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王志发:加强公共服务职能 优化平安旅游环境

[日期:2007-06-01] 来源:中国旅游网  作者: [字体: ]
  4月16日至17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罗干出席会议。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周永康、顾秀莲、肖扬、贾春旺、王胜俊、陈冀平及中央综治委委员出席会议。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在会议上讲到,国家旅游局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央综治委《2007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过程中,对旅游行业平安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和研究部署。我们认为,加强平安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形势紧迫,一定要始终抓紧抓好这项工作。

  一、旅游行业平安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平安、稳定、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国家旅游局一直把创造平安和谐的旅游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进入新世纪以来,旅游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平安建设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

  一是旅游规模逐年扩大。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25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13.9亿人次,市场规模比10年前增长两倍以上。近年来,虽然交通、景区、住宿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快增长,但增长幅度,仍然明显滞后于游客增长速度,造成个别时段和地区的供求紧张,不安全的因素也明显增多。

  二是自助游和散客游明显增多。随着旅游者的日益成熟,市场需求快速多元化,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比例逐年下降,自驾车旅游、徒步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专项旅游不断增多,加大了旅游的风险性。

  三是出境旅游市场增长迅速。2006年,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已多达132个国家和地区,出境人数达3452万人次,比10年前增加了6倍。尤其是一些国家社会治安状况不好,针对中国游客的盗窃、抢劫、暴力等有增加的趋势,危及了出境旅游的安全。

  四是旅游行业的利益矛盾有所凸显。随着旅游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利益群体间纠纷有所增加。出现了 "黑社"、"黑导"、"黑车"从事非法经营的问题。云南四川等地先后发生导游、司机集体上访事件。前不久,云南丽江还发生了导游伤害游客的严重事件,对旅游行业的形象和社会治安造成了恶劣影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深感平安建设责任之大、任务之重,充分体会到加强平安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二、旅游行业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主要措施

  根据旅游行业的特点,我们准备重点从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第一,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平安建设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健全组织、完善方案、形成机制的工作。

  一是健全平安建设工作机构,在明确国家旅游局平安建设责任人和管理部门的基础上,要求各级旅游部门相对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平安建设管理机构和责任人,形成覆盖全行业的工作网络。

  二是按照中央综治委要求,完善旅游全行业的平安建设方案,明确工作分工,确定工作目标,抓好组织实施。

  三是以基层单位为重点,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宾馆饭店、旅行社、景区景点、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和单位,组织全行业共同推进平安建设。

  第二,加强制度创新,将平安建设纳入行业管理

  一是依靠法规制度,强化创建手段。在修改制订有关法规文件中,进一步强化旅游安全和平安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充分发挥法规的保障作用。

  二是加强标准化管理。通过评定优秀旅游城市、A级景区和星级饭店等标准化手段,推动和规范全行业、多层面加强平安创建工作。

  三是加强旅游质量监督。依法管理,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国家旅游局积极筹措经费,为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旅游质监部门,增加配备了质量检查执法车,为及时处理投诉、调解纠纷创造条件。

  第三,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一是加强文明宣传,营造和谐氛围。通过与中宣部等十二个部委联合开展"亿万游客文明行"等活动,广泛宣传《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促进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提升。

  二是以"评先创优"为载体,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与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团中央、人事部等部门联合评选"全国文明景区"、"青年文明号"、"旅游行业劳动模范",不断推出新的先进典型。

  三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研究建立导游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行业队伍建设的水平。四是加强基层旅游企业治安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应急能力。

  第四,加强公共服务,优化旅游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面向游客的安全预警制度,保障游客平安出行。在已经建立的出境旅游预警机制基础上,建立国内旅游安全预警体系,适时提醒游客注意出行安全。

  二是加快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建设。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救援体系,及时救助遇险遇难游客,避免因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完善旅游保险。积极利用商业机制、化解旅游风险,减少游客和企业的损失,减少事故引发的纠纷。四是完善旅游应急体系。实现险情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理的整体联动。

  三、旅游行业平安建设所要坚持的原则

  旅游行业的平安建设,涉及到很多部门和行业,需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合力推进。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四条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纳入主渠道的原则。旅游行业是直接为游人服务,行业平安建设必须突出"以人为本",以创造平安旅游环境为核心,把平安旅游全面纳入旅游工作的全过程,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是主动参与,加强协调配合的原则。关联性强、依托面广,跨区域、跨部门开展工作,是旅游行业的显著特点。旅游平安建设,只有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综治委的领导,加强部门协作,才能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是重在基层,工作关口前移的原则。旅游平安建设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把不稳定因素排解在第一时间和一线岗位。要把工作关口和着力点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基层管理者、旅游企业和广大游客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保平安的基层防线。

  四是安全第一,狠抓不懈的原则。"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这是旅游行业一直强调的发展理念。同样,安全也是平安建设的基础。我们要不断强化安全是生命线的意识,不断完善旅游安全的制度建设。特别是,我们一定要按照这次会议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要求,强化认识,狠抓落实,努力创造安全稳定、平安和谐的旅游环境,为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