碛口村落群 黄土里的青葱皱褶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字体: ]
山坡上高高低低的几十户窑院都有黝黑而局部反着光的高缸做院墙,形成的景象颇为壮观。_碛口村落群 黄土里的青葱皱褶_乐途旅游网

山坡上高高低低的几十户窑院都有黝黑而局部反着光的高缸做院墙,形成的景象颇为壮观。

村子从高处沿着弯曲的土坡自然往下生长,黄土上有不起眼的星星点点的嫩绿。_碛口村落群 黄土里的青葱皱褶_乐途旅游网

村子从高处沿着弯曲的土坡自然往下生长,黄土上有不起眼的星星点点的嫩绿。

白家传下的这个院落,形成了窑洞的四合院,气魄了得。_碛口村落群 黄土里的青葱皱褶_乐途旅游网

白家传下的这个院落,形成了窑洞的四合院,气魄了得。

  淘色

  这里的生活比这里的建筑,具有更加持久的震撼力

  坐标

  在山西碛口古镇的周围,散落着西湾、李家山、白家山、小塔则等多处精致古村落。一个中心据点的繁盛辐射到周围,碛口的历史价值只有与这些村落形成系统时,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明清时期,晋商有“出门经商不得带家眷”的规矩,所以商人们发达后,就在碛口周边选风水宝地,大兴土木建设豪宅,供家眷居住生活。由此而形 成了以碛口古镇为中心的大型经济生活文化圈。

  经过时间侵蚀,当碛口几百年的兴衰史退场,当镜头对着这些遗留的历史现场,那些“肉身”再次获得了生生不息的力量———皇天后土、沟壑纵横里的皱褶,这里的生活比这里的建筑具有更加持久的震撼力。

   “凤凰”的姿态

  隔着浅浅的湫水河,李家山就在碛口镇对面,旁边就是黄河,触手可及的距离。可是路并不近,经过麒麟桥绕着山后面盘旋上去,是土路,一侧是山体,不时有已经荒废的原始窑洞裸露出来,只有一个成形的大洞,里面什么都没有,张着口对着土路。另一侧就是悬崖,能看到远处的山被层次分明地截断,一圈一圈地荡漾开,说它是梯田并不恰当,在黄土高原上除了生命力极强的枣树,这里几乎不能存活什么植被,当地人李世喜为记者描述的,以前这里除了水稻什么作物都种植的画面听起来很遥远,那个时候,应该是雨水丰沛,黄河温顺。我们的目光所及,除了黄土还是黄土。

  在风水先生的口中,李家山被描述为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于是它也被称为“凤凰村”。李家山的山顶也是村子的入口,站在高处,无法看清“凤凰”展翅的姿态,但是你会发现,黄土上不起眼的星星点点的嫩绿,其实是一种很强悍的生命力。村子从高处沿着弯曲的土坡自然往下生长,一路小跑着下来,第一户人家的主人是李荣厚,上午10点,他和老伴吃第一顿饭,老人家将一个大盆子放在箱子上,搬个小板凳,用勺子沿着盆沿挖着米饭认真地吃,不时抬起头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冬天,都是在屋里生火做饭,灶火的温度传递到大炕上,整个屋子也都特别暖和,这也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场所。不用担心会有烟,灶台的巧妙设计已经将烟从灶里面沿着墙角的烟囱排了出去。天气变热之后,灶台就挪到了院子一侧的厨房里。屋子里的灶火起得慢,还有人家是在院子里挖上一个明洞,当地人称为明灶,中午干完活回家,为了节省时间,明灶里生堆火,放上大锅,煮点面吃就又出去干活。大户人家也会在院子里正经垒个灶台,遇上家里有个喜事操办,非常方便。

  从上向下生长的村庄

  天气好的时候,李荣厚老人喜欢蹲在大门口,那里是李家山的制高点。偶尔会有游客到他那里,老人家拿出自制的胡琴拉起来,偶尔会被当地导游在头上扎上发黄的毛巾,胡琴吱吱咯咯地响,音色苍茫,老人家也知道哪个是相机喜欢的角度。和我们同行的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亚希子,看起来对屋子里的摆设和院子里青石屏风下端的花纹图案更感兴趣。转回屋去,老人家拿出一个写字本,上面有26个英文字母的中文译音,老人不识字,所有的都是自学。他特别热爱学习,一本《大众英语》不知道是谁给他的,遇到游客他就拿出来,让人给他讲讲,老人家很奇怪的是,i的大写I为什么和l看起来一样,他悟性极高,和他说一下,他立刻明白了。但是从字母直接到短语,例如说closefriend,他从第一个字母c开始读,所以短语被他读成了一长串奇怪的东西,我不知道也不忍心从哪里纠正他的发音。

