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乐天、现代、新世界这三个韩国最大的百货店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一个相同的政策:加大对户外品牌的进店引入力度,一起向户外品牌敞开最大尺度的欢迎之门。
据韩国媒体报道,在韩国百货店里,销售业绩最好的就是户外品牌,今年秋天,这个趋势将持续。特别是在上半年韩国百货店大部分商品品类都出现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户外品牌却逆势以平均30%的速度高增长。
其实,户外品牌在韩国的蓬勃发展已有一段时间,只是其风头越来越表现抢眼。相比之下,中国的户外品牌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愈发呈现出加速发展之势。无论是户外品牌上市,还是越来越多地服企推出旗下新的户外品牌,抑或是展会上不断出现的新面孔和新技术,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全民户外热潮的推动,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中国户外品牌也许正在迎接一个“大户外时代”的到来。
企业眼中的“蓝海”
先看一下同为亚洲国家但市场敏感度比较高的韩国,目前韩国的很多服装企业正在加大对户外服装产品的投入力度,推出本品牌下的户外服装品牌。以HANGTEN(韩国)为例,公司就在不久前推出了旗下的户外品牌,并且在产品上市后又趁秋冬之季将品牌强化,使户外产品品类达到10~12个。今年,HANGTEN(韩国)的销售目标是1千亿韩元(约合6亿元人民币)。
再看看中国企业的情况。去年,号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行业制式服装研发、生产基地南京际华三五0三服装总厂推出了旗下的户外品牌。到目前为止,际华户外已在全国十余省市开设了几十家实体店铺,主要分布于北京、南京、天津、重庆、武汉等大中城市。特别是今年的7月17日,际华户外旗舰店高调进驻北京的时尚前沿地之一的三里屯SOHO。对于未来,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成说:“在2015年前,我们的销售门店要扩展到1500家。”
还有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因为看好未来的户外服装市场,在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之后,于去年创建了“LUCK&JOURNEY”户外品牌。
正如公司总经理陈榕所言,最近几年,我国的户外用品产业零售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0%,出货额年平均增长率也达到了50%”,这无疑是一片“新蓝海”。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国内市场已拥有400余个专业户外品牌,本土品牌约占三成;专业户外用品零售店达到了近2000家,百货商场零售点达到了1600余个,其他销售模式也在以不同的方式迅速发展着;同时,400余个专业户外运动俱乐部也为户外品牌提供了潜在的深厚消费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到今年已举办了6届的亚洲户外用品展,也充分证明着户外品牌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亚洲户外用品展的规模呈现出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的趋势,在7月末刚结束的第六届亚洲户外用品展商,近5万平方米的展厅里排布着各个品牌的产品,共有超过450多个国内外知名的户外用品品牌云集,而这其中,将近70%为中国户外品牌,其表现很是抢眼。
除此之外,还有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01年的时候,中国户外运动用品市场的规模还只有4、5千万元,到了2005年突飞猛进到10亿元,到了2006年的时候达到了26亿元,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100%。
而到了2010年,根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COCA)的统计,中国户外用品市场零售额超过了70亿元,达到71.3亿元,较上一年全年增长约47.01%。回顾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间,中国的户外用品市场零售总额以年均47.33%的速度增长,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并已成为零售板块中增速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同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户外时尚运动用品销售额增长比体育用品增速高15.6%,户外运动用品在体育用品的零售占比从13.8%提升至19.9%。
资本看好户外品牌
一家远在德国的户外服装品牌JackWolfskin对外宣布了公司被私募投资巨头黑石集团收购的消息。双方虽然没有公布详细的交易条款,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交易价格可能在7亿欧元(9.94亿美元)左右。黑石集团表示,已经在与多名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候选人进行接触,可能在数周内宣布新的首席执行官人选,对JackWolfskin的收购将会在8月之内完成。
