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2006年中国旅游脱裤榜

[日期:2007-06-01] 来源:《旅行》杂志  作者: [字体: ]
  年度榜单就像年夜饭,成了媒体的惯例。而以主流的方式关注和影响主流,则是大多数榜单操作的另一种惯例。

  我们选择了另一种边缘的方式,这种边缘的方式缘自一种边缘的力量。从“十大搅游棍”到“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榜者始终都游离于旅游圈边缘,但事实上,他们却与旅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全面影响和改变着中国旅游界。

  重走西游路的和尚被商业戏弄、导游反戈揭开“榨游” 黑幕、网络草民掀起逃票攻略……这些无不在以独特而直率的方式脱掉旅游界的裤子,而胡戈的“馒头”、黄健翔面对几亿观众的嘶吼、张钰的性爱录像带这些更是胡椒面一样刺激着人们的味蕾和鼻子,这些奇形怪状堪称我们时代喧嚣文化的经典。不管他们怎么刺头,怎么搞怪,怎么倒胃,他们都是客观存在着,构成了2006旅游圈的外围和内核。

  我们并没有脱别人裤子的癖好,只是觉得,脱掉中国旅游圈裤子的这些边缘化喧嚣现象是值得记录的。是为榜。

  榜一: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馒头嘲笑权威、石头成为主流、学者坐拥“粉丝”无数……过去一年,纷纷攘攘的中国社会风景别致,戏谑、疯狂、无厘头挑逗集体意识,颠覆、解构和破坏一切化身时尚准则。溯源这些红及一时的文化事件,我们发现,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生媒体扮演了“坏小子”的角色,分泌出撩人的激素,让普罗大众从它身上体验到宣泄的快感。再推进一步,我们更会发现,这实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分解和重构运动。神圣的框架被打破,隐晦的规则被裸露,自我、张扬的时代个性开始显现出集约的力量,尊重、共享和发展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而这一切就包含在这些看似纷杂的事件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们将成为传承价值观念的另类文化遗产,维系我们关于这个时代的共同记忆。

  胡戈的《馒头》

  这绝对是史上最经典的“馒头”。一个自由撰稿人、一部几乎没有成本的视频短片,嘲笑和挑战了中国最知名导演花费3年时间、投资3亿元的大片。

  整整一年,这个“馒头”都没有馊,一段时间,网络电影排行榜上,《无极》第三,“馒头”第一。《馒头》带给大众的快乐远比《无极》要多得多。而胡戈也被尊为“恶搞教父”。

  从《馒头》开始,人们用自娱自乐来解构和嘲讽那些他们不喜欢的端庄的精英:“你们,不再是唯一掌握话语权的人。”没有谁不可以嘲笑,只要他确实可笑。

  张钰的性爱录像

  中国唯一一部没有被定位为色情录像的正宗色情录像。名角,激情戏,错综复杂的情节,符合一切商业电影的标准. 演员都是著名导演,大腕。张钰也如愿出演“女一号”,并且一炮走红。

  张钰先是绑票,然后是撕票,一系列的“非常”刚烈之举,痛痛快快地脱光了自己,脱光了导演,也脱光了影视圈。

  刚烈的张钰录像带事件让人们发现,遮遮掩掩的演艺圈越看越像同样遮遮掩掩的性产业:嫖客嫖宿了妓女,却耍赖拒绝给钱,无奈之下,妓女只好绑架嫖客,但是嫖客却依旧很强悍,依旧不买单,妓女迫不得已,只好撕票。

  骂张钰太心计太狠毒的人都没见识, 性交易遵循的当然不是柔情蜜意的贞节爱情规则。

  宁浩的“石头”

  首先是胡戈温情脉脉地送上“人血馒头”,而后宁浩又冷不丁砸了一石头,2006年的精英导演硬是活生生被这馒头和石头梗住了脖子、顶住了肺。

  伴随着一拨一拨观众的欢乐,一个小投资、无班底、无前期新闻的电影,在各大影院获得从单厅到多厅,从多厅到大厅的放映待遇。要破解《疯狂的石头》的疯狂“秘笈”,其实只有一句话:到底为谁拍戏?

