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云南游记

前言

[日期:2007-07-14] 来源:赤道雨季  作者:赤道雨季 [字体: ]
前言
  
  都说,三十而立,我似乎差得很远。如果不打房子的主意,自给自足,也算过得可以,但“立”的范畴,大概远不止不么多,成家立业,最基本这两点,我都还没有做到。三十岁之前,很少考虑这些,心里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晃来晃去也很好,按我妈的说法,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J。虽然时有不安定感,却也不见得后悔,总相信各有各精彩。
  
  小的时候,以为自己长大会是一个特别的人(后来发现,身边很多朋友小时候都有这种想法J),然而三十年过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我的性格有点得过且过,除非有奇迹,否则不可能会有什么特别,特立独行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在三十岁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注定平凡,不知道是不是很晚。
  
  这一年中,身体抱恙,在化验单上看到自己有缺憾的人生,那一刻,有安定的念头。十年之内,应该不能免俗地有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起,踏踏实实过普通而温暖的日子。所有的纷扰,大概最怕踏实二字。
  
  四月中旬和肥明去云南,之后断断续续写下来,是给自己一个微小且珍重的纪念。
  
  丽江古城
  
  对丽江唯一的认知来自于《一米阳光》:很近很近地在玉龙雪山脚下,游人穿行在阳光的温暖中,围巾包裹的装扮。穿透云层的光线,瞬间把万千黛瓦照亮……这是剧照中丽江的样子。对于她,我还是有点想象,去得也比较突然。
  
  肥明做功课,我随行。在她以为我终要放她飞机的时候,我决定不管不顾地要去,在四月中旬,没有能够在她最美的季节,却是我们喜欢的人少的时候。
  
  的确是慵懒而自如的旅行,我们不赶任何时间,不赶任何计划,得以在这个地方感受她的白天黑夜阴晴冷暖,可以象在自家后院散步一样无数次地走遍每一条小巷。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其他四条小街呈辐射状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我不怕迷路,因为不管怎么走,最后总能到达方方正正的四方街。这里小店铺林林总总,静静地同垂柳依依一道站立在石板路旁边。除铜器银器店、凉粉摊、小饭馆外,还有茶馆、咖啡馆和画廊。一般认为,高原是旱瘠之地。不过丽江是个例外: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楼跨河建,水流院落。在这里,水流成了与门窗雕饰有花鸟图案的古老民宅历经千年、日夜对谈的伴侣。
  
  有得天独厚的水源大概还不够,丽江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纳西族是一个很尊重自然的民族,认为大自然的一切与人是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才能共存下去。不允许弄脏水源、也不能砍水源附近的树、不允许在树上订钉子晾晒衣物。从古到今,依然如此。
  
  丽江的三眼井随处可见,古时雪山上的水下来以后,古城里的居民们把水源分成三口井,有砌成圆的,有砌成方的。第一口井饮用、第二口井洗菜、第三口井浇灌、洗衣。丽江和束河到处看到这样的三眼井。反倒是现在商业旅游业繁荣了之后,对水源造成了污染,据说目前丽江的三眼井和河流中的水早已不是雪山的水源,转而由江中引入,丽江的三眼井,也大多已经干涸,安慰的是束河的依然水质清澈。
  
  初到丽江的晚上,非常失望,我们站在古城的入口,很茫然,所看到的境况与想象中的样子相去甚远:灯红酒绿、酒吧林立、歌舞升平、非常嘈杂……我们一路上无语,吃力地穿越兴奋的人群,表情疏离,格格不入。一路寻找客栈,希望远离喧嚣和人群,看了好几处,最终在筋疲力尽时找到山上的一家清静的客栈安顿下来,坐在房间里面面相觑,神情沮丧。我说:大概明天就好了,清晨游人少,我们早点出去,会好一些。说这句话的时候,自己心里完全没有底,只是希望这样说出来,能够彼此安慰。
  
