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重走洛克路 自驾车穿越泸沽湖-木里

消失的地平线

[日期:2011-06-24] 来源:户外探险  作者: [字体: ]
消失的地平线
 
  “香格里拉”一词在1000多年以前藏文献资料中就有记载,意为心中的日月。洛克笔下的一切,都让希尔顿着迷,受洛克游记的影响,激发创作灵感,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于1934年写成《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书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词语——“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从此成为一个特有地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香格里拉”也因此受到国内外驴友的追捧。从云南“香格里拉”县的抢先注册到稻城“最后的香格里拉”宣传语,各地的旅游宣传层出不穷,硝烟弥漫。木里的偏远很容易让人们将它忽略、遗忘。
 

 
  泸沽湖的神秘卧佛
 
  探访点:盐源县泸沽湖景区
  路线:西昌—泸沽湖270公里,约6小时。途经盐源县。
  路况:全程二级公路
 
  75年前,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曾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到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湖泊,并且在游记中记到: 在我面前展开一片最漂亮的水面,湖水清澈得像深蓝色的宝石,在有森林的小山脚下和树阴下,变为紫色,笼罩这里是安静、和平的奇妙,小岛像船只一样浮在平静的湖上,一切都是静谧的,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如今,一条蜿蜒曲折、美不胜收的旅游公路环线——泸(沽湖)亚(丁)路横溢在了中国西南部的祟山峻岭中。“泸亚路”将于2010年初正式通车。
 
  香格里拉环线“泸亚路”起于盐源县泸沽湖镇,终于稻城县亚丁。由东南向西北先后穿越盐源、木里、稻城三县,全长255公里,凉山州境内有233公里,而木里县就有190公里,海拔约3800米,昼夜温差达20多度,处于横断山脉的边缘。以稻城为中心,向德软(左)、雅安(右)画个心型,两边在在四川泸沽湖终点,而泸亚公里就是从这心型直线穿过。这条公路被专家称为“四川的青藏天路”,其艰险实在是不言而喻。
 

 
  泸沽湖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泊,海拔2600多米,处于川滇交界,泸沽湖湖面呈北西—东南走向,长约9。4公里,湖面清澈见底,透明度高达12米。湖中有6个小岛,林木葱郁,犹如六颗绿宝石镶嵌在蓝水晶上。以里务比岛为界,左右分开,其中四川部份占了三分之二的面积,云南宁蒗县只占三分之一。相对于云南省的泸沽湖,四川部份旅游开发得较晚。
 
  盐源县的泸沽湖主要看点为草海,而云南宁蒗则为亮海。在当地朋友的陪同下,我们很轻易就租到了猪槽船前往草海出发。摩梭少女轻轻地划着浆,生怕划伤了湖里的小花小草。阳光下,清澈的湖水如同湛蓝色的水晶,水天同色,宁静而美丽,只有猪槽船悄无声息地滑过水面,大家都安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据说当年洛克太喜欢泸沽湖而舍不得离去,在湖中心的一小岛上住了半年,当地为了纪念他,后人给小岛取名为洛克岛。船行至离远处的小岛还有500米时停了下来。同行的朋友拍了几张相片,然后把相机拿给大家看,表情有几分的神秘与得意。乍一看,觉得取景构图也很一般,实在没看出啥调调来,可朋友又把相机转了90度,哇!!湖面上的景色与湖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卧佛像,让人叹为观之!据说此景是台湾的一名记者发现的。
 
  利家嘴 最后的母系社会
 
  探访点:屋角乡利家嘴村
  路线:沪沽湖—屋脚乡70公里,屋角乡—利家嘴村28公里。
  路况:土路
 
  泸沽湖到屋脚乡,是泸亚公路的一段,这一段路程需要翻过一座山,在山顶上能看到泸沽湖全景。从屋角乡到利家嘴村还算顺利,虽也是土路,但路况好多了,车子能开到60迈。从路边的岔路往利家嘴村走,还有7公里。路边有一条小河,由于五月的水量不大,我们的车子很轻易就开过去。据说夏天雨季的时候,车子无法通行,只能徒步进村子,7公里徒步约一个多小时。
 
  摩梭人以泸沽湖为圆心向外扩散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省盐源和云南宁蒗两县,宁蒗县的摩梭人划为纳西族,而盐源县的摩梭人则划为蒙古族,两地的摩梭人名分不同实则为同一族人,生活习惯也无异议。
 
