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环球风光旅游——南亚五国

斯里兰卡

[日期:2008-01-09]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三、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是一个热带岛国,位于南亚次大陆南端附近的印度洋上,与印度半岛之间仅隔宽29公里的保克海峡。地处西太平洋与中东、欧洲、非洲间海上交通要道上,地理位置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性,面积约6.6万平方公里, 人口1720万(1990)。首都科伦坡。
  斯里兰卡岛中南部为高原、山地,皮杜鲁塔拉格勒山海拔2524米,是全国的最高点。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平原。由于接近赤道,终年高温,属热带气候。西南部一角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有雨,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他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和东部干湿季分明。全国森林覆盖率约为37%。
  早在2500年前,僧伽罗人就在岛上建立了辛哈勒王朝。1505年起先后受葡萄牙、荷兰统治。17世纪末成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宣布独立,是英联邦的自治领,国名为锡兰。1972年改称为斯里兰卡。居民主要是僧伽罗族, 约占全部人口的74%,此外还有泰米尔族(占18%)、摩尔族等。官方语言为僧伽罗语,僧伽罗语、泰米尔语为民族语言,而上层社会通用英语。将近70%的居民信奉佛教,其他居民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一)主要旅游区和旅游点
  斯里兰卡是著名的“宝石之岛”,它有美丽的热带风光,各个民族的不同的风土人情,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旅游者。
  ▲科伦坡,该国首都,位于斯里兰卡岛西海岸,濒临印度洋。该市树木繁茂,风景幽雅,气温虽高,但无酷暑。市中心区的福特区,是议会、政府所在地,有许多银行和商场。此区以东是旧城,街道狭窄,房屋低矮,富有东方色彩。市区的东南部有举世闻名的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和国家博 物馆,还有许多寺庙,如阿输迦拉马雅寺、克拉尼亚大佛寺、瓦杰拉拉马雅寺、迪帕杜塔拉马雅寺等佛教寺庙,科奇卡德·科塔海纳寺、佩塔寺、班巴 拉皮蒂雅寺等印度教寺庙,以及达瓦塔加哈清真寺、阿法·朱玛清真寺等。
  另外,市内还有历史悠久的著名热带动物园,郊外有一些海滨胜地。马哈努沃勒,全国第二大城市,也是一座古城。1592年,古康堤王国一位国王曾在此修建雄伟的城墙。现在它既是大米、茶叶和可可的集散地,也是著名的手工艺品产地。城内有佛牙庙和八角亭,保存着1000多年前珍贵的 贝叶经。培拉德尼亚热带公园是亚洲最大的植物园之一。
  ▲贾夫纳,是位于斯里兰卡岛北端的海滨游览胜地。该市过去曾经是泰米尔人王国的首都,居民多为泰米尔人。沿海有许多优良海滩,最著名的是质地细致、色泽洁白的卡苏亚里纳海滩。城内有著名的那露尔甘多萨米印度教神庙,还有建于17世纪的基督教堂。东南部有以鸟类众多闻名的冲迪库拉姆动物保护区。
  ▲密兴多列圣山,该国佛教圣地,斯里兰卡的“佛教摇篮”,在阿努拉德普勒以东13公里处。圣地是一座小山,相对高度约150米。从山麓至山顶有 石阶1840级。拾级而上,可观赏不同的寺塔和遗址。除了寺塔和修道院外,可见大量艺术水平极高的浮雕。站立山顶,可饱览附近美丽的山丘风光。
  ▲波隆纳鲁沃,地处该国东北部的著名古都。曾多次成为都城,故留下许多古迹。目前的古迹多建于公元11~12世纪。有波罗迦罗摩海——人工湖(可灌溉7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波罗迦罗摩巴忽王宫遗址、湿婆天神石庙(庙中曾出土从南印度运来的湿婆铜雕像)、保存完好的睹波罗摩舍利塔。另外,距该古都不远的西格利斯岩壁画、丹布拉佛窟和法显石窟都十分有名。亚当峰,也叫斯里帕达峰,该国的圣山,位于中南部,首都以东约40公里处。山体雄伟险峻,呈圆锥形,海拔2243米。山顶有一小庙,庙内有一巨大足印状洼坑,长1.5米,宽0.75米。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和基督教教徒对此洼坑各有自己的解释,认为是本教圣人的“足迹”,故都以此山作为自己的圣地。该山也称圣足山。
  ▲阿努拉达普拉,该国的古都,位于该国中部,在首都东北方205公里处。该城是斯里兰卡最早的佛教圣地,自公元14世纪起即为东南亚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后因外来入侵而荒废湮没。19世纪后重新被发现。目前尚有许多遗迹,如古代国王所建的内城城墙、宫殿遗迹和刻有滴水檐的石窟和佛塔等。 城内有一棵树龄达2200多年的大菩提树、高达2米以上的巨型佛象。还有古代修建的水库和灌溉系统。拉特纳普拉,该国的宝石工业中心,位于西南部地区,在科伦坡东南方64公里处。有许多开采宝石的矿井和珠宝商店。所产宝石种类很多,有红宝石、绿宝石、蓝宝石等。距城不远有玛哈萨马·德瓦尔佛寺,寺内珍藏着相传是天神使用过的金弓箭等圣物。

