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寂寞文笔峰(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张大千《文笔峰》_寂寞文笔峰(组图)_乐途旅游网

张大千《文笔峰》

  “每看剑气冲银汉,知是吹笙咏碧桃”,当年的“白真人”已吹笙驾鹤远去,昔日的玉蟾宫也已无迹可寻。但南宗道教济物利人、济世渡人的禅宗,以及它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却对当地定安百姓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能够坦然直面世道人生,永远保持一种达观平和的心态,安贫乐道、知足感恩。这不得不说又是玉蟾祖师的一大贡献。

  而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是,生于海南长于海南的玉 蟾祖师,以其文才风流、书画两绝闻名于当时人文荟萃的江南社会,成为海南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文化名人。在长达十年云游四方的坚毅访道中,不仅一路扶宗诩教、阐释三道通融的道理,而且以文会友,且行且吟,诗文书画写满天下,他善画的梅竹人物灵透飘逸、栩栩如生,“观者无不叹异”。他的草书更是被康熙皇帝誉为“有龙翔风翥之势”,脱尘世而凌九霄。就是这样一位文化造诣颇高、精通儒释道三教的一代宗师,却在三十六岁那年,毅然决然地从尘俗的视野中消逝得无影无踪。留下一首《华阳吟》“夜来梦乘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让后人幽幽地猜思千年。

  或许大师的灵魂是孤独寂寞的,悟道之后他终于厌倦尘世喧嚣,选择了挣脱与躲避,从此可以不必“彻夜烧烛以坐”,可以不必“镇日拍栏以歌”,也可以不再羁绊于尘世的重重抵牾,终于回归心灵的清纯和自由。文笔峰作为最后的归隐之所,依偎过他落寞飘逸的身影,熨贴过他苦涩忧郁的心灵,最终完成他“梦乘西风”的夙愿、完成了他毕生追寻的山水化了的宗教人生。

  我决意驱车去一趟文笔峰,寻访当年玉蟾祖师黯然停伫过的身影,用心去真正感受这座被自己和定安怠慢了许多年的山峰。一路上轻车弯曲迂回,驶过南丽湖路的路口,便看见一座小石桥,桥边古藤缠树,老牛昏鸦,怡然自得,桥下的溪水欢快地流淌着。绕过一大片竹林后,突然觉得视野豁然明朗,轻风迎面撩人,心情顿时为之一亮,放眼望去,旷野平川,庄稼翠绿,阡陌相通。两旁的农舍掩映在竹林丛中,炊烟袅袅,飘飘悠悠,恍如一片僻世桃源,让我不禁想起美丽得一片葱绿的江南。我突然明白,美丽的风景应该是由心而生的,每天不经意间掠过的风景其实不就是我们心中一直苦苦追寻的精神家园吗?只不过我们每个人都太执着于各种俗世欲望的追求,忽略并错过生命中许许多多美丽的景色罢了。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