  所幸的是第二天早晨,真的被我说中,丽江古城在春天里安静的样子,在玉龙雪山和阳光的映衬下,完全舒展在眼前,那一刻,这么毫无保留地喜欢上她,昨夜的疲惫与不快一扫而空,不悔这不远千里地来到。早晨十点,重新寻找到满意的客栈后,我们坐在黄山上段一家能够看到雪山和古城全景的咖啡店,坐在窗边的位置,吃着现做的简单的三明治早餐配以英式红茶,看着窗外翡翠颜色的枝芽映衬在白墙黛瓦上,得以看到丽江原本的样子,内心感激而温暖。我在窗边有一张留影,神色淡然,却完全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那一刻的心情,感觉世间如此美好。不以物喜,还真的很难做到J
  
  除了第一个晚上的误打误撞,之后在这里所有的夜晚,我们都住在“全景客栈”。客栈离四方街较远的黄山上段,要走一段上行的山路才能到达,远离酒吧和商铺,有难得的清静。门口有一棵参天古树,枝叶繁茂,时值春日,生机盎然。客栈二楼的阳台和过道,能够看见大半个丽江古城,我和肥明常常在没有任何计划的时候,坐在过道里的藤椅上,泡上一杯绿茶,安静地坐上大半天。客栈门外的石板路每天都有美院的学生在这里写生,很年轻的面孔,沉迷而执着的表情,几乎天天在。很少看到有油画或水粉,几乎一色是素描,笔下的线条,抽象而有代表,类似我从丽江带回的纳西造纸上所描绘的丽江的样子,那也是日后能唤起关于这段时间记忆的仅存的钥匙。因为我其它所有的行李,都在归途中丢失,这是后话。
  
  天晴的时候,客栈外面左转上行一点距离会有一左一右两个婆婆卖烧烤和home-made的甜点。烧烤有我的至爱土豆,还有肥明的至爱菌子,出炉之后自己洒上辣椒粉和调料,非常美味。甜点有卖象很好看的燕窝酥,应该是米制的,一串串薄薄的象相连小鸟的窝,用一方小小的纸垫着,洒上糖粉,入口即化。中甸回来的一个午后,肥明和我坐在一户贴着白色挽联的人家门口石板台阶上,一会儿烧烤一会儿燕窝酥一会儿和婆婆聊天一会儿扮烧烤和燕窝酥的“托儿”,肥明还回客栈去搬啤酒雪碧和杯子出来,我去买黄瓜回来啃,在人家门口扎营。我们问婆婆如果下雨怎么办,她说你可以到我家来买,我们家就住在四方街上……去万古楼的游客会经过我们,看我们两个吃得很起劲,总会问我们吃什么来着,我们开始热情推销燕窝酥,在我们的游说下,回头客还真不少J。因为那一下午我们在此,燕窝酥脱销,而我们不爱吃的绿豆糕好象还剩不少,因为没有卖力推荐。呵呵。有上去又下来的客人,看到我们还在此,吃惊不小,连连说这两个女孩子可真能吃……
  
  有趣的是无论在哪个客栈的洗浴都需要勇气,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冷水,什么时候是开水。肥明连续两个晚上都栽在洗澡这件事上,第一天晚上她让我先洗,结果我平安出来,她在里面剩下冷水,咬着牙冲完跳出来,在床上裹着棉被一直抖。第二天晚上我怕她重蹈覆辙让她先洗,结果她几乎被开水烫成烤乳猪,冷水龙头那一边,出来的也近乎开水,又是跳着出来,皮肤全红了。后来我们觉得,洗澡这件事情,实在是和天气一样不可控制,只能看运气J
  
  之间我们去了一趟中甸,也就是现在称为香格里拉的地方。回来的时候,夜这样黑,只有车灯打出前方道路的一点光亮,车绕着山路慢行,我们从中午坐到晚上,昏睡了无数次之后,一个转弯,丽江的万家灯火那么温柔地出现在视线之中的时候,我们甚至觉得她就是我们原本所在的地方。
  
