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高海拔的影响 山友需认识切身安全问题

[日期:2007-06-01] 来源:   国内旅游和登山活动随着生产水平国民收入增加而日益蓬勃。加  作者: [字体: ]
  5.人的体能在高海拔有什么改变?

  人体的体能运动能力是由身体能吸收氧份的最高率确定。吸收氧份的最高率随着上升高度大幅下降并且不会因身体对高地作出适应而改善。在3000米,体能运动的工作能力减少20%,而在5000米则会减少25%。

  山友在做登山计划时必需根据平时的体能作相应调整。例如在零海拔可背20公斤(2000千克)在半小时内攀升100米。在3000米至 5000米高度之间攀升100米则可能要45分或更长时间。当然这是个很粗的计算还要考虑地形山势,身休状态,和其它安全系数,而把时间定为每1-1.5小时100米并且把负重减少。

  另一个形响体能运动的主要因素是最高运动心跳率和正常带氧运动心跳率。一般正常带氧运动心跳率是最高运动心跳率减去休息心跳率的70%至80%。

  当我们开始运动,心跳率从休息心跳率慢慢上升,随着运动加剧,心跳率加快上升,这时身体在进行带氧运动。当心跳达到带氧运动心跳率时那是身体功作效能最合理,效率最高的状况。如果继续加剧运动,运动时间不能长久。当心跳率达到最高心跳率时便要降低,运动量和使心跳率回复正常。

  在高山上心跳率增加的速度随着攀登高度而快速增加,很快便超过正常带氧运动心跳率而达到最高心跳率,我们便要停下来休息。

  5.怎样计算您的最高心跳率,正常带氧运动心跳率和登山有什么关系?

  计算最高心率惯例是:最高心跳率=220-年龄

  计算最高心跳率的公式有两三个,但结果相差不大。如要准确,则要在医生监管下进行压力跑步试。

  例子:年龄=40

  最高心跳率=220-40=180

  休息心跳率=60(早上醒来量度)

  70%x(180-60)=8484+休息心跳率=144

  80%x(180-60)=9696+休息心跳率=156

  这位山友的带氧运动心跳率是144-156之间,如果他能够在登山时保持在这个范围,他将可进行长时间的话动。

  因为最高运动心跳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一位64岁的长者,最大心跳率=220-64=156。当上面40岁的山友在舒适地攀登时这位长者则要休息,一方面是调整呼吸,最主要是要心跳率回复正常。

  要测算心跳率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二和中指按手腕虎口数脉搏。

  最方便的是买一个心跳率表。芬兰的Polar公司出产了很多踏车用,跑步及铁人赛用不同的种式。主要是一个贴肉缚在胸间的感觉发射带,心跳率便显示在手表形的接收器上,同时可预定最高心跳上限,心跳到了上限接收器便发出警告。当然脉博血饱和含氧量也可以测算心跳率,但没有这个方便。

  6.人的脑部功能在高海拔有什么改变?

  下面的表是未经过高山适应的人,脑部各功能在高海拔和海平面的比较。

  高度(米) 视力灵敏度 注意力 短期记忆体力 数学计算力 判断力

  2500 83% 100% 97% 100% 100%

  3500 67% 83% 91% 95% 98%

  4200 56% 70% 83% 92% 95%

  5000 48% 57% 76% 86% 90%

  经过高山适应后脑部各功能在表中的高度,和在海平面的比较相差不大。一旦进入死亡地带,则完全不同。

  7.在死亡地带,人的脑部功能有什么改变?

  在目击1996年珠峰大山难后一年,两位著名的高山探险家David Breashear,简称大卫和Ed Viesturs简称爱德再组织一次珠峰探险,联同高山病专家Peter Hackett,彼得和Gail Rosenbaum纪尔。研究高海拔地带对身体的影响,拍了一个叫“珠穆琅玛:死亡地带Everest:The Death Zone”的片子。大卫连同这次一共到了珠峰11次登顶4次,在1997年爱德一共到了珠峰9次登顶5次其中2次无氧登顶。至现在爱德登了14座8000米中13座,登顶珠峰6次。

  在访问中彼得说在死亡地带,人的评断力会削弱,变得迷茫。当情况一路恶化他们甚至不知道身在何处。人们出现幻觉。当脑子开始变得越来越反常,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精神变异。彼得提到片中另一攀登者卡特Carter的例子,在卡特当时的情况,他不能正确地打绳结,正确地把绳子系入他的安全带,正确地把绳子挂进保护点。

  8.多次前往死亡地带对人的脑子有什么长期影响?

  彼得解说:当前高山医学紧迫的一个问题是,前往极端海拔会否造成脑损伤?我们将会用数种方式研究。其中一个方法是MRI磁力共振扫瞄。一些研究工作指出,一些无氧登极端高度的登山者回来脑子轻微地缩小。假如脑子的细胞死去一部份,脑子将会相仄变小。在中夙和其它引致脑细胞死亡的事件中可看到。

  彼得分折MRI结果:爱德和其它像他一样以无氧登极高海拔或以上的高山为职业的登山者脑子会有一些永久性变化。一些研究指出他们有非常轻微,不明显的认知官能损失,并且只可能经过心理测量测试才能发现。平时并不明显。并且他们的MRIs展示,脑子里有些结构变化。我们要好好地研究MRI里的结构变化和认知官能变化的关系。这将需要更多时间进行一些象我们这次一般的研究工作。实际上,我们发现的唯一的不正常现家是爱德的脑子有非常温和的萎缩。但爱德是多次无氧攀登了许多极高海拔高山。我们计划长期对他进行观察看看这会不会和他的高山事业有关系。

  我有一位香港登山朋友,他在登K2时发生严重高山病下撒,后来在希夏邦马3号营因脑水肿昏迷,给人救了下来。平时他的眼神呆滞,说话反应慢,旦其它没有什么分别。

  国内登山者,如果你只登了4-5次5000米-7000米的山,没有没发生过严重的高山反应或脑水肿,可不要担心登山令脑子损伤,如果记忆不好,那是你想得太多不应想的东西这可和登山无关!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