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P 的英语含义是防水遮阳的篷布,在野外装备里也就是“雨棚”、“凉棚”一类,中文统称“天幕” 。
摺箩,就是“大杂烩”之类的吃法。北京人叫“摺(念zhe,一声)箩”(意思是把箩筐摺个底儿朝天),东北人叫“乱炖” 。在电视文艺领域,如果我们可爱的 CCTV 要搞一台几十年一贯制的大晚会,必定称之为“盛世大联欢”,也就是把曲艺的、杂耍的、流行的、古典的、戏剧的、歌舞的、杂七杂八的都摺到一块儿。
摺箩也是我们长二网站的动态报道形式,我们都摺上了瘾,因为我们发现,杂烩式的报道大家比较爱看,可以说了驴唇再说马嘴。
这一篇就是本装备佬近期在野外使用的一些 Tarp 、以及类似 Tarp 的装备的图文大摺箩。
从四月中旬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滇西北高原进行野外活动。高原上的夏季,Tarp 大有用武之地,我们使用各类 Tarp 非常频繁。云南藏区,到处有平坦如砥、绿草如茵的坝子,空气凉爽,只要地势稍微高一些的地方就没有蚊子。在这样的地方,Tarp 搭建起来很容易,在 Tarp 下面露宿也很有野趣。
以往曾经自己动手制作 Tarp ,那些土法上马的凉棚都是直角直边的,边角很容易扯坏。MSR 的Vista Wing 是一款“兽皮” Tarp ,因为它的裁剪形状就像一张剥制好的兽皮,是流线型的边角。
流线型的裁剪,使得固定点受力均匀,抗张力性能更好。
Vista Wing 配有两根折叠的支撑铝杆。如果是风雨天气,Vista Wing 不用架设得那么高,于是我将铝杆的最下面一节折叠起来,用细绳把杆子收拢在一起,避免不小心踩到杆子。
这是赫赫有名的“双飞” Tarp ,在海拔4486米的四姑娘山 O-M-G 营地的靓照,也可能是目前“双飞”飞到的最高的地方。此时双飞的造型是“双子塔”的 Tarp Tent 。
如果你喜欢在晚上睡觉时呼吸凉爽清新的空气,也可以将“双飞” Tarp 搭成半开放的螃蟹形状。
再“摺箩”地说说 ASI Design 的新近推出的“阁楼”帐篷。它是单门、全封闭、单层、A字型帐篷,可供1至2人使用。设计理念脱胎于紧急避险帐篷,但防护性能比紧急避险帐篷提高了。
阁楼帐收纳起来,大小相当于一只400毫升左右的 SIGG 水瓶,重量是355克。
在海拔5153米的巴拉格宗噩梦4号垭口,鞍脊部位仅有一小块容身之地。我们还是想办法将阁楼帐稳稳地扎住了。
在这个险恶的营地,阁楼帐真的发挥了避险的用场 —— 两侧的一步开外就是很陡峭的流石滩,直落下去有好几百米的垂直落差。幸好阁楼帐兜住我们,可以安稳地睡一觉。
阁楼帐为了面料完整无缝和轻量化,在侧面没有设计固定的防风绳的挂点。可以用硬币、缝纫机的线轴、圆润的小石头垫在帐篷内壁,外面再用绳圈拴住,拉上防风绳固定。
在阁楼帐的两侧,各以两枚线轴为挂点,用四根防风绳拉开,使得阁楼帐的内部空间一下子就增大不少。
MSR 的 Tarp 类产品都以 Wing 命名,Wing 就是飞翼式天幕。MSR目前有五种 Tarp,图中是最小的 E - Wing ,180克。
E-Wing 是一款单人天幕,除了说明书上介绍的两种基本搭建方式,我很快“开发”了它的进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