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在俄亚的天空下(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 [字体: ]
俄亚_在俄亚的天空下(组图)_乐途旅游网

俄亚

  在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南边缘的深山峡谷里,有一个遗世独立的俄亚大村。据说这里至今仍保存着最原汁原味的纳西古风神韵,有“纳西古城在丽江,纳西古寨在俄亚”之说。在纳西族新年到来之际,我们历尽艰辛走进了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山村。

  百转千回的俄亚之路

  “当心,快!闪开”头顶突现马铃阵阵,木苏郎话音未落,就见浮尘伴着碎石飞扬而下。

  我忙跳上一块大石,头 皮不由一阵发麻。环顾四周,两壁陡直的干热河谷夹峙的头顶天空,只剩一小片瓦蓝,不见一丝云彩。脚下那块仅容几人站立的狭小人工台地上伸出的溜索,这时也透出几分亮闪闪的寒意。

  “哈哈,吓着你了吧?”木苏郎是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的党委书记,他到县城办事,归来时正好与我们同行,“这里的呷波渡口是从四川境内进入俄亚最便捷的通道了。”

  我们一行乘坐越野车从泸沽湖向西北,中途夜宿屋脚蒙古族乡、依吉乡。第三天大清早,又跑了两个小时,才终于到达水洛河和东义河汇合口下方陡崖上的呷波渡口,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俄亚大村,从呷波渡口骑马尚有一天的路程。

  长江在过了“万里长江第一弯”丽江石鼓镇以后,急转盘旋形成了一个倒“U”字形峡谷,水洛河在其顶端汇入,名三江口。俄亚大村,就在水洛河的二级支流龙达河北岸。无量河(水洛河上游)流域,特别是俄亚,在东巴传统送魂路线中,是纳西人的亡灵回归祖先住地的必经之路,因此,无量河在东巴经中也经常出现,读作“苏吉”或“苏喜”。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人洛克曾几度从丽江到达木里,留下了著名的“洛克之路”。这个坚强的美国人耳闻俄亚的鼎鼎大名,曾两度派助手探路,但在过海拔4000余米的野鸡梁子时摔断了腿,最终也没能抵达。10年前我徒步长江时,也曾从现在已被称作艳遇胜地的古城丽江,过虎跳峡、大具、奉科,费尽周折到达过这个溜索下方几十公里的三江口,遥望对面焦黄大山上状如细线的条条小路,最终萌生退意,放弃了据说沿着那些细线走一个星期才能到达的俄亚大村。没想到,10年后的今天再去俄亚,能依靠的仍是马帮。

  这一带,堪称全中国地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座座高山与条条大河将这里与外界长期阻隔。极度封闭的自然环境,使生息其中的人们保留了许多古老习俗和独特文化,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化石”。纵贯横断山脉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及其众多支流和山脊,历来被认为是重要的“民族走廊”,千百年来,诸多古老民族因为各种原因或南下或北上,或消失或独存或者只留下蛛丝马迹。仅木里一县,就有藏、彝、蒙古、纳西等9个世居民族。

  呷波渡口的溜索在我看来还算“豪华”:两根钢丝上套着双滑轮,下面稳稳吊着一个大竹筐。人在筐中的安全感和舒适感,都要比在别处过那种五花大绑的单滑轮好得多。

  从溜索渡过水洛河之后,迎面是陡得令人双腿发软的大山,几乎垂直的山道根本无法骑马。河谷里闷热难当,我穿着T恤仍然汗流浃背。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爬上了一段稍微和缓的山道。

  “可以骑马了,”木苏郎叉着腰在后面喊道,汗水和灰尘在他的脸上塑出道道沟壑,“我们这里的马,是中国最能爬山的马儿了。”

  我相信木苏郎的话并非没有底气,这些产自云南的矮种马虽然个头不高,但爬坡能力却是一流的,可这一切并不能减缓我的紧张情绪。

  最艰险的路是“九十九道拐”,俄亚人愣是在几乎垂直的山道上,每隔两三米就拐弯,生生地开出了一条“马路”。更令人惊叹的是,就在这样的山道上,他们还把一台挖掘机拆散了扛了进来。

  当我在马背上颤抖着俯视悬崖峭壁下的峡谷时,木苏郎倒似闲庭信步一般,“这里的老百姓苦着呢,不管什么生活用品、生产物资,全都靠人背马驮。前些年修电站,马儿累死了好几匹呢。”

  其实,前几年俄亚人已经绕着大山,从乡政府把公路修到了溜索旁的江边。可是,因为缺钱桥一直没有架起来,公路上没有跑过车也谈不上养护,差不多荒废掉了。

  黄昏时分,我们到达了俄亚。整个村子远看起来,正如传说中的像一个大碉堡。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色中,俄亚大村的上空笼罩着一层蓝色的炊烟,一个个“锅盖”状的卫星天线竖立在很多人家的屋顶,星星点点的灯光传达出家的温暖气息。

  毕竟是21世纪了,俄亚还真的如传说中那么神秘吗?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