  普济寺
  
  我们骑马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从拉市海来到这里,作短暂的停留后前往束河。普济寺的喇嘛和院子里两棵“痒痒树”让我很感兴趣。
  
  普济寺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寺庙。寺庙不小,前院后殿旁殿,一应俱全。前院里种着两棵“痒痒树”,顾名思义,怕痒痒的树J。看起来与普通的树并无区别。院子里这两棵,长势很好,山上风大,树在风里面摇头晃脑,很是惬意。马夫教我们,在树干上轻轻地挠,树枝会开始唰唰地抖动,他们演示给我们看,开始我们并不相信,以为是风,一直等着风停的时候再挠,还真是唰唰地抖,把我和肥明好奇得不行,也不知道这种树学名是什么。
  
  寺庙不大,只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喇嘛。路不方便,香火并不旺盛。年纪大的喇嘛热情好客,在旁厢的天井里与马夫和客人闲聊,请我们吃他们自己摘的小小的芒果。小喇嘛面容清秀,估计年龄只在十七八岁左右。问可否与他合影,脸红了好一会儿,然后说等他一下,他去洗手,在院子的角落里洗了好久,用肥皂不停地搓,好象洗得越久,越能够逃避与我们这两个热情过度的不速之客的合影这一件事情。最终逃不过,合影时双手合十,有那个年龄的腼腆微笑。
  
  天井的高处有洁白梨花和巾幡映衬。回来之后,常常想着这一老一少,与自己和信仰和清风明月相伴,过着简单的生活,他们的心里,是否也曾向往尘世间的生活?
  
  束河古镇
  
  从普济寺骑马下山,再走一个小时,来到束河。中间有一段路正在修缮,路面断裂,马匹受惊,不肯通过,马夫很艰难地引导,我们下马,步行一段。再上马时,马匹似乎惊魂未定,前蹄受石子颠簸突然下跪,我也受惊吓。接下来的路程,一半的时间用于试图建立与它的感情,在《马语者》中懂得,如果骑马的人失去信心,马能够感知并更加没有自信。虽然也有过长时间骑马在山间穿梭的经历,但由于在之前前往普济寺的途中亲眼见到游客摔下马,我的确有点没有信心,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忘记告诉肥明在马奔跑的过程中不能把屁股和马背贴紧,其实应该用半蹲的姿势来减弱摩擦,同时有助于重心前移。以致于之后的两三天内,她都在喊屁屁很痛。滇马体型并不高大,却以坚韧出名,能够走很长的路、背负很沉重的货物。一路上纳西族的马夫教我们唱歌,肥明学得极象,简直唱出了类似茶马古道R&B版的感觉。
  
  选择从马背上到束河,一是因为可以逃掉束河每人70元的门票,二是沿途有骑马的乐趣和田园风光,有一则进入的序曲作为铺垫。
  
  我觉得束河古镇光名字就已经很美。丽江为城,束河为镇,规模上比丽江小很多,开发得也晚,游人相对较少,得以保存更为原始。丽江的周围已经是建设中的中等城市的样子,而束河的周围,仍然是麦田和村庄。束河的水源比丽江充沛,河水流量大,通畅清澈。束河给我们小小的惊喜,这里的酒吧咖啡馆和客栈经营得比丽江精致而各有特色。
  
  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是云南省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也有书上称之为小布达拉宫。文革中遭到毁灭性破坏,现在所看到的重建与恢复的样子不到原来规模的十分之一。我们去中甸,有80%是为了松赞林寺。肥明在书上看到图片,极度向往。中甸早已更名为香格里拉,本来是非常美的名字,近年来却感觉被滥用,于是还是坚持称之为中甸。
  
  在松赞林寺,我们长时间地凝望蓝天白云,天空作美,给我们半天的晴朗,得以感受高原独特的空间感。我们回香格里拉县城的公车上,开始狂风大作,而后下起雨加雪,温度聚降。
  
  在中甸我们住北门路81号,客栈没有名字,主人家是藏族女孩,很年轻的很勤劳很利索的女孩:卓玛。卓玛的爸爸人很慈祥,不会讲汉话,比划着手势让我们进屋烤火,烤到心里暖暖。
  
