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长假沦为“黄金苦旅” 呼唤休假多元化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浪旅游  作者: [字体: ]
  “今年五一去哪儿玩啊?”临近黄金周,这个问题就像同事朋友间问候“吃饭了吗?”那么普遍,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厌倦在风景如画、人满为患的景点前照“大合影”,但是面对难得的黄金周,哪儿也不去又实在可惜。

  想来,从最初的憧憬期盼,到正式拥有时的满心欢喜,再到充分了解后的抱怨与无奈,百姓对黄金周的复杂感情,像极了男女之间从恋爱到步入婚姻围城的过程。

  长假沦为“黄金苦旅 ”百姓对黄金周的复杂感情,像极了男女之间从恋爱到步入婚姻围城的过程。

  在成都一家大型国企担任办公室主任的钟林说:“我最害怕就是过五一、十一黄金周了,每到这个时候,单位的新老客户就会带着家属来九寨沟旅游,我就成了为他们订酒店、买车票的后勤保姆,七天下来我是累脱一层皮,还未必能让朋友客户满意,因为实在太多人出来旅游了,真是一房一票都难求啊!”

  钟林描述得并不为过,的确在黄金周期间,由于游人过于集中,各旅游景点、购物场所往往是人满为患,各种资源和空间都相对紧张,不少人的长假出游最终会沦为“黄金苦旅”。

  在成都摩尔百盛商场担任营业员的小芹说:“我真不希望有那么长时间的假期,每回黄金周,我们都得上班,而且还累个半死。”小芹的观点代表了服务行业人员的心声。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在节假日比平时更忙碌,工作强度也更大。他们希望能够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分流和缓解黄金周商场人满为患的状况。

  事实上,最近两年,黄金周的火爆程度有所下降,原因在于黄金周休闲过于集中,导致吃、住、行、游、娱、购等大大拥堵,再加上旅游车票、景点门票、景点商品等不同程度地涨价,人们对于黄金周出游的热情正在逐渐减少。

  四川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说:“黄金周的制度本身难以满足人们闲暇的内心需求,对黄金周的争议并不是说我们不再需要黄金周的休假制度,而是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仅仅充满着‘黄金’气息的休假制度。”

  能否实现“休假呼叫转移”

  山东小伙袁晓刚大学毕业后留在成都工作,每年他都要在大年三十从成都挤火车回济南老家过年,初七又要挤火车回成都上班。他无奈地说:“要是平时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能多增加几个作为法定节日的话,我就不用挤在春运时间受那么多罪了。”

  “增设清明和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那当然是个好事了。”今年45岁的成都市民方纪纬表示。在方纪纬看来,这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是方便市民的举措。“就拿我来说吧,由于清明节不放假,我每年去都江堰给父亲扫墓都要跟单位请假。”方纪纬认为,对于市民来说,清明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是大家缅怀已逝亲人的日子,而中秋则是仅次于春节的又一全家团聚的节日。

  在澳大利亚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阳莉认为,如果增加传统节日为公众假期的话,可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她说:“在国外,有一些公司会任用两名或多名雇员做一项工作,把他们分成几组,大家轮流上班,轮流休息。当一组人上班时,另一组人可以休假,这样的话,休假时间就比较充裕,而工作的时间也不会非常密集。国内企业可以借鉴类似的经验,增加同一岗位的人员,储备人才,形成轮流上班和休假的模式。”

  阳莉建议,黄金周可以分行业进行休假,同一行业的人集中休假,这样可以避开所有人集中休假带来的交通拥堵、旅行集中等压力。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侯杨方认为,目前我国的黄金周实际上是一个刚性的规定,在客观上逼着人们去“赶场子”,因为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去旅游,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学龄子女的家庭更是如此。如果一年中规定10天假期让人们自由支配,可以拆分或可以整体使用在任意的时间段,那么黄金周人满为患的尴尬应该可以缓解。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