要知道,黑石集团可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也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能受到这个巨头的青睐,不仅对JackWolfskin是个幸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户外品牌正逐渐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在国内,2009年10月30日,探路者在创业板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户外品牌企业,也拉开了中国户外品牌的资本热潮,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且有愈来愈猛之势。
2010年10月15日,嘉麟杰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交易了,而它的业务范围正好也是重点指向户外概念的。
其实,早在2008年初,就有一家户外品牌获得了几家国内知名投资公司数千万元投资,它就是三夫户外。在三夫户外的官方网站上,明确写着其中期目标———2013年前,在全国开设50家国际一流水准的户外专营店,成为行业领导者,成为价值百亿的上市公司。“已经有券商在开始和我们接触了。”其创始人、总经理张恒说。
有同样谋划的还有泉州几大户外品牌,在产品日趋成熟、终端建设日益完善、品牌形象已经确立的前提下,这些品牌正在谋求资本与品牌的对接。据媒体报道,在7月末南京举行的第六届亚洲户外用品展览会上,展会上除了有来看产品的代理商外,还有不少风险投资家的身影。业内人士也分析认为,户外用品行业已经成为一个朝阳行业,其强劲发展成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风投资金纷纷向一些成熟品牌伸出橄榄枝,而这些品牌也会在站稳脚跟后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资本的介入无疑是最强有力的助推器。一旦对接成功,资本市场上一定会出现更多户外品牌的身影。
回头看看已经上市户外品牌,其业绩如何?北京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业绩快报显示,该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47.57%,净利润5323.55万元,同比增长20.9%;每股收益0.4元。嘉麟杰2010年年报显示,其当年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净利润6151万元,较前一年同期分别增长了40.13%和43.7%,完全摊薄后每股收益0.296元,这一业绩超出了不少分析人士的预期。
券商机构对户外品牌的未来预期亦持乐观态度。“户外品牌这块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不过这个行业好就好在它的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我们预计这一市场今后能保持年均30%~40%的增长率。”国金证券纺织品行业首席分析师张斌认为。
未来海阔天宽
和国外同行相比,目前中国的户外品牌市场还有一些差距。“从数量上来说,和欧洲相比,在中国的户外品牌相对较少。在欧洲的户外服装品牌市场中,是通过不同的功能性,来区分不同的品牌。例如,有专门针对登山运动的服装品牌,有专门针对户外旅游、野营的服装品牌……这些品牌虽然同属户外的大旗之下,但他们针对的客户和消费群体是不一样的。而目前,中国的这个户外运动的市场划分,概念不清晰,很模糊。”这虽然是前任奥索卡品牌设计师在几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中国户外品牌市场的评价,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虽有改善,但差距仍不小。
但恰恰是这些差距,才更让中国的户外品牌看到希望,因为有差距才有追赶的空间和动力。并且从国外发达市场的发展轨迹,我们更能看到自身的希望。2010年,美国的户外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50亿美元,欧盟则更是高达140亿欧元。并且,目前美国各种主题、不同星级的露营地超过2万块,而中国的露营地数量还是两位数。更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内,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将以每年近50%的速度进入快速增长期。”
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户外品牌的消费人群正在“去户外化”。就是说,户外品牌的消费者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探险家、“驴友”等专业或非专业户外人士,一些原本和户外运动并不搭界的人也开始喜欢购买户外品牌。以韩国知名户外品牌BLACKYAK为例,它的专卖店遍布韩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其购买人群非常广泛,从儿童到老人都是它的目标对象,因为这些消费者看中的并非是户外服装的特殊功能性,而是喜欢户外品牌的高品质和独特设计。在国内,这种现象也正在逐渐显现。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不受待见甚至让人避之不及的极端天气对户外品牌来说却是一个颇受欢迎的“客人”,因为突如其来的严寒等极端天气意外地助推了户外品牌的热销。在英国,由于2009年的寒流暴雪频繁袭击,户外零售商的服装销量大幅增加。据了解,英国知名的户外服装公司2009年12月份的营业额与2008年同期相比创纪录地激增30%。2010年,户外服装在我国也借助大雪火了一把,被业界称为“创造了白雪经济”。去年的寒冬和天降大雪带来了滑雪服等户外服装的销售旺,滑雪服、滑雪帽、雪镜、滑雪板等相关产品受到一些时尚人士的追捧。滑雪用品商店的新款滑雪服等销量激增,甚至出现断货。在网购市场户外服装也是非常火爆,特别是下雪较多的北京地区,滑雪产品的交易额高达180万元,占全国总交易额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