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凝聚的成都必将攻无不克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亮出青城山大门好迎客

  “对青城山景区的改造,是我市创佳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青城山景区管理局常务副局长艾明说,一年来,都江堰市总投资3.6亿元,以创佳升5A标准为基本点和出发点,按照“景区特色化、设施国际化、管理现代化、服务人性化”的质量目标,对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旅游软、硬件开展了全面整治、改造和提升。现在游客到青城山旅游更方便、更安全了。

  昨日,艾明带 着记者来到素有“天下第一幽”的青城山山门,刚刚改造完成的前山山门处,景象焕然一新。进山车道已经实施了机动车禁行,成功实现人车分流……

  “经过好几个黄金周的检验表明,前山山门处一直是景区的一个瓶颈。”艾明说,在实行人车分流前,山门处总是被人和车堵得水泄不通,黄金周期间更是如此。因此,管理局早就有了整改此处的计划。“创佳可以说加快了整改进度。”艾明说,“由于时间紧,改造采取了边做边改的策略。整改过程中,遇到问题,立即解决。”终于,几个月后,实现了人车分流。

  艾明说,整改过程中,在景区里建公厕是一大难题。一是由于山上缺水,二是要保证景区的环保。对此,景区相关部门开了好几次会进行讨论,针对景区内不同的地理位置,安装了不同的公厕,特别是在前山索道处建了一座五星级公厕,但这个公厕在建好后进行了返工。“返工的原因就是人性化程度不够。”艾明说,比如公厕里安装了婴儿车但却没有尿不湿,公厕里水龙头的标识不太多等等,因此进行了全面返工。

  [ 市民篇 ]

  外国专家“心血来潮” 全城急寻那个改造烂泥塘的老人

  “我没什么好采访的,只是为了给成都创佳尽一份力。”这是记者在采访参与创佳市民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2006年11月13日,世界旅游组织的丹麦专家Erik Holm-Petersen和英国专家Robert Cleverdon来到了成都,开始了对成都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期5日的考察评估工作。就在11月16日,世界旅游组织专家们没有按照原定行程进行考察,却误打误撞地走进了我市一个普通社区,亲身感受了一番成都市民的生活与创佳热情。走进社区的考察工作格外的顺利,专家们给与了成都全民参与创佳高度肯定。

  11月15日晚,世界旅游组织专家Erik突然表达出他们想去看看成都普通市民创佳工作的愿望,“听说有一位84岁的老婆婆,自己亲身参与创佳,建设了‘佳园’,还上了报。”

  “84岁的老婆婆、‘佳园’……”三条信息反馈到记者耳中时,已经是当晚9时,记者开始努力地回忆成都创佳工作的点点滴滴。但是,创佳中典型事迹与典型人物数不胜数,84岁老人创建“佳园”的记忆,已经犹如尘埃沉寂在成都全民参与创佳的茫茫思海之中。记者在焦急的搜寻答案的同时,对信息的准确性产生了质疑。至此时间已经在悄然无声中度过了两个小时,催促结果的电话频率已经越来越多了……

  傍晚11时10分,在记者与前方工作人员的反复沟通后,一条更为清晰的线索浮出水面。据说老婆婆是荷花池某社区的,在创佳的时候将社区的烂泥塘建设成为了“佳园”。终于,记者恍然大悟,思绪定格到了10月16日一篇报道中,并迅速从众多的创佳典型人物报道中搜索出该新闻。84岁的老婆婆实为82岁,名为黄金凤,家住荷花池西三巷,“佳园”全名为“创佳成果园”。

  截至当晚11∶30,专家组想访问的社区地址与被访者的名字才全面清晰。在短短的2个多小时中,记者在争分夺秒中回眸了全市人们创佳的点滴,正如Erik 和Robert在考察完了“佳园”后发出的感叹:“成都创佳工作是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

  回访: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到访“佳园”已经过去了近2个月时间,昨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感觉依然如故。“外国专家走后,我们依然维护着自己的‘佳园’。”黄金凤婆婆告诉记者,如今她身体不算太好,但依然坚持创作她的打油诗。她说,作为一名老人,她能够为成都创佳工作做出的贡献甚微,但她将一如既往地维护好“佳园”,献上更多更好的打油诗。

  四方采风 94岁老人记录成都

  “请到成都来旅游,成都夜来临,华灯异彩不夜城;气候宜人四季春,花卉芳草欣欣向荣,又是满目森林绿色城。人来不想走,走了又想来,恋恋成都在心怀……”前不久,一篇题为《请到成都来旅游》的文章寄到了成都市创佳领导小组办公室,两页薄薄的纸上,记载了一位“老成都”见证创佳对成都各大景区、景点、街道、环境等所有一切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篇文章的作者——杨应全今年已经94岁。

  《请到成都来旅游》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杨爷爷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为了寻找更多、更准确的素材,杨爷爷对成都来了个实地大考察。杨爷爷说,他每去一个地方回来后,就将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内容记在一个本子上。“有些实在太远的地方,我没办法去,就到图书馆找资料。”记者看到,一个厚厚本子已被记得满满的。

  杨爷爷说,在朋友的鼓动下,他已将这篇文章寄给了多家海内外发行的杂志社,“希望能发表,这样也好为进一步宣传成都旅游尽一份薄力。”