  他的写字本的封面上写着:姓名:李荣厚,学校:李家山清华大学1班。

  一个由上而下生长的村落,层层累积的窑洞,中心的连接地带是青石板铺成,即使过了旅游旺季,也能够看到摄影爱好者背负着家伙匆匆经过,他们更多的是着迷于这里的建筑。黄河岸边民风好,很多人家经常是敞开大门,到了窗台前敲门进去,一家人就会给你倒上热水,从地窖里拿出风干的红枣,这是每家招待客人的干果,也是碛口几乎惟一的特产。就在我要走出门的时候,一位李大婶把我拉回来,从簸箕里抓出大捧的红枣塞满我的口袋。

  住在高处的人家拉开嗓门,敲响饭碗,可以和低处很远的人家说话。这让记者想到了类似《走西口》之类的调子,敞亮寥廓,容不得半点矫情。在深沟里、陡坡上、悬崖顶、黄河边,人们的生活和这些窑洞一样,自然地生长变化、自然地和天地山川融为一体。不知道是因为土质还是黄河冲刷的结果,这里有黄土高原特有的深沟大壑秃峁断梁,因为没有石头,看起来很脆弱,而这些黄土已经深深扎进了大地的深处。从上而下的生长,也赋予了一种向内的力量,村子不大,却很雅致。

  白家山的窑洞

  和李家山相比,白家山显得开阔许多,这和他们祖辈选择的地形有关。我们去的前村委会主任白三奴家,女主人收拾得干净利落。祖辈留下的宅子也非常考究,宅院三面是窑,一面砖房,侧三正五列阵;院中是一色青砖铺成,菜窖渗井,磨盘马厩一应俱全。当地人告诉记者,其实这窑洞大有学问,可以就是山坡掏洞,照样冬暖夏凉。也可以土坯青砖圈垒,丰俭由人。有人还就着天然形成的土坑向四面掏去,再修条隧道通向外边,自成一体,住起来十分惬意。但要看土。土如果是纵向土纹,大多需要加上几根横木做梁,以免日久干裂土块下来;如果是横土,则无须加固。如果土质好,用锹一铲,油光锃亮,不用装饰,看着也舒坦。但要圈窑,便要加上大量材料。先打立墙,承重即可;两边外墙要足够厚实,以能承受住拱顶分来的横向推力。然后用木条做出圈顶的弧形,从最里面开始依次向外,用砖石依木模之型,边砌边插楔挤住,边封底灌浆防渗,边外移模型继续下一圈。圈到前面,窑就成型了。做出花边,便是明窑;前面封脸,上面砌上墙护栏,便是暗窑。顶上续土,厚薄随人。既可夯实碾平,晾晒粮食,也可铺砖成院,继续建房,什么也不误。

  白家传下的这个院落,形成了窑洞的四合院,气魄了得,成本很高,据说砌砖也不是一般的黄土白灰加麻刀,而是用淋好的灰浆和米汤滴灌,正屋的炕上方还有木刻的浮雕,红得已经黯淡。在抗日时期,本来还要在院落上继续加盖,但是战争一起,就无暇顾及。白三奴对过去的历史已经不关心,这个大大的院落不过是日常的居所。他经常做的事情就是蹲在村口的百年枣树下抽着烟和人闲聊,挂在窑洞墙上儿子的许多奖状也是他喜欢和人交谈的内容。吃过早饭,村里的老人都喜欢聚在一起晒太阳。李世喜带来的无伤大雅的段子乐得大家笑了一会,也有人向他打听碛口镇最新的动向。

  穿行缸底

  当地有句民谣:“李家山的女子,白家山的汉,招贤镇的瓷器,南沟里的炭”,前两者说得其实很含糊,但是招贤镇的瓷器却是实打实的,小塔则当年就是盛产瓷器的地方,招贤瓷厂当年兴旺一时。碛口古镇沿着黄河北上的瓷器都是当地生产。日本学生亚希子告诉我们她的感受,当山坡上高高低低的几十户窑院都有黝黑而局部反着光的高缸做院墙时,形成的景象颇为壮观。大缸的用处很多,可以用来做烟囱,把缸底敲破,倒扣在排烟口上就成了烟囱。烟囱大多是一口大缸倒置,少数也有两口叠加。中间一排大缸,还能够当作隔开两家的围墙,缸的一侧贴上你家的门联,另一侧贴上他家的门联;或者用作窗户,窑洞大大的窗户上放置起缸,缝隙处用土糊上,用途相当于玻璃,只是屋里的光线就暗了。小塔则产的瓷器粗笨厚重,随着日子过得精细,这里的小瓷窑也都相继关闭,但是富余的缸太多,村民们用它腌制咸菜、和面、储水。李世喜敲着厚实的和面盆说,现在哪还有用这个的,大家都用塑料盆了。同行的人对一座瓷器灯盏爱不释手,把它称为“灯瓜瓜”,笨重里有现代人热爱的粗糙的生命活力。当天色黯淡下来,我们穿梭在小塔则,沿着山坡依次排开,全是大大小小或横或竖黝黑的缸,如同穿行在缸底。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