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都督门-将军庙
D2将军庙-跑马梁-拔仙台-大文公庙
D3大文公庙-平安寺
D4平安寺-营头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太白回来几天了,太白的好文章太多,好照片也太多,本不应滥竽充数,也应队友之约,回来后不发贴不上图片。但心中那份感激和感动始终挥之不去,于是一任思绪飘回那烟雨飘泠的太白路上,记录点点滴滴的心路历程。
八月底的一个阳光午后,十一该去哪里。队友很兴奋地说去太白吧,想了下,就这样定了。其实去太白早在计划之中,原不是今年,周遭之事促之早成。
路线原本定的是北南四日穿越,从营头到都督门,看网上的帖子攻略,慎重起见,选择了南北线路,虽近四日完成,心存点滴遗憾,有遗憾才更美。
到太白的时候,雨大概已经淅淅落落的下了一个星期,连厚轸子到都督门的路也异常难走,厚重的泥泞土路使得包车不得不退下一段再向上开,如此这般反复,十几公里的路走了1个半小时。夜幕降临之时,车稳稳的停在山下的农家门前时,下了车,背上包,默默的念着,太白,我来了。
早上的雾给神秘的太白披上了厚厚的纱,默默的走,很平静,穿过丛林,转过小溪,一切如此的熟悉。挥手告别小憩的驴友,一路向上,雾变成了小雨,飘落在身上,顺衣而下。空气却如此的清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带雾的空气,仿佛被涤荡了心灵的清爽。不知何时,身已处于浓郁的深红色落叶松林中,一路伴随。晚上扎营其中,令人陶醉。小雨微风。
次日清晨路过玛尼堆,用了五块石头垒了一个小的,也许不久就散了,心中永固。
回忆起跑马梁,只剩下那数不尽的太白石和蜿蜒崎岖的几成小溪的泥泞小路,指示方向的红色路标在脚下时隐时现。狂风携雨雾横扫,人只能歪扭着踯躅前行。风雨让我们加快了脚步,停滞时的冷使然。更大块的灰白有绿色苔藓的太白石显现时,拔仙台已经不远。两三座乱石小山翻过,拔仙台屹立于风雨中,我竟然如此的平静,没有欢呼。似故友般的亲切,我到了。
爬山不说征服,人与山比起来太渺小了,山能抗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亘古不变。人呢?只能是爬过,敬仰,匆匆过客。拔仙台上没有留影,照片中的一刻不如心中的永恒。
放下背包,除去湿露露的手套,支炉子架锅烧水,两杯热水果珍后,身上也暖和了许多。上包下山,十几大石阶后,回头望了一眼。雾里雨里,拔仙台灰白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此一别,何日君再来?人说爱与恨的拔仙台,我只有爱,给一个可以俯仰三秦大地的最高点,虽天公不作美,心在此高,环望,似已在胸,恨从何来?
下了拔仙台,原路返回至跑马梁转至大爷海,连日阴雨,大爷海格外的热情洋溢,清清水漫过路石,小心走过就是接待站,天色尚早,决定多走一站到大文公庙,如第一日。
大文公庙的老房子几年前烧掉了,打点过衣服背包吃过晚饭,围坐煤球炉旁烤鞋袜。天南海北地聊,和几个招待站的师傅们。
依照是出发的很晚,依照是雾雨,渐渐的,雨停了。传说中的五上五下也接踵而至,上到峰顶再下到谷底,共二千余米落差,有大块的石头路,有点险,但感觉是被夸大了。雾渐渐散去,枯黄的草,鹅黄的小花,紫红的灌木叶,油绿的高山松和不知名的灰层杂在一起,午后的明星寺,阳光直射下来,那山树草,望无归。
二千七百多米的平安寺,难得一见的云海不是气势磅礴而是那样的包容,如丝带婉洄在峰峦之上;如轻纱飘浮在山谷之中。远处的云向下,与山相接,天云山已为一体,云依山势,山托云形,欲飞流直下。夕阳西下,红晕中的平安寺,格外的美丽。
向导老熊是一个沉稳细心热心有经验的人,话不多,句句切题。晚饭时拿出了大半瓶自家酿的玉米酒给我,四十度左右,虽不会饮酒,也略担心高反,一时兴起还是喝了,话也多了,自嘲酒不醉人人自醉。
