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8日,除夕。我们20名团员聚集在首都机场以色列航空公司的柜台前,准备前往以色列。当北京的天空正被艳丽的烟花渲染时,我们正一个个接受以航安全检查人员的仔细询问:为什么去以色列?你们俱乐部成员是怎么认识的?在以色列认识不认识当地人?所有的行李都是你自己打包的吗?有没有人委托你带包裹上以航的飞机……我粗算了一下,每人平均被问的问题在15个左右。
为什么选择以色列?
这是以色列驻华使馆签证官阿龙见到我后问的第一个问题。我告诉他,在我去过的数十个国家里,以色列是给我感觉最特殊的一个。尽管去过多次,但我仍然看不到她真实的面容。更何况,据说以色列即将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因此,我们希望能成为第一批前往圣地的中国游客。
随后,我又详细讲了我们的行程。经过一番周折,我们终于拿到了以色列的两次入境签证,阿龙在给我打电话时特意说,你们是我签发的第一批持旅游签证的中国人,祝你们好运,别忘记多拍些照片回来……
红海旅游胜地———埃拉特
飞机平稳降落在本古里安国际机场。根据计划,我们在机场内的赫兹(HERTZ)公司租了5辆车,直接开往以色列的红海旅游胜地———埃拉特(EILAT)。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海岸旅游胜地是以色列南部惟一的出海口。行驶了近4个小时,当黑褐色的山丘与蓝色的港湾出现在眼前时,我们知道埃拉特到了。
埃拉特是以色列最南端的城市,也是以与埃及和约旦两国的交界城市,又名珊瑚城,终年阳光普照,是世界上最佳潜水地之一;而在埃拉特的北方又可以骑骆驼游沙漠。埃拉特以岩石奇特、矿产丰富闻名。由于埃拉特与埃及的塔巴和约旦的亚喀巴的直线距离都不超过10公里,因此在港湾码头上,一下子能看到3个国家的国旗在红海湾的不同位置飘扬。如果有时间和兴趣,可以在当地旅行社的组织下前往约旦和埃及进行一日或多日游,只是价格不菲。
办完青年旅馆的入住手续,大家以车为单位分头行动。有的驾车前往埃及以色列边界(或约旦以色列边界)与那里的IDF(以色列国防军)合影,有的则自己拿着潜水证去潜水。
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1月30日一早,我们5辆车沿90号公路北上,3小时后到达马萨达国家公园。在死海的隐戈地(ENGEDI)西南岸20公里处,一座光秃秃的绛红色石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它的四周岩壁陡峭,而山顶则如同被刀齐齐削去,形成平坦宽阔的高原,这就是“岩石城堡”———马萨达。
公元66年,一群犹太教徒进驻了马萨达城堡,罗马王朝立刻派出重兵进攻马萨达,战事持续多年未果。公元73年,罗马军队驱赶着数千犹太奴隶,在马萨达城堡旁边的山坡上搭起了数十米高的攻城台,用火箭和巨大的破城槌向马萨达发动猛烈进攻。在马萨达即将被攻陷之时,城堡里的犹太领袖发表了一篇动人的演说,号召所有将士宁死不降。他们选出10个人了断了其他人的生命,10个人中又选出一人了断了其他9人的生命,最后自杀。当次日凌晨罗马官兵进入马萨达城堡时,看到的只是一座遍布死尸的空城和最后侥幸活下来的7名妇女和儿童。
据说,如今以色列的新兵入伍宣誓仪式都会在马萨达举行,他们发誓马萨达将永不再陷落。
在马萨达城堡内,参观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被发掘出的宫殿、教堂、浴室乃至粮食贮藏室和蓄水池的遗迹。成群结队的以色列大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这里参观,所有人表情严肃。马萨达作为以色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激发国民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的源泉,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体会耶路撒冷
在我去过的近百个城市里,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耶路撒冷,喜欢她不仅因为她在“人生50个必去之地”中名列第七,更因为在这座城市里,能体会到一种神圣和沧桑。