  知名导演都在为柏林、东京、嘎纳等各个电影节拍电影,年轻导演为艺术拍电影,只有宁浩这种没钱没门路的导演为中国观众拍电影。这就难怪《疯狂的石头》抄了后院。

  黄健翔的嘶吼

  足球圈就是这样,奇臭扑鼻。原以为只是球员的脚臭,后来才发现,原来解说员的嘴也很臭。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关注的不再是黄健翔精彩的解说,而是他的吼叫,离婚,和张靓影莫须有的绯闻。足球圈倒是真的娱乐化了,但是足球却越来越没人看了。

  易中天的“品三国”

  严肃学者依旧枯坐书斋“自慰”,易中天们已经借助媒体,走到大众中去——他们原本就是大众中的一员。

  从女孩子“嫁人就嫁易中天”的口号,你除了联想到“老来俏”满脸的得意洋洋,应该还看到了学者从未有过的大众欢迎程度。对于普罗大众来说,长久以来,精英学术如坐云端,枯燥乏味,不忍卒读。

  学术下凡,善莫大焉。易中天何止是热了《三国》,在《品三国》成为马桶边常备书和公交车手册的同时,易中天也像超女一样拥有了无数的“意粉”“乙醚”。

  “中央一套”

  你一套,我一套。说一套,看一套,做一套。此套是何套?一个是家喻户晓的国家电视频道,一个是至今说上嘴还有些“羞答答”的避孕套,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词,硬是被福建长乐的生意人李振勇生生地“套”在了一起。

  相信央视的人翘起两个指头捏起这个袖珍“一套”,都要惊呆了:这个真的就叫“中央一套”吗?

  避孕好歹也算关乎基本国策,就算不关根本国策,也就是一个商标罢了,不影响央视照常正襟危坐。神圣的东西多,大家忙着敬神,总在提防冒犯了什么,社会就会一潭死水。一个有幽默感的社会,必定使人富于想象,让生活展现更多的可能性。

  网络推手

  注意力就是生产力,注意力就是经济效益。“网络推手”俨然成了朝阳产业。

  2005年8月之前,那个名叫余红艳的羌族女孩,还只是一个不成功的舞蹈演员,一个回归山寨的纯情少女。通过不间断的论坛发贴贴图,几个月后,“天仙MM”红遍网络,负责包装、传播的老浪,名片上一直印着一行字:“全球首席网络推手”。

  在网络炒作中,“如果没有争论,没有八卦,不可能红的”。“推手”们就是八卦的制造者。天仙MM、啊呀娃娃……一个个成功的推手运作。“网络推手”越来越职业化的同时,力量也不断壮大,“网络推手”更像是“第三之手”, “民间媒体”在某些领域正在逐渐显示力量。

  老徐的博客

  “老徐的博,你上过吗?”2006年这句话成了朋友见面时尚的寒暄。没上老徐的,都落伍了。

  老徐的博客,素面朝天的外表,展示着一个30岁女人精致、琐碎的日常生活,带着孩子式的淘气,闪耀着生活的睿智,由此“博”来了数千万“客”,霸占了全球知名博客搜索引擎的头名,号称价值过千万美元。点击率上去了,广告费涨上来了。老徐毅然撇下娘家自个搬了,趁热打铁,老徐做了一个简单的数学变换,把几千万的点击率换算成首印10万的《老徐的博客》。

  博客似乎拉近了名人与大众的距离。博客对于名人来说,只是一个新秀场,只要你会秀,点击率和财源都会滚滚而来。

  梨花体诗

  写诗写出体来不容易,何况是写出梨花体。这年头,做诗人,红起来也不容易,要红成芙蓉姐姐那种境界,更不容易。

  这一年,被砸碎的不只是商业大片,还有诗歌。从来没有红过的国家一级作家赵丽华红了,成了梨花教主,大有和芙蓉姐姐争风的势头。

  诗人“诗歌走向大众视野的契机”的创作尝试的意义空前绝后,最少是三重的:对大众而言有如醍醐灌顶,催生了种种梨花诗万能写作技巧和大批诗人,把“吟诗”的无上快乐带给只会敲回车键的网民;同时实现了胡适先生以来的白话诗歌乃至人人皆能诗歌的崇高理想;而诗人本身,则顺利地从芙蓉姐姐手中拿下接力棒。