  回访:昨日,记者来到杨爷爷的家。对于记者的突然出现,杨爷爷十分高兴,但一再表示,“我没什么好采访的,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给成都创佳尽一份力。”

  杨爷爷说,早在去年,他就从小区门口的一张创佳宣传画上看到,“创佳需要你我他,人人参与创佳”的内容。“那时,我就开始琢磨,我应该为成都创佳做点什么。”年轻时,杨爷爷喜欢旅游,同时也喜欢写一些东西。因此,经过仔细考虑后,他决定用笔记录下创佳为成都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可以向外地游客宣传今天的成都。

  宣传锦里 28岁小伙如数家珍

  刘海波,28岁,成都市国土局金牛分局一位普通的工作人员。他通过近半年的过关斩将,从金牛区数千人中脱颖而出走进了由市委宣传部和本报联合主办的全市“创佳”知识竞赛总决赛活动阶段。“其实,我也没有想太多,只是想尽自己的努力,为更多的人宣传创佳。”刘海波并非只是说说,他用实际行动将创佳带到了游人身边。

  10月13日,离总决赛还有一天时间,刘海波利用周末时间来到锦里,花上100元请了一位专业导游为其讲解锦里,以便第二日现场为游人充当一次创佳宣传者。“亲自去过锦里感受了一番,怎样在解说景区的同时,巧妙地将‘创佳’知识融进去是我当时比较头痛的事。”刘海波告诉记者,为了当好“创佳通”他每日反复地熟悉着创佳小知识,并将资料随手记下,一本11页厚厚小册记载着他当时的努力。

  锦里这条不算太长的古街道里,拥有各种大大小小数百家四川的民俗特色小店,10月16日,刘海波的努力在此得到了足够的发挥。他不仅可以一一道出锦里街上每一间铺面的来龙去脉,对四川的民间艺术也是了如指掌。

  回访:创佳知识竞赛总决赛活动早以结束,刘海波不曾为他积极参与创佳耽误工作时间而后悔,不曾为宣传创佳错过的闲暇时光而抱怨,留于心间的是对参与创佳的无限感慨与亲身创佳的无限感动。

  三个感动

  创佳通十强

  历时半年,由市委宣传部和本报联合主办的全市“创佳知识竞赛”得到了全市市民的积极参与。由全市6城区与成都公众信息网从近万人中选出的20位入围者经过“一对一”式的激烈竞争,最终决出10名优胜者,被授予了成都“创佳通”十强的荣誉称号。

  吉尼斯耳语传递的千位老人

  11月2日,在英国吉尼斯总部中国代理机构认证官的目睹下,成都市老年人体育协会骑游俱乐部共计1000多名老人创造了耳语纪录,并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在全世界传播。1083位成都老人创耳语吉尼斯纪录,为成都创佳再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创佳志愿者

  “有困难,请找小红帽!”成都理工大学社区志愿者李静等10多名大学生,头戴小红帽,胸别“青年志愿者”徽章,分别来到北湖、熊猫基地、新华公园等成都知名的景点为游人当义务导游,为包括外国友人在内的外地游人提供英语导游服务。

  大事回顾

  2003年

  国家旅游局做了关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课题,当时形成了一个工作指南。同年11月,22位来自国内外的旅游专家汇聚成都,按照国家旅游局的《最佳指南》标准,为成都旅游资源进行把脉。

  2006年

  1月 国家旅游局正式在全国启动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活动。两个月后,成都从全国2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三大试点城市之一。

  4月 全民参与,抓好创佳;发展旅游,全民受益。我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动员大会在4月30日下午隆重举行。大会要求,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举全市之力,以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力争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取得成功,为实现“新三最”目标而努力奋斗。此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创佳在成都正式启动。

  7月 7月17日,由市委宣传部与本报联合举办的“创佳知识竞赛”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历时半年,先后举行了制作的《创佳知识手册》、评选创佳通十强、创佳知识讲座等活动。与此同时,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编制《成都旅游英语100句》、《成都美食地图》活动相继展开。

  7月 17日,由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牵头组织,市旅游局、市外办、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国日报、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成都广播电视台、软石文化传播公司等单位组成的2006成都大熊猫全球恳亲团在两个月时间内,兵分三路,前往美洲、欧洲以及亚洲部分地区“恳亲”。无论是在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还是在日本、泰国,所到之处无不掀起大熊猫热潮,成都,也因大熊猫而在世界上更为知名。

  10月 10月25日,由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策划、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三家联动举办的“创佳新亮点 万人大体验”活动正式拉开。在历时1个月的活动中,上万位市民先后来到平乐古镇—建川博物馆、邛崃天台山—“一品天下”餐饮文化街、洛带古镇—正科甲巷购物街、杜甫草堂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春江花月娱乐街、三圣花乡—锦里民俗休闲街、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北湖风景区、新都宝光寺—新都桂湖—文殊坊、西岭雪山、蒲江石象湖—桐梓林欧洲风情一条街、郫县农科村—国色天乡—大学路文化街区、双流黄龙溪—正科甲巷购物街、都江堰—青城山,切身感受成都创佳带来的变化。(完)(杨中明 记者 刘鲁 张惠 陈文勇)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