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华东南,12个最美的村庄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泽雅:造纸艺术活化石

  坐标: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境内。

  专家打分:

  自然条件 ★★★★★

  建筑物保存状况 ★★★☆☆

  历史人文价值 ★★★★☆

  人与村落最佳结合程度 ★★★★☆

  重游指数 ★★★★☆

  泽雅,顾名思义,“泽”为水,“雅”为美。这里当然是多秀水之处:七瀑涧一瀑胜一瀑,气势磅礴,非常壮观。金坑峡天门峰壁 立千仞、鬼斧神工。高山角景区岩洞众多,清静幽邃、冬暖夏凉。这里的水潭都是澄绿如温玉,永不枯竭。身后的莽莽大山中生长着245种植物,还有众多的野生动物也倍增泽雅山水的魅力。

  然而最让这个地方闻名于世的却是它千年不变的传统造纸工艺。元末,泽雅先民为避战乱,从福建南屏一带逃迁而来,也带来了造纸术。经过明、清和民国初期的拓展,这里曾一度拥有纸农近10万人,成为一项当地的支柱产业。数百年来,由于泽雅地处偏僻的特殊地理条件,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传统的造纸工艺以及造纸的水碓、纸槽等物件。在周围十几个古村落里,“嗵、嗵”的水碓捣浆声在西雁荡山泽雅山谷显得格外低沉。依山势而建的水碓房、捞纸房和淹竹槽与古民宅连成一体,构成一组组独特的家庭手工古作坊群。这里的水碓共有270多座,借助地势和利用水源,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成为这一带人文景观的精华所在。

  人文景观与原始野韵的自然山水风光共同组成一幅宁静、古朴和独特的浙南山水画卷。

  《新旅行》指点

  古村名景:

  ★ 永宁桥

  明朝时建造的漫水桥。

  ★ 挑灯节

  村民们自扎各式花灯,在正月十三的晚上一起挑出来汇集在中心地带。花灯的高潮是舞龙灯,晚间待三声炮响,整条队伍拥上街头公路。烟雾中一条白龙滚滚而来,急促的鼓点催动舞龙者翻转腾挪,一片灯的海洋。

  交通:温州发往泽雅的班车,每30分钟一班。

  住宿:建议住温州市区内,旅馆和设施都很齐全,一般价格为100元/天。

  闽南水乡塔下村

  坐标:福建省南靖县书洋乡西部。

  专家打分:

  自然条件 ★★★★☆

  建筑物保存状况 ★★★★☆

  历史人文价值 ★★★☆☆

  人与村落最佳结合程度 ★★★★☆

  重游指数 ★★★★☆

  塔下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落。一条长约1公里的清澈小溪从峡谷中潺潺而出,将山脚、溪边数十座形态各异的土楼民居串成一条美丽的珠链,在阳光下闪耀着炫目的光芒。

  塔下村沿溪铺设着宽广的村道,两旁有高低错落的石阶通向各家各户。溪水之上,每隔百米左右便架设一座石孔桥,把两岸村子联为一体。土楼人家在小桥流水、层层稻田、片片果园、茶园的环绕下,俨然一片闽南水乡。

  塔下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其实塔下并无塔,只是张氏子孙为了纪念开基祖华太婆从原住地马头背踏下山来到此地,在客家话里,“踏下”与“塔下”谐音,所以就有了后来的这个名字。那时塔下还是荒山野岭,荆棘遍地,张氏家族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家族逐渐兴旺,原来居住的土茅屋已不适应聚居需要,于是在沿溪两岸的空地上建起了一座座土楼。最早的福兴楼建于明代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后来又陆续建造了42座土楼,有方形、圆形、围裙形、曲尺形等,这些土楼沿山溪呈长形遍布,千姿百态,气势恢宏。清朝末年,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塔下没有土地建造大型土楼,张姓族人便因地制宜,在沿溪两岸的空地上,又建起了一座座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脚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的奇妙景观。楼前屋后是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已经被几百年的光阴磨出柔和的光泽。

  作为著名的侨乡,塔下人从清朝的道光年间就陆续有人跨出家门,出洋谋生。他们也经常寄钱回家,塔下村的很多土楼也是在那个时候盖起来的,所以这里的土楼的年纪也都还很年轻。

  水给塔下的土楼和民居生活带来了特别的妩媚和灵秀,每个阳光灿烂的清晨,便可见村妇们提着木桶,领着孩子到溪边浣洗,让溪水把鲜艳的色彩和朗朗的笑声送至远方。清纯如酿的空气,让人追忆逝去的年代和往日的时光。

  《新旅行》指点

  古村名景:

  ★ 德远堂

  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堂前一口池塘边耸立着二十根石旗杆,如一片石林,这是表彰科举登科的族人,文科顶端是笔,武科顶端便是刀。石旗杆高耸入云,庄严肃穆。

  ★ 裕德楼

  前半楼跟一般土楼没什么不同,奇怪的是后半楼,有三层楼那么高,却只有一堵半月形的夯土墙,上面盖着护墙瓦,其余什么也没有,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围裙楼”。

  交通:从漳州市坐班车到书洋镇,从这里坐摩托车可以到村口,约10元。

  住宿:不提供住宿,只能住在书洋镇上的招待所,条件一般,20-30元/天。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