  我们在中午的时候到达利家嘴村,除了车队刚进来的马达声还恍惚在耳边之外,整个村子没有人,没有声音,村子很安静,手机在这里失去了信号,天蓝得有点刺眼,一幢幢木房子依山而建,鳞次节比,一垄一垄的青稞摇头晃脑的摆着,很是应景。古老的木墙上用白色的灰状颜料大量地涂抹成万字符和海螺形状的图案,眼前的一切古老而神秘,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你无法把泸沽湖的摩梭人与利家嘴的摩梭人联系在一起。上午我们还在泸沽湖边纳良家的雕花大院,豪华气派的的祖母屋享受着达布的分餐,品尝着无数种摩梭小吃,还参观了猪膘肉的制作过程。眼前的一切就好比我们在一天的时间,从社会主义社会回到了原始社会。
 

 
  利家嘴村建筑风格为传统的木屋,房屋皆用圆木或方木垒墙,连房顶都是用木头盖的,摩梭人特别注重火神,与当地的建筑很有关系。房子结构为传统的四合院,三面为两层建筑,祖母屋多为一层。一般女孩子住楼下,男孩子住二楼。屋子的大门正对着堂屋,堂屋是供佛龛的地方,堂屋修得艳丽与否,会显示家里的经济条件如何。因此家里比较富裕,会修得更好看一些。我们在沪沽湖参观了几个富丽堂皇的堂屋,而在落后的利家嘴村,堂屋也是装饰得鲜艳夺目,墙上还画着精美的壁画,主人还用布匹把堂屋半遮掩着,加上了几许神秘。
 
  利加嘴的人们依然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阿肖”走婚的母权制家庭形式,女性在家庭中占主要地位,家庭里的成员都是一个母亲或一个祖母的后代。家庭中无男子娶妻,无女子出嫁,始终生活在母亲身边。财产按母性继承,家庭成员的血统完全以母系为准。每个摩梭家庭都有一位能干的管事“达布”,达布由家里选出一位最能干的女子来担当,家里的一切事务都由达布总管。
 
  村长甲布且珠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村长给我们一一介绍村子的概况:“利家嘴村子约30多户,400多人。最大的一户叫地别度基次,原来36多人,分出去了15人,现在21人。我家原来也有30人,由于房间的数量不多,现也已分家。”村长家的达布叫拉错,她做为一家之主,负责家里的一切事务。每天晚上要给全家人分餐,而这里也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男耕女织生活。
 
  拉错生了三个男孩,但一直希望能有个女孩子,好继承家业。孩子们的舅舅也跟他们一起住。我们被拉错邀请到祖母屋,围着上火埔火塘而坐。火塘分为上火埔与下火埔,上火埔一般是家里来客人了坐上面,下火埔火塘一般自家人。火塘对于摩梭族也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火塘就是家里的心脏,跨火塘为当地禁忌,灶台墙上有个佛龛,佛龛上面图腾画有火与金银财宝。达布送上酥尼玛酒,喝了一口,淡淡的香味。酥尼玛酒是当地用玉米来做成的一种泡酒,颜色微黄,度数不高。
 
  利家嘴人家家户户供奉成吉思汗的画像,他们自称是蒙古人的后代。摩梭族大多数人都信奉喇嘛教,如家里有小孩诞生,都会请喇嘛为小孩取名。当地的摩梭女子穿着传统的摩梭服饰,上身为红色的金丝绒布料缝制而成的短衣,腰间缠绕着花纹眼里的宽布带子,下身是白色的白槽裙,就是很长的百褶裙。摩梭孩子一般到了13岁,就会举办成人仪式,女孩叫“穿裙礼”,男孩称“穿裤礼”,举行完成人仪式,就可以走婚了。
 
  遇到苏朗,很偶然,我当时想买当地的纯羊毛围巾,苏朗主动给我当翻译,给我带路,我小心地问他:
 
  “那么你也是走婚吗?“
 
  “是的,”苏朗害羞地说,他指着在远处玩耍的几个小男孩说,你看,旁边那个是我的孩子,将来他也走婚。
 
  “那他在外面见了你会叫爸爸吗?”
 
  “会呀”
 
  “你平时白天不去孩子妈妈家吗?”
 
  “农忙的时候会去的,帮忙干活,平时白天不去,只有晚上过去住。”
 
  “你觉得走婚好,还是现代人结婚好呢?”
 
  “两个都好吧”
 
  “这里平时的游客多吗?”
 
  “村子里平时没有什么人,只有过节的时候游客较多,大多为韩国人。像你们这样的客人,三年都来不了一次,你们来了我们全村就像过节一样呢,很开心。以后在来,就是朋友了。”
 
  “你从哪里来?”
 
