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潍坊有群探险狂人 “在编”总人数超过万人

[日期:2011-05-16]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 [字体: ]

    在潍坊,有这么一群人,仅户外网上“在编”的就超过万人,他们从事着各行各业,却乐于在城市生活之外寻找生命的真谛。他们对户外徒步旅行和探险有着近乎着迷的热情,在周末,他们不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而是愿意背上几十斤重的行囊,卸下工作和生活的负担,去往一个阔别城市的自然世界,承受各种不方便。他们说,穿越过一个地方之后,他们带走的是快乐和欢笑,留下的是汗水和脚印。他们的身体在遭受磨难,虔诚地搜罗普通人看不到的景色。

    固然捉的是小鳄鱼,但是其他的大鳄鱼有可能被激怒。所以整个过程还是有点提心吊胆。

    2011年5月7日,潍坊市科学探险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成员都是潍坊从事和热爱科学探险的科技工作者、探险爱好者等。“驴友”柴永华是这个协会的会长,在这个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之外他还有个职务:潍坊中侨团体的董事长。

    协会成立之前的2010年,他就赞助组织了潍坊历史上对潍河的首次科学考察探险活动———潍河漂流科考活动。而对于科学探险的热爱,柴永华也是溢于言表。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探险往往只是一种冒险活动,在活动中一个人可以寻求刺激,锻炼意志和体力。但柴永华以为,科学探险是一种工作。这种工作需要参与者凭借自愿奉献的精神投入其中,并在探险中进行一定的科考活动,而不是简单的体验和观光。

    2009年12月,柴永华跟随国际组织地球观察研究所的探险队前往亚马孙热带雨林,作为国内首批志愿者队员,在当地进行了为期22天的科学探险活动。他们乘飞机到达秘鲁城市伊基托斯,转乘轮船到达秘鲁萨米里亚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那里,他们一行十几个人住在正在当地进行科学研究的一名剑桥大学博士的船上。天天,志愿者们在研究职员指导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天天开两次会,每组人有不同的任务。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那次半夜捉鳄鱼的任务。”柴永华有些津津乐道,“当时是0点从营地出发的,我们5个人坐着一艘小艇到了一段河面上。实在我们是不敢也不会捉鳄鱼的,这个工作由当地的工作职员完

    成,他用绳套逮住体型较小的鳄鱼,拽到船上,我们志愿者负责丈量鳄鱼体长、辨认性别、称体重。之后,我们还要将鳄鱼放生。说实话,我们还是有些害怕的。由于河里的鳄鱼非常多,在灯光的照射下就能看到一对对放着冷光的眼睛望着你。固然捉的是小鳄鱼,但是其他的大鳄鱼有可能被激怒。所以整个过程还是有点提心吊胆。除了捕捉鳄鱼,我们还捉过食人鱼,也是比较危险的物种,需要戴着厚厚的皮手套操纵。我们还考察过那里的金刚鹦鹉,观察它们的数目和习性,通过比对在某个时间段里鹦鹉种群的数目,我们就能知道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我们观察和记录这些动物的行为,将数据交给博士,也算是为亚马逊流域的科考献了一点微薄之力。”除了亲身参与科考,每名志愿者还会向这位博士提供大约4000美元的赞助,用来支持和鼓励他只身一人的科研活动。

    他觉得,科学探险完全不同于旅游,它更多的是一种志愿者行动。在当地科考的这位英国博士已经在那里持续呆了25年时间,这一点让他佩服,也反过来激励着他继续自己的科学探险活动。在他的计划中,7月份,潍坊科学探险协会的6名成员将前往肯尼亚。

    今年下半年将展开对山东30多座无人岛的科学探险,力图摸清无人岛的生态数据,根据数据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的原则下拟定开发建议,终极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当地政府作为开发无人岛的参考。

    我们去的地方往往人迹罕至,环境极为恶劣,在那样的地方生存,简直与自虐无异。

    在“户外大本营”见到王春雷的时候,他刚刚结束秦岭穿越活动回到潍坊。脸上和手上有些黝黑和粗糙的皮肤说明了他在无人区穿越7座山峰所经历的艰难。桌旁放着他44升的背包,这个背包就是他在7天里的衣食住行。

    35岁的他,曾经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天天面对冰冷的机器和字符。但是,他一直有一个令他痴迷的爱好———户外旅行。后来,他从迅速扩大的户外旅行群体中看到了商机,成了一家户外用品商店的老板,从此,他放弃了原本的职业,投身到这份爱好中,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他从旅行爱好者变成户外探险者,又获得了北京红十字会的认可,组织了潍坊户外救援队。

