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左起为朱健、万勇、李立新、叶鹰 本报记者徐啸寒摄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徐啸寒 通讯员张晓雨)前日下午6时许,在中环线民族大道出口处,一辆蓝色吉普车疾驶而来,车头贴着“救灾”和“成都市红十字协会”标识,车身上满是泥点。
从汽车上走下来的四人风尘仆仆,他们是自愿赶赴地震灾区参加救援的武汉“驴友”(户外运动爱好者):“老鹰”、“空军”、朱健和万勇。他们在灾区做了6天义工之后,经历两天两夜的长途驱车跋涉,这四名志愿者回到武汉。接受采访时,他们说:“现在最想赶快洗个澡,好好吃顿饭,再美美睡个觉。”
出发:捎满武汉人的心意
四人中,“老鹰”最先到达成都。“老鹰”是他在“驴友会”的代号,其真名叫叶鹰,自己在洪山区街道口开了家网络公司,平时喜欢户外活动,是一名资深“驴友”。地震发生后,叶鹰一直在关注着灾区,渴望过去做点事情。
5月14日,成都登山协会在网上发出“英雄帖”,面向全国招募有一定搜救工作经验的志愿者,组成搜救队,赴灾区一线开展救援。
平时热爱户外运动的叶鹰,当即勇揭“英雄帖”,与协会取得联系,报名参加。“让我感动的是,街坊邻居听说我要去灾区,纷纷自发买来消毒水、口罩、干粮、帐篷等物资,让我带给灾区人民。”叶鹰又带好了压缩饼干、锅灶、GPS定位仪等野外生存装备,14日连夜飞抵成都。
15日,武汉驴友“空军”李立新、朱健和万勇等三人,则自己开着吉普车,向成都进发。他们的车上也塞满了亲友送给灾区的物资,“足足有七八箱”。
感动:听说是来救灾的就免费
叶鹰到达成都双流机场时,已是14日深夜。让叶鹰感动的是,一出机场,候客司机一听说是赶来救援的,二话不说,分文未收,径直将他送到了成都市登山协会。
不巧的是,成都市登山协会组建的救援队已经出发了。叶鹰只好又赶到成都市红十字会,红十字会得知他是网络技术高手时,当晚就留下了他,因为当地迫切需要一些网络技术人员,帮助重建汶川与成都的联系。
李立新一行也是一路绿灯,在每个高速路口,对方一看是救援车辆,直接放行。三人都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赶到成都市红十字会后被安排为灾区提供无线电台技术支持,与叶鹰偶然相遇。
救援:临时帮忙搬遗体
5月15日,叶鹰就和成都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一起,赶往重灾区汶川。“我曾尽量设想过灾区的惨烈,但没有想到,现实比设想的残酷百倍。”叶鹰说,在汶川,他遇到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老大爷从一堆遗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一个年轻的小姑娘,默默地扛在肩膀上,蹒跚着离去。“他没有哭,也许是眼泪已经流干了,但那一幕却让我怎么也忍不住泪水。”
5月15日下午,叶鹰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帮助汶川建立了对外联系的网络平台,使汶川部分恢复对外网络联系。返回都江堰的路上,叶鹰前面的一辆大卡车坏了,车上装满了遗体。
叶鹰走下车,和其他人一起,当起了临时运尸工,将遗体搬下车,放到路边,或转到别的车上。“你看,这都是那次搬遗体留下的痕迹。”叶鹰扯起自己的衣服,他穿的一件灰色的T恤上,布满了斑驳的污迹。
工作的时候,他们一直以压缩饼干充饥,叶鹰带去的炊具,压根没派上用场,“哪有时间做饭啊。”
返程:我们想空着手回来
5月20日,四名汉子结束了志愿者之旅——他们为灾区网络平台重建和无线电台恢复,提供了技术支持。当晚,四人把能留给灾区的物资全部留下,“我们只想空着手回来。”
在车上,他们才注意到,四人都是一身异味,蓬头垢面,便将车停在一个加油站,简单地冲了个凉水澡,才换上相对干净点的衣服。“去的时候发现恩施至重庆路段不太好走,回来便绕道湖南返汉。”
看着四人疲惫的样子,记者不忍心多打扰,目送着他们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