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卫生监督队队员们正在艰难地通过塌方险段。
“原来韭菜这么好吃!”以前不吃韭菜的深圳赴川卫生监督队队员吴广川一口气吃了两个韭菜包子,嘴里鼓鼓囊囊地说。“没有粽子,大家就多吃几个‘韭菜粽子’吧!”队长黄锦生对队员们说道。昨日是震后的第一个端午节,一直奋战在理县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深圳赴川卫生监督队过了一个别样的端午节。
虽然今年的端午节是第一个公众假期,但队员要继续下乡开展工作。记者随同黄锦生和队员苏小宏、吴广川、邱定海、蔡创辉等人组成的小分队向桃坪乡海拔最高的一个羌寨——东山羌寨进发。由于地震造成塌方,进入羌寨只能徒步翻越两座陡峭的高山。
所谓的道路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路,只是一条沿着山脊人踩多了后形成的“之”字形羊肠小道,道路上落石不断,常常要攀爬六七十度的陡坡,队员们只能是手脚并用,异常艰苦。然而最危险的还是在几处塌方处,道路已经完全没有了,大家只能在塌方形成的泥堆上通过,一边就是悬崖,让每一个通过的队员都屏着呼吸。
经过4个小时的艰难攀爬后,队员才到达东山羌寨,顾不上吃午饭,队员们马上紧张地开展工作,检测水质、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一位羌族老大爷看到队员们还没有吃午饭后,一定要留大家吃饭,为了不增加老乡的负担,队员们坚决推辞。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营地后,队员终于吃上了“丰盛”的节日晚餐——榨菜炒午餐肉、罐头红烧肉炒白菜外加每人一个鸡蛋。让队员们异常感动的节日精神大餐则是不少深圳市民通过记者向队员们发来的祝福和问候,记者每念一条短信,帐篷就会响起一阵掌声,很多队员的眼眶都湿润了。
本报连续报道深圳赴川卫生监督队每天穿越“死亡之路”跋山涉水深入高山羌寨,在救灾路上留下一串串感人足迹的消息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少读者致电或发短信给本报记者,对队员们表现出的不畏艰险、深入灾区、视受灾群众为亲人的精神表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