    每个月三四次的户外旅行在外人看来似乎已经成了他的例行公事。但是,他自己却是乐在其中。

    这是王春雷第一次去鳌山-太白山穿越,但他积累的经验和户外生存能力让他有些自信,到达当地之后的情景还是让他吃了一惊。在7天的时间里,由全国各地的几十个人组成的团队要穿越7座山峰的山脊。到达当地的第一天就遇上了狂风雪,最深处达到70公分。“一开始是雪粒子,后来变成小雨把衣服全部淋透了,最后又变成狂风雪,下了一整天。晚上我们正在帐篷里睡着觉,却忽然发现雪把帐篷压塌了,整理之后,我们必须每隔几个小时敲打帐篷几下,由于时间长了积雪会把帐篷压到我脸上。当地的温差也很有挑战,山底下30多度,山顶却只有-4度。由于山顶积雪的反射,紫外线的强度也超出想象,每个人的脸上都褪了好几层皮,向导的眼睛也被灼伤了。这次穿越,当地的向导迷路两次,当地领队也迷路多次,整个队伍差点被困在大雪中。最后,依靠我带去的GPS卫星定位才走了出来。”

    “我们驴友之间有一句话很经典,就是身体在地狱,眼睛和心灵在天堂。很多人觉得我们是自己找罪受,由于我们去的地方往往人迹罕至,环境极为恶劣,在那样的地方生存,简直与自虐无异。不过,固然身体受苦,眼睛却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真正的美妙和伟大,心灵也变得单纯和宁静。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的原因吧。”

  不断地经历大山大河的考验,让他把“平凡人,平常心”当做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在大自然眼前,一个人显得非常的渺小,这让我觉得,功名利禄于我都变成了浮云。从穿越活动中回到现实生活,我觉得做个能为社会做些事的平凡人就非常满足了,固然有些难,但这是我的目标。”他的救援队已经与潍坊市地震局达成合作意向,将在地质灾难中作为政府救援的有效配合展开行动。

    喜欢户外运动的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在旁人眼里,参加探险协会的人都是事业有成的。翻开会员名单,称谓后面都跟一个董事长或总经理。谢晋修说,探险是有花费的,需要一定经济实力的支持。

    办公桌后的谢晋修是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潍坊组委会的主任,也是潍坊公众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还有一个身份:潍坊科学探险协会的副会长。

    细边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谢晋修说自己是一个“不循分”的人,觉得人就应该“活在野外”。40岁的他看起来很年轻,他笑说自己是医药大学毕业,学中医,知道一些保养之道。

    结交户外运动的朋友,也是由于他的“不循分”。他说,2005年的时候,他迷上了摄影,不想只是空摆架子的,他就专门找了一个摄影学校,后来又到北京进修,前前后后花了一年的时间。

    2006年底,第一次参加户外运动的他跟七八个朋友一起,徒步徽杭古道,走当年徽商走过的路,感受当年徽州商人沿着古道肩挑背扛进浙经商的艰辛。

    路上还有一个惊喜,他们翻过一座山,来到一个公路都不通的村庄,村庄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卖花渔村,那个时候梅花开得最盛,成片的梅花,漫山遍野的开着。

    谢晋修说,喜欢户外运动的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2009年7月,谢晋修跟朋友组团来到拉萨,他们的目的地是阿里。

    乘着吉普车从拉萨出发,经过日喀则地区时向南拐了一下,到了喜马拉雅山下著名的“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错,又沿途向阿里前进,20多天的时间,让他感觉完全是活在另一个世界。

    谢晋修说,西藏是一个有信仰的地方,在那里能看到历经千年仍保存下来的原生态,土山上垒起来的宫殿、手里摇动的的转经筒、不断做着等身长跪的虔诚教徒、戴着面具舞蹈的喇嘛,让人忘了身在何处。

    有人说他们就是出去玩,谢晋修说这样“玩”是找罪受。他在队伍里扮演两个角色,摄影师和随队医生。西藏的海拔均匀都在4000米以上,到拉萨的时候他测了一下心率,一分钟102次,而平时是60多次,到了西藏之后,缺氧导致的头痛天天都折磨着他们。

    在“神山”冈仁波齐山下,他们碰到了一队来自尼泊尔的信徒,200多人的队伍,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来朝拜,一天下来就有六个人由于高原反应死在了路上。这样的事,每年都会发生。