走在耶路撒冷老城,仿佛在重新经历《圣经》里的故事,穿过老城北端那威严耸立的大马士革门,就好像走进了几千年前的历史。在那里,随便一块砖瓦,或一处泉眼可能都会引出一段圣经故事。而在橄榄山上观赏圣城日出,能将金色朝阳下的老城尽收眼底———金色穹顶的岩石清真寺,被灿烂的朝阳照射得光芒四射。这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耶路撒冷是穆斯林的圣地;而当我看到那30米高的犹太哭墙坚实发白的大石砖时,我又想到这里还是犹太教的圣地;想到伯利恒伫立着耶稣诞生的马槽教堂时,我想耶路撒冷还是基督教的圣地。因此,一生中能来一次耶路撒冷,知足矣。
如果说耶路撒冷是一顶灿烂的王冠,那么它的老城就是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到哈达萨医院“探望”沙龙
自从以色列总理沙龙患病以来,希伯莱大学的哈达萨医院(HADASSAHHOSPITAL)就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所在。为此,我们专门去了一趟哈达萨医院。
哈达萨的名字出自《圣经》,记录的是波斯王后哈达萨冒死拯救以色列人脱离灭顶之灾的故事,因此,哈达萨成为救死扶伤的同义词。
开车穿过崇山峻岭,到达耶路撒冷西南郊山区时已经是晚上。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进入哈达萨最外面的大门时,守卫居然用中文向我们问候。然后我们来到了沙龙的护理病房楼,可惜的是在那个红楼的外面临时搭起了一座接待前台,前面的保安不准许我们再进入。
在蛋糕上跳舞
先前遇到的一个来自美国的旅行者告诉我,在戈兰高地驾车犹如在蛋糕上跳舞,充满了惊险、刺激与浪漫。
戈兰高地位于约旦河谷地东侧,面积约17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多悬崖陡壁,易守难攻。
在戈兰高地上驾车行驶,除了要掌握最详细的交通图外,那绵延起伏的公路、完美的交通标志、远方白茫茫的雪山和周围绿草如茵的高地,会让你驾驶车辆时的心情变得异常轻松愉快。
BENTAL山峰曾经是以色列的军事重地,如今,已经改成了旅游景点。从那里可以俯瞰到叙利亚一侧的村庄和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营。我们特地驾车到临时搭建的联合国部队的军营中,与驻扎在那里的联合国观察员合影。
在返回驻地的路途中,由于天黑下雨,我们的3号车又掉队了,深夜才回到驻地。事后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把车开到了岔路上。当地的旅游手册上以极大的红字提醒游客,切不可开车离开主路,因为很有可能撞上地雷。
3号车一直开到以色列边境的铁丝网边上,并在远方看到了叙利亚的国旗时,队员们才意识到迷路了,下车后发现四周都是地雷区(MILITARYMINEZONE)的标志,大家都不敢离开车一步,生怕触雷。幸亏他们带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起了作用,慢慢地开、一点点地移,终于回到了主路。到达驻地时,他们4个人的衣服由于紧张都被汗湿透了。
2月2日下午,我们到达了此次旅程的最后一站———特拉维夫的雅法。雅法老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2000年前就成为地中海重要的港口城市。而特拉维夫始建于上世纪初叶,是由来自俄罗斯的移民在雅法的东北郊创建发展的,1950年两个城镇合并,逐步发展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站在雅法老城的最高点,特拉维夫的风光一览无余,可惜的是我们实在是不能再多看一下这座地中海名城的芳容了,因为夕阳已经西下……
以色列旅行攻略
租车:手续很简单,只需要出示中国驾照和国际信用卡,每辆车的租金是每天45美元,车型是本田雅阁。
潜水:埃拉特有着全红海地区最美丽的珊瑚礁,且潜水的价格也不贵,两个小时65美元,每人配备一位专门的教练。
漂游死海:在死海中漂游要注意,如果身体有外伤,不要下水,因为浓度极高的湖水会腐蚀你的皮肤,让你疼痛不已。另外,眼睛也不要进水,最好戴上游泳镜。
犹太人的特殊情结:
以色列人对中国人有种特殊的情结———友好而尊敬。3号车在老城圣殿山停车问路,一位犹太教士不仅用自己的手机给博物馆打电话,询问开放时间,还主动开自己的车给3号车带路,一直送到目的地。分别时,犹太教士深情地说,60多年前,很多犹太难民逃到了中国的上海,那时候全世界都沉默,而中国接纳了我们,所以中国人是恩人……
在特拉维夫搭乘出租车时,姓“以色列”的出租车司机特地为我们介绍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埋葬着原中国驻奥地利使馆的外交官何凤山,他在“二战”期间为近千名犹太人发放了到中国的入境签证。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以色列政府不会忘记曾经为他们提供过帮助的恩人,为此专门把何凤山的墓移到了耶路撒冷。