  高原的夜晚,这样寂静黑暗,高原的雨水,冷冽神秘仿若神迹不可被窥视,大概是浅浅的高源反应的原故,无法安睡,半夜停电,电热毯渐渐冷却,双脚和身体由温暖转凉,到凌晨,双脚冰冷。在夜里只有楼下狗的叫声,仿佛它的叫声,是因为我们转身的轻微动静。
  
  夜这样地深,似乎没有尽头……
  
  小中甸
  
  中甸返回丽江的途中,睡得迷迷糊糊,在一段山路上睁开眼睛,看到山谷和村落,零零散散在撒在云端,如同仙境,亦真亦幻的云中一窥。肥明醒来时我描述给她听,她痛恨我没有叫醒她一起看。没有来得及拍下照片。回来讲给当地人听,问那会是什么地方,他们说,应该是小中甸。
  
  七林兄
  
  前面都是用地名起的小标题,“七林兄”不是地名,是一个人。七林兄全名叫边玛七林,藏人。肥明在我们一到中甸时就在众多拉客的司机里一眼认定他慈眉善目,是个好人。他开价五块,我们觉得比较公道,于是租了他的车去古城。又问他,到松赞林寺包他的车要多少钱?要是换了别人,到手的生意还不赶紧答应下来,七林兄却说,从你们住的古城到松赞林寺有公车的,才2块钱,不用包车,还告诉我们车站不远,就在古城门口过马路走一点就到。我们觉得和这样的人来往,实在令人放心。于是次日又租了他的车去了碧塔海,路上和他闲聊,他教我们一点藏语,讲给我们听他的生活,其实我们估计他的生意并不是很好,挺替他着急,于是我们说,虽然你很诚实,但总是这样的话,的确生意不能很好。比如去松赞林寺,不如这样告诉游客,有公车可以到达,但是如果租我的车,路上可以随便停下来拍照,有很多角度是坐公车不能拍摄到的。这的确是我们去完之后的体会。松赞林寺的雄伟全景,只能在半路上某个角度上可以获得,坐公车是不可能拍到的。其实我们还知道,当地的司机常常告诉客人,如果包他的车去,可以帮他们逃门票。可是七林兄觉得,给寺庙的门票,是做善事,所以他觉得前面的建议可以采纳,后面这个就算了。宗教使人纯朴,七林兄就是个好例子,我和肥明一直在感慨,好人应该有好报。
  
  碧塔海本身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是一个高原湖泊,本来这个季节不应该去的,没有“杜鹃醉鱼”这样的景色,杜鹃花都还没有开,但是我喜欢水,特别是高原上的水,时间关系我们坚持只去碧塔海,不想去蜀都湖,于是要走常人不走的南线。七林兄说他也没有从南线下去碧塔海,说可以陪我们下去看看。一上一下大概要一个多小时,高原的空气稀薄,我和肥明走得速度又慢、还气喘吁吁,七林兄一直走在我们前面,两手背在后头,尤如闲庭信步,还时不时要停下来等我们,告诉我们一些植物的名字,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大呼惭愧惭愧。因为七林兄纯朴到完全不会做生意,我们都替他担心,一路还要帮他想广告词。回到中甸后他还想免费把我们从吃午饭的地方接回来,我们坚持这种好人不能让他白跑。
  
  中甸县城和去碧塔海沿途的路中,到处有建设的景象,推土机的轰呜、被挖开的露出黄色土质的植被受破坏的山,我们有些失落。香格里拉难道不是世外桃源的代名词吗?对于这样的建设,我们不约而同地有点遗憾。当然,贫困向富裕的方向奔去,也是人性。但话又说回来:收入高低并不总是同人的幸福感成正比例。幸福感是种主观感受,非常复杂。
  
  昆明的花市
  
  这个四季如春的省会和我到过的别的城市一样建筑上并无特色,我唯一爱的是她的花市,为这点,大概我会愿意成为昆明人。每天上下班到市场捎一束随便什么样的花。这里的花,比起我所在的城市,几乎不能说有成本。
  
