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其中要数巴西的最为著名。狂欢节期间,巴西全国大中城市都举行规模庞大的桑巴巡游和比赛。在东南部的里约热内卢和东北部的萨尔瓦多等城市,参加街头巡游的当地民众和旅游者多达百万以上。因此,巴西狂欢节被誉为地球上最壮观的表演,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狂欢节已成为巴西一张享誉世界的文化名片。
从街头恶搞到音乐舞蹈盛宴
巴西狂欢节一般在2月或3月举行,庆祝活动规模数里约热内卢的最大。里约狂欢节从星期五晚上开始,期间举行桑巴巡游大赛和各种街头巡游及表演,一直持续到下周二深夜,周三下午银行和商店才恢复营业。在萨尔瓦多,狂欢节庆祝活动前后持续近一个月。
巴西狂欢节是葡萄牙殖民者18世纪末从欧洲引进的,但最初的狂欢活动更像是街头恶搞,既无音乐也无伴舞,而只是狂喊和狂笑,甚至互相投掷液体和物品。据说有一年狂欢节,一些葡萄牙人把大鼓和小鼓带到大街上,敲得震耳欲聋,把大批民众吸引到了街上。这被认为是狂欢节巡游传统的开始。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巴西狂欢节已演变为展示巴西音乐、舞蹈、不同文化主题、服装和彩车设计的大舞台,成为集艺术性、观赏性和大众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盛宴。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集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桑巴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为巴西狂欢节注入了艺术内涵和活力。
节奏强烈、舞步狂放的桑巴舞由非洲黑人奴隶带到巴西,最早流行于萨尔瓦多一带,20世纪初传到里约热内卢。而桑巴音乐,则是非洲黑人音乐和巴西巴伊亚地方音乐融合的产物。桑巴在里约最初是出现在黑人聚居的街巷内,后来一些音乐家开始频频光顾这些街区的桑巴舞聚会,他们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大量桑巴舞曲,向社会广泛传播。由此桑巴渐渐走出街巷,直至登上大雅之堂,最终成为狂欢节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家们不断推陈出新,吸收爵士乐、摇滚乐和巴西其他音乐中的元素,增加新的乐器,形成现代桑巴音乐。
巴西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促进了桑巴音乐和舞蹈的普及和提高。桑巴曾被当做低俗艺术,不能在剧院进行演出。上世纪30年代,瓦加斯总统推行新政,大力推动“巴西文化”建设,桑巴获得“官方音乐”的地位,不仅进入里约最著名的市立剧院,还通过广播电台广泛传播,深受民众欢迎。
所有人的狂欢 所有人的快乐
桑巴的加入提升了狂欢节的吸引力,同时每年狂欢节的桑巴巡游又反过来促进了桑巴的普及和提高。桑巴巡游大赛是里约狂欢节最精彩的内容,也是巴西人的一大创举。狂欢节期间,参加巡游的桑巴演员人数之多、服装之华丽,堪称世界之最。
巴西人热情奔放,特别喜欢足球和桑巴舞这种能够令人无拘无束、尽情宣泄的娱乐活动。早在1928年,巴西就成立了第一所桑巴学校,1932年开始举行第一次桑巴巡游比赛,1934年成立了桑巴学校联盟。最初里约的大部分桑巴学校都设在贫民窟,是穷人的娱乐活动中心。有了桑巴巡游大赛后,每个桑巴学校参加大赛的队伍多达四五千人,除了领舞和领唱的是专业演员外,大部分人都是桑巴学校所在社区的普通百姓,都是自发参与。有钱的自己出钱买演出服饰,没钱的由学校免费提供,业余时间排练。
后来,桑巴巡游大赛引入类似足球联赛的升降级制度。参赛的桑巴学校分为甲乙丙三级,每年甲级队的最后两名降为乙级队,乙级队的前两名晋级甲级队,以此类推。这种竞争机制促进了桑巴学校艺术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
一般参赛的桑巴学校都拥有由知名艺术家组成的创作班子,每年每个学校都想方设法推出别出心裁的新作品,或新的表演形式,争取获得当年的大奖。所以,每年狂欢节,观众都能看到耳目一新、多姿多彩的桑巴舞表演。近年,桑巴巡游的主题也越来越多样化并贴近现实,环保、教育、科技,甚至中国的发展都成为桑巴表演的主题。一些专家总结说,艺术创新是巴西狂欢节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为了鼓励桑巴巡游大赛的发展,里约、圣保罗等城市的政府投资建设了专用场地。里约的桑巴大道可容纳7.5万观众。里约市政府还建立了桑巴城,供各个桑巴学校集中制作在巡游大赛中使用的大型花车。此外,有关狂欢节各项活动的安排都由市旅游局负责,警方、医疗和卫生部门提供相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