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坚是江苏省血液中心员工。
顾坚已经50岁。
50岁,这是知天命的年龄,江苏省血液中心的员工顾坚却来了一次惊险的旅程——登顶珠峰。
六年的艰苦训练,加上一颗勇敢而坚强的心,5月19日,顾坚终于成为第一个成功登顶珠峰的南京人。前天晚上9点,面对快报记者,从珠峰返回南京的顾坚感慨万千:"男人还是要有点理想的,每个早晨一醒来,如果稍微想偷点懒,我都会告诉自己,还有珠峰没有爬,顿时浑身就有力气了。如今愿望达成,特别是在50岁这个年纪能够成功攀登珠峰,我很自豪。"5月19日那次登顶珠峰,顾坚说起来轻描淡写,但事实上,为了成功登顶,有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还有他长达6年的不懈坚持。在登顶前的一刹那,顾坚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上得去,能不能下得来。在登山前的一刻,顾坚更曾因为一次小小的感冒而差点无法登山——因为在高原,感冒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因为肺气肿而送命。顾坚说,这次登珠峰,早已经有了回不来的心理准备,"好在,我这次运气还不错"。
□现代快报记者 刘峻
生死时刻
带着要命的感冒开始登山
"原计划5月13日向山上进发,珠峰是每个攀登者心中的神山,临出发的时候,准备洗个澡,穿上干净的衣服,再登山,这样也是对神山的尊重。"晚上,顾坚在临时帐篷里洗了个热水澡,当时感觉挺不错。第二天醒来后,意识到不对劲了,咳嗽,流鼻涕。向导看了他一眼,担心地说:"你感冒了。"顾坚心里一凉,心想这下完蛋了。谁都知道,在高原感冒很危险,何况马上还要登山,稍有不慎,就会因为肺气肿死亡。队友也为他捏了把汗,纷纷劝说:"老顾,这次就算了吧。"
看着焦急的顾坚,向导倒是冷静了下来,安慰他说:"你先休息一天再看看。"为了登顶珠峰,顾坚已经训练了六年。六年的等待眼看就要化成泡影,顾坚非常着急,当晚就吞下一把感冒药,并大量饮水,希望感冒能快点好起来。
第二天起来后,病情稍微好转一点了,但仍然感觉有点胸闷,向导评估了一下后,认为可以一试,但是一旦情况不对,就需要立即撤回来。"当时我就想,怎么也要冲一下,于是每天都吃药,外国的牌子中国的牌子,反正是感冒药都往嘴巴里塞,尽管如此,咳嗽仍然非常严重,感觉肺都要咳出来了。后来成功下山后,发现药盒子都有半小桶了。"
要问顾坚一路看到的风景如何,他可能还得想想,但是要问最震撼的事,他却能够脱口而出——攀登过程中,一路上遇见的那些长眠在那里的冻僵的遗体。"太惨了,攀登珠峰真是个挑战极限的运动,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沿途都有冻僵的遗体,大多数都是坐姿。珠峰风大,遗体的衣服领子被风打得啪啪作响,听着毛骨悚然,心理素质差一点的就受不了。我当时也受不了,让向导将那个无名遗体的领子卷起来,没了声音,才能坚持继续攀登。后来再看到遗体,向导就安慰我说,不用看了,那个是帐篷,其实我是知道的,那里又是个遗体。"
这次攀登珠峰,顾坚的团队还有其他12个攀登者,其中有两个香港人花150万单独组了个小团。"同一时间攀登的,还有很多其他团队,我们是从北坡攀登的,下山后,得知有四名攀登者在珠峰南坡攀登路途上遇难了,北坡后来也有两人遇难了。"
尼泊尔旅游民航部官员5月22日证实,至少4名外国登山者近段时间在从尼泊尔一侧攀登珠穆朗玛峰返回途中身亡,其中包括一名中国登山者。尼泊尔旅游民航部派驻珠峰大本营联络官提拉克·潘迪对当地媒体说,一名德国登山者5月19日在珠峰南坡7906米处身亡,另外3名登山者——一名加拿大登山者、一名中国登山者和一名韩国登山者19日和20日在珠峰峰顶和南坡之间地带身亡。潘迪说,他们很可能是死于高原疾病和过度劳累。
"珠峰8300米以上,是无法救援的,因为上面的路只有一人宽,没办法带人下来,8300米以下,如果攀登者发出信号,可以派出紧急救援队,但生还的可能性也非常小。"顾坚说,能活着下来,对于登山者来说,就是幸运的。
一路上,都是登山者的遗体