  断背

  两个男人之间的爱,像烟火一样,刹那的火光却照亮了黑暗孤独的一生,从没有电影如此描述过。整部片子都是外表粗犷的牛仔,却透着纯纯的少女情怀。两个很man的男人原来也可以像女人一样去爱。而此前,美国历史上数百部牛仔电影,每一个毛孔都透着雄性气息。这就是李安式的东方神功和颠覆。

  因为敏感的“断背”有伤风化,《断背山》最终没能登陆,但是带着面纱的女人却更刺激了人们的窥视欲。

  当这部电影病毒一样流行开来的时候,一段时间,与“断背”相关的话题,成了所有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话题灵感,也成为人们调侃的笑料。许多人不得不改变一贯的牛仔装扮,不得不掩藏自己喜欢骑马、套绳的爱好。而“断背”二个从不搭调的汉字,从此就像午夜杯中猩红的酒液,充满了暧昧。“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我希望我能知道如何戒掉你),成为最常被引用的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台词。

  榜二: 2006十大“搅游棍”

  回顾2006中国旅游圈一年的声色犬马,和尚、足球、超女、剧组、铁路、经济学家……光怪陆离的一堆不相干的词汇构成了外表繁盛时髦、内心病态燥热的旅游圈,它们搅浑了旅游,也爆炒了旅游,它们是构成2006旅游圈的关键词。

  和尚

  2006年,除了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外,还有一群和尚也很引人注目。这一年,重走唐僧路忽成时尚,央视,广东卫视纷纷组织。西游本来是我佛的事情,电视台跟着和尚屁股后面拍,却怎么看怎么别扭。

  但是没有电视没有赞助商,和尚也走不成西行路。

  两个和尚被搞得不亦乐乎。在玄奘故里门口,10多个妇女组成的锣鼓队等了一上午,明贤法师、慧在法师也顶着太阳等在村头。直到各种摄像设备布置停当,导演手臂一挥,和尚就对着镜头,一步一步地向玄奘故里走来。玄奘如果知道当今的“西游”是这样走的,一定会吐血。

  明贤法师却对“西游”有个梦想,把中国对《西游记》的娱乐性理解,拉回到它的文化渊源上去。他相信这个活动能让国人从偏重娱乐到重视文化。但最终的结果相反,和尚把自己跌到了娱乐圈里。据说明贤法师后来在博客里发飙了,大骂广东卫视。本来是两个和尚抬水喝的事情,现在来了电视台,就干脆砸了水缸,成了闹剧。

  佛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电视台调戏了和尚,商业嫖宿了宗教,但是也炒热了旅游。什么样的时代就能弄出什么样的闹剧。

  足球

  2006世界杯,足球席卷一切,也炒热了足球之旅。没有被席卷的也没有被抛弃,旅游收留了她们。一些不爱足球的女人打着“躲不过家里的世界杯,那就逃向世界杯之外的旅游世界”,一些旅行社还组织了“无足球,全女班”系列线路游。

  “世界杯之旅”斑驳陆离,充斥着雄性荷尔蒙,也洋溢着金钱味。北京一家旅游公司推出了一项定价为35万元人民币,行程长达28天的“世界杯超级球迷之旅”。而世界杯旅行之初,最好玩的新闻标题是:世界杯期间,德国紧缺妓女!吸引了大批英国、法国等临近国家想靠身体赚钱的女子直奔比赛城市。金发碧眼的美女、足球饕餮大餐这一对“黄金搭档”成了“世界杯之旅”最强劲的“伟哥”。

  每一个不爱足球的女人都很痛苦,每一个用足球来检验丈夫贞忠地女人都很痛苦,那简直不堪一击,在这一个月,老公一改往日抱着老婆和枕头的习惯,转而贞忠地抱着电视机彻夜不眠。那些被足球打败的“弃妇”,在旅游营销者的诱惑下,开始了“无足球单身旅行”。唉,又被宰惨了。邬敬民不是都已经出来揭黑了吗?