  (二)旅游业
  斯里兰卡的旅游业一度比较发达,在80年代初甚至有过一段“黄金时期”。1965年,国际旅游者仅2万余人次,收入仅500万卢比。1976年,增加到11.8万人次,收入达3.9亿卢比。1982年,外国旅游者达到40.7万人次,收入达31亿卢比。但是自从1983年以来,国内不断发生民族骚乱和暴力冲突,社会治安情况不能确保,旅游者的安全不能确保,旅游资源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而旅游业受到影响。有一年外国旅游者甚至降到10万人次以下。1987~1989年,外国旅游者约为18万人次,收入在24~27.5亿卢比之间。1989年以来,国内政局趋于稳定,旅游业有了较大的恢复。1990和199年,入境的外国旅游者人数有较大的上升,达到30万人次。

  四、尼泊尔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北面与中国相邻,东、南、西三面与锡金、印度接壤,是一个内陆国。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910万。首都加德满都。
  该国地形以山地为主。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的边界上。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山地,中部为河谷,南部是平原。该国地处南亚季风影响之下,又是高山的迎风坡,年降水量达3000多毫米。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中南部海拔220米以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向上演变为温带气候和高山草甸气候。
  尼泊尔历史悠久,早在公元6世纪即建立了王朝。以后朝代多次更迭。1848年在外部力量促使下拉纳家族发动政变,夺取世袭首相权力,1950年拉 纳家族世袭制被迫结束。居民由30多个民族组成,主要有拉伊、古隆、尼瓦尔、马嘉等。国语是尼泊尔语,上层社会通用英语。将近90%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少数人信奉佛教、伊斯兰教。

  (一)旅游资源
  尼泊尔旅游资源丰富,除美丽的喜马拉雅山山地风光外,还有集中分布于加德满都河谷的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和古迹;分布于原始森林中的多种野生动物;包括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在内的宗教朝圣地;安全的徒步旅行等丰富的室外活动。主要旅游区和旅游点在几个较大的城市和北部山区。
  ▲加德满都,该国首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加德满都谷地。海拔1370米,面积7平方公里。该城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故称“春城”。1768年开始成为都城。城内寺庙特多,所以又被称为“寺庙城”。市区不大的范围内就有庙宇、佛堂250多座。著名的建筑有哈努曼多卡宫(故宫)、纳拉扬希 蒂宫(新宫)、中央政府大厦(狮宫)等。最著名的寺庙是市中心的加斯达满达尔寺。每年有大量登山和旅游者由该市进出。市内有国际机场。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亚洲重点保护的古城。
  ▲帕坦,该国第二大城市,也是著名的古城。位于首都以南5公里处。最早建于公元298年。18世纪时是帕坦王国的都城,同时也是古代大乘金刚佛 教中心。城内故宫广场附近有许多庙宇、殿堂、佛塔、神像。著名的有克利希纳庙、黛姑塔莱珠庙、孔贝斯瓦尔寺、红观音庙等。该城是著名工艺师阿尼哥的故乡,我国北京阜成门内白塔就是他于元初时来中国亲手监制的。1980年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亚洲重点保护的古城之一。
  ▲巴德冈,也名巴克塔普尔,该国古城之一,现为该国东部地区的商业中心,在首都以东12公里处。市中心有著名的古迹巴德冈故宫。该宫殿为亚克 希亚·马拉国王于1427年所建。其正门为镏金铜铸高8米的金门,金门东面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宫殿,该殿有55扇檀香雕花木窗,因而该宫又称为“五十五窗宫”。由于宫内有许多建筑和艺术品,故有“中世纪尼泊尔艺术的精华和宝库”之誉。该城还有著名的尖顶“尼亚塔婆拉”塔,这座塔和巴德冈故宫是尼泊尔两大著名古代建筑物。
  ▲兰毗尼,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佛教圣地,位于该国南部兰毗尼专区的鲁潘希县。相传公元前623年迦毗罗王国净饭王之妻摩耶夫人在兰毗尼花园中生下悉达多(释迦牟尼),在其诞生处今建有摩诃摩耶夫人庙。庙南有新建佛寺,内有释迦牟尼塑像。中国高僧晋代法显和唐代玄奘都曾到此地瞻仰。
  ▲坡卡拉,喜马拉雅山登山基地,从首都乘飞机到此地仅需45分钟,安那布鲁那山和导拉吉利山景色壮丽,早晚景色令人赏心悦目。