还有最令我们高兴和惊讶的是,一进入特拉维夫机场的兑换处,居然就看到人民币与以色列当地货币兑换的牌价,这样的待遇在其他国家是不曾遇到的。
这是以色列驻华使馆签证官阿龙见到我后问的第一个问题。我告诉他,在我去过的数十个国家里,以色列是给我感觉最特殊的一个。尽管去过多次,但我仍然看不到她真实的面容。更何况,据说以色列即将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因此,我们希望能成为第一批前往圣地的中国游客。
随后,我又详细讲了我们的行程。经过一番周折,我们终于拿到了以色列的两次入境签证,阿龙在给我打电话时特意说,你们是我签发的第一批持旅游签证的中国人,祝你们好运,别忘记多拍些照片回来……
红海旅游胜地———埃拉特
飞机平稳降落在本古里安国际机场。根据计划,我们在机场内的赫兹(HERTZ)公司租了5辆车,直接开往以色列的红海旅游胜地———埃拉特(EILAT)。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海岸旅游胜地是以色列南部惟一的出海口。行驶了近4个小时,当黑褐色的山丘与蓝色的港湾出现在眼前时,我们知道埃拉特到了。
埃拉特是以色列最南端的城市,也是以与埃及和约旦两国的交界城市,又名珊瑚城,终年阳光普照,是世界上最佳潜水地之一;而在埃拉特的北方又可以骑骆驼游沙漠。埃拉特以岩石奇特、矿产丰富闻名。由于埃拉特与埃及的塔巴和约旦的亚喀巴的直线距离都不超过10公里,因此在港湾码头上,一下子能看到3个国家的国旗在红海湾的不同位置飘扬。如果有时间和兴趣,可以在当地旅行社的组织下前往约旦和埃及进行一日或多日游,只是价格不菲。
办完青年旅馆的入住手续,大家以车为单位分头行动。有的驾车前往埃及以色列边界(或约旦以色列边界)与那里的IDF(以色列国防军)合影,有的则自己拿着潜水证去潜水。
马萨达永不再陷落
1月30日一早,我们5辆车沿90号公路北上,3小时后到达马萨达国家公园。在死海的隐戈地(ENGEDI)西南岸20公里处,一座光秃秃的绛红色石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它的四周岩壁陡峭,而山顶则如同被刀齐齐削去,形成平坦宽阔的高原,这就是“岩石城堡”———马萨达。
公元66年,一群犹太教徒进驻了马萨达城堡,罗马王朝立刻派出重兵进攻马萨达,战事持续多年未果。公元73年,罗马军队驱赶着数千犹太奴隶,在马萨达城堡旁边的山坡上搭起了数十米高的攻城台,用火箭和巨大的破城槌向马萨达发动猛烈进攻。在马萨达即将被攻陷之时,城堡里的犹太领袖发表了一篇动人的演说,号召所有将士宁死不降。他们选出10个人了断了其他人的生命,10个人中又选出一人了断了其他9人的生命,最后自杀。当次日凌晨罗马官兵进入马萨达城堡时,看到的只是一座遍布死尸的空城和最后侥幸活下来的7名妇女和儿童。
据说,如今以色列的新兵入伍宣誓仪式都会在马萨达举行,他们发誓马萨达将永不再陷落。
在马萨达城堡内,参观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被发掘出的宫殿、教堂、浴室乃至粮食贮藏室和蓄水池的遗迹。成群结队的以色列大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这里参观,所有人表情严肃。马萨达作为以色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激发国民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的源泉,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体会耶路撒冷
在我去过的近百个城市里,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耶路撒冷,喜欢她不仅因为她在“人生50个必去之地”中名列第七,更因为在这座城市里,能体会到一种神圣和沧桑。
走在耶路撒冷老城,仿佛在重新经历《圣经》里的故事,穿过老城北端那威严耸立的大马士革门,就好像走进了几千年前的历史。在那里,随便一块砖瓦,或一处泉眼可能都会引出一段圣经故事。而在橄榄山上观赏圣城日出,能将金色朝阳下的老城尽收眼底———金色穹顶的岩石清真寺,被灿烂的朝阳照射得光芒四射。这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耶路撒冷是穆斯林的圣地;而当我看到那30米高的犹太哭墙坚实发白的大石砖时,我又想到这里还是犹太教的圣地;想到伯利恒伫立着耶稣诞生的马槽教堂时,我想耶路撒冷还是基督教的圣地。因此,一生中能来一次耶路撒冷,知足矣。