  在最后这一站我丢失了相伴多时的旅行箱,自己丢在去机场的出租车后箱忘了取。几番努力最终也没有能够找回来。我从来不丢什么东西,这一次却丢得很彻底。刚开始那几天总是在夜里想起它,孤零零地躺在城市街道的某个角落,或许已经被划开抛弃,心里有点难过。它随我走过许多地方,我舍不得它。至于箱里的东西,刚刚丢的时候,觉得重要得不得了,回来多天之后发现,原来,什么都是身外之物,并非必不可少的。老白安慰我,箱子长大了,也要去旅行。一个很好的理由,我很感激他。
  
  结语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刚好调休在家休息了两周。阳台一棵福禄桐上有小鸟来筑窝,生下三个拇指大小的蛋,全家欣喜不已,天天象老鼠一样偷偷爬上去看,生怕吓到鸟妈妈。我回来的那天,小鸟出壳。本来我是爬上去看鸟蛋的,结果看到三只光秃秃的小鸟,开始长得可真不好看,没有羽毛,眼睛还睁不开,弱小不堪。鸟妈妈和鸟爸爸每天出去觅食,不时地轮流叼回虫子或别的什么东西回来喂这三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刚开始小鸟不能分辨是爸爸妈妈来了还是其它的风吹草动,我们轻轻摇晃树枝它们也以为是父母回来了,争先恐后地昴起脖子张大嘴巴……我每天给它们拍照,才十天左右,成长的速度非常惊人,几乎一天一个样子:眼睛睁开了,羽毛渐丰,而且变为绿色,只是还不能够飞翔。因为看得见了,不再受我们摇树枝的蒙骗,再怎么摇,它们照样紧闭眼睛睡大觉,一副天天塌下来也不管的样子。只有大鸟回来,才会探起脑袋欢叫。我问外婆,这种鸟,以后长大了会飞了,还会不会回来?外婆说不会。我很失落。看这几天的样子,应该很快就会飞了。(结稿的时候,小鸟全部都长大飞走了,在一天之内,早晨、中午、下午分别离开的,飞得歪歪扭扭,身边都有父母护航,飞走的那天,依然是毛茸茸的婴儿鸟的样子。之后我看着空空的鸟窝,寂寞了很久L)
  
  快要飞走而且被断言不会再回来的小鸟们让我格外伤感。我是独生女,自从十五岁外出读书开始便没有回家长住过。之后毕业、工作、恋爱……在另一个城市里开始我的生活。每次回家,总是匆匆几天。至今为止,除了心里惦记之外没有能够为父母做过什么。他们看着我成天忙碌、有时开心有时失落,心疼不舍。他们自己日渐老去,偶有病痛困扰,都到了退休的年龄,谁都想有儿孙绕膝,共享天伦,可是他们忍着不舍,让我自由行走这么多年。感谢我的父母的养育之恩并且教我要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以及他们给我自由而为此付出的比别人更多的担忧和难过。
  
  最后要感谢肥明做的策划,让我有了这次意外惊喜。她在我丢掉行李后比我还要着急,想尽办法帮我寻找。感谢她一路陪伴,我们可以坐在人家门槛上吃上一下午的烧烤和啤酒。感谢她,这个和我一样想要幸福却都跌跌撞撞的女子。
  
  我以为我对这次旅行不会有太多感觉,直到前几天午夜梦回,梦里身在丽江的竹楼客栈里。醒来,怅然……常常觉得,我们旅行,就是用短暂的时间来感受别处的风景,而换回日后长长的思念,思念会于某日午后慵懒的bossanova音乐里娓娓道来,道出彼时的阳光和心情。我依旧喜欢这样貌似勇敢地行走。
丽江春天里的表情:翠绿枝芽,白墙黛瓦
丽江
束河
梨花和巾幡

  
【内容导航】
第1页:前言 第2页:附:每日行程及简单记录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