  (二)旅游业
  近些年来,尼泊尔的旅游业不断发展,成为仅次于地毯业和成衣业的第三大外汇来源。
  尼泊尔的旅游业于50年代开始发展。1955年,外国旅游者仅1100人,多半是登山探险者。1965年,外国旅客达1.25万人。接着旅行社迅速增加,高档旅馆相继在加德满都河谷等地落成。1993年,河谷地区的星级饭店达64家,共有床位5959张。星级以下饭店139家,共有床位5803张。1992年,外国旅客为33.4万人次,比1991年增加14%以上。但是,1993年外国旅游者仅28.1万人次,比1992年下降16%,为近10年的最低点。旅游收入为6100万美元,占全年外汇总收入的24%。由于旅游业是重要的外汇来源,与数十万人的生计密切相关,因而受到政府的严重关注。据分析,1993年旅游业的下降与这一年国内问题和1992年泰国航空公司、巴基斯坦航空公司两次在尼泊尔发生重大空难事故有关。但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1)旅游业管理不善,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旅游业的管理和发展无章可循;2)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特别是加德满都河谷地区;3)交通运输设施严重不足,常使旅客在途中特别是瓶颈地区受困;4)投资不足。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尼泊尔旅游局和亚洲开发银行经过调查研究, 提出了战略规划,要求1995年接待外国旅客达47.5万人次,公元2000年进 一步达到62.5万人次。尼泊尔旅游资源基础雄厚,只要对当前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据认为这一规划指标是可能达到的。

  五、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东北与斯里兰卡相距860多公里,由整个马尔代夫群岛组成。在交通运输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21.8万(1990)。首都马累。群岛地处印度洋北部,由两列南北延伸的珊瑚礁组成。共有珊瑚礁和浅滩2000多个,其中较大的有21个。最大岛屿是位于南部的哈杜马蒂环礁中的冈岛,面积近13平方公里。各岛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1.2米。群岛属热带气候,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气温和降水由北向南逐渐增加。
  公元前3世纪,该国就有人居住,公元12世纪起即建立了伊斯兰苏丹国。16世纪起,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相继入侵。1887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53年成为英联邦内的共和国。1954年决定重建苏丹国。1965年独立。群岛的居民为马尔代夫族。国语是马尔代夫语,即迪维希语,但阿拉伯语、僧伽罗语、英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也比较流行。伊斯兰教是国教。

  (一)旅游资源
  马尔代夫是一个热带岛国,以美丽的天然风景为主要旅游资源,共有50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首都马累是主要旅游城市。马累,在古代和中世纪是重要的要塞,而现代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街道建于珊瑚礁上,路面铺有一层洁净的细沙。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市区各处都有花园。市中心有规模不大但造型精美的总统官邸。其附近有一座游人常参观的博物馆。市内清真寺极多,共35座,高耸的尖塔给城市平添了几分特色。朱马清真寺是该国的主要圣地,建于1674年的胡库鲁-穆斯基特清真寺以精美的石雕著名。

  (二)旅游业
  马尔代夫独立后,政府发挥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大力开拓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70年代,旅游业开始起步,到80年代初,外国旅游者即达7万人次,旅游收入2000万美元。1985年,外国旅游者增加到12万人次,旅游收入3550万美元。1992年,外国旅游者进一步增加到23万人次,收入7000万美元,占国民收入的70%以上。据分析,该国旅游业发展如此迅速,主要原因有:1)自然旅游资源条件优越。气候属热带季风类型,全年温差不大,各岛都是珊瑚岛,周围有平坦、洁净的海滩。2)政府大力吸引外资发展旅游业,并开发了70个用于旅游的岛屿,资金全由外商提供,日常管理也由外商负责,马尔代夫一方只出代理人。3)交通条件良好,不仅有海上交通运输设施,航空运输也颇发达。各岛间有渡船为来往客人服务。首都马累的机场与国外有多条航线联系。4)广泛招徕游客。马尔代夫原来是英国殖民地,一直与西方有密切联系。近期,不仅欧洲游客多,而且随着亚洲一些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旅游者也不断增加。
【内容导航】
第1页:印度 第2页:斯里兰卡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