    司机是当地人,常年奔驰在这片土地上,没路的时候,车就直接从山上冲下来。回头看看下来时的路,谢晋修都不禁出身冷汗。路上的车都贴着山行驶,走在路边太危险,在路上他们看着一辆大货车在自己前面压塌了路翻到沟里,等了两个小时才通过,

    硕大的太阳、触手可及的云彩、扎着小辫的牧区男人,在这个跟自己没有多少关系的地方,谢晋修最大的感慨就是:人很渺小,在大自然的气力下,说没就没了。再想一下自己耳边天天听到的,要住大屋子、要买好车子,就都不重要了。

    谢晋修描述他向往的生活,就像《瓦尔登湖》里说的:一个人建筑木屋、开荒种地,沐浴在月光中,沉醉在幻想里,过一种原始、纯朴、自然、阔别尘世的隐居生活。

    在离山顶只剩200米海拔的时候,我们发现没法继续前行了。带着遗憾的我们只好回到大本营。

    根据王春雷的估计,潍坊市区2006年的户外用品消费能力在10万元左右,2007年就达到了100万,2010年已经迅速增至800万元。“从这些数字中,就能看出户外旅行爱好者正在呈几何级数式的增长。”

    在潍坊共青团市委工作的齐亚杰是这数目众多的潍坊普通驴友中的一员。他由于经验丰富,组织了潍坊本地的户外网而成为驴友中领军式人物,在多次活动中他的身份都是组织者和领队。从2006年至今,他已经走遍了省内几乎所有山峰,省外的驴友线路也去了十几条。

    “户外旅行和探险还是有一定门槛的。除了一定的资金基础之外,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可以说,探险不只是一种休闲体验,而更多的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

    但他一直有一个遗憾。那是2009年,他跟队友到四川挑战四姑娘山。“四姑娘山顾名思义有四座山峰,从一到四难度也逐渐加大,其中的四峰当时只有7个人成功登顶,比珠穆朗玛峰难度还大。我们当时去的是二峰。从成都乘车经过夹金山的时候,山路旁边不停的有泥石塌方滚到路上。我们在海拔3700米的日隆呆了一天,以适应高原天气,防止高原反应。第三天到达海拔4300米的大本营扎寨预备第四天登顶。

    可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第二天山顶下起了大雪。本来那个季节是不应该有这么大的雪的,这让我们措手不及。为了减轻负重,我们没有带冰爪和冰镐。在离山顶只剩200米海拔的时候,我们发现没法继续前行了。前方的山坡太过陡峭,没有安全绳和冰镐根本无法保证人身安全。当时,山顶就近在咫尺啊,直接就能看到,所以心里有些沮丧。带着遗憾的我们只好回到大本营。本想等一天之后再次登顶,但是却发现衣服全部湿透了,所带的食品也只够一天。最后,我们只得放弃登顶计划。”

    “假如有机会,我还会继续去挑战四姑娘山。有人觉得探险就是冒险,实在不是这样,探险首先要保证的是安全。假如安全不能保证,我们宁愿选择等待下一次机会。”

    这种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前赴后继。“同行的一位女孩,已经是第四次前来,前几次她都没有成功登顶。”

    不断地经历大山大河的考验,让他把“平凡人,平常心”当做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在大自然眼前,一个人显得非常的渺小,这让我觉得,功名利禄于我都变成了浮云。从穿越活动中回到现实生活,我觉得做个能为社会做些事的平凡人就非常满足了,固然有些难,但这是我的目标。”他的救援队已经与潍坊市地震局达成合作意向,将在地质灾难中作为政府救援的有效配合展开行动。

    喜欢户外运动的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在旁人眼里,参加探险协会的人都是事业有成的。翻开会员名单,称谓后面都跟一个董事长或总经理。谢晋修说,探险是有花费的,需要一定经济实力的支持。

    办公桌后的谢晋修是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潍坊组委会的主任,也是潍坊公众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还有一个身份:潍坊科学探险协会的副会长。

    细边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谢晋修说自己是一个“不循分”的人,觉得人就应该“活在野外”。40岁的他看起来很年轻,他笑说自己是医药大学毕业,学中医,知道一些保养之道。

    结交户外运动的朋友,也是由于他的“不循分”。他说,2005年的时候,他迷上了摄影,不想只是空摆架子的,他就专门找了一个摄影学校,后来又到北京进修,前前后后花了一年的时间。

    2006年底,第一次参加户外运动的他跟七八个朋友一起,徒步徽杭古道,走当年徽商走过的路,感受当年徽州商人沿着古道肩挑背扛进浙经商的艰辛。

    路上还有一个惊喜,他们翻过一座山,来到一个公路都不通的村庄,村庄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卖花渔村,那个时候梅花开得最盛,成片的梅花,漫山遍野的开着。

