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天坛的最后一次使用

[日期:2007-06-01] 来源:《中华遗产》杂志  作者: [字体: ]
  编译/沈弘

  天坛作为祭天之所,最后的使用者是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1914年冬至,他在此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为他策划中的登基称帝做了一次彩排。尽管复辟帝制遭到了可耻失败,但在此之前,袁世凯希望通过天坛的祭天仪式唤起国人的拥戴。当时许多国外记者对这次祭祀进行了拍摄报导,也为后来的世界遗产天坛记录了最后一次典礼。

  祭天在凌晨前开始。圜丘坛修缮一新,每 个栏杆旁都站着身穿制服、头插羽毛、手持长矛的士兵;道路两旁两百多名乐师身穿缀星蓝底长袍,手持仿古(先秦)乐器;此外还有黑压压一大片文武百官,全都穿着祭祀的长袍。黎明,身穿制服的袁世凯乘坐总统专车,在骑兵护送下来到圜丘围墙的大门外,然后被八抬大轿送到墙内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而非皇帝的更衣殿,在那儿换上了长袍。 仪式持续了一个小时。袁世凯从南面登上圜丘的第二层朝北站定,待篝火点起,他按照祭祀官的口令深深鞠躬四次,文武百官也跟着一起鞠躬,同时盛有兽血和兽毛的盘子被端上了祭坛。敬献了丝绸之后,袁世凯就跪在了圜丘第一层。献祭肉的音乐奏起,兽血兽毛马上撤走,一盅热汤送到了总统手中。这盅天羹先由袁世凯高举过头,然后分三次洒在盘中肉上。接着祭祀官念颂祷文,乐声中有人翩翩起舞,袁世凯则举酒敬天。每篇祷文读完袁世凯就朝祭坛磕四个头,文武百官也跟着一起磕头。数篇祷文念颂的程序大同小异,伴奏的音乐却不同。祷祝之后食物撤下,绿玉(玉玺)摆到了祭坛的中央。最后伴着庄严的音乐,祷文牌位、丝绸,酒和谷物等祭品被一起放在柴堆上焚烧,祭天仪式随之结束。袁世凯回帐篷换完衣服,又乘总统专车回到了位于中南海的住处。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