D2将军庙-跑马梁-拔仙台-大文公庙
D3大文公庙-平安寺
D4平安寺-营头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太白回来几天了,太白的好文章太多,好照片也太多,本不应滥竽充数,也应队友之约,回来后不发贴不上图片。但心中那份感激和感动始终挥之不去,于是一任思绪飘回那烟雨飘泠的太白路上,记录点点滴滴的心路历程。
八月底的一个阳光午后,十一该去哪里。队友很兴奋地说去太白吧,想了下,就这样定了。其实去太白早在计划之中,原不是今年,周遭之事促之早成。
路线原本定的是北南四日穿越,从营头到都督门,看网上的帖子攻略,慎重起见,选择了南北线路,虽近四日完成,心存点滴遗憾,有遗憾才更美。
到太白的时候,雨大概已经淅淅落落的下了一个星期,连厚轸子到都督门的路也异常难走,厚重的泥泞土路使得包车不得不退下一段再向上开,如此这般反复,十几公里的路走了1个半小时。夜幕降临之时,车稳稳的停在山下的农家门前时,下了车,背上包,默默的念着,太白,我来了。
早上的雾给神秘的太白披上了厚厚的纱,默默的走,很平静,穿过丛林,转过小溪,一切如此的熟悉。挥手告别小憩的驴友,一路向上,雾变成了小雨,飘落在身上,顺衣而下。空气却如此的清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带雾的空气,仿佛被涤荡了心灵的清爽。不知何时,身已处于浓郁的深红色落叶松林中,一路伴随。晚上扎营其中,令人陶醉。小雨微风。
次日清晨路过玛尼堆,用了五块石头垒了一个小的,也许不久就散了,心中永固。
回忆起跑马梁,只剩下那数不尽的太白石和蜿蜒崎岖的几成小溪的泥泞小路,指示方向的红色路标在脚下时隐时现。狂风携雨雾横扫,人只能歪扭着踯躅前行。风雨让我们加快了脚步,停滞时的冷使然。更大块的灰白有绿色苔藓的太白石显现时,拔仙台已经不远。两三座乱石小山翻过,拔仙台屹立于风雨中,我竟然如此的平静,没有欢呼。似故友般的亲切,我到了。
爬山不说征服,人与山比起来太渺小了,山能抗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亘古不变。人呢?只能是爬过,敬仰,匆匆过客。拔仙台上没有留影,照片中的一刻不如心中的永恒。
放下背包,除去湿露露的手套,支炉子架锅烧水,两杯热水果珍后,身上也暖和了许多。上包下山,十几大石阶后,回头望了一眼。雾里雨里,拔仙台灰白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此一别,何日君再来?人说爱与恨的拔仙台,我只有爱,给一个可以俯仰三秦大地的最高点,虽天公不作美,心在此高,环望,似已在胸,恨从何来?
下了拔仙台,原路返回至跑马梁转至大爷海,连日阴雨,大爷海格外的热情洋溢,清清水漫过路石,小心走过就是接待站,天色尚早,决定多走一站到大文公庙,如第一日。
大文公庙的老房子几年前烧掉了,打点过衣服背包吃过晚饭,围坐煤球炉旁烤鞋袜。天南海北地聊,和几个招待站的师傅们。
依照是出发的很晚,依照是雾雨,渐渐的,雨停了。传说中的五上五下也接踵而至,上到峰顶再下到谷底,共二千余米落差,有大块的石头路,有点险,但感觉是被夸大了。雾渐渐散去,枯黄的草,鹅黄的小花,紫红的灌木叶,油绿的高山松和不知名的灰层杂在一起,午后的明星寺,阳光直射下来,那山树草,望无归。
二千七百多米的平安寺,难得一见的云海不是气势磅礴而是那样的包容,如丝带婉洄在峰峦之上;如轻纱飘浮在山谷之中。远处的云向下,与山相接,天云山已为一体,云依山势,山托云形,欲飞流直下。夕阳西下,红晕中的平安寺,格外的美丽。
向导老熊是一个沉稳细心热心有经验的人,话不多,句句切题。晚饭时拿出了大半瓶自家酿的玉米酒给我,四十度左右,虽不会饮酒,也略担心高反,一时兴起还是喝了,话也多了,自嘲酒不醉人人自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