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越南河内 浪漫与颓败拼凑的乡村城市

[日期:2011-11-30] 来源:环球网  作者: [字体: ]

我午夜过后抵达河内。我的旅馆位于市中心还剑区,是一座外形瘦削的房子,具有该市典型的建筑结构。每层只有一个房间有窗——我的没有。

河内喧嚣的街道
河内喧嚣的街道

  因此次日清早外出时,我对扑面而来的喧嚣混乱毫无防备。基本上无视交通指示灯的摩托车川流不息。寥寥几辆汽车和一些脚踏车湮没在车流之中。那声音听着好像全城的所有司机都在拼命地按喇叭。我鼓足勇气穿过马路(这可不那么容易),冒险融入这座古城,继而为它的混沌之美而惊诧不已。传统的公共宅子环抱着庭院,两侧是砖块和灰泥砌就的筒结构建筑——瘦瘦高高的,给人感觉不太安稳——或者殖民时代的带有巴黎式熟铁阳台的房子。无数寺庙道观和天主教教堂,更增添了这种建筑大拼盘的味道。

  越南首都河内是一座棕褐色的城市。宏伟高大的建筑往往涂成一种芥末黄的颜色,让人想起西班牙南部。其它建筑大多已褪成某种褐色。米黄色的墙壁上,黑色的水迹蜿蜒而下,形如日本水墨画中的柳枝。灰泥剥落,露出古时的填充材料。建筑物外观的纹理,因此变得就像抽象派画家的画布一样斑驳。几乎看不到尖锐的边缘或者光滑的表面。一切都受到了人手、污染、雨水、暑热和洪水的损毁。

  河内的字意是“水中之城”,它坐落在红河三角洲。许多世纪过去,它的河道都已堵塞,只留下了许多湖泊。与别的水城如威尼斯和新奥尔良一样,河内既富有浪漫气息,又呈现出一副颓败景象。但它同时又是欣欣向荣的。冷不防就会有色彩鲜艳的防水油布撞入眼帘;建筑物侧面杂七杂八地贴着承包广告。建设与改造工程随处可见。

河内巷子旁的小吃摊位
河内巷子旁的小吃摊位

  没有地方像河内老城这样将衰败与新兴气息浓缩于一身。狭长的巷子一条环绕着一条,形如迷宫。一日之中的大事小事都在街边进行。给婴儿洗澡的旁边,在修理着摩托车;洗菜、卖菜、炒菜、吃菜;还有焊接排水管的。学步儿童大小的蓝色塑胶凳摆满人行道,那是当地酿制啤酒和pho(当地的一种汤)的用具。到处都有人在卖东西:竹杆、DVD、奥巴马油画、乐器、织物、去皮压平的猪头。

  沿着西北方向,城市开始更加自由地呼吸。紧紧缠绕在一起的巷道,一变而为平直、树木成荫的大马路。宽敞的Hung Vuong路上的建筑,勾勒出一幅越南的历史图画。

独柱寺
独柱寺

  路西的独柱寺始建于1049年,1954年法国撤出河内时被毁,之后重建。向外铺展开来的瓦屋顶,显然是受到中国的影响。中国统治越南一千多年。公元938年越南获得独立后,依然是中国的附庸国。直到19世纪中叶法国接管了越南,中国的统治才告结束。与中国的对抗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越南人的性格,尤其是那种淡泊和凶猛——他们正是凭借后一种性格特征,击败了法国人和美国人。

  马路对面是法国占领时期的几处遗址:宏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如今充作政府办公用地,其中包括一座1900年为法国总督而建的宫殿。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国者胡志明当初没有住在这座颓败的宫殿里,而是在专给仆人居住的地方一直住到1968年。当时,仿照他家乡房子的式样,人们在宫殿的空地为他建了一座简朴、架在支柱上的房子。屋内全部使用榻榻米垫子,磨光的木材,开放式设计,共有3个房间。这所房子具有现代人所幻想的简约而雅致的亚洲风格。

  在这座象征社会平等的房子旁边,耸立着胡志明纪念馆。该馆仿红场列宁墓而建,清楚地提醒着人们越南与国际共产主义传统的渊源。遗憾得很,我无法参观胡志明遗体。它被送到莫斯科进行年度检修,为期整整3个月。

  胡志明纪念馆也是苏联风格的建筑。走近前去,就像一艘舰船正迎面驶来。二楼莲花状展厅的藏品,狂热且有所选择地赞颂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历史、理想与影响。我所喜欢的展品讲述了越南丰富的过去与将来,其间发生了一场暗无天日的战争。在一幅黑白的爆炸照片的前面,安放着巨大、闪闪发光的水果造型雕刻;黑墙上一扇打开的门里,呈现出明亮的郁郁葱葱的丛林图画。我不太理解以下的场景:一辆汽车冲破一堵墙,旁边是一些照片,有一张是正在格斗的一名美国兵,还有一张是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复制毕加索“格尔尼卡”的一部分,这种做法背后的逻辑显而易见。但复制萨尔瓦多•达利和马克思•恩斯特的作品就比较令人困惑。整场展览大可形容为:一件绝对超现实主义的装置艺术作品。

  在一楼举行的一场朴实的摄影展,比上述的“高概念”混乱场景,更能体现出越南的梦想与融入国际社会的渴望。作品中有2000年越南首位获得奥运奖牌的运动员在领取跆拳道银牌的画面、2005年越南首例肝移植患者打开的腹部,以及2006年庆祝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仪式上笑容满面的官员们。

河内的剧院
河内的剧院

  河内的剧院是20世纪初法国人所建,模仿巴黎歌剧院。我在那里观看了一部“越南之歌”。观众大多是一家子几代人一同来的,带着盼望的激动神情。我觉得自己好像正置身于世界最大的大学礼堂,正在观看一出学生戏剧。开头并没有气势磅礴、扣人心弦的乐曲,也没有拉起红色天鹅绒幕布,向观众展露精心布置的舞台。相反,舞台上空荡荡的,只有一块屏风,上面映出瀑布背景。

  一位技工缓步走出台来,胡乱摆弄着一个麦克风。然后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用一种极其平板的声调,讲了很长时间。身着传统服装ao dais的女人,与身着亮闪闪长袍的男人,唱起了爱国流行歌曲。其他人以有几分谐调的节奏跳着舞。歌手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而伴乐则是录好的。声音震耳欲聋。小孩子在座位上嬉闹,老人们顾自打着盹儿。越南人已把这座法国建筑,变成了他们自己的。这里不是上演高雅艺术的地方,而是展现本土欢乐景象的所在。

  河内最早于1010年被定为越南首都。如今它已是人口超过600万的城市,但它依然有着繁忙乡村的种种魅力。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