500米冲顶,用了9个小时
攀登珠峰不是一口气就能上去的,而要分阶段。
顾坚说,上山,一般路线是这样的,珠峰大本营——然后到中间营(5800米)——前进营地(6500米)——1号营地(7028米)——2号营地(7790米)——突击8300米——冲顶,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每个阶段可以休息一下,但由于严重的高原反应,基本上是吃不下睡不着,甚至到了后面几个高海拔地区,也不敢睡,怕一睡就起不来了。8300米以上被称为"死亡禁区""生命禁区",风大、天气多变、极低气温以及含氧少,每一个因素都威胁到登山者的安全。"记得我是14日登山,19日冲顶。冲顶是当天凌晨1点钟出发的。攀登珠峰有'关门时间',珠峰顶一过中午12点,天气立即就变糟糕,上去就下不来了,所以必须赶在12点之前冲顶成功。记得从8300米到峰顶,500多米的路程,我走了9个小时。其实早在一天前,已经就吃不下任何东西了,48小时内只喝了点水。"冲顶成功后,"脑子一片空白,只是想,我多年的梦想实现了。"
顾坚其人
年龄:50
职业:江苏省血液中心员工
爱好:登山,在登顶珠峰之前,曾先后征服过四座高峰
六年备战
练体能,紫金山一爬就是4趟
玩了20多年的户外,资深驴友顾坚为了实现登顶珠峰这个梦想,已经准备了六年之久。顾坚说,登山者丧生,大部分是因为体能衰竭。
因为珠穆朗玛峰上的天气极度恶劣,所以登山者都要穿上从国外特别定做的装备,光一双鞋子就有7斤重,整套装备的重量近39斤。背负这么重的装备登山,对于登山者的体力消耗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体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一天至少要保证4个小时的体能训练,"紫金山一爬就是4趟,中间不歇脚,还要负重10公斤的东西,这是我每天的必备功课。除此以外,还要加上3000米的游泳。爬紫金山的时候,经常能遇见起早锻炼的人,他们爬一趟的时间,我能爬好几趟,所以他们看着我背着重重的包袱,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上山下山,再上山再下山......有许多好奇的人会问我在干什么,一开始,我还耐心解释,后来问的人太多了,就不解释了,反正我也不在乎别人觉得我奇怪,"顾坚笑着说。
如果是在夏天,顾坚穿着一双凉鞋,你会看到6个黑乎乎的脚趾显得很惹眼。"单位同事总是跟我开玩笑,有的时候冬天弄个电热毯或者热袋子捂在脚上,其实这些黑脚趾已经被冻伤过了,血液不流通,所以平常感到很冷。这些都是攀登慕士塔格峰留下的纪念。"
说起攀登慕士塔格峰,那已经是2009年的事情了。"当时两个大脚趾硬邦邦的,都冻坏了,医生说可能要截掉。"顾坚说,在登山爱好者中,很少有人直接说慕士塔格峰的,"7546"是它的代号,人们称之为"永远爬不到尽头的雪山"。对于登山爱好者来说,"7546"这个高度是很难逾越的,很多人在离顶峰只有一两百米,甚至是几十米的地方实在不行了,只能撤回,所以他们称海拔7000~7500米之间的坡为"绝望坡"。顾坚回忆,冲顶时,有一段时间,由于极度疲劳,他一边走一边就睡着了,那是一种很浅的睡眠状态,当时意识已经十分模糊,像做梦一样,但脚还在机械地往前挪。也正是在那时,他的脚由于动得太慢,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环境下被冻伤了。
不是所有的探险爱好者都可以攀登珠峰,必须有攀登过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经验的人,才敢挑战珠峰。顾坚说,2005年,他征服了海拔5300米的四姑娘山;2008年,征服了海拔6000米的玉珠峰;2009年7月底,他前往新疆喀什,登上了海拔7546米的"世界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峰顶;2010年10月,他登上了被称之为"杀人之峰"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卓奥友峰。顾坚说,作为资深驴友,国内该去的地方,他都去过一次了。"光是西藏,连这次已经是第五次了。"