  足球真是个美妙的东西,中国的旅行社们秀得热热闹闹。

  超女

  在旅游圈,超女绝对是原动力。

  长沙、杭州、成都、广州……沸腾的唱区,亿万粉丝随着赛事和超女巡演的迁徙运动蔚为壮观,也笑傻了旅游圈各行各业。

  2005年的玉米、盒饭、凉粉们以及2006年的新品栗子、芝麻、荔枝、可乐、米粒……在偶像所身体力行的对理想的孜孜不倦下,粉丝团们更是任劳任怨,一个个“小吃”团体们跟着偶像进行大规模的迁徙,从西到东,从中到南,打着旗帜喊着口号,脚步轧遍了祖国的大半河山,真是一幅壮观的图景。

  超女冠军尚雯婕的历程无疑是这种迁徙意义上的杰出代表。从杭州到成都到广州,屡败屡战,堪比雪莱般的浪漫。而粉丝们一旦预知了尚雯婕的航班,整架飞机的票都会被包下来,为的就是能和偶像同乘一机。

  超女越火爆,粉丝越疯狂,旅游界越快乐。超女演唱大赛,不经意间演化成一场旅游赛事,超女们做起了五大唱区旅游形象大使,而这一切全是免费的。

  剧组

  在2006旅游圈中,剧组不幸扮演了“老鼠”的坏角色,基本上处处喊打。首当其冲的是《无极》,都是腕大惹的祸。不过,谁叫拍着“下三烂”的剧组,还一向“艺术高于一切”,理直气壮地蹂躏景区呢?

  阿多诺曾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同样,剧组拍摄之后,跟这些艺术家谈环保是不靠谱的。

  张艺谋的《满城尽戴黄金甲》,后宫菊花三日一换,仅菊花一共花费了50-60万,为求逼真的视觉感受,全用真花。在一次又一次可能被“cut”的踩踏下,菊花铺陈遍地,极尽奢华。 为了几秒钟的视觉感受,满地菊花的伟大使命就是遭人一踏,然后簌簌退场。

  想想也挺纳闷的:几年前,有剧组来拍摄,还是很多深山小巷里旅游业的救世主呢,现在怎么就成毒药了呢?说穿了,不是不明白,实在是这世界变化快。

  网络

  每一次草民暴动都是从流氓无产者聚集地发起,“十一”黄金周漫天席卷的“逃票攻略”也从网络社区举起反旗。令人瞠目的是,除了少数反对以外,更多的是一片支持之声。

  对于草民来说,景区收取门票费与古时山贼强占山头收买路钱的做法并无二致。因此,如何跳过道道关卡,以尽可能少的费用逛尽可能多的景点也就成了网络热门话题,而“十一”黄金周,这个话题开始漫山漫野的涨起来,成了笼罩在景点上的大块乌云和游客手中的“棉花糖”。

  草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天地化育的大好江山,为何就不能给天地化育的男人和女人免费玩一把呢?徐霞客玩了那么多地方,就没听说他买过门票。而景点也觉得冤屈,都像你们这么玩,我们吃屁去。在下倒有个建议,景区要么去家里拿床被子把收费的地方盖个严严实实,要么将这件事看作是一个玩笑,一个恶搞,实在想不开,就把这件事当作行为艺术,也算支持了中国的艺术一把。

  胡润

  “亲爱的,这个周末我们去南非钓鳄鱼吧。”

  “不好,我想去太空溜达一下。”

  这是胡润给中国的富豪们设计的终极奢华之旅。此前,胡润以排行榜的形式给普通人列出了地上的星宿,而在2006年,胡润给这些星宿设计了云上的旅程。胡润真是一个可爱的人,他不但要指出哪些人荷包鼓鼓,还要试图将他们荷包里的钱弄出来。

  20万美元的“太空游”行程,仅约3个半小时,载人飞船上升到离地面约120公里处,游客可感受约5分钟的失重状态,并能看到地球表面,然后就滑翔回地面。太空游充其量只是“观”罢了。

  观也就观吧,对于中国富豪来说,关键是“我能你不能“。坐井观天,哪怕能蹦出井面一秒针,自然跟你不同。

  胡润能得逞要受益于一点:中国的富豪一般没什么文化,赚钱这种简单的小事他们或许在行,但是怎样花钱,怎样花得有气质,有风度,有贵族感,那还是得有人手把手的教。

  向胡润咨询太空游的国人已超过20名,有2位名列“胡润富豪榜”。经过近一个月的“海选”,一位“神秘”宁波籍商人将成为太空游中国第一人。

  2006年,胡润给中国旅游带来了一个普通人仰着头都看不到的新高度。而要达到这个高度也很简单,就是用N多钱堆,一直堆到很高的天上去。

  铁路

  青藏铁路一开通,1000个西藏旅游业的老板就疯了。首车从格尔木鸣笛的那一刻开始,旅游大军便从两条镶嵌在“世界屋脊”上的锃亮铁轨向青藏高原奔涌而去。

  神秘、诗意、哲学的藏文化的元素:朝圣、藏獒、人头鼓、驼队、藏羚羊、茶马古道、嘹亮的歌声、燃烧的篝火、湿润的地球之肾,可可西里的残阳如血,高原的眩晕……在铁轨的那一端,一切遥远的传说突然变得触手可及。