  “北京
 
  “我去过北京喔”
 
  “真的啊……”
 
  晚上8:30,村长家举行了篝火晚会,全村老少都过来参加,他们穿着传统服饰,围着篝火教我们跳舞,我们也边学边跳,旅行中能让人心起涟漪的,就在这短暂的一瞬间吧。
 
  木里大寺的传奇
 
  探访点:木里大寺
  路线:屋角乡利家嘴村—木里大寺,约多少公里。
  路况:土路
 
  在利家嘴用完中餐,与老乡告别,车队沿着与来时相反的方向出发前往木里大寺。
 
  木里大寺,藏语全称丹雪珠曲勒朗巴吉瓦林,座落在桃坝乡易,海拔2673米,建于1656年,由喇嘛桑丁绒布萨哲蚌寺的格局主持开山初建。 寺院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巍峨壮观。寺院座西向东,背倚“甲色西瓦尼布”神山,丛峰耸立,巍峨俊秀,寺庙前是奔流不息的理塘河,波涌浪卷、浩浩荡荡。
 
  木里大寺历经了三百多年的不断扩建修茸,如今有措钦大、强巴殿、白伞佛殿、长寿佛殿、白渡母殿、严降护发神殿和土司衙署及几百间僧舍融为一体的庞大建筑群,1958年前世界第一的甲娃瓦强巴铜像就在木里大寺中,原来甲娃瓦强巴铜像的铜像遭遇破坏,可如今木里大寺中仅存留着它的一根小手指和残五冠佛。木里大寺现住持翁依偏说道:“我们打算用这根小指头来定佛像的大小,到拉萨找大师来设计铜像,把原来的铜像还原。”当年洛克到达木里大寺,并受到大喇嘛和木里活佛的热情款待,在他的游记中大量地记着:“我很难看清主人的面目,因为他背对着一道开着的凸窗而坐着,而他能看清楚我脸上的每块肌肉。
 
  土司身高六英尺二英寸,穿着一双精制的鹿皮西藏统靴,他三十六岁,强健的身躯,他的头很大,大腮骨、低额头,他的肌肉松驰无力,因为他既缺乏锻炼,又未劳动过,他的态度端庄、和蔼、笑谈温和、举止雅观。他穿一件红色宽松的长袍,一只胳臂露在外面,在束腰紧衣下面是金银丝浮花锦缎汗衣,左手腕上挂着一串念珠。”洛克当年拍摄了木里大寺全景。如今只能从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中领略到当时的辉煌,洛克镜头下的木里大寺也不复存在,值得庆幸的是,大藏经被保护下来了。
 
  我们在傍晚的时候到达木里大寺,夕阳照在寺院的四周,光线很柔和,摄影师们还未来得及卸下行李,就扛着相机与三角架往山上跑。山上新修了大寺宾馆,但条件还是比较坚苦,宾馆里没有热水供应,也没有电。当夜幕慢慢降临的时候,山谷里慢慢变成蓝灰色,远眺大寺前的山脉,与洛克游记中的景色似曾相识,他游记中记录道:“我们在山顶上一个秀丽的寺庙里夜宿,从这里可以鸟瞰下面的寨子。太阳落山后,余光照射在城垛一样的山峦上,好一幅美丽的画景啊!雪山巍巍,象冰龙浮游空中,因为下面的山谷弥漫着蓝褐色的薄雾,唯有峰巅和冰原反射着秋月的银光。”大伙坐在宾馆前的小广场上欣赏着山里的黄昏、闲聊着,记忆中这样的场景,只有在小时候有过,它一下子让我的记忆拉回20多年前,简单而清晰,山里的黄昏总是那么容易让人勾起往事。
 
  “木里县的第一任土司,就是木里大寺的第二任活佛,而当年第二任土司巴尔家的末代,也就是第21代土司,如今还在木里县城,现已80多岁。现任的活佛为十世活佛,1976年在毛牛坪乡出生,92年被认定是活佛,前几天正好去西昌办事了,还没回来,你们这次没能碰上,真不巧……”夜晚更安静了,北斗七星一眼就能认出来,我们就这样伴着月亮,晒着星星,娓娓地听着住持翁依偏初给我们讲述着木里的故事,仿佛我们也卷入历史的时空中。
 

 
  清晨,月儿伴着启明星冉冉落下。六点刚过,喇嘛们都陆续起床洗漱,对着我们的镜头,他们显得很害羞。每天早晨6:30分是喇嘛们诵经的时间,诵经时间是不允许外人进入大殿的,虽然我们得到大寺住持的允许可以进入拍摄,但大家还是小心翼翼,避免打扰他们。诵经结束后,喇嘛们还在原地打坐,但场面已经没有那么严肃了,几个值日的小喇嘛开始上来给大家倒酥油茶。我们绕到了大寺的厨房,看到另外两个值日的喇嘛在着打酥油茶,清晨的阳光正好从窗户打进来,摄影师们哪里肯放过这样的机会,围着喇嘛来个360度拍摄,大家笑言都可以给361度代言了。
 
拍完早课,我们喝上香喷喷的酥油茶,前往康坞大寺。
【内容导航】
第1页:上帝浏览的花园 第2页:消失的地平线
第3页:康坞大寺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