同事印象
既是资深驴友,又是登山狂人
熟悉顾坚的人,都习惯性称他"老顾","驴友"圈子也喜欢叫他"老顾",因为他的性格很沉稳,办事踏实,更因为他的阅历丰富,攀登高峰从来没有失败过。
江苏省血液中心办公室的张妍是他的同事,张妍说,老顾在单位负责的是后勤工作,工作勤勤恳恳,业余时间就全奉献给了登山这个爱好。印象最深的是,老顾这个人见识广,很幽默,如果坐下来聊登山,那就是滔滔不绝,时不时让大伙开怀大笑。
通过老顾,同事们知道:登峰的过程中再累也不能坐下休息,一坐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有一次老顾说了个故事,之前老顾一帮好友登卓奥友峰,有一位队友又困又累,想要坐下休息一会。向导不让坐,队友很不服气,说前面那个人坐了快几十分钟了,也没有什么事情的。导游说,前面那个人坐那四五年了,队友吓得一激灵,就赶紧站起来走了。
张妍说,老顾经常献血,由于在血液中心工作,因此每年两次的献血肯定少不了他。
玩旅游的,在南京有一帮铁杆,顾坚更是铁杆中的代表。顾坚很少提到他救人的事情,还是省血液中心的一位职工说了件事,要不是老顾,岗仁波齐那三个人就没有命了。
5年前的10月,顾坚独自一人去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神山岗仁波齐旅游。岗仁波齐海拔6638米,外形有如巨大水晶钻石,四周有八瓣莲花状的群峦护绕,雪峰洁白晶莹,一如圣女,在当地人心目中具有"神山"的地位。每年都会迎来大量"转山"的人,传说转岗仁波齐一圈,可洗清罪孽。转山的时候只有一个休息点,中途顾坚遇到了三位旅行者,其中一个男的已经昏迷不醒了,如果就这么躺下去,肯定走不出这个山。
而另外两人有一个是该男子的新婚妻子,急得泪水涟涟。老顾看到后,赶紧上前先拍醒了男子,然后告诉三人:"有我在,你们放心吧。"
在高山,需要躲避的是低温袭击。老顾灵机一动,就地挖了个坑,让男子躺在里面,避免体温过快流失,然后他独自一个人到前面找援救人员,但是走了一个小时,看不到一个人。无奈之下,只得返回原地。在那里,老顾给那个男的打气说:"听我的,就能活命。"老顾想起来的路上好像有个大石头,如果能躲在大石头后面,兴许也能躲过大风和低温。果不其然,在5000米的山上,他靠着这个方法,帮助这名男子安全避过了夜晚的低温。在那里烧了点水补充能量,休整一夜后安全撤回。
登山需要付出大量时间,还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而这一点,也让顾坚感到对家庭很有歉意。"我攀登珠峰的28万元是我自己掏的,高级装备也是我自己买的,这几年,仅是登山,就花费了大几十万。我已经十年没在家里过年了,平时没假期,只有过年有假,所以一到年三十我就背着包出发了。"
据了解,顾坚20年前就开始户外旅游了,堪称南京的第一批驴友。
"当时旅游装备很少,背着旅行包走在街上,回头率百分之百啊,很拉风。登山是一种爱好,一种冲动。不登不知道,一登就忘不了。"顾坚说,最令他享受的并不是登上山顶的那一刻,而是过程。对于顾坚来说,登山就是对自己的不断挑战,每座山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只有不断挑战自己,生活才更有意义。
想挑战珠峰
就要有回不来的打算
现代快报:回南京了,感觉怎么样?
顾坚:成功登顶了,当然感觉自豪啦。到家后,家人、亲戚朋友都来接我,我很开心。
现代快报:全球年龄最大的征服珠峰者是尼泊尔登山家敏·巴哈杜尔·谢尔占,他于2008年以76岁的高龄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2010年,一位13岁的美国小男孩成功攀上峰顶,成为年龄最小的登顶者。你这个年纪,在珠峰登顶者中,算是比较大的吗?
顾坚:应该算比较大的吧,毕竟年轻人体能好,我能在50岁登顶珠峰,很自豪。
现代快报:这次登顶,你的脚又受伤了吧?
顾坚:这次应该是轻度冻伤,可能跟过去旧伤有一点关系,但是还好,应该不算什么。
现代快报:登顶一刹那有什么感觉?