  以往,昂贵的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使“到西藏去”成为西方老外和都市成功人士的特权,而今,火车作为一种平民化的交通方式,最终实现了世界屋脊对民众的社会主义式大开放。

  在纽约,我们数摩天高楼的层数,在拉萨,我们数喇嘛佛珠的个数。我们手拿相机追拍头戴绿松石的藏族姑娘,就像一个世纪之前欧洲传教士把我们长袍马褂的爷爷拍进镜头。

  随着隆隆的火车撞击铁轨声音,诗人的词句在耳边渐响,“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惟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惟一的,最后的,草原。”

  “圣地”的前景忽然间变得灰暗起来。

  口水

  我那乡下的亲戚来城里,他喜欢在公交车上大声喧哗,他喜欢在马路上呼呼的抽烟叶子,满大街吐口水,每当他这样做的时候,我就紧张拉住他的手,手心里满是汗。

  我那乡下的亲戚他小学没毕业,落后的乡村教育没有教过他不能随地吐痰。可我那城里高素质的当公务员的阿哥们、当高级白领的阿妹们,却有着同样的习性。不幸他们还比较有钱。所以经常在巴黎圣母院唾沫横飞,在维也纳歌剧院和着音乐很响地拧鼻涕。

  2006年,口水成了《南方周末》头版头条的新闻,一篇《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震动高层》引起一片哗然。一些国人羞恼不已,愤恨不已,指责他们毁了中国正在崛起的大国形象。还有人以此为素材,做了3张让中国人脸红的图。一个中国人看一张图红一次脸,那所有的中国人将为此红16乘3等于48亿次脸,48亿,足可以照亮整个北半球了。

  口水让“礼邦人士”大丢脸面,也照见了外表光鲜、时尚潮流的中国旅游圈蛮荒的一面。

  导游

  邬敬民从80年代开始,宰了20年的游客。2006年突然有一天,他幡然醒悟,良心发现,揭开导游黑幕。差不多每个电视台都请邬敬民去讲黑幕,差不多每个电视机前的人都要捶胸顿足,自己2000块钱买的镯子只值2块钱,而差不多每一个旅行社老总和导游都想把那个胖嘟嘟的邬敬民从电视机里拽出来,掐死一万遍。

  深圳导游“起义”了,于是红了,书也好卖了。邬敬民让中国旅游圈从来没有这么狼狈不堪过。事件其实很简单,旅游界的“叛逆”,大胆地说出了旅游界的悲哀。

  邬敬民也毫不讳言,要通过炒作创造个人名声,再用个人影响力为社会为旅游这一行业做些好事,还要在全国建立起品质游网络。

  英雄需要怀疑,但是也是需要崇拜的。如他自己所言,如果只是因为他多了点良心和勇气,便成了英雄,这是社会的悲哀。

  经济学家

  张五常入榜,无论如何都是他自己嘴巴大、脑有病的缘故。不过这也是中国经济学家一向的贵恙。但无论如何,旅游圈感动得无话可说,热泪盈眶,对张五常先生之旅游事业发展终极关怀的言谈深表谢意,因此,将经济学家添列榜中。

  近年疏于学术、精于文物、缠于官司的张五常突然发飙:秦始皇陵,掘之。文物,展之。天下人,观之。于是乎,旅游兴,地方经济兴。真是言不惊人死不休。

  身陷囫囵,却头脑突然发热,为迎合中外游客的阅历之心和好奇之心而单向度地示好,叫嚣“预计门票每年可收25亿元”,并十足把握中国的保护技术已经到位了。这如果不是一场十分荒诞的,毫无原则的谄媚,那就只能理解为70年太长,他想趁人生在世,过把瘾。

  博客中他说,如果他是秦始皇,他会对好奇之士说,“进来看看吧。墓内是你们先人的文物,要感谢我当年发神经才保存下来”。

  可惜他只是发神经的张五常。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