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天堂很远 喀纳斯很近(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浪旅游  作者: [字体: ]
<b></b>_天堂很远 喀纳斯很近(组图)_乐途旅游网



  喀纳斯湖,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的湖”。位于阿尔泰山友谊峰南侧的群山之中,属北冰洋水系的高山湖。喀纳斯湖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1.6~2.9千米,面积44.78平方千米,最大湖深188.5米,除中朝边境的白头山天池(最深312.7米)外,比著名的博格达天池整整大10倍,是我国内陆最深的湖泊。湖面呈现弯月状,湖区四周群山环抱,东西两岸是浩瀚的原始林海。喀纳斯湖不 仅以景色秀美而著称,更因为湖中的"湖怪"而令世人瞩目。

  喀纳斯湖畔,生活着一个神秘的民族,中国蒙古图瓦人,他们所有的历史书写在用一种植物茎杆制成的名叫楚吾尔的乐器上。叶尔德西老人的楚吾尔曲声把心扯得很远很远。

  太阳己经显得眷恋回顾的时候,车子到达了喀纳斯。一下车,清例的带着浓重的草香味的空气急急地奔了过来,顿时卷走了满身的疲倦。按照小杨的安排,第一站我们便是寻访图瓦人。

  沿着山路,步行朝山下走。两旁高耸的山峦重重叠叠地把影子倒洒在草地上,偶尔几只山鹰从头上盘过。与路伴行的是宽约十数米的喀纳斯河。河水撞击着河床里的高高低低的山石,吐着雾气一路奔腾而下。远远的一片开阔的低地,松松散散地散落着一栋一栋的木屋。松木的屋脊,松木的墙壁,松木的基柱,屋的或前或后还有半圈着的松木的围栏。风蚀雨淋,木的颜色大多变成黑的了。有的木屋顶上几缕炊烟婀婀娜娜地飘上天空,宁静的山村多了几分生气。己经是9月末了,滩坡上的草已经泛黄,不多的羊和牛在悠悠地啃食着,几只牧羊狗懒懒地趴在地上。挺着干净的青白色身干的白桦树顶着或桔黄或火红的叶片极其自然地掩映着栋栋木屋,太阳的余辉给村落抹上了一道金边,有如包裹于灵光中一般透着祥和与庄严。

  陪我上山的小杨从小在当地长大,对喀纳斯的山山水水极为熟悉。他只有中专学历,向往做个自由诗人,写了不少关于喀纳斯的诗,在地区小有名气。上山途中他就告诉了我一些图瓦人的故事。图瓦人在隋唐时称“都播”人,元朝时又称“图巴”或“乌梁海”人,应该是蒙古族的支系。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西征时留下他们守卫要塞和牧马。从此,图瓦人便居于斯,生于斯,繁衍着祖先的血脉。

  图瓦族落共有1400多人口,眼下的喀纳斯村就有700多人。图瓦人喜居山区林地,以狩猎放牧为生,四季不下山,极少与外界交往。即使放牧也不似哈萨克族转场,只在喀纳斯湖周围寻草,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部落、氏族观念和宗教信仰。当地人又称他们为“林中百姓”。图瓦人都是语言高手,男女老幼一般都会3到4种语言,平时与族人交谈用图语,学校孩子学蒙文,与周固哈萨克族交谈用哈语。图瓦语是中国现存的稀有语种。

  暮蔼压了下来。一曲似笛非笛的曲乐从坡下木屋处传来,曲调低婉、绵长,透着悠远,似含一种苍茫,一种旷达,一种泣诉,闻之,顿然有了一种无限的空间感。一个不似魁梧的身影被树木被山峦拥着推到我们面前,隐约的轮廊感觉到吹曲人暴筋的枯手和凝神的面容,一只形如长笛般的物什在他的嘴边被吹奏。曲乐声在吹曲人头顶和身后盘升、盘升……。忽然间,我的心有一种隐隐的痛,被扯得很远很远。如此天籁之音,仿佛成吉思汗在向他的子孙传达古老的意旨。

  后来,我得知吹曲老人的名字叫叶尔德西,60多岁了。他吹的乐器叫楚乌尔,是图瓦人的传统乐器。老人一生吹楚乌尔,有图瓦人音乐活化石之称。现在图瓦人中能吹出好听的楚乌尔曲的人己经很少了,没有年轻人愿意跟老人学习吹奏。大凡对喀纳斯有过些了解的游客,到这里都要找上门来听一曲楚乌尔。第二天清早和小杨踏晨时,小杨指着路边一种紫花阔叶半米多高的植物告诉我,禁乌尔就是用它成熟的茎掏空后制成的。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