顾坚:只想到了一句,那就是,我终于上来了,我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其实,登山圈子里谁都知道,登山傻半年,这意思就是说在高海拔严重缺氧的环境中,脑细胞容易受到一定的损害,特别是在登顶的时候,脑子已经处在一种几近空白的状态,是没有办法多想事情的,许多事情都是撤到山下后,才慢慢想起来的。撤退到8300米安全线的时候,我用卫星电话跟家里人通了话,我说我登顶成功了,然后眼泪就下来了。
虽然没有想太多,但还是利用在峰顶的几十分钟,拍下了一段珍贵的登顶成功视频。视频里,我气喘吁吁地说:"女儿,我心爱的女儿。我终于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了,只要你努力。什么事都会成功的。"我还打出一条横幅,上面写着,"老婆,我爱你。"以此感谢这么多年家人的默默支持。
现代快报:珠峰和以前你登的那些山有什么不一样?
顾坚:还是很不一样的,虽然高度也高不太多。白天回头看到攀过的路,很后怕,以前也登过8000米以上的高峰,但是珠峰感觉完全不一样,路上都是冰和岩石混合的峭壁,踩在上面咔咔响,如果没有冰爪,人早就滑下去了,最窄的时候只有一人宽。
现代快报:下一步会是南极北极吗?
顾坚:其实就难度来说,北极南极不如珠峰,"两极"更多考验的是经济实力,北极门票30万,南极需要100多万,就安全性来说,南极北极较安全,人弄个冰橇拖着装备,跟着向导走到终点,然后由飞机进去把人运出来。珠峰上到8300米,就是听天由命了。
现代快报:有没有想到过死?
顾坚:首先,要做好充分准备,必须要有这个把握才能去攀登珠峰,不能无谓地去尝试,那样很冒险也很危险。第二,心里肯定要有死的准备,听说今年攀登珠峰死亡率是历年来最高的,行程过半,已经看见有十几个人遇难了,所以说没有想到过死,是不可能的。去旅游公司签约的时候,也相当于签"生死协议"了,虽然是一对一服务的向导,但是攀登者体力衰竭走不动的时候,向导是没有义务包你生命安全的,一切主要还是靠自己。
现代快报:攀登珠峰需要什么条件?
顾坚:首先攀登珠峰需要一定的积累,必须要有过攀登高山的经历以及证书,否则攀登珠峰的公司不会让你报名。其次,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珠峰门票就28万元了,加上之前必须要有的登山经历,那些山也需要一定的门票。几万元的专业装备当然需要,如果想要吸够氧气,还要多加钱。氧气瓶,8000米以上,就一万元一瓶,我这次总共吸了5瓶氧气。第三,要有强壮的身体、很好的耐力,这个耐力不是指你能跑马拉松就能攀登,马拉松更多需要的是一种有氧状态下的心肺功能,攀登珠峰则需要在含氧量极低的环境中耐受性要强。第四,要有意志力,这个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到后来,体力都会衰竭,完全凭着意志力。
最最重要的是,人还需要点理想,能不能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这个想法,要为这个理想去努力。
现代快报:除了这些,天气有多重要?
顾坚:天气当然非常重要,三分靠人,七人靠天。每年只有三次窗口期可以攀登珠峰,集中在5月下旬,第一次是修路,送物资;第二次就是我攀登的时间段;第三次离我攀登的时间段很近,但听说今年天气不好,恐怕登不上去。过了这个时期,珠峰就关闭了,一年就这三次机会。在攀登珠峰的时候,天气非常重要。其实雪大一点更好,这样可以让路不那么滑,但是这次我们攀登,发现雪不厚,仍然是冰岩混合,这样更容易出危险。
现代快报:攀登珠峰最怕什么?
顾坚:不怕低温天气,怕风。高原反应、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温都不算什么,但是风太可怕。所以一定要在中午12点前登顶,否则一过12点,珠峰风就变大。风太大,设备、体力都派不上用场。从北坡登珠峰,将面临10级到12级的大风天气,这样的大风天气,使皮肤表面迅速失温,渐渐被冻僵,最后只有眼睛能转动,因为眼睛是人体保护温度最好的地方。见过有的登山者,救援队伍上去后,只有眼睛能动了,那就救不回来了。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珠峰也不例外,下山的危险几率要远远超过上山,几乎每一个遇难者,都是下山时发生意外。
这次我下山的时候,本来是要在7028米的休息点休息,但当时看到天气有变化,决定临时在7790米休息点过一晚。在7790米这个地点,几乎没有氧气,我和向导只能轮流浅睡,现在想来这个决定有点鲁莽,但也没有办法。好在,我们运气还不错,否则的话,我们也很有可能下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