    谢晋修说,喜欢户外运动的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2009年7月,谢晋修跟朋友组团来到拉萨,他们的目的地是阿里。

    乘着吉普车从拉萨出发,经过日喀则地区时向南拐了一下,到了喜马拉雅山下著名的“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错,又沿途向阿里前进,20多天的时间,让他感觉完全是活在另一个世界。

    谢晋修说,西藏是一个有信仰的地方,在那里能看到历经千年仍保存下来的原生态,土山上垒起来的宫殿、手里摇动的的转经筒、不断做着等身长跪的虔诚教徒、戴着面具舞蹈的喇嘛,让人忘了身在何处。

    有人说他们就是出去玩,谢晋修说这样“玩”是找罪受。他在队伍里扮演两个角色,摄影师和随队医生。西藏的海拔均匀都在4000米以上,到拉萨的时候他测了一下心率,一分钟102次,而平时是60多次,到了西藏之后,缺氧导致的头痛天天都折磨着他们。

    在“神山”冈仁波齐山下,他们碰到了一队来自尼泊尔的信徒,200多人的队伍,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来朝拜,一天下来就有六个人由于高原反应死在了路上。这样的事,每年都会发生。

    司机是当地人,常年奔驰在这片土地上,没路的时候,车就直接从山上冲下来。回头看看下来时的路,谢晋修都不禁出身冷汗。路上的车都贴着山行驶,走在路边太危险,在路上他们看着一辆大货车在自己前面压塌了路翻到沟里,等了两个小时才通过,

    硕大的太阳、触手可及的云彩、扎着小辫的牧区男人,在这个跟自己没有多少关系的地方,谢晋修最大的感慨就是:人很渺小,在大自然的气力下,说没就没了。再想一下自己耳边天天听到的,要住大屋子、要买好车子,就都不重要了。

    谢晋修描述他向往的生活,就像《瓦尔登湖》里说的:一个人建筑木屋、开荒种地,沐浴在月光中,沉醉在幻想里,过一种原始、纯朴、自然、阔别尘世的隐居生活。

    在离山顶只剩200米海拔的时候,我们发现没法继续前行了。带着遗憾的我们只好回到大本营。

    根据王春雷的估计,潍坊市区2006年的户外用品消费能力在10万元左右,2007年就达到了100万,2010年已经迅速增至800万元。“从这些数字中,就能看出户外旅行爱好者正在呈几何级数式的增长。”

    在潍坊共青团市委工作的齐亚杰是这数目众多的潍坊普通驴友中的一员。他由于经验丰富,组织了潍坊本地的户外网而成为驴友中领军式人物,在多次活动中他的身份都是组织者和领队。从2006年至今,他已经走遍了省内几乎所有山峰,省外的驴友线路也去了十几条。

    “户外旅行和探险还是有一定门槛的。除了一定的资金基础之外,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可以说,探险不只是一种休闲体验,而更多的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

    但他一直有一个遗憾。那是2009年,他跟队友到四川挑战四姑娘山。“四姑娘山顾名思义有四座山峰,从一到四难度也逐渐加大,其中的四峰当时只有7个人成功登顶,比珠穆朗玛峰难度还大。我们当时去的是二峰。从成都乘车经过夹金山的时候,山路旁边不停的有泥石塌方滚到路上。我们在海拔3700米的日隆呆了一天,以适应高原天气,防止高原反应。第三天到达海拔4300米的大本营扎寨预备第四天登顶。

    可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第二天山顶下起了大雪。本来那个季节是不应该有这么大的雪的,这让我们措手不及。为了减轻负重,我们没有带冰爪和冰镐。在离山顶只剩200米海拔的时候,我们发现没法继续前行了。前方的山坡太过陡峭,没有安全绳和冰镐根本无法保证人身安全。当时,山顶就近在咫尺啊,直接就能看到,所以心里有些沮丧。带着遗憾的我们只好回到大本营。本想等一天之后再次登顶,但是却发现衣服全部湿透了,所带的食品也只够一天。最后,我们只得放弃登顶计划。”

    “假如有机会,我还会继续去挑战四姑娘山。有人觉得探险就是冒险,实在不是这样,探险首先要保证的是安全。假如安全不能保证,我们宁愿选择等待下一次机会。”

    这种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前赴后继。“同行的一位女孩,已经是第四次前来,前几次她都没有成功登顶。”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
* 匿名 发表于 2011/6/23 18:40:18
z怎么入伙啊,我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