如果说耶路撒冷是一顶灿烂的王冠,那么它的老城就是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到哈达萨医院“探望”沙龙
自从以色列总理沙龙患病以来,希伯莱大学的哈达萨医院(HADASSAHHOSPITAL)就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所在。为此,我们专门去了一趟哈达萨医院。
哈达萨的名字出自《圣经》,记录的是波斯王后哈达萨冒死拯救以色列人脱离灭顶之灾的故事,因此,哈达萨成为救死扶伤的同义词。
开车穿过崇山峻岭,到达耶路撒冷西南郊山区时已经是晚上。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进入哈达萨最外面的大门时,守卫居然用中文向我们问候。然后我们来到了沙龙的护理病房楼,可惜的是在那个红楼的外面临时搭起了一座接待前台,前面的保安不准许我们再进入。
在蛋糕上跳舞
先前遇到的一个来自美国的旅行者告诉我,在戈兰高地驾车犹如在蛋糕上跳舞,充满了惊险、刺激与浪漫。
戈兰高地位于约旦河谷地东侧,面积约17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多悬崖陡壁,易守难攻。
在戈兰高地上驾车行驶,除了要掌握最详细的交通图外,那绵延起伏的公路、完美的交通标志、远方白茫茫的雪山和周围绿草如茵的高地,会让你驾驶车辆时的心情变得异常轻松愉快。
BENTAL山峰曾经是以色列的军事重地,如今,已经改成了旅游景点。从那里可以俯瞰到叙利亚一侧的村庄和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营。我们特地驾车到临时搭建的联合国部队的军营中,与驻扎在那里的联合国观察员合影。
在返回驻地的路途中,由于天黑下雨,我们的3号车又掉队了,深夜才回到驻地。事后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把车开到了岔路上。当地的旅游手册上以极大的红字提醒游客,切不可开车离开主路,因为很有可能撞上地雷。
3号车一直开到以色列边境的铁丝网边上,并在远方看到了叙利亚的国旗时,队员们才意识到迷路了,下车后发现四周都是地雷区(MILITARYMINEZONE)的标志,大家都不敢离开车一步,生怕触雷。幸亏他们带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起了作用,慢慢地开、一点点地移,终于回到了主路。到达驻地时,他们4个人的衣服由于紧张都被汗湿透了。
2月2日下午,我们到达了此次旅程的最后一站———特拉维夫的雅法。雅法老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2000年前就成为地中海重要的港口城市。而特拉维夫始建于上世纪初叶,是由来自俄罗斯的移民在雅法的东北郊创建发展的,1950年两个城镇合并,逐步发展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市。站在雅法老城的最高点,特拉维夫的风光一览无余,可惜的是我们实在是不能再多看一下这座地中海名城的芳容了,因为夕阳已经西下……
以色列旅行攻略
租车:手续很简单,只需要出示中国驾照和国际信用卡,每辆车的租金是每天45美元,车型是本田雅阁。
潜水:埃拉特有着全红海地区最美丽的珊瑚礁,且潜水的价格也不贵,两个小时65美元,每人配备一位专门的教练。
漂游死海:在死海中漂游要注意,如果身体有外伤,不要下水,因为浓度极高的湖水会腐蚀你的皮肤,让你疼痛不已。另外,眼睛也不要进水,最好戴上游泳镜。
犹太人的特殊情结:
以色列人对中国人有种特殊的情结———友好而尊敬。3号车在老城圣殿山停车问路,一位犹太教士不仅用自己的手机给博物馆打电话,询问开放时间,还主动开自己的车给3号车带路,一直送到目的地。分别时,犹太教士深情地说,60多年前,很多犹太难民逃到了中国的上海,那时候全世界都沉默,而中国接纳了我们,所以中国人是恩人……
在特拉维夫搭乘出租车时,姓“以色列”的出租车司机特地为我们介绍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埋葬着原中国驻奥地利使馆的外交官何凤山,他在“二战”期间为近千名犹太人发放了到中国的入境签证。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以色列政府不会忘记曾经为他们提供过帮助的恩人,为此专门把何凤山的墓移到了耶路撒冷。
还有最令我们高兴和惊讶的是,一进入特拉维夫机场的兑换处,居然就看到人民币与以色列当地货币兑换的牌价,这样的待遇在其